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之帝国再起(校对)第4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0/716

  “汉军什么时候到?”刚才下令射死胡人的韩广看去有些紧张,他不断眺望着,可是向四周看去都是漆黑一片,对骑兵不熟悉也无法从声音上来判断出什么。
  燕军这边是在严阵以待,不过不是为汉军拖住东胡军或是陈胜军,其实就是怕汉军连他们一块收拾了。所以吧,臧荼是期望汉军能尽快展开攻势,也害怕汉军展开攻势的时候会不会连燕军的营盘一起攻打。
  相对于韩广的患得患失和疑神疑鬼,臧荼看上去要平静非常多。
  选择既然已经做了,就不该举棋不定,按照臧荼的意思,燕军其实不应该谨守营盘按兵不动,该是在汉军出现之后就立刻对前一刻还是友军的东胡军和陈胜军发动进攻,可是韩广不同意。
  “东胡打开营盘了。”臧荼是用懊恼的语气在说话,他很是纳闷地摇着头:“他们显然是向避开汉军进行游动,这下……”
  韩广却是“嘿嘿”笑道:“汉王哲要我们将东胡诓骗在这边等待汉军进攻,我们不是将东胡人骗在原地直至汉军发动进攻了吗?”
  臧荼能说什么?他只能是恨铁不成钢地看一眼韩广,用着轻不可闻的语气呢喃:“小心眼啊,你会后悔的,千万不要牵扯到我才好。”
  韩广是答应归附汉王哲,可是按照现代的说法就是带着一种“军阀心态”,也就是想要保存实力,好在归附之后作为筹码索求更多,但是臧荼却很清醒,认为韩广必定会在这么一件事情上后悔。
  事实上也就是那个样子,汉王吕哲麾下部队众多,要是发疯地扩编至少是能武装起三百万士卒,再则就是汉军参战之后表现出来的战斗力也算是优秀,臧荼很明白韩广哪怕是将手头的燕军保存下来也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可行性,要是惹怒了汉王哲还可能成为被歼灭的诱因。
  臧荼是不清楚现代网络用语,不然绝对会对韩广说上一句“不作死就不会死”或是“no-zuo-no-die”。他想了想做出最后的尝试:“派人或是干脆派军对东胡的突围进行干扰吧?”
  韩广摇头:“来不及了。”
  看上去似乎真的是来不及了,已经有至少五千以上的东胡骑兵呼啸出营,更多的东胡骑兵还在像下饺子般地出营,燕军大部分都是步军只有三千的单骑走马,怎么看都不像现在去拦还能拦得住的样子。
  无独有偶,东胡做出离开营盘的举动时,陈胜军那边也打开了营盘,率先出营的是一直持着“朱”字旌旗的步卒,为数似乎有那么个三五千人左右?
  在朱房带兵出营后,几个方向都有陈胜军出营,在臧荼以为那些陈胜军是要分散突围时,那些出营的陈胜军却是又龟缩回了营盘。
  “他们是在抛撒蒺藜刺?”臧荼疑惑极了。
  说起抛撒蒺藜刺进行防御布置,那绝对不是处于汉军首创,早在春秋时期各国的军队就有这样的战术,不过到了近段时间再次将这一战术发挥并传播的就该属于汉军的第二、三混编军团了。
  陈胜就是从汉军的第二、三混编军团在防备东胡骑兵时学到这么一招,只光听见马蹄的“轰隆”声响不见敌军骑兵出现,意识到了什么才让麾下将领冒死带人出营抛撒蒺藜刺,怎么也能阻碍一下敌军骑兵的攻势,然后趁机完成军队调动,是不是?
  有句话叫“望山跑死马”,这句话也使用于现在的状况,在平坦地形之下处于黑暗环境的汉军早早就能看见前方满是光亮的营盘,可是真要抵近并不是“眨眼就到”。
  汉军骑兵发出动静被发现该是有一刻钟左右了,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是只“只闻其声不见踪影”,让爬上巢车的一帮人搞不懂汉军是不是在虚晃声势。
  “不应该啊!”韩广也满心都是迷惑:“深夜靠近然后突袭具备突然性,他们怎么好像是一直在外围游动没有发动攻击?”
  “……”臧荼心里也是极度不解,他说:“会不会是发生了意外?”
  还真的是因为意外发生,首次发动大规模骑兵从多路进攻态势的汉军,他们纯粹就是距离的计算错误,从迫近引出动静到真的靠近敌军上出现疏漏。另外就是各路的汉军在一片漆黑中根本不知道友军是不是到了可驱马进入全速的姿态,简单点说就是把自己玩脱了,迫近的汉军没有收到正式发动进攻的信号,以至于都只能是在外围游动。
  然后呢,玩脱了的汉军在没有收到信号的同时,原本已经要下令展开攻击的卫翰亲眼看到东胡脱离营盘,燕军那边却是一兵一卒不去拦截,他心里极度怀疑燕军是不是靠谱,实在是没有那么大的魄力让三路总数一万五千的轻骑一股脑就撞上去。
  要知道包括燕军在内,三方联军的总兵力怎么都还有二十余万,一万五千骑兵打突袭战是能起到突然性,可是要真的燕国那边出现什么幺蛾子,一万五千骑兵过去就显得兵力太单薄了一些,出于谨慎的心态,也是一种靠硬实力能围歼的现实情况,卫翰在与部下紧急商讨过后,一直都决定改变计划。
  汉军的第二套方案是突袭不成就改为使用优势数量的骑兵进行封锁,现在后续汉军就是在卫翰的命令下针对各个要道进行布置,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就等天亮之后再说,毕竟在占有绝对优势的前提下任何的小心都没有大错,失去突然性也就失去了,打一场凭实力的阵战汉军是完全不怵的!
第0685章
余音(六)
  展开军事行动之前先预备几套方案,那是从吕哲占领南郡、衡山郡、苍梧郡(当时的黔中郡),然后开始针对军队进行整编时就开始产生的习惯。
  在当时一种画赞……也就是参谋制度就在吕哲势力中运营而生,只是到了会章郡之战后才算是真正形成既定制度。
  一直到现在参谋制度在汉军还不是一种临战时的建言体制,临战建谋其实是军师这种角色的任务。在开战之前一群赞画在沙盘上你来我往地进行推演,将可能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整合成相应的针对方案,率军的将军在面对什么样的变动之后从方案上来进行选择应对能避免什么呢?就是避免事到临头被“敲”得发懵。
  显然,第一次大规模多路夜袭汉军还玩不太转,来了个虎头蛇尾的结果。
  卫翰并不觉得打一场可能会掉进陷阱的作战是一件好事,他怀疑三路骑兵在燕军不靠谱的前提下,一场突袭会演变成送肉,本着宁愿突袭“无疾而终”都没有下令发出攻击的信号,反而是命人点起了事先约定好的“退却游动监视”信号,即是单独的一个火堆。
  看到主军方向只有一个火堆,三路已经靠近到目标范围三里之内的汉军骑兵只能是掉转马头,然后带着迷惑和不解离既定目标越来越远。
  “什么情况?不是已经靠近敌营三里,马上就要加快马速冲锋了么!”钟离眛喊出的声音有些大。
  绝对不会只是钟离眛感到郁闷,估计所有人心里都满满是疑惑,但是钟离眛大喊出声却不是一个合格的军官该做的事情,得到的回应是来自申屠嘉怒喝的警告。
  夜间掉转马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们又不能完全降速直接停在原地,所以需要做的是一个大范围的迂回。
  也不知道是不是申屠嘉和陈绍商量好的?他们这一路骑兵在进行迂回的时候插向的方向是东胡骑兵突围的位置,要是继续这么横插过去,大概一刻钟之后要是东胡骑兵没有进行避让的话,两支骑兵就该是直接撞上了。
  在燕军的营盘,臧荼要是耳朵没有毛病的话,似乎原本在接近的汉军正在后撤?他自然也是看到了正南方向一片漆黑里那很再明显不过的火光,不过并不知道那是代表着什么。
  “汉军放弃了突袭?”韩广用着很明显的怀疑表情在问臧荼。
  臧荼也就知道今夜汉军会过来,但是汉军具体会采取什么行动就不是他能知道的。面对韩广很明显的怀疑,他一时间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是猜测:“估计是真的出了什么意外?”
  事实上在没有无线电的年代里,一切的军事行动都是只能在开始之前就商定好“既定路线”,加上的保险就是某种“启动”信号,一旦脱离了既定的安排一场军事行动“刹不住车”成败只能看运气了。
  韩广采取了谨守营盘,他不知道正是自己的谨慎举动让原本会发动进攻的汉军放弃了突袭,也不知道是他让汉军的指挥官卫翰觉得这一次军事行动变成依赖运气决定胜败,只觉得这种不对劲的情况对他不会是一件好事,而他后一部分绝对是猜中了。
  突袭作战被“腰斩”,选择了第二套行动方案的卫翰率军离开,他需要向身在平陵的移动中枢汇报即时的军情,也好让吕哲能够根据最实际的情况按照方案派出既定的援军。
  不管申屠嘉和陈绍是在做什么打算,他们抱着“试一试”心态故意迂回的方向没有碰上东胡骑兵,在完成迂回调转之后,带着遗憾的心态只能真正地离去。
  东胡骑兵没有与汉军碰上与观察细微无关,一片漆黑的环境中眼不能视,双方周围的环境都是一阵阵的轰隆马蹄声,只能说是“命运”不愿意让两支骑兵碰上,相互之间跑着跑着错开了。
  一直是到东方的天际微微泛白,双方一兵一卒都没有发生什么接触,待在巢车之上很多人倒是利用出现的光亮发现了四个方向都有汉军身影的存在。
  而似乎……夜间突围的东胡骑兵遭遇到了汉军的拦截,有了光亮之后能看见做完交战留下的痕迹?似乎是东胡骑兵突围失败,有了光线能做出判断,原本从军营跑出去的东胡骑兵正在重新归入营寨。
  “西北方向有大概一万骑,北面有五千,东边也是五千,正南面起码有十万!”
  “他们到底想要做什么?”
  “似乎是在造饭……”
  不是似乎,是正南面的汉军所在处确确实实是升起了一道道的炊烟,压根就是真的埋锅造饭!
  原本怀疑燕国那边已经背叛联盟的陈胜现在又有点不确定了,概因在臧荼的意见下韩广做出了一些补救。
  韩广的补救是什么?他特地跑到陈胜这边亲自解释,说昨晚邀请陈胜过去正是想要说明发现汉军动向,用意是协商撤退或是固防。
  燕军昨晚在汉军接近的时候只是谨守营寨没有出兵攻击陈胜这边的营盘,韩广又亲身到来,陈胜真心是无法做出判断,在汉军大兵压紧的现实情况下,只能是陷入半信半疑的心态。
  韩广补救完陈胜这边又跑到东胡营地,他本是要解释一下昨晚为什么会射杀友军,结果东胡那些首领压根就不提起那茬,反而是向韩广通报了他们突出去后几条必经之路全部有汉军埋伏的消息。
  事情似乎变得有些奇怪啊?奇怪到韩广回营对臧荼一说,连带臧荼也有些犯懵了。
  东胡人没有因为有士兵被燕军射杀翻脸,表现出来的态度还拿燕军当盟友看,然后陈胜那边表现出来的姿态也是没有怀疑……至少是没表现出怀疑。另外汉军对战场进行了封锁,显然就没有把制胜寄托在一场夜袭上面,打得就是一种“胜势在我”慢慢来的姿态。
  汉军进行了封锁,那是不是代表汉军出动的军队很多?同时汉军一点风险都不愿意冒,是不是代表汉王哲压根就是怀疑燕军不会配合?
  “汉军……似乎每一场战争都是以真实的实力硬推,并不寄望于什么奇谋?所以我们都猜错他们是向依靠一场夜间突袭奠定胜利?”臧荼心很乱,发生的事情已经有点出乎意料,令他无法确定先前与汉王哲的约定还算不算数。
  韩广看着正南面升向天空密密麻麻的炊烟,远远地也在观察已经出现的那些汉军番号,他看到的旗号里有第五骑兵军团和第二混编军团,还有新出现的禁军番号,回收目光之后死死盯着臧荼,问:“汉王哲会不会一开始就是在麻痹我们,打的主意就是连带我们在内将所有人都一块收拾了?”
  听得心里一突的臧荼脸色好看不到哪去,要说他心里没有这样的怀疑绝对是假的。可是吧,他又有点想不出既然能收拢汉王哲为什么会选择歼灭,要知道汉王哲已经确定会收拢赵军和秦军,再则就是燕国这边也没有对汉国做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汉王哲完全没有理由对他和韩广恨之入骨啊?
  “里面肯定是出现了什么差错。”臧荼是在安慰自己,也是在稳住疑神疑鬼的韩广:“不如……”,他本来是想说自己亲自到汉军那边去确认一下,可是很清楚不说韩广愿不愿意,陈胜那边和东胡那边要是看见他出营去了汉军那边,岂不是要被洞悉燕军要背叛同盟?
  韩广看着话说到一半停下来的臧荼,眼神又扫视一下陈胜军和东胡军的营地方向,说道:“不管怎么样,现在我们应该暂时和陈胜、胥纰逼落那些人保持抱团。”
  开始疑神疑鬼的韩广是很明显的不信任心理,对此臧荼无言以对。
  另一边,重新与主力部队会合的卫翰也是在疑神疑鬼,他没搞懂已经决定归附的燕军怎么没有一点友军该有的姿态,盯梢的斥候的汇报更是加重了那种怀疑。
  “燕军营地不断有联络官来回奔走于陈胜军和东胡军营地,且燕军所展现出来的姿态是一种高度的龟缩防御。”卫翰对着一众将领道:“都说说自己的看法。”
  在出发前,吕哲是对一众将领说明燕军已经归附,韩广所率的燕军将会配合汉军围歼东胡军和逼迫陈胜军投降,可是好像燕军除了真的将东胡军和陈胜军诓在原地之外,其余怎么看都没有跟着“剧本”走。
  一众将领按照熟悉程度进行一阵对视,由禁军序列的唐杰说道:“主将,燕军的表现太令人不信任了,末将建议在接下来的战事中不能视燕军为友军。”
  唐杰一说完,很多将领都是出声赞同。他们都有听吕哲说过一句话,大意就是“不靠谱的友军就是敌军,甚至要更加谨防不靠谱的友军,因为任何的迟疑都会遭遇看似友军的更沉痛打击”,所以嘛,只要是不可信任,那就一致当成敌军,要是有什么误会也是等战后再来慢慢说道说道。
  “非常好,那么接下来除了王上有近一步的指示,不然也将燕军作为攻击目标!”卫翰颔首并一锤定音。
第0686章
余音(七)
  有道是“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韩广想要保存实力没有看准时机,现在根本不是他应该保存实力的时候,被卫翰划入可攻击范围纯属是自找的。
  战事还不算真正开始,被折腾了一夜的联军也开始埋锅造饭,可是等他们让炊烟升起来,汉军那边已经吃完并在做迫近的行动。
  逼近的是正南方向汉军主力,走在最前面的是第二混编军团的步卒,最前列是长矛兵,观看长矛兵的阵列该是有五个曲,每个曲都是排列成横向一百人、十个排的方阵,整个阵列也就是五百人是平铺推进。
  在长矛兵后面是弓弩手,他们是横向二百人、二十个排的方阵,且侧边是横向一百人、十个排的朴刀兵方阵,再后面是一些被作为预备队的各色兵种,这样一来徒步方阵就形成后部的纵列比较宽的阵形,看上去是一个非常正统的进攻锥形阵。
  在骑兵方面,第五骑兵军团的三万骑兵在左侧,禁军的三万骑兵在右侧,与之步卒方阵又衍生成为一个大型的品字形。
  汉军的推进速度不算快,除了正南面的汉军之外,西北面和北面的汉军都没有任何动作,已经搞不清楚状况的臧荼没有任何理由阻止韩广又重新负责起联军指挥官的职责,只能是眼睁睁地看着韩广频繁联络东胡和陈胜那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0/7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