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之帝国再起(校对)第3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0/716

  战争打的是厮杀,但是厮杀绝对不会是战争的全部,做出这一套布置的吕哲显然是有了一方诸侯该有的素质,在关注战场布局的同时将政治上的东西也考虑了进去。
  部队南下,吕哲亲征,总数三十七万(未算罗县战损)的军队已经即将完成对罗县百越的战略包围,所差的不过是战术上的部队调动,这些东西自然会有人去让连氏、黄氏、甏氏得知。
  三十七万的军队,是华族体系的三十七万士卒,不是百越人那种凑起来人数庞大但不能称呼为军队的乌合之众。三十七万部队马上就要完成对百越的围拢,只要脑子里面不是浆糊三氏也该明白吕哲布局马上就要成功了。在这样的前提下哪怕是心里还有犹豫,三氏也真的该好好想想一旦百越人完蛋而自己这边没有动静会有什么下场。
  对于人心掌握比较熟稔的蒯通是整个布局的参与者,他时刻都在关注三氏那边的动静,接到来自三氏已经开始在领地内扑杀百越人,三个氏族的族长又带着精锐部队赶过来会合,他既是开心自己关于人心的揣度实现又不得不痛骂三氏族长脑子有病。
  “郦食其作为一名说客相当称职,可是对军略的了解是一片空白。三氏扑杀百越,又领着军队直挺挺的向我们这边赶来,那不是告诉译吁宋、驺无诸、开明森这些百越酋长后路已经被断了吗?”
  显然蒯通真的是被气得不轻,三氏用扑杀百越人的行动来划清与百越的界限,然后又眼巴巴地带着军队要过来表忠心,这些都不能说是坏事,只是怎么看都显得无比的愚蠢。
  吕哲却是一点恼火的情绪都没有,布局也就只是布局,总不能奢望所有事情都在掌控之内,要是布完局所有的事情都按照所想的那样在进行,那不是运气好到逆天就是肯定有什么地方不对劲,说不清自己在布局的时候是不是走入了别人的陷阱。
  “别恼火了,这样的意外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要是三氏不这么做我反而要怀疑了。”吕哲是真的心情轻松,笑道:“怀疑那些百越酋长洞悉了我们的布置,反过来联合三氏挖下一个大坑让我们跳,将我们要围住罗县的百越人,变成我们被北边的百越人和南边的三氏、百越人围起来。”
  蒯通有些发愣了,他不是因为什么事情发愣,是在为吕哲有这样的气度而感慨。
  身为一名智者,或许不是当世顶尖的那一层拥有智慧的人,但是蒯通自认能从智慧上超过自己的也绝不会太多。他对于三氏的举动恼火归恼火,可是怎么会不清楚吕哲所说的那些呢。
  吕哲表现出了豁达的一面,也展现出上位者该有的气度,蒯通对此是心中万分满意的。只不过吧,蒯通不会去拍马屁,他只会催促着赶紧做出决断。
  “唔?是啊,百越酋长肯定是要知道后路生乱,那么提前将布置行动起来也理所当然。”吕哲站起来走到山川舆图前,看着地图嘴里在说:“部队现在有五日口粮,辎重部队跟我们的间距是半日路程。”说着顿了顿,看见蒯通注意在听才继续往下说,“苏烈带兵能力不足,但是有梅鋗和徐志作为副手,哪怕是有什么意外也必然到了指定位置。我们这边与苏烈那边没有问题,差别只是会合骆摇所部的计划落空。”
  蒯通一直在颔首,吕哲的思维清晰对大局掌控力很强,这点包括蒯通等文臣武将早有深刻的认知。
  “骆摇所部最迟也是五日后会到,那么本来该作为后备部队的他们哪怕是没有与我们会合差别也不是太大。”吕哲点了点地图上的罗县所在位置,“现在还没有发现百越人后撤的迹象,说明司马欣还在履行自己拖住敌军的职责。”又将手指向东部军团预计会停驻休整的区域,“这五万人的整编一直都是我关注的,哪怕攻击的时间被提前,我对他们攻克临湘也不会存在疑虑,也定能按照部署那样攻下临湘之后回军支援主战场。”
  继续颔首,蒯通的头就没有停止过点动,等待吕哲似乎是说完了,这才开口说:“那就不用等三氏了,直接出兵的同时用接替式狼烟通知苏烈计划提前。”
  吕哲含有深意地看一眼说不用等待三氏的蒯通,失笑道:“也好,算是做最后的考验。”
第0440章
刮目相看(上)
  对于人心的揣度吕哲或许不如蒯通,但是他对于军略的控制力却不是蒯通所能相比的。
  试探连氏、黄氏、甏氏一直都在进行,毕竟战时压服某某谁不可能对方表现出臣服的姿态傻乎乎就真的相信,中还是要留下必要的后手作为提防。
  早在得知长沙郡的四氏土著勾结百越时吕哲心里就产生了强烈的厌恶,他一点都不喜欢这些勾结外族致使长沙遭此噩难的氏族,曾经一度还思考清理长沙郡内的百越人的同时将这些该是的家伙一并清理干净。
  必须要将污秽清理干净,直到现在吕哲杀光那些勾结异族的氏族心思都没有变,可惜的是他可以有这样的想法,但是牵扯到政务又被蒯通等文臣知晓心思之后,一切就有点执行不下去了。
  这一次吕哲亲征率着八万部队先行南下,既是利用骑兵(马车)的速度完成包抄,同时也是在挖坑给连氏、黄氏、甏氏跳。一旦各支部队完成既定计划对罗县周边的百越人形成作战姿态,三氏那边还没有实际的动作,那么解决完罗县周边的百越人之后,大军的矛头必定是会指向三氏。
  很显然三氏之中也有聪明人,聪明到情势不利的时候勾结百越,也聪明到知道要是吕哲对身在罗县周边的百越人展开攻击他们还没有动作会面临灭顶之灾。
  三氏的聪明人似乎是被吓住了,而且是吓得惊慌失措的那种,以至于不管不顾的扑杀境内的百越人,三氏族长也带着适当数量的军队急切地赶过去想表忠心。
  所谓适当数量的军队是有特别意思的,他们要去表忠心不能带太多的部队,带的太少也显示不出表忠心的诚意,那只有带着少于吕哲身边一半的兵力,而这些部队还要是能拿得出手的精锐。
  被急于表忠心的三氏那么一阵胡来,正在与司马欣鏖战的译吁宋、驺无诸、开明森最迟五天之内必定是会知道后方三氏的动向,只要译吁宋三人不傻也能猜出三氏这一次是站在了吕哲那方,连带着也必然会思考是什么情况让三氏有了那么大的胆子。
  什么事都怕能让人产生联想的根据,译吁宋能做出那么大的事又有那么伟大的理想肯定不会是一个傻子,他只要多加思考就能想出一定是吕哲有部队绕到后方,所以三氏才会急不可耐地对百越动武。
  最慢是五天,罗县那边的百越人就会知道后路被切断,那么也就代表吕哲补足计划的时间也只有五天或者更短的时间。
  这一次作战计划的基础是将罗县周边的百越人困住,吕哲这边十五万兵力可以在一天之内完成会合,两天之内也能做好出战的准备。也就是在第二天的中午时分,吕哲就能够将手头的部队派出去。
  即将出战的部队从来都不是某个谁说一句出发就能够出动,吕哲比谁都清楚这一点,因此他将出发的最后期限定下来后告知偏将级别的将领,偏将又会指挥校尉做好准备,一层一层的通知下去后,俾将和军法官就会带着人在军营来回巡视检查备战状况。
  已经确定好出战的日期吕哲反而会清闲下来,毕竟维持一支军队细节的是军官和军律。主帅做的就是发号施令,将该下达的命令传达下去,执行者是军官,若真的作为主帅还亲自操劳于每一个士卒的临战状况,自己累死倒是其次,估计面临的状况是明明能短时间内完成的备战被搞不清楚重心的主帅给拖得比蜗牛快不上多少。
  一天的时间对于早有作战心理准备的士卒绝对是够了,从备战的速度往往也能看出是老兵还是新卒。老兵早在行军的路途上就将兵器、甲胄、水袋、干粮备妥,所差的就是听到出战期限调整自己的心态。新卒没有老兵充足的经验,他们会显得手忙脚乱一些,直至出战的命令被下达才会想起该干什么。
  吕哲亲率的八万士卒没有多少新卒,他们之中哪怕是辅兵性质的部队也是有上过阵的老兵,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是后期整编时从南郡本地检验合格新加入的新丁。所以在他闲得有些发闷带着亲兵在营盘内四处走动的时候,看见最多的是士卒呆呆地坐或躺或卧。
  不清楚状况的主帅看到士卒那么闲肯定是要发怒,然后像是傻子一样的责问为什么没有临战时的忙碌。有经验的主帅却会对看到的那一幕幕深感满意,毕竟懂得时刻做好物质上的备战,在战前调整自己心态的士卒,这样的兵员是越多越好,有这种基础多多少少也能叫精锐部队了。
  “不错啊。”蒯通在赞赏,他说:“现在我对此战更加的有信心了。”
  吕哲没评论什么,他对这样的情况早就见怪不怪了。
  当初还是身为秦军的时候,无论是从内史郡边上向北面的阳周开拔,还是抵达阳周后看着秦军向更北边的方向开拔,军队从来都是一副平静的模样。会有开拔前的平静是因为早早做好战备,也只有那些二流子军队才会在临战的时候显得异常忙碌。
  吕哲军有着很深的秦军影子,从军律到风格和战袍到处都有着秦军的影子,哪怕是现在不穿黑色的战袍改为红色的战袍了,吕哲军依然还是有着秦军深刻的烙印。
  按理说吕哲是叛逆来着,应该处心积虑地去除任何跟秦有关的烙印,可是谁也不知道吕哲到底是怎么想的,若不是势力中的全员的文臣武将强烈要求更换战袍,不与秦军穿一样制式的战袍,吕哲都没有想过要更换战袍颜色来区分自己麾下的军队与秦军不同。
  看到军队状态完美,蒯通也就有了闲心扯扯别的,大谈什么红色的战袍不但颜色鲜艳好看且显得士卒威武,然后拐弯抹角地提醒吕哲现在是一方霸主,又问到底要拿秦国怎么样。
  “怎么样?都与赵联姻了,知道消息的咸阳中枢估计是恨不得把我生吞活剥了,还能怎么样。”吕哲知道蒯通一帮人想干什么,无非就是提醒一旦南方的百越成功解决了,那也就是到了与秦国划清界限的时候了。
  攻秦、灭秦什么的,吕哲并没有不愿意的想法,他就是不想这么快让自己陷入多战的窘境,再则秦国的存在对他们好处大大的,现在是脑子坏了才会去攻秦。
  “职不是说让您攻秦,而是当断则断,不要给列国一种蛇鼠两端的印象。”蒯通有自己的忧虑,想要成事从来都容不得犹豫不决,早早拿出该有的态度才能聚集人心也能看清人们的想法,一旦吕哲拖得久久的不愿意表态,天晓得他们这一方势力会不会演变成亲秦派和攻秦派,自己搞出内部的分化。
  吕哲觉得现在不是谈这些的时候,现在是很闲没错,可怎么说也要大战了,一旦心思分了神造成疏忽,那不是给自己找难受吗?
  “……”蒯通将吕哲的态度视为对秦的犹豫不决,眼眸里那隐藏的担忧似乎变得浓厚了一些,不过却也不再谈及那个话题。
  押解辎重的七万部队很快与吕哲这边的八万人会合,在同一时间吕哲也接到了来自骆摇那边的消息。
  骆摇带兵横穿深山老林,可谓是真的做到了长途跋涉,他们十八万人从巴郡行走四百五十里终于抵达了苍梧郡的临沅城。
  这支有着十五万百越人的部队能用一个半月的时间行走四百五十里,特别是路途上基本是森林地段,这些一点都不出乎吕哲的意料。
  “看吧,百越人在林子里的优势太大了,要是没有借这一次将他们吸引到罗县周边,要在林子里追上并歼灭想都别想。”吕哲有吸冷气的理由。
  容说一句粗话,他妈的森林和山地就是百越人的天下,这些猴子一样的野人就真他奶奶在林子里和山地都是属猴子的。不但是吕哲军,任何一支华族军队想在森林地段和山里跟百越人较量,那时候装备和军阵的优势都等于没有,面对猴子一样的百越人想追追不上,追猛还可能中伏,不追就要随时等着某个旮旯地方窜出几只猴子来偷袭,这样的战事任谁去指挥都会焦头烂额。
  押解辎重的部队过来会合,吕哲派出去盯着罗县那边的斥候也有了回报。
  “译吁宋攻破了罗县东面的城墙段,百越人涌进城内的人数超过十五万,外围还有将近三十万的百越人正在攻击罗县北边和西边的城墙段,南面却是故意放开。”吕哲得到这个战报的时候愣了有那么一会,他发完愣之后爽朗地笑道:“没想到司马欣的作战意识真是不错。”
  听到赞赏的人都有些发憷,司马欣没有固守好罗县让百越人杀进去,自家主上竟然赞赏起来了?
  吕哲才不管司马欣是为了战局需要故意造成城墙失守还是设局,他只知道攻进罗县的百越人是真的牢牢被吸引在那里,心中对百越人会撤兵的担忧算是没有了。
第0441章
刮目相看(下)
  “运气啊!真的是运气啊!”吕哲有感慨的必要:“译吁宋放空了南面城墙段的守军,可以看出是想让司马欣率军从南面突围。看情况司马欣没有发现或者说发现了正陷入苦恼的阶段,是撤出来不是,不撤出来又怕译吁宋察觉我们的布置,估计司马欣已经着急到头疼了。”
  可不是嘛!城墙都一面失守了,百越人有着绝对的人数优势,虽说司马欣可以依靠军队的战斗力试图夺回失守的城墙段,或者说在城内与百越人鏖战,可是司马欣明明能够突围为什么非要留在罗县死战?
  哪怕是不在罗县,吕哲多多少少都能猜出译吁宋的心思,译吁宋放开城南是不想将司马欣所部逼到绝境形成死战,另一方面也是在试探有没有什么阴谋存在。
  吕哲无法猜测司马欣是会突围还是继续在城中争夺鏖战,毕竟人的心思无比复杂,会做出什么选择都没有定数,且司马欣得到的军令是固守罗县直至得到信号才能突围。
  “我们提前发动攻势,这样一来司马欣突不突围,译吁宋会不会发觉我们的图谋,这些都不是那么重要。”这就是吕哲为什么会感慨运气不错。
  明日是肯定要出击,两万骑兵会按照原先规划的路线一路横扫过去,先一步的解决掉游移到湘平一代的百越散乱部落,然后再依靠速度的优势穿插在湘水西岸破坏或是攻占那边百越人设立的屯粮寨子。
  两万骑兵的任务没有什么复杂程度,罗县与临湘之间山地和森子又不是那么多,对于骑兵来说五六十里的作战半径根本不算是什么大问题。最讲究的还是步军,最需要考验的也是步军。
  除了必需留下来看顾营盘的留守部队之外,吕哲当然也要留下一些兵力提防正在赶来的三氏,以免出现一些不测什么的,搞成满盘皆输的事情出来,那才叫做虐。
  留守部队会有五万,原本应该去南部军团却没去成的周文和何怿将会是留守部队的正副主将。
  周文这人带兵能力或许不是太强,但是守卫工事完善的营盘不会有什么问题。再则何怿是一个机灵的人,有何怿从旁协助周文,不敢说什么万无一失,但是真要出现岔子顶十天以上不存在任何困难。
  吕哲在当天晚上就进行点将,整军期间表现不错的军官自然是要在这一战中校检,如此申屠嘉、张苍、丁疾等草莽归附的军侯也有了自己的本部,而随同出征的曹参、夏侯婴、番真、陆雄这些不管是沛县还是南郡本地的人也会有自己的表演舞台。
  番真为南郡三大氏族之一番贤的长子,陆雄是另一个大氏族陆南的二子。
  就在吕哲点将完毕,刚要挥手让他们下去的时候,斥候又带回了罗县那边的战报。
  司马欣在罗县城内与百越人纠缠了两天还是选择了突围,他们从南面突围之后向北面且战且退,做出了朝南郡方向撤退的迹象。
  “……”吕哲再次愣住了,他情不自禁张开的嘴巴充分表现出对此事的惊讶。
  司马欣与百越人在罗县城内鏖战了两天,译吁宋付出了几位惨重的代价才将战线推进到靠近城中心的位置。
  斥候回报突围出罗县城池的司马欣所部该有三万五千左右,那也就是说司马欣在罗县丢了至少一万五千个士卒,光是从这个数字看来就能想象出战事是何等的胶着和惨烈。
  事实上在城内残酷的巷战之下,战死者的尸体之多都快将地面的空隙铺满了,腥红的鲜血汇集之下一些地面比较凹的位置成了稠粘的红色水潭子。
  “司马欣没了一万五千人……”
  吕哲合上嘴巴左手也悟向了心脏的位置,他心痛啊,出于对南征的重视,南部军团是最早成军的一个兵团,也是兵源最为优秀的一个,虽说战争一定会死人,损失什么的在所难免,可是……
  “司马欣足足丢了一万五千士卒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0/7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