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之帝国再起(校对)第5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8/716

  华夏文明有独特的开锋技巧,并不是简单地将兵器磨成锐利那么简单,名剑、名刀都有一套复杂的开锋工艺,是加上一些其它的元素反复地进行冶炼,也是渡上一层莫名的薄片,有防止生锈和加强锋锐度的作用。
  显然,吕哲的亲卫佩戴的横刀就是经过特别的开锋技术,能够被选出来作为亲卫也必定是武技非凡的勇士,优良的兵器再加上武技上的一些技巧,对付一个笔挺站桩的“木桩”,只要是兵器合适又灵巧地利用力学,那么就会出现比一加一更大的威力出来。
  从鸦雀无声到一阵议论,议论声渐渐变小之后,来自巴克特里亚的使节阿波罗达斯与米拉特斯对视了一眼,他们展示实力的第一步算是栽了,不但是没有达到示威的目的反而是很丢人。
  “尊敬的帝国皇帝陛下。”米拉特斯态度越显谦卑:“您的国家远比想象中更加的强大。”
  “那是当然!”吕哲才不懂什么叫谦虚:“实际上我们也有鳞片款式的铠甲,需要看一下吗?”
  阿波罗达斯站起来鞠躬道:“如果可以,那就太好了。”
  按照地中海和中亚区域的既定风俗,接下来应该轮到东方帝国那边来展示自己的甲胄,帕提亚和巴克特里亚那边的人已经认定东方帝国既然有那么强悍的兵器,自然而言也是要有相应用钢材制作的甲胄,看还是要看一下的。
  吕哲才不知道两国那边有什么风俗,不过在他看来那都是极为无所谓的事情,国与国的邦交哪是看几件科技武备就能比较出来的?真要是看几件甲胄或是兵器能比较出强大与弱小,世界上就不需要爆发战争,都是拿出自己最好的武备来展览,差劲的那一方直接投降认输就得了。
  因为事先没有准备,吕哲同意之后并不是马上出现穿戴各类甲胄的甲士出来,他是先唤来一名执殿卫士,让燕彼给两国使节介绍一下执殿卫士身上的甲胄。
  宫城的军士分为好几种,有城墙戍卫军,巡逻的卫士,各宫殿的站岗卫士等等一些,执殿卫士就是宫殿的站岗卫士,他们身上的甲胄属于轻型的扎甲,于防护力上并不是太强。
  “我的士兵不是实验工具,他们可以战死,却是不能成为展览的牺牲品。”吕哲拒绝了两国使节直接实验的要求。
  出来的那名执殿卫士立刻就是一脸的感动,那一刻心里的忠诚度一再狂飙,老套点的一说,吕哲让他立刻自刎或是撞墙而死估计都不会有任何犹豫。
  让执殿卫士脱下甲胄,又有人抬来本来就属于防止甲胄的人形架子,稍微那么一忙活就将甲胄固定在架子上。
  “请吧。”
  还是米拉特斯作为动手者,他挑选一件又一件兵器对着固定在木架上的扎甲攻击,殿内金属与金属的碰撞带来了各种的响声。
  扎甲固定在木架上和穿在人身上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姿态,木架可不会有什么曲线,也绝对没有穿戴在身上时能够发挥出的人体形态卸去力道的效果,结果就是在米拉特斯连续更换兵器的攻击下,甲胄不出意外地残破掉。其实哪怕是穿在身上,扎甲有各种各样将人体学考虑进去,也无法避免被破防的情况。
  “如果没有差错,这种叫做扎甲的甲胄是这个东方帝国装备最多的一款甲胄?”
  “是的,在草原上与匈奴等部落交战的东方帝国军队,他们大体是身穿这种款式的甲胄。”
  “拿来实验的那件甲胄是一种轻甲,看来这位皇帝陛下并不将这件事情当一回事。”
  “或许他是不了解这场会面的重要性吧?”
  吕哲确实不知道来自远方的风俗,但是绝对不能说他不重视这一场会面,好歹也是三个文明的初次交流,是不是?
  接下来又针对各类轻甲和重甲的防御力试验,一套换着一套,破坏起来也越加有难度,一直到最后的压轴,也就是一套精钢重甲被搬出来,无论米拉特斯再怎么费劲都没办法破坏了。
  扶着腰,喘着气,米拉特斯摸宝贝一般地摸着精钢重甲:“价值连城,价值连城啊!”
  是价值连城,也就意味着根本不是可以普及的玩意,事实上整个东方也就这么一套精钢重甲,还是被当成一套收藏品摆起来好看。
  经过差不多十年的探索和研究,吕哲治下的大匠师们是研究出了一套冶钢技术,不但拥有硬钢也有软钢,若是知晓印度钢的冶炼手法和工序,会发现两套技术中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乌兹钢……或者应该叫印度钢,它的制作方法是将黑锰矿、竹炭及某些植物叶子密封在一个陶炉里燃烧加热,当这些东西熔化后,其渣滓形成一团金属,然后将此金属反复熔化、冷却四五次,然后才炼成金属块。
  黑锰矿这种矿类在华夏本土也有,南方黑锰矿主要是一些伴生矿,数量极为稀少,倒是在燕地和辽东那边相对多一些,不过数量也十分有限,那么属于华夏文明的钢材冶炼自然就不是以黑锰矿为主。
  目前帝国的钢材其实还是一种百炼钢的手法,于温度上和元素融合上下的功夫比较大,也是增加了冶炼的重复次数,采用相应的材料增幅来达到钢材所需的元素融合,因此相较起用黑锰矿制作出来的钢金属来说,两种钢材从元素和花纹上也就不相同。
  可以肯定的是,吕哲这边的钢材金属绝对比不上印度钢,但是掌握工艺之后因为没有太大的原材料限制,他们的钢材生产量绝对要比受制于黑锰矿的印度钢高非常多。
  能够量产的东西才是好的东西,不能量产的东西哪怕再好也是收藏品,不止是吕哲这么想,国家高层也是秉承同等理念,新研究出来的冶钢技术还有待提高,中枢也没有任何加大产量的意思。有这种思想主要是冶铁技术还是一种先进的科技,并且能够达到高产量的目标,铁制兵器的利用价值还没有完全被挖掘出来,离淘汰也不知道有多少距离,那么更精湛和高深的技术还是继续持研究态度,等待铁质将会被淘汰的时候再拿出来才是一件最合理的安排。
  “尊敬的皇帝陛下,您的国家文明非常璀璨。”米拉特斯一点都不怀疑能够有那么多款式甲胄的文明会是一个没有深度文化的国家:“我们波斯人也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族群,两个拥有深度文明的国家应该成为朋友。”
  阿波罗达斯原以为米拉特斯又要大讲特讲关于巴比伦帝国的历史,没想到米拉特斯会是直接索要友谊。
  “朋友吗?”吕哲一阵开朗的大笑:“帝国欢迎朋友。”
  米拉特斯立刻露出喜悦的表情:“那真是太好了。”停顿下来看向阿波罗达斯,重新看向吕哲时斟酌了一下,继续说:“两个朋友国家一定存在贸易和文化的交流,现在却是有一帮落魄的逃难人落脚在中间,交流的途经道路上也有很多野蛮的部落。”
  吕哲依然是笑眯眯的表情:“然后呢?”
  “您出动强大的军队正在与北边的蛮族作战,也有军队活动在您疆域的西北边。”米拉特斯像是斟酌又斟酌之后才试探道:“或许两个朋友可以先进行合作,将阻碍贸易和交流的道路打通?”
  “不错的建议。”吕哲点了点头。
  帕提亚帝国正处于崛起阶段,在这一个阶段中的扩张方向就是东方,他们的东方是巴克特里亚王国,目前所采取的策略是团结帕提亚帝国任何一个能结盟的国家,于战争中获得来自于钱财、物资、人口上的养分,一直要到吸收足够的养分之后才与现在的那帮盟友闹翻。
  巴克特里亚王国也不知道有没有发觉自己将会是帕提亚帝国累积足够力量之后的下一个征战目标,作为欧西德莫斯王朝的使节阿波罗达斯见到那位东方帝国的统治者同意,露出了喜悦外加振奋的神情。
  吕哲不知道是出于什么样的思考,很直接地问:“那么你们的具体建议是什么?”
  米拉特斯反倒是被问得愣住了,他想过吕哲会有很多的反应,就是没有想到事情会那么顺利,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怎么回应。
  阿波罗达斯倒是也很直接:“我们可以从东西两面来进行双面夹击!”
  吕哲脸上还是一副笑眯眯的表情,心中却是在冷哼,西域可是帝国的口中食。而现在看起来,这帮来自于中亚的家伙们也将目光瞄到了西域啊?
第0829章
怎么权衡?
  帝国目前与巴克特里亚是被西域间隔开来,实际上两边的距离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遥远,若是从平面的地图上来严格的侦测,从帝国最西北边的疆土到巴克特里亚绝对没有超过三千里。
  人们在计算路途的时候看的并不是平面的地图,毕竟有很多地理位置并不适合用来行走,那么笔直地向着某个地方进发的困难比想象中要艰难得多,每一个人计算路程也会随着选择额道路不一样得出不同的数值。
  帕提亚和巴克特里亚是一绕再绕才进入帝国疆域,他们计算出来的路程是超过七千里。帝国这边还没有人试着走到巴克特里亚或帕提亚,对于路程的计算还属于盲区。
  吕哲从来都没有反驳过帕提亚和巴克特里亚计算出来的数值,其中有认为没有必要的思想,最重要的是他内心里已经将两国视为必将入侵的国家,并不想认为不必要的事情来使两国生出什么警觉心。
  帝国近期的目标是征服草原,下一个目标才是进军西域,吕哲也不会将自己于现代的地理认识代入到这个时代,两千多年的变迁对于地势来说或许不算什么,可偏偏帝国的西北边大多是沙漠和戈壁的生态,现代的某个地方可能是一片绿色,但是在当今时代或许是一片沙漠,只有实地去进行考察才是最真实的。
  华夏民族的扩张其实有局限性,最大的局限性是民族特征,如对区域性气候的不适应,对土地认识也有着农耕民族的独特性,对于农耕民族来说戈壁和沙漠完全没有占领价值。
  索性的是什么?是上古先秦刚刚结束的时代,华夏族群还不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农耕民族,族群中保留了相当一部分的游牧习惯,这种习惯尤其以北疆和西北地区的民众影响最大,越是中原腹地或南方才有一种“刨土到死”的思想作祟。
  要是在两汉乃是于是隋、唐之后的阶段,中原王朝绝对没有占领草原的心思,这些皇朝并非没有游牧习惯,而是一种从两汉时期产生的思想在作祟。
  什么思想?两汉并不是没有深入草原和占领草原,但是不管西汉还是东汉,占领草原只是得到了疆域上的扩张,对于实际上的经济价值和出产价值一点都没有,甚至从某些方面来说草原还起到扯后腿的作用。
  两汉时期认定了草原的损害价值远要高于占领价值,和亲政策下的产物也产生一种可以拉拢胡人为己所用的错觉,草原最大的作用成了安置归附游牧部落,达到“圈养”胡人成为打手的目标。
  东汉末年归附的南匈奴再次作乱,用事实证明了汉帝国“圈养”政策的失败,东汉政权瓦解之后诸侯乱战到两晋王朝的崩溃,南匈奴在前期成了霍乱天下的主力,曾经被“圈养”那么一段时期的乌桓倒是起到了抵抗鲜卑的作用,不过乌桓在很短的时间内被鲜卑吞并了。
  曾经或多或少得到两汉帮助的异族,到了中原皇朝虚弱的时候成了掘墓人,五胡乱华的黑暗时代中他们成了中原大地的主人。
  国与国是需要盟友,那是在弱小时刻得减少敌人又到助力的阶段,但是人与人的友谊无长久,对于国家来说更是不存在恒古不变的友谊。
  相对来讲,在大规模毁灭性的战略武器没有出现之前,任何国与国之间的震慑只看是不是能保持长久的强大,彼此强大自然是能保持友好关系,可一旦某一个虚弱了,曾经的盟友立刻会张开血盆大口。
  没有核武器的年代里,谁都难以拉谁一块陪葬,又不是那种“地球成一村”的便利交通中,某国侵略哪一个国家,其余强国可以很迅速地进行干涉,那么强国侵略弱国的风险性被无限降低,强国是在不断的侵略他国中强易恒强,没有自保之力的国家只有被残酷的丛林法则所淘汰。
  强大的国家应该不断不断地征服敌人,占领所有可以占领的土地,吸收任何可以吸收的人口,获得所有能够得到的资源,拥有足够强大的实力也才能保证国家的永存,因为某些阻碍而自行放弃可以达到目标的扩张和开拓,那不但是愚蠢,并且是在放弃自己的生存权利。
  到目前为止,吕哲并不觉得帝国需要盟友,至少是不需要长久的盟友,帝国不但疆土辽阔且人口众多,当今时代中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比帝国拥有更加深厚的战争潜力,盟友的存在不过是妨碍扩张的道德约束产物。
  “呵……学历朝历代那些蠢货,为了有那么个万国来朝的虚荣,放弃掉那么多可以吃掉消化的营养,真会干这种的事情的人也不知道是怎么从一个穿越者打拼到成为一个帝国主人的。”吕哲耳边在听着阿波罗达斯长篇大论,心中却是在思考着帝国未来的方向。
  巴克特里亚王国在中亚地区不是什么强大的国家,但是巴克特里亚王国也绝不是什么弱小之国,不过相对起中亚霸主塞琉古帝国来说真心是不够看,不然也不会和帕提亚、克什米尔等国走到一起。
  塞琉古帝国在中亚地区是绝对的霸主,曾经塞琉古帝国的塞琉古一世和目前在位的安条克三世都算是英明之君,历代君主都在致力于开拓,也才有如今塞琉古帝国庞大辽阔的疆土。
  帕提亚和巴克特里亚其实都算是从塞琉古帝国中分裂和独立出来,两国是在公元前二四五年于塞琉古帝国安条克二世时期进行脱离,到目前为止也算是独立建国三十三年。
  因为帕提亚和巴克特里亚是从塞琉古帝国脱离出来,塞琉古帝国其实非常敌视帕提亚和巴克特里亚,只是因为塞琉古帝国需要应付埃及托勒密王朝的反攻才暂时没有进行清算。
  若是按照原版历史的发展,塞琉古帝国接下来还会继续击败埃及的托勒密王朝,击败埃及之后的塞琉古帝国挥军东向,塞琉古帝国的军队前期还算是占据优势,不过随着古罗马横插一脚,塞琉古帝国又不得不将东边与帕提塔、巴克特里亚交战的精锐西调,塞琉古帝国也败给了古罗马,最后也被古罗马和帕提亚帝国给瓜分了。
  现在的塞琉古帝国不但是个庞然大物,也是中亚绝对的霸主,不管是帕提亚还是巴克特里亚说什么也不敢招惹塞琉古帝国,但是两国又都清楚迟早会被塞琉古帝国清算,从两国建国的那一刻起就像是后面有人拿着马鞭鞭挞似得不要命地进行扩张图强。
  三十三年中,帕提亚先后击败和吞并的国家、族群很多,但是获得更多的当属巴克特里亚。
  从狄奥多图斯一世宣告了巴克特里亚王国的独立,三十三年间的从无到有,巴克特里亚击败和吞并的敌人远比统治帕提亚的梯里达底一世要多得多。
  没有一个国家会嫌弃自己的领土太大,巴克特里亚王国的西边是帕提亚帝国,结盟状态的两国关系致使巴克特里亚王国在与帕提亚帝国的关系破裂之前显然是无法向西扩张,那么巴克特里亚王国要是对土地有野心只能是选择向东或是向南。
  巴克特里亚王国的南边是印度支那,靠近巴克特里亚王国的有克什米尔和阿拉克西亚,目前克什米尔是巴克特里亚王国的盟友,阿拉克西亚虽然不是巴克特里亚王国的盟友,但是阿拉克西亚与克什米尔是盟邦关系,盟友的盟友在巴克特里亚王国不打算与克什米尔闹翻之前显然是不好开刀。
  位处巴克特里亚王国南边的除开阿拉克西亚和克什米尔之外,帕勒帕赛麦斯和呾叉始罗,其中帕勒帕赛麦斯与巴克特里亚王国接壤,帕勒帕赛麦斯与阿拉克西亚、克什米尔关系并不是太好,但是偏偏帕勒帕赛麦斯与南边一个地域广阔的强大国家是盟友关系,巴克特里亚王国不想招惹到一个庞然大物的话,最好是不要动帕勒帕迈赛斯一小指头。
  那个庞然大物就是印度支那目前最为强大的国家,她是一统印度广阔疆域的孔雀王朝。巴克特里亚王国尽管是从塞琉古帝国分裂和独立出来,但她无论是谁看来都是亚历山大大帝东侵之后的遗留产物。
  曾经的大帝亚历山大大帝在面对孔雀王朝的时候碰了个黑头涂脸,作为以亚历山大大帝后裔自称的巴克特里亚王国实在是没有太强的信心去与孔雀王朝为敌,那么一再权衡只能是将目光转向东面。
  几个担忧塞琉古帝国解决埃及之后凋军东向进行清算的国家一拍即合,在差不多三年的时间里不断向东侵略,他们击败和灭亡了很多叫得出和叫不出名字的国家和部落,终于是将军靴踩到了被吕哲命名为西域的土地上。
  差不多是五万的各国联军,他们刚刚进入西域地界的时候就遭遇到了乌孙人的迎头痛击,长途跋涉而又疲惫不堪的联军,仅是一个照面就被乌孙集结起来的十来万骑兵大军给击溃了。
  若是历史没有出现偏差,失败了一次的联军并不气馁,他们还会再进行一次新的集结,几个国家纠集了大概十三万的大军再次扑向西域,然后又被乌孙人和大月氏人联合起来击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8/7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