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之帝国再起(校对)第3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1/716

  有点荒谬啊,但不会多么的难以理解,封建时代的权力从来都是相等的,中央集权也是进行到一半就中断了,现在的臣子和皇帝类似于老板和员工,不是奴隶主与奴隶。
  通透点的说,不要用后世那种“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眼光来看现在的皇帝与官员,他们是义务相等的关系,臣子给皇帝打工,除非臣子触犯律法(秦律),不然皇帝根本无法随意杀死臣子。
  当然了,法律从来都是当权者来制定的,因此法律总是会对当权者比较有优势,例如每朝每代的律法中总是会特别强调冒犯天威是死罪之类的条例。
  隔天天还未亮,吕哲便从睡眠中醒来,他睁开眼睛的时候同时轻声唤了一句“来人”,片刻之间就有一名侍女从外间走了进来。
  “君侯?”侍女是从赵府陪嫁而来,按照现在的观念也是属于吕哲的私有物品。
  真的就是物品,类似于牛马羊之类的存在,在籍的奴仆与奴隶虽然不同身份,可是也是一种非人的存在,是可以任意打杀的一种人形工具。
  “掌灯,更衣。”吕哲并没有不拿人当人看的观念,不过想法无比的接近现在的贵族,那就是绝对不会对侍女产生什么“性”趣,最多就是当成庸人一类。
  现在已经有火镰的存在,倒是火折子还需要到宋朝才会出现,因此侍女出去后能听见类似于镰刀在拉割的声音,不一会就出现光亮。
  因为没有纸张的存在,灯笼有是有了,但是一般是用绢布来糊住,不是富贵到一定程度的人家根本就用不起,但吕哲恰好是处于用得起的阶层。
  在吕哲的关注之下,他看到现在的食物基本是豆子一类,已经让人在研究从豆子中榨油,不再是依赖于油菜花,而似乎研究已经有了进展,除了油菜花和动物油,世间很快又要增加一种油类。
  蒯通这帮臣子,他们其实很赞同吕哲在闲极无聊的时候多多“脑洞大开”产生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造出更多有用的新生物品。不过吧,他们最近比较关注的是让吕哲的正妻赵婉赶紧受孕,好维持嫡系的权力。所谓的嫡系不是说亲信还是心腹,是赵婉为吕哲所生的嫡子,而不是吕雉、卫雯等非正牌夫人生下的庶子一系。
  有了光线,在床上已经成半卧姿态的吕哲就能看见还在睡眠之中的赵婉,她睡着的时候身躯微微侧卷着,脸上的肌肤在泛黄的灯光之下似乎有点皱眉?
  侧着身子卷起来,这是在娘胎里经常的姿势,人类出了生门之后,侧边卷起双腿是最有安全感的一种睡姿,只是赵婉在睡梦时会皱眉,看来内心最深底处没有多少安全感,又或者是在忧虑什么,并不像清醒时所表现出来的那么轻松。
  细心的吕哲自然是发现赵婉在睡梦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他静静地看了一会才起身,走之前还为赵婉盖好被子。
  “君侯对夫人真好。”侍女轻声的赞叹着。
  侍女叫什么吕哲从来没有过问,其实她找机会说话也是想要展现自己的存在感,让吕哲能够注意到她这么一位长相清秀的窈窕女娘存在,渴望能够得到垂青。
  作为回应,吕哲只是“哦”了一声就再也没有下文,他又不是种马,看见秀丽一点的女子就扑上去扒衣服。
  伺候吕哲穿衣服的人从来都不会少于三个,倒不是享受这一类的情绪,而是深衣、耋子、中服、外套,有了身份之后穿着非常的复杂,穿戴的时候又有着很讲究的穿法,自己捣腾的话只会皱巴巴的。
  “什么时辰了?”穿戴完毕的吕哲压根就不清楚自己的穿着怎么样,毕竟现在镜子出现归出现了,可是微暗的光线外加那个看去模模糊糊的铜镜又不够大,能看出合不合体就怪了。
  “回君侯,卯时五刻。”这次说话的依然是那个侍女,不过她不是为了表现存在感了,而是她能作为吕哲厢房外守夜的侍女肯定是有其身份存在,其他人是没有资格回答吕哲问话的。
  “大概是清晨的六点?”吕哲已经忘记昨晚自己与赵婉折腾完是几点了,不过从自己昏昏沉沉的状态看来,肯定是只睡了不到四个小时:“今天一整天都没得补眠。睡眠不足不能吃太油腻的东西,招待列国使节的食物不变,我的准备清淡一些。”
  侍女只有乖乖应“嘿”的命,她行扣地稽首礼,也即是家仆礼,然后领着一帮同样是跪在地上相送的人,对着抬脚离去的吕哲一起朗诵似得:“恭送君侯!”
  吕哲方一出了就寝的厢房,其实现在应该称呼为殿或者宫,不过礼仪制度还没有定下也就随意称呼着。他一出来立刻就被超过五十名甲士迎接,在甲士的团团护卫下,也没见有人抬轿端辇什么的,徒步就向今天预备召见列国使节的议政厅(殿)走去。
  修建不到四个月的宫城,最先完工的是寝殿、议政殿、审政殿,当然还有提供给宫城卫士休息的房舍,另外就是那五亩的花园。
  现在是春耕,宫城的修建已经暂停下来,连带南陵城的切砖作业,还有各郡的官府工程都是暂缓状态,只有到春耕结束之后才会相续的恢复。
  吕哲对住在什么地方其实没有太大的要求,他已经和萧何商量过,宫城其实再增加一两个殿,例如安置吕雉和卫雯的住所,招待臣子和使节相关的建筑物,其它的都可以慢慢来。
  现在各郡的民生都在恢复期,正是对于劳力最为奇缺的时刻,吕哲原本以为萧何会很高兴的同意,没想到的是萧何宁愿拖慢各地的民生恢复都要求先将宫城给修建起来。
  君主的宫城代表着一国(势力)的门面,也是彰显国(实)力最直接的体现,要是让自家的主上一直住在一个未完成的宫城里面,先不谈列国会不会笑话,吕哲的宫城一天没有修建完毕,身为臣子的他们敢将自己的府邸修好吗?
  再则,用最短的时间来修建完君主的宫城,那是在不大战的情况下震慑潜在敌对势力最好的方法,毕竟宫城的工程量很庞大,能够在短时间内建好,那是体现出“老子们有的是人,有的是财帛,有的是可以收罗资源的疆土。”工程期越短,就能更加理直气壮的叫嚣“老子不缺人,不缺资源,不少财帛,怎么地,怕了吧!”。
  还真别提,吕哲自己规划的图纸将宫城的建筑物就凸显出一个特色,那就是能够多么吓人就一定要能把人吓死。柱子什么的起码要五人怀抱,能多高就多高。如果真的要拿出一个名词出来,那就是充满了“苏联式”的雄伟,又加上了“华夏式”的风格,要是完全建好肯定是能让人看到那些建筑物就产生一种“高山仰止”的震撼,使他们看到就产生不了与之为敌的念头。
  目前建成了的议政殿和审政殿基本上就是那么回事,因为有吕哲的存在,两座建筑物除了浓厚的华夏风格之外,其实也能看到“第三帝国”的影子,那就是旌旗和旗帜等装饰物被吊得很高,然后庞大的旗帜向下垂帘,鲜艳的红色和上面龙形的图腾充满了庄重的味道。
  吕哲来到议政殿的建筑物群的范围时,远远看去蒯通、萧何、娩杓、郦食其都在抬头看着高耸的建筑,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是充满了欣赏,还有那种怎么掩藏都掩藏不住的骄傲。
第0480章
另类的震慑(中)
  作为一方势力的重臣,他们完全有骄傲和自鸣得意的资格,从古至今就没有一方势力膨胀的速度那么快过,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扩展那么大的疆土,同时在对外战争中除了略有小败之外皆取得胜利。
  多种新兴的工具被广泛运用,建设所需的人力和工本、速度都大大地加快,其复苏的速度简直快得令人舍不得眨眼,深怕眨一下眼睛就错过了什么。
  也对吧,吊轮的出现可以使一个人轻轻松松地吊起一百斤的东西,再有防护性能十分强的折叠式建筑架的出现也不用害怕吊着在半空干活的危险性,还有其它种类繁多的工具,不但省却了人力也因为对新兴工具的使用成熟加快了工期。
  对于他们来说,唯一可虑的是吕哲能不能安安稳稳不要想着一直打仗。说实话吧,战争虽然一直在打赢,可是每一场战争所消耗的物资都不是小数目,若不是战争过程中一直有获得相应战利品,光是财政上就受不了。
  现实的情况是吕哲发动对外战争在财政上没有亏过本,甚至说总是能获得盈余,可是每一场战争都要死人啊,哪怕是战争打赢了也要有伤亡。再则军队是有疲劳期的,哪怕是缴获丰富,但是持续不断的打战士卒肯定是要受不了,总是要缓一缓,喘口气。在这个前提之下,针对攻伐岭南的部队轮换制度才会出现。
  从夷陵开始到现在还在继续打的岭南之战,不管是在谁的指挥之下,败了或是胜了,吕哲这一方的战损数量累计起来已经超过十一万。
  十一万个青壮啊,若不是新占领不少地盘,列国也一直有人持续向他们这里移民,光是十一万个青壮战死或者残废就足够一个国家二十年之内,再也没有余力发动新的战争。
  行政集团的坚韧性也是一方面,吕哲是个现代人,对高速的生活节奏早已经深入骨髓,可是除了他之外的其他人呢?
  其他人基本上就是生活在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社会环境长大的,一年干上一件大事可以,有第二件大事也能坚持一下,发生第三件大事的时候就该觉得喘不了气了。
  这也是神经紧绷了一年的文臣武将们渴望休息一下的主要原因,吕哲不能因为自己习惯了高速的生活节奏也强硬地不使人休息。
  萧何在来到南郡之前虽说不是个翩翩美少年,可是怎么说也显得容光泛发精神十足,他从会章郡之战开始负责民政和军队辎重的调度,现在不过才过去半年,一个正当中年的男子就日日显得疲惫,可见其工作量是多大的沉重和繁琐。
  如果说现在有“痛苦中带着喜悦”这么一个形容,用来形容萧何的心境绝对适合,他算是被吕哲挖掘出来并委以重任,一个原本的小小县丞成了如此庞大疆土势力的执政,这该是多么荣耀的事情,哪怕是再苦再累也愿意支撑下去。
  有着差不多相同心境的人还有非常多,例如看到吕哲被众多甲士拥护而来的蒯通,还有非常喜好商事的娩杓。
  “主上!”众人没等吕哲走近就已经行礼。
  睡眠不足的吕哲似乎有些反应迟钝,过了那么二三秒才说出“请起”两个字。他也停下脚步抬头看向议政殿,除了看雄伟的建筑之外,看得最后的是那些刻意被加长加大悬挂垂直下来的旗帜。
  “可惜了啊,由于钢筋没能增加产量,这样的建筑顶多也就能用五年。”没人听懂吕哲在说什么,他像是在自言自语一般:“幸好上次的地震幅度非常小,只是那些实验性质的烂尾楼塌了,这边因为新建又累积了足够的水泥运用知识支撑了下来。”
  关于宫城的修建,吕哲之所以要求暂缓其实跟钢筋有着很大的关系,只有少量不合格的铁条支撑的建筑,水泥凝固再加上相应的铁条和木材确实是能建起来,可是这种建筑也就是“玩一票”性质的,超过三年等待水泥的水分完全蒸发干净肯定是要裂开,要是一个不幸运塌下来也不令人意外,肯定是要拆掉重建的。
  “索性高度是建的非常高,也加入了足够的承重柱子建了三楼,顶层也没有使承受度达到顶峰,不然我可不敢来这种屋子。”吕哲在撇嘴。
  议政殿和审政殿都是“玩一票”的建筑,寝宫却是符合于这个时代的建筑格局,基本上除了少量的水泥砖石结构,其余都是木材和大理石。
  说到大理石,宫城之内的议政殿和审政殿的地面都是铺上了后世叫“印度红”的石材,简单的说就是主体为红色,但是略略有着黑色的斑点,磨得光滑之后看去非常的庄重。
  哦,鲜艳的红色是吕哲特意选择的“国色”,现在几十万士卒基本都在换装,鲜艳的红色战袍已经差不多取代了秦制的厚重黑,连带旗帜也全部换成了红色,只是旌旗上的“秦”字标志还被保留了下来。
  大理石这玩意吕哲治下并不缺,毕竟开采了那么多的矿,大理石本身就是矿的“伴生”之一,想要将大理石变成铺地砖的最大麻烦是关于切割和打磨,毕竟现在可没有切割机这玩意。所幸的是古人对石头的研究就一直没有停过,没有切割机器材就是用手工的分层技术。
  进了议政殿,第一层并不是主殿,走过大门之后还需要穿过一片前庭,经过一道有防御性质的走廊,又穿过几个副殿才是主殿。
  吕哲自然是向着主位走去,他坐下来时蒯通等人已经分别站在了左边的长案边。
  “坐吧。”吕哲是说完才坐下的,屁股有了着落后扭头不断看向左右,两边的窗户都被打开,早晨的阳光已经能照射进殿内,只是建筑物是坐南向北,注定是照射不到朝阳的第一缕光线,不过光线是绝对足够了。他说:“从寝宫走到这边,我花了大概两刻钟的时间。”
  这句话令众人都是一愣,似乎没什么不对的地方吧?宫城的范围本来就需要很广阔的面积,现在还是没有完全修好的状态,不然要是想从东边位置为起点走到这里没有二个时辰以上是绝对不可能的。
  “你们从宫门进来,到这里花了多久的时间?”吕哲问这句话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其实他们怎么会刻意去计算?蒯通接话,模模糊糊答曰:“该是有半个时辰?”
  从宫门到这里不可能是走直线的,宫城之类必然是会有垒壁,也需要穿插很多的路口,弯弯绕绕才是浪费时间的真凶。
  “那么你们觉得一路走来是什么印象?”吕哲又问了。
  别人明不明白不知道,蒯通眉头一挑:“想必列国的使节必定会看花眼的。”
  吕哲需要的就是这个答案啊!
  郦食其补了一句:“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
  吕哲看向了说话的郦食其,萧何、蒯通、娩杓也看向了郦食其。
  众人看郦食其有着不同的情绪,吕哲是因为那个“中国”而惊愕,其余人则是在责怪郦食其没轻没重,蒯通说话是因为首席军师的身份,郦食其现在只是客卿,萧何这个执政,娩杓这个商典,比郦食其身份都高的人还没吭声呢,郦食其急于表现干什么。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出处是《左传·定公十年》,可见在春秋时期就有“中国”和“华夏”的定义。吕哲的惊奇完全是出于不学无术。
  “中国,华夏。”吕哲似乎没注意到郦食其抢着说话,完全是在品味那句话的甘美。他不责怪,其他人只能当做没看见,也不作任何的回应。
  郦食其是见场面安静下来才意识到自己的失礼,不由向着萧何和娩杓拱手以示歉意。
  “……好啊,中国、华夏,听起来真美。”吕哲总算是看见郦食其在行礼道歉了,不过现在显然已经是揭过去。他正了正脸色:“列国使节呢?”
  身为执政,萧何是作答的第一人选,当即回道:“方才入(宫)城的时候,列国的使节除了齐国的田广和田荣都在宫门前等候了。”
  说起来他们入宫城没有通报吕哲知道就进来其实正是因为礼仪制度没有规范,不然哪怕是亲信与心腹也不是想进就能进的。不过吕哲显然也没在意甚至根本没多想,现在听到列国使节已经在宫门前等待,立刻就说问:“请他们进来有什么讲究的吗?”
  内外之分啊,生活在现代的吕哲对于蒯通等人随意进入宫城不在意,但是列国使节是属于外人,他当然是要注意一点了。
  “主上,使节代表的是列国的大王,依照常例是该由萧执政代您前去迎接。”郦食其这一次说得很慢很稳。他敢说话,那是因为他这个客卿身份在吕哲问话的时候,是该作为解惑者而存在的。
  “哦……”吕哲看向了准备站起来的萧何,心里莞尔萧何刚刚走了大半个小时才来到这里,等一下又该走到宫门接待,实在是不知道怎么说了。他摆了摆手示意不用着急,起码也让萧何歇歇:“唔!我很期待他们进入宫城之后,会对所闻所见有什么评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1/7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