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之帝国再起(校对)第5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5/716

  纵横学派以口才和机敏闻名天下,直至张仪和苏秦展现属于纵横学派知识带来的威力后,不少人断言纵横学说是一个为祸天下的学派,比之兵家更能对天下产生危害。
  纵横学派怎么个危害天下了?竟然比兵家对天下的破坏更大?听上去好没道理却也是真实的事情,兵家有进攻和守护两种状态,纵横学士却是巴不得天下越乱越好。天下越是动荡不安,纵横学士所能发挥的余地就越多,他们是建立在乱局之上的一批纵横之士,天下安定就将无所展现才能。
  陈平就是一个学纵横、儒家、兵家的人,儒家学的是修身养性,兵家学的是分辨强弱与敌我,但不管是儒家还是兵家在他的心中都是为纵横家的知识服务。
  一个没有良好心性的纵横学士容易因为情感出现错误的判断,一个不懂分辨敌、我、强、弱的纵横学士必将误人误己,纵横学不止是一门学问,是一种集合几大家优良疏劣的集合体,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纵横家并不是那么容易。
  吕哲治下有百家,在他的一再重视下,统治的疆域内虽然远不及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齐鸣,不过总是有那么点能够发挥百家作用的途径。
  燕彼从百家之中招揽了不少人,大部分被招揽的人都是安排在合适的职位上,以百家养成的气质安排身份,以他们所学为以致用,不少人也确确实实是因为有合适的安排取得成绩,更多的人则是因为有了自己发挥的舞台之后发光发热。
  活动于各条情报战线上的人有所成有所失,陈平却是那个最有所成的人物之一,他每每良好地完成属于自己的任务,逐渐受到燕彼的看重。
  每个部门的主官一旦看重谁的能力,托付的期望和下达的任务就会越重,陈平起初不过是被当成一个普普通通的纵横士使用,但是他总是用最简单和最短的时间完成任务,功勋不断累积之下只是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就爬上左师祭酒的高职。
  陈平近一期作为一名纵横士是在秦地活动,他活跃于秦国百官之中,或是晓以利害、或是诱之以利、或是示之以威、或是强迫威胁,用一系列的行动搅得秦国朝堂鸡犬不鸣,竟是让扶苏在反应过来之前治下大部分官员已经背弃改弦。秦中枢在失去了大部分地区的控制之后,本来已经没有选择的局势变得更加恶劣,考虑到抵抗已经成为奢望,索性也就只能是被吞并,只期盼吕哲真能信守诺言。
  蒙恬注意到陈平的存在,陈平也一直在观察蒙恬。
  善舞长袖的人总是有一套观人的手段,身为一名合格的纵横士也要懂得摸清针对对象的性格,陈平对蒙恬的研究一点都不少,虽不十分笃定了解蒙恬,但是怎么也明白蒙恬绝不是一个可以威逼利诱的人。
  “蒙将军!”陈平的声线并不阴厉,甚至可以说听上去无比的悦耳,实在无法令人联想有这种声线的人会是一个阴谋家。他向前两步,弯腰并缓缓伸出双臂,伸出的双臂微微向上抬,双掌手指弯曲九十度,左掌于右掌之外,两手拇指高高翘起,以非常传统的华夏礼节向蒙恬行礼,随后解除行礼姿态,从宽大的左袖之内拿出一个文本:“平受命,呈上此物。”
  蒙恬不得不从一系列关于即将爆发的大战中将思绪收回来,他目光炯炯有神地看向再次行礼的陈平,心中暗道:“这一天比想象中来得更早。”
  文本为吕哲亲笔所书,范本除了有别于当今时代的标点符号,不然都是符合现下的招揽格式,其中更附带了扶苏的一些内容。
  蒙恬很认真看完文本上的内容,看完也慎重收起了文本,然后对着陈平行礼。他行礼的时候并不弯腰,手臂上的动作和手势却是与陈平别无二致,是一个再传统不过的华夏半礼:“请回禀王上,恬应下了。”
  司马欣默默不语地站在原地看完两人的互动,等待蒙恬答应下来才露出笑容。
  北疆的这一场战事虽然是按照预定的方向发展,但是规模从某些方面来说实在是太大了,吕哲在这个时间点招揽蒙恬一点都不令人意外,对于蒙恬来说也没有任何轻视的意思,反而表现得十分看重。
  蒙恬这个时候接受招揽也绝没有品德上的缺失,文本中扶苏已经解除了蒙恬在秦国的一系列官职,那么蒙恬也就不算是秦国之臣和扶苏的臣子,蒙恬以自由自身接受吕哲的招揽已经算是一种接受招募。
  “帝国还是建立起来了。”这一刻,不但蒙恬在想,司马欣也是有共同的想法,但是两人的心境并不相同。
  一直是等到蒙恬接受招募,司马欣才走向帐内的主位案几。
  司马欣从案几上拿了一个盒子,转身走向蒙恬:“蒙将军,王上的任命。”
  蒙恬接过盒子,拆开之后里面是除开有一份任命之外还有一颗印绶和一块虎符。
  吕哲给予蒙恬的任命是征西将军,印绶自然就是征西将军印,虎符自然而然就是统率军队的凭证。
  蒙恬没有什么矫情,将手保持行礼姿势:“诸位同僚!”
  “征西将军!”司马欣和陈平,包括一些在帐内的人都是同声祝贺或是恭贺。
  该做的事情做完,陈平行礼之后也便退下,他毕竟是监察部那边的左师祭酒,长久待着根本不算是个事。
  “蒙将军。”司马欣重新请蒙恬来到沙盘旁边,先是露出欲言又止的表情,等待了一会终究还是说:“有一言还需要与将军明说。”
  蒙恬大概知道司马欣要说什么,正色道:“骠骑将军请讲。”
  “王上虽然任命将军为征西将军,可是在将军府并没有将军任何功勋记录……”司马欣也就是提醒那么多了,而那还是看在同为秦人,也是不希望蒙恬自误的份上。
  “谢过骠骑将军了。”蒙恬哪能不知道呢。
  不管怎么说,吕哲向来是公平、公开、公正执政闻名,可以任命蒙恬为征西将军,但是蒙恬还要能够取得拿得出手的成绩,不然这一次战役过后,别说是什么征西将军衔,能不能待在军方都得还另外分说。
  司马欣见蒙恬明白也就不再多说,将话题重新转到军务上。
  草原派遣军是骠骑将军所属兵团,蒙恬成为征西将军并不是被安排在草原派遣军序列中,是专门划分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兵团。
  既然征西大军的所属兵团不统属于草原派遣军,那么属于征西将军自己的兵团肯定是要组建,吕哲是将第五骑兵军团划拨到蒙恬统属序列,除开第五骑兵军团之外,第十三骑兵军团也一同划拨到蒙恬麾下,另外蒙恬本来统率的秦军也会暂时收编为帝国国防军的第二十一、二十二混编军团。
  有了第五、十三骑兵军团和第二十一、二十二混编军团,征西将军序列下的军团就有了四个,按照帝国的新制度就算是一个野战兵团,该兵团的总兵力不算辅兵是有二十万,十万为骑兵、十万为步军和器械部队,属于征西将军序列下的辅兵也有将近十万。
  从番号来看,吕哲也真的是要将由秦军整编而来的两个军团在这一场战事终结后还给扶苏,毕竟帝国国防军的军团目前只有二十个整编军团,短期内压根就没有增加编制的打算。
  “四征将军序列下的军团按照建制原本只有三个。”司马欣看着蒙恬:“这次大战结束,若是没有变化,第五骑兵军团会从征西将军序列中调走。”
  蒙恬其实是蛮意外的,他原以为吕哲不会将本来统率的秦军安排在麾下,没想到不但是原来的秦军没有调走,连素来以精锐著称的第五骑兵军团也会安排在征西序列,甚至是从禁军改编来的第十三骑兵军团也会统属麾下。
  “另外,第二十一、二十二混编军团在战后也是会抽调离开,这两个军团将会重新交给秦王。”司马欣说着带有深意地看着蒙恬。
  事实上吕哲任命蒙恬为征西将军也是有这样那样的因素,本来属于蒙恬统率的差不多十二万秦军就地整编,不需要从其它地方调配军团,那么也就不算是什么优待,更加不是破坏本来的功绩规则,毕竟新编的两个军团都是“白得来”的兵力。
  另外呢,蒙恬作为一名征西将军,麾下的军团注定是在战后会被重新调整,那么不管战后怎么样蒙恬注定会成为一个“光杆司令”,不像是其他用实在功勋争取到的将军在变更职位之前一直有直属军团。
  “恬明白。”蒙恬不但明白,且从某些方面来说心里也松了口气,他不需要任何破坏规则的优待,两个换上帝国装备的军团重新归属扶苏也是他乐意见到的事情,心里那种对扶苏的愧疚也因为吕哲做出这样的安排而释去。
  司马欣当然知道蒙恬的才能,也十分清楚蒙恬是他军事生涯上的竞争对手,但是心中对蒙恬明白一系列的安排还是感到开心。
  说实话吧,吕哲统治下的帝国注定会是与之前任何一个王朝都不同的存在,帝国的军事制度用非常明白的律法规定了一个将军没可能长久在一个职位上不作变动,一切的职位都会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变动,那么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将其实更加看重的是能够以功勋累积成为贵族,只有成为一名贵族,爵位因为功勋累积才是所被重视的。
  在新生的帝国中,贵族才是一切荣华富贵的根本,其它不管是什么职位也就是为了能更便利或是更有利地累积功勋提升爵位的等级,谁要是没有看清楚这一点,那么也注定与时代脱节。
  “那么这里便交给征西将军了。”司马欣该说完的已经说完,召集第五、十三、二十一、二十二军团的各个中郎将和一些署官,交代完毕也就走上新的目的地。
  与司马欣一同前往前往沃野方向的是第十四骑兵军团、第十五混编军团,与之随行的还有七万的辅兵和超过三十万的二线部队。民夫,二线部队和民夫自然是用来押送粮秣和一应器械,并不会参与作战。
  将第五骑兵军团、第十三骑兵军团从草原派遣军划拨出去之后,新增援上来的是第十七、十八、十九混编军团,那么连同第一骑兵军团和第二、十、十一在内,司马欣的直属部队也就是七个军团。
  新的草原派遣军序列只有一个骑兵军团,余下的六个都是步兵为主的军团,可以想象那是回应丁零、呼揭等等草原胡人南下做出的反应。从兵力的配置来看,司马欣接下来也是将会以防守反击的策略应对。
  “那么就是说,我们在解决黄河源头的头曼所部,还要配合骠骑将军参与迎战从草原深处呼啸南下的胡人?”蒙恬问的是征西将军幕府建制下的长史,这名长史是张良。
  帝国保持着上古先秦时代的习惯,每一名将军都能开牙建府,既是所谓的开设府署、树立旗帜,来处理自己所理军政事务。开府建牙的官员可以自由任免下属官员,甚至有权利制定实行部分法律政策。有所区别的是帝国的制度下,将军幕府的官职算是被帝国中枢承认,不但能从帝国获得一份薪水,所获的军功也被承认,理所当然幕府建制下的各人也就不算是将军的私人幕僚或是部曲。
  “那么我们先来详细讨论怎么歼灭头曼所部吧。”
第0825章
紧锣密鼓
  “……那么我们投入到北疆战事的军团已经有十二个,除了第二十一和第二十二是秦军改编而来,司马昂统率的赵军也改编为第十七混编军团,余下的第十六、第十八、第十九是成军不足一年的新编军团。”
  “投入的战兵六十万,辅兵五十万,服务于后勤线上的二线部队和民夫二百六十万,参与到北疆战事的总人数已经达到三百七十万了吗?”
  “禀王上,远远不止三百七十万,若是算上本土的各项机构和各地区的人,应该是接近五百万那么多。”
  “五百万啊……”
  吕哲在惊叹,所有人都在惊叹。
  最新一期的人口普查统计中的成年人口也就是一千九百万左右,算上秦地的话,华夏本土的成年人口也没有超过二千二百万,经由执政府、太尉署、将军府、监察部等等一些部门的动员和调度,竟然动员了总人口中四分之一的人口支持一场战争,应该是华夏历史上有史以来动员最为全面的一次吧?
  “前无古人,后面有没有来者只有天晓得。”吕哲在惊叹之余心中也满满都是满足感:“说明我们的行政体系是一个合格的执政体系,我们的体系延伸到了方方面面,治下民众也愿意为国家出把力气,需要他们的时候不是选择逃避或是旁观。”
  一众人等赶紧马屁拍上,什么“深得民心”,什么“不世之君”,什么“文成武德”,只要是能赞美的话都冒了出来。
  得民心或许是有,毕竟是吕哲快速平定了本土的战乱,使得一众黔首能够重新有安定的生活环境,又在一系列的国家行为投利执行建设上让民众获得好处,吕哲受到爱戴也是应有之事。不世之君或许也能稍微搭上边,好歹在吕哲的扩张下族群的生存空间足足是扩张了一倍,并且国家疆土还在不断扩展之中。至于文成武德嘛,华夏本土大部分地区还是满目苍痍,占领世界岛的目标也没有完成,吕哲可不敢自认文成武德什么的。
  “我们能维持动用五百万的人手多久?”吕哲不存在什么得意忘形,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萧何与蒯通对视一眼,于执政府和太尉署的计算中,他们目前所拥有的资源只能支撑动用这样的人力大约一年半,一年半之后府库中的财帛还能继续支撑,可是粮秣就该达到储存的警戒线了。
  “王上,根据我们制定的方案,也将可能发生的意外考虑进去,大概在三个月到五个月之间战事的规模就会变小,不再需要动用那么多的人力,只需要维持大约二百万人的运转。”
  说的是征西将军序列的兵团应该在五个月之内解决黄河源头附近的头曼所部,转而专心应付草原深处扑上来的那批胡人,也是现在已经动员那么多的人力在运送物资,随着前线的物资储存量增加,后勤线也就不再需要保持负荷的运作,届时是要持续将物资运往前线,但是能够轻松不少。
  种族战争根本就不存在轻松那么一说,吕哲总算也能够体会到刘彻当初的心情,那是一种两个不同的种族战争扩大化之后的全面战争,投入正面战场的军队不过是这一场战争中的一部分,后方为之生产一应物资提供粮秣、器械等物的是大多数。
  “必须加快骑兵的建设了。”吕哲如此说道。
  与游牧民族的战争骑兵绝对是主力,现今的帝国军队骑兵只有四个军团,也就造成了没有足够的骑兵部队能够主动出击,这样一来草原上的胡人来了只能是出动大量的步兵军团采取守势,再部署作战计划争取到对己方有利在战局的发展。
  “我们已经在做前期准备,未来的一年内第二混编军团会改建为骑兵军团,第三、第四混编军团会在三年之内改建成为骑兵军团。”
  第二、第三、第四这些军团是最早成军的那一批,第二混编军团也是最早进入草原的一个。
  因为最早进入草原,第二混编军团没有少接触马匹,随着在草原上缴获的马匹增加,第二混编军团实际上已经是在行军上大量使用战马,演变成为一支骑马步兵,经过长时间的熟悉再加上相应的训练,第二混编军团改建成为一支骑兵军团并不是那么困难。到目前为止,第二混编军团已经在配属骑兵的相应装备,训练也已经在展开,已经有两校的建制武装成为游骑兵之类的兵种。
  第三混编军团和第四混编军团,目前这两个军团都是位处中原,其中第三混编军团是在齐地的济北郡,第四混编军团则是在太原郡那边。草原上缴获的大量马匹在往回运,第四混编军团接触到的马匹不少,第三混编军团却是因为接收了不少本来应该送往沃野的战马,两支军团都在有针对性地熟悉战马和进行先期的骑战操练。
  头曼是在三年前先纠集一帮漠南的胡人南下入侵,最开始的时候兵力达到二十五万以上,他们与赵军、秦军交战过程中先后损失掉了一批,又在太原等郡遭遇到民间的抵抗损失了不少人手,一直是被迫撤退到黄河源头附近仅是剩下十八万左右。
  汉军北上之后,于河套歼灭了至少十六万的胡人,但是歼灭的这十六万人并不算是头曼的参战部队,实际上就是为头曼保障后勤的那批牧民。
  河套战役中,汉军杀死杀伤大概六万左右的胡人牧民,俘获了十来万,得到的战利品中战马数量达到了三十来万、牛羊等牧畜更是有恐怖的三百余万头,太尉署有底气计划将第二、三、四改编为骑兵军团,不正是因为抢到了三十多万的战马吗?
  要是蒙恬真能如吕哲所看重的那样,在将来的三个月内歼灭或是重创头曼所部,估计还是能缴获不少战马和牧畜,那样一来或许还能在持有的战马数量的基础上再计划增加一些骑兵军团。
  “是了,司马欣派人送回来的那些战马都看过了吧?”吕哲想到了一些什么似的,突然提起这个。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5/7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