大秦之帝国再起(校对)第2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5/716

  骑军是什么?曹参见识过近千骑兵向万余敌军冲锋的场景,那是一片地动山摇和马蹄狂鸣,仅是一个冲锋一千骑兵就击溃了近万敌军步卒。
  禁卫军中的骑军达到两万,曹参想起了一道传言,说是吕哲已经在为进军中原做准备,他理所当然的认为禁卫军拥有庞大的骑兵建制坐实了那个传言。
  不断的作战,从实战中了解到各个兵种的实际作用,这一次的整军吕哲下了相当大的功夫在完善兵种的配置,有些职能重复的兵种被淘汰,有些在战事中发挥出至关重要作用的兵种被加强。
  “那藤甲……”萧何有些头疼,过去让民间编织的藤甲数量可不少,一下子只保留三万的藤甲兵,那堆积如山的藤甲怎么办?
  保留三万藤甲兵是吕哲详细计算过的数量,说实话前提会有那么多的藤甲兵完全是出自迫不得已,毕竟刚起兵那会武器来源都成问题,哪有那么多的皮甲、金属甲?再则,因为惠民政策的关系,也的的确确是要找点事情让老弱妇孺做。
  “三万刚好,这支部队在南方还能发挥作用,到了北方不但不会有什么优势反而有可能成为拖累。”吕哲其实也头疼那些堆积如山的藤甲,可是事实已经证明藤甲兵也就在山地和森林有优势,要是编制中的藤甲兵数量过多,是不是真的就只是在南方,不考虑未来对中原的战事?
  “战车兵,我们没有战车兵。”夏侯婴是纠结了很久,嘴唇张开又合上合上又张开,足足有一刻钟的时间才将酝酿的话以非常小声的音量说出来。
  “什么?”吕哲真的没有听清楚,那声音比蚊子大不了多少。
  夏侯婴脸瞬间就白了,哆嗦着嘴唇:“王上……啊,不,是主上。主上,各国都在建设战车兵,我们没有。”
  吕哲不太理解夏侯婴是在害怕什么,他从过来后一直相对和蔼,喝茶的时候也不忘示意众人共饮,没有怎么吓唬人啊?
  其实那与吕哲的表现无关,人与人总是会因为身份的差距产生一种鸿沟,那不是表现出什么样的态度就能消除的。
  对于这些人,吕哲已经有重用的心思,毕竟这些人好歹在历史上有发挥过自己的能耐,总是要比一些没有经过“历史考验”的人来的有谱。他示意夏侯婴不必紧张,好好说话。
  夏侯婴也说不出什么大道理来,他就是列举战国时期战车兵的强横,以自己的见识描述一下当步卒遭遇战车兵时的情景。
  吕哲不是第一次听见这样的言论,很多将校多多少少有提过为什么不组建战车兵的疑问,在他们看来战车兵不但是彰显国力的工具,更是战场上必不可缺的兵种。
  战车兵对付步兵的作用确实非常大,这点吕哲没有进行过否认,但是他更知道战车兵是会被淘汰的一个兵种,且建设战车兵所耗费的物资真的是太大了。
  一乘战车,所耗费的金属可以打造至少五十件兵器,制作甲胄的话是十件。同时,一辆战车所需的马匹,包括备用的马匹,合起来至少是八匹经过训练的战马。保养一辆战车所耗费的费用,同等价值下可以养五十名步卒、二十名弓弩手、十名骑兵。
  说实话,战车部队真的有必要建设吗?吕哲不否认从某些方面来说战车部队真的应该建设,但是他宁愿将建设战车部队的资源和费用倾斜到骑兵和重步兵上面,毕竟历史已经证明这两个兵种所能发挥的职能和受限度要比战车少非常多,骑兵和重步兵也将是未来战场上的主力。
  夏侯婴是赶车出身的,有着高超的驭车技术,问那句话纯粹是想要给自己一个大显身手的用处。
  续夏侯婴之后,曹参、雍齿、卢绾见吕哲似乎很好说话的样子,终于是鼓起勇气也开口说话。
  曹参话说得非常有分寸,讲的是部队中的一些训练,有些不懂的地方也借此机会发问。
  目前吕哲麾下的军队训练已经开始趋于成熟,除开队列的训练之外,像是有百将命令周勃带人在寒冬跳进溪水一样,更加强了培养士卒听从命令的各种方式。个别抽调出来的部队,如曹参所在的千人队,他们在经过系统化的服从训练之后,现在在做的是小型军阵的操演。
  军阵操演其实每个势力的军队只要稍有条件肯定会训练,毕竟一支军队是不是可堪一战很多时候不是该支军队是否悍勇,讲求的是一支部队能不能列阵而战,而排列军阵通常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士卒对命令是否能执行,执行的越是快速军阵的形成和变阵也就越快和越严紧。
  一阵对谈,吕哲发现曹参对军队的训练有着不错的理解,在很多细节上也是一针见血:“近期我会开一班战术班。”
  曹参愣了一下,随后露出狂喜的表情。
  吕哲那个所谓的战术班在军中的影响力非常大,一些五百主和军侯在经过战术班的培训,学成分配的时候一般能提阶任命。而第一批的学员,如共尉、季布、徐志等早起跟随吕哲起兵的这些人,现在哪个不是名声赫赫外加位高权重?因此能够被选入吕哲亲自教导的战术班,是很多人期盼的事情。
  雍齿和卢绾说的话就没什么建设性了,说起话来结结巴巴不提,语言的组织能力真的是不怎么样,一句好好的话不是被说得颠三倒四就是漏着说,吕哲几乎是有听没有懂。
  “你叫什么?”吕哲想不发现周勃都难,其余人都是抓紧机会在表现,只有周勃一直安静地待着。
  周勃木讷的个性注定他只会介绍自己的名字,然后又是一阵安静。
  “周勃?”吕哲想起来了,这不是周亚夫他爹吗?似乎也是一个练兵的能手。只是看起来怎么呆呆的?
第0413章
制衡(下)
  其实看起来呆呆的就没错了,周勃个性木讷但绝不是一个傻子,他只是不在不擅长的东西上有所作为,但是认准一件事情的时候无论怎么样都会去完成。这样的人要是有相应的能力作为一名带兵的将军,任何一名统帅他的主帅都会感觉异常的舒心,概因只要发布命令他就会无条件的去执行。
  是倔或者愣?吕哲想起了周亚夫这人,在西汉七王之乱的时候,刘启依靠周亚夫击败了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但是军事上的成就也是祸根,好好的一代名将也因为像其父木讷的个性,最后被刘启抓住把柄全族皆诛。
  想到这,吕哲用怪怪地眼神看向不知道思考什么而陷入失神状态的萧何。他没有记错的话,跟随刘邦一起开创大汉皇朝的功臣名将们下场似乎都不怎么样,例如萧何被乱棍打死,韩信被偏到皇宫砍了脑袋,卢绾……
  吕哲看着在谈什么屯田兵,并且腼着脸在问能不能去主战部队的卢绾。他印象中这个说话皱着脸的家伙好像是造了刘邦的反?
  “军中自有制度。”吕哲对卢绾不方案,对曹参、周勃有好感也没有因此自己的喜好不看能力而提拔。
  卢绾瞬间就闭嘴了,他看向吕雉,希望这位夫人能为自己说说好话。
  吕雉可不敢多嘴,自吕哲来了之后,一众人等谈起军务和政事,她说出去的话还没有超过三句,这三句是“添水”“倒水”“换水”,虽是对会说话有眼色的卢绾印象不错,但是没有重视到帮其说话的地步。
  其实吧,吕雉也能看得出来,吕哲的治理方针与秦国没有不同,在某些方面甚至比秦国过犹不及,例如始皇陛下还会因为自己的喜好无功提拔某人,在吕哲这边哪怕再喜欢都要有其匹配的功劳才会进行任命。
  “南方战事正酣,你们……”吕哲看了一圈,特意多看了吕雉两眼,最后说:“若是有意南下,我可以特许。”
  这句话是有针对性的,算是给懂得规矩不多话的吕雉一个奖励。
  “我去,我去。”卢绾立刻就应呛,千里迢迢过来,几个老兄弟都混得不错,他混得差了自觉丢脸,这一次怎么都要拼一把。
  雍齿没有被选入禁卫军,想了想说:“我也去。”
  很明显啊,他们能过来,说明至少吕哲是知道他们是谁,这样总比人主不知道的情况下同样是立功,但是得到升迁的几率更高,要是不懂抓住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那真的是傻了。
  吕雉是个聪明的女人,立刻发现吕哲这么做的用意,她甜甜地对吕哲微笑,自己心里也是甜甜的。
  赵婉有其背景,即将联姻的赵女、楚女也会有赵国王室、楚国王室作为靠山,吕哲虽然知道吕雉不是省油的灯,可是说实话吕哲对吕雉的欣赏程度一点都不低,开始有意识的让吕雉也有相应的助力,免得日后后院造成失衡。
  平衡,制衡,吕哲一直在追求这个,因此桓楚、吴芮、司马欣这些人归附或者投降之后依然被重用,而共尉、季布等早起追随起兵的人身份也得到提高。
  不能只依靠一帮人,这是蒯通一直在强调的定论,吕哲自己是自立起家,当然是把蒯通的话听进去,一直以来也证实多方的操控成果不错,至少那帮早期跟随起兵的人因为有后续将领的崛起没有造成跋扈,后续的将领也因为有早期的那帮人存在过得是小心谨慎。
  在未来,吕哲清楚随着扩张内部还会变得更加复杂,那么再培养一个沛县系又有什么呢?
  又再闲聊了一会,吕哲也没有多少的空闲,他站起来后,余下的人也赶紧跟着站立起来。
  “娥姁,好好招待你这一帮老乡。”吕雉示意了一下,对着萧何讲:“萧总管随我来。”
  吕雉自然是乐得多跟这些不是老乡的老乡多聊聊,她算是看出吕哲刻意在为其笼络一些人了,哪能不抓住机会。
  出了客厅,在走廊走了几步,吕哲停下来回身看着萧何:“他们要是知道刘季现在在广阳郡,过一段时间会作为齐国封赏的沛国相返回泗水郡,会有什么样的举动?”
  萧何早就知道刘邦的动静,却是不太理解吕哲为什么会这么问。
  “生死兄弟嘛,有没有可能在我们发兵泗水郡的时候,他们被刘季一呼唤就跑过去?”吕哲没有开玩笑的意思。
  萧何错愕了,他寻思了一下:“这个……曹参、雍齿没有可能,夏侯婴和周勃难说,卢绾却是绝对会跑。”
  吕哲问了一下缘由,得知曹参压根就没和刘邦接触过,雍齿和刘邦有仇,夏侯婴、周勃、卢绾却是刘邦发小,更是一直追随做没本的买卖,他“呵呵”笑了。
  萧何不觉得有什么好笑的,他们本身就不是情愿来到南郡,要是发展好一些待在吕哲麾下自然不错,可是要是混得差了当然是不乐意留下。
  那么萧先生呢?吕哲这话没说出去,他就是担忧所谓的“历史修补”,别到时候这帮人被刘邦一呼唤就跑了,要真的这样吕哲连自己到时候会是什么表情都想象不出来。
  齐国对泗水郡下手是受到赵国战线收缩影响,赵王歇和众朝臣经过半个月的吵闹,最终还是在陈余的力荐下执行了吕哲的建议,除了邯郸军和巨鹿郡之外,赵国逐渐地将资源和青壮转移。
  现在还是冬季,赵国的转移付出的代价并不小,因为国策的转变各地的封君更是一阵惶恐外加恼怒,其结果是赵国把向东北和东方的路完全开放给秦军,但是那些封君却有不少要做垂死挣扎。
  赵国封君不甘徒手待毙造反者有之,曲通外国的更是不少。像是上党郡和砀郡,这两地的封君是完全乱了,有的在召集人手准备和秦军拼了,有的召集人手想和赵王拼了,更多的是派人向秦军投降。
  赵国的其余郡县,例如靠近燕国和齐国的,他们得知赵王歇的国策后立刻就转投燕齐两国,结果就是边境线上早晨还是赵国旌旗下午变成了他国旗帜,燕齐两国瞬间得到大量原属于赵国的地盘。
  赵王歇看到因为国策的变化致使投敌、自立、反叛一大堆立刻就傻了,愣了半晌还没来得及对出这主意的吕哲破口大骂,陈余却禀告了一些相对好的消息。
  国策的转变自然是有好有坏,陈余告诉赵王歇各地的封君不乏忠良,另外也正式得到吕哲那边的回复。
  赵国忠良什么的赵王歇其实不是太在意,那么多的封君其实就是一帮子国家都要亡了帮不上半点忙的蛀虫,他真正在意的是吕哲那边的反应。
  吕哲对于赵王歇真的有魄力那么干其实也挺意外的,不过既然赵王歇表现出了相当的魄力,同时两家马上就要联姻了自然是会进行一些许诺。
  陈余对赵王歇讲,吕哲马上就会押来粮草和器械,似乎数量还非常多,赵王歇一听却是不太高兴,赵国需要的是援军,大量的援军。
  吕哲现在哪里有什么援军给赵国,其实哪怕是有军队也不可能横跨数千里去支援赵国,再则物资还可以用商贾交易对秦国有个交代,出兵非把秦国惹毛了不可。但是吧,吕哲也不可能坐视赵国灭亡,因此倒是明明白白说一旦秦军真的围攻邯郸,会派兵攻打秦地,以此帮赵国解围。
  赵王歇是听陈余解释了半天才明白过来,事实上吕哲也还真的只能以这样的形式帮到赵国,而且按照陈余的判断,让出道路之后赵国看似内外交困其实没有那么危险,至少齐燕两国都紧张了起来,只要秦军真的进入那些让出来的地盘,齐燕就没可能再悠哉看戏了。
  “那您真的会出兵攻打秦地?”萧何怎么都觉得吕哲是在欺骗赵国。
  出兵攻打秦地?真到了万不得已的地步,吕哲是没得选择。
  这一下萧何有点错乱了,他没有记错的话陆贾好像是出使秦国了,为的就是缓解和淡化与赵、楚联姻的事情,现在又变成随时都有可能会出兵秦国,到底是什么个情况啊?
  “按照我的预判,秦国再单独针对赵国的可能性不足三成。因为赵国的退让,齐燕两国肯定要坐不住,因此秦军停下攻势的几率会更大一些,来年中原的战事会陷入一种诡异的平静。”吕哲淡淡地说。
  萧何不太了解军事但是懂得政治,他略略思考一下也赞同,毕竟局势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齐燕不再看戏之后秦国是要缓解一下攻势,对齐燕赵三国的政局做出观望,甚至有可能会使计、使间,用尽手段像是在统一之战时让列国龌蹉不断。
  “总得来说,我们能做到的也就这些。”吕哲说的是中原战场最好不要分出什么胜负,能拖着就拖着,拖得时间越久对他们就越有利,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什么手段都是合理的。
第0414章
纷乱的中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5/7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