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之帝国再起(校对)第5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3/716

  韩成带人南下的初衷是要寻求楚国的帮助,半路上遭遇也是带人逃奔的魏咎,双方合流南下。差不多是到达南阳郡地界的时候,韩成与魏咎同时得到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楚国向盘踞南郡、衡山郡、黔中郡的吕哲开战,楚军初期顺利入侵庐江从桓楚手里夺了大半个庐江郡的土地,可是在吕哲率军东向之后,楚军先是被挡在番阳一线,后面是吕哲率军走长江水路攻到会章郡,迫使项梁率军撤退。
  得知楚国自身难保,韩成和魏咎的心情可想而知,那时候他们的身后是来势汹汹的秦国徐岩所部,前方是不知道友善还是敌意的吕哲控制区,百般无奈之下只有暂时窝在南阳郡地界。
  接下来的情况有些峰回路转,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进攻顺利的吕哲率军撤退,楚国得到喘息之机联络上了韩成和魏咎,提出将泗水郡南部暂借韩国和魏国。后面,吕哲也对韩国和魏国进行庇护,两国才算是能够安定下来。
  有一个现实令韩国和魏国已经失去发展的良机,他们控制的南阳郡局部和从楚国那边借来的泗水郡南部,两块地方基本被战火茶毒得遍地废墟,人口也因为战乱的关系十分稀少。缺了经济基础和人口,韩国和魏国只能是以苟延残喘的姿态存在着,很难对天下大势再有什么影响。
  随后发生的事情就更简单了,吕哲攻灭楚国,韩国和魏国也彻底成了吕哲的附属国,一直是到吕哲率军北上中原,韩国和魏国才主动接受和平兼并。
  韩国被吕哲和平兼并之后,韩成成了一名四等侯爵。
  魏咎的魏国被吕哲和平兼并,那时候魏咎的爵位也只是四等侯爵,会成为一名封王还是近期发生的事情。
  “兄长。”阳滋耽搁了将近半个小时才出现:“外面下雨,阳台也会有风吹来雨水,你自小身体就不硬朗,赶紧进来吧。”
  扶苏转身一看,出现在内室的只有两个人,一人自然是他的妹妹阳滋,另一个看上去五六岁的男娃该是侄子吕绍。
  吕绍是吕哲的庶二子,今年五岁。他看到扶苏目光看向自己,小大人似得行礼,口中呼道:“绍,见过舅舅。”
  扶苏乐呵呵地笑了,他有听过一些消息,吕绍这个只有五岁大的孩子表现得相当聪慧,很是得吕哲的宠爱。另有一个不知道真假的消息,称吕绍行冠礼之后也会成为封王,封领是在秦地,可能是北地郡那边,亦有可能是被封到陇西郡的某处。
  关于国家统治者的家庭,多多少少是会传出一些不知道是真是假的消息,毕竟统治者一家子是金字塔顶端的家庭。吕哲其实并不会对每一个子嗣进行封王,一切还是要看诸位子嗣的意向和能力,王子若是有能力自然会有封国,公主要是出色也嫁个好夫君也能有封邑。
  对的,自古以来帝王子嗣,皇子是封领,公主是封邑,封地的名字注定了其性质。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吕哲无论怎么安排自己子嗣的封领或是封邑都不会在所谓的“本土”,会是在“域外”。
  “要过来的时候有些事情耽搁了,让兄长久等了。”阳滋也就是那么一说,语气中没有歉意,脸上更是没有什么不好意思。
  扶苏没有多说什么,自小这个妹妹就有那么些冰冷,始皇帝的子嗣众多也不是所有兄弟姐妹感情都相当好。他身为大公子(皇子)接受的教育最多,很难与自己的兄弟姐妹有过多时间的接触,阳滋倒是与赢高和赢将闾时常玩耍感情上好一些。
  当然了,阳滋也不是故意拿捏或是看不起落魄了的扶苏,真的是因为其性情冷淡。她看了看阁楼之内,看见案几上只是摆着水果,周边也不见有人伺候,扭头看向站在门边的贴身侍女:“去看看。”
  侍女一个蹲身礼,口中应“诺!”,离去。
  “是有人故意怠慢兄长吗?”阳滋口中说话,手却是对着吕绍在招,让吕绍坐在一个案几边上,目光才看向扶苏。
  “是孤王让室内的人退下。”扶苏一点都不介意自己的妹妹的冷淡,说着微笑看向吕绍,新袖中拿出一块玉佩和一颗珍珠:“来,初次见面,舅舅也没有什么好送的,这两个小玩意给你当礼物。”
  吕绍看了看自己的母亲,得到首肯才站起来走过去,接过礼物道了声谢,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也跑了出去。
  “好了,兄长有什么要问?”阳滋穿的不是什么盛装,是一身很轻便的丝绸长裙,扶着臀部慢慢屈膝跪坐。
  “王上外封。”扶苏也缓缓屈膝跪坐而下,脸上表情异常地严肃:“是试探还是真实?”
  事实上并不止扶苏有这样的疑问或者说担忧,对于外封的事情,很多人无法确定那是不是吕哲的一个计策,专门针对一些人布置的阴谋,特别是经历过中央集权事件的扶苏,对待这么一件事情更是不得不进行确定。
  关于外封的事情随着封爵即将进行,谈论和议论更加沸沸扬扬,可是真正在准备外封出走的人并不是太多,有相当多的人将外封视为是吕哲的试探,要试出有多少人不愿意接受统治,然后再给予清除。
  “魏王咎,他已经在准备相关的物资和人手,预期的三万人武装,已经有二万左右得到兵器和甲胄。十余万将要随行的人,大部分也在向岭南那边移动。”阳滋看着扶苏:“执政府给予的支持,相关粮秣已经让民夫输送到边境。”
  没有什么直面的答案,但是话中的意思很清楚,说着话的阳滋嘴角缓缓地勾了起来:“前些日子有一个叫刘邦的三等男爵,他上蹿下跳联络人,与九江舒氏和长沙甏氏先行结伙,他们也在准备物资,向市场购置的物资也在运往岭南那边。”
  本来扶苏已经有些明悟,可是听到后面却是愣了:“刘邦?就是那个不断在联系人寻找投资的沛县刘季,他不是……”
  是!刘邦忙活到一半停下来了,所有线索都指向是因为吕哲的干涉,然后刘邦不但立刻歇菜,似乎还差点摊上什么大事。其实,扶苏会多想与刘邦出了那么些事情绝对有关联,他本来也是在做诸多的准备,可是一得知刘邦受到吕哲的干涉,一些准备也就停了下来。
  这一次来南陵,扶苏是带着忐忑的心情而来,中原和燕地已经受于吕哲控制,秦地也是在相当顺利的情况下接受了吕哲的统治,一切似乎都没有起什么波澜。也因为是一些地区很容易就被吕哲纳入统治范围,扶苏才会心生担忧的情绪,毕竟该被控制的区域已经入手,谁又会知道吕哲会不会信守承诺呢?
  帝王从来都没有什么信誉可言,做任何事情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巩固统治地位,那么先前的承诺被遗忘,甚至不但是遗忘还进行血腥清洗,发生在帝王身上一点都不会令人感到意外。
  哪怕是到了现在扶苏内心里依然忐忑,他深怕这一次来南陵会遭遇什么不测,到时候被幽禁还算是好的下场,某一天突然人间蒸发也不会是什么稀奇事,到时候吕哲只要随便给个什么理由,谁会多说什么?
  “兄长多想了。”阳滋微微地昂起了头,用着一种骄傲和自豪的表情和语气:“阳滋嫁给夫君是出自政治考量,可是阳滋真的嫁给了一个了不起的男人。他的心胸远比大海还要辽阔,不是出尔反尔的人。”
  扶苏给了一个勉强的笑容:“那个刘邦?”
  “刘邦是因为和魏豹走得太近,王上对魏封国的安排关乎到帝国未来的战略,魏王咎在南亚那边立足不容有半点意外。”阳滋说着慢慢站了起来:“刘邦风闻不好,不过那并不是关键,是刘邦很明显地表现出要依靠魏豹在沙萤那边站稳脚跟的意图,王上认为那会妨碍魏王咎针对那块被命名为暹罗的土地的开拓。另外……”
  “另外?”扶苏听得相当专注,见自己的妹妹说到一半停下来立刻出声,等待说出去才发现已经有人端着盘子进入室内,不由也安静下来。
  诸多的宫装女子端着盘子,盘子上面摆放的是盖着盖子的皿具,等待放到案几上掀开盖子立刻传出阵阵的香气。
  帝国饮食文化一直在进步,从曾经仅是水煮任何一种食物到炒菜的出现,然后是各种的炖、蒸、焖等等烹饪方式的出现。
  伴随饮食文化进步的是各种酒的种类出现,以前华夏就有的许许多多浊酒和果子酒,再因为与西域、中亚展开接触出现的各种酒类,种样也开始变得五花八门。
  “葡萄酿多来五盅。”阳滋自喝过葡萄酒就立刻喜欢上这种酸酸甜甜的低度酒,走近案几亲自拿着酒盅给自己倒了一杯,端起看上去色彩缤纷的玻璃杯小小地抿了一口,然后向着扶苏示意:“有诗言‘葡萄美酒夜光杯’,那是王上某次酒性不错的诗词。”
  扶苏也跟着倒了一杯,喝着却是不怎么对口味。他倒是对手里的玻璃杯很感兴趣:“王上作坊里的东西是十分新奇。”玻璃杯的色泽有些浑浊和色彩凌乱,也不知道是不是特意弄成这样。他放下酒杯:“宫城的窗户都是透明的玻璃,听说还有一种能够清晰倒映出实物的镜子?”
  “嗯。那种叫镜子的奇物,有一块是人身高,被一名来自帕提亚的商人出价万金给买了去。”阳滋说的是三天前的事情。
  扶苏当然知道那件事情,用着犹豫的口气:“那种叫做镜子的奇物,出产多吗?”
  阳滋笑了,她在笑自己这个兄长个性依然不变,遇事太过困顿不果断,也极为容易左右彷徨,要是没有得力的臣子辅佐,实在是很难有什么成就,心里也不免叹息:“真不知道兄长选择外封是好事还是坏事……”
第0879章
略略的诡异
  帝国对内扩张不完全是建立在血腥杀戮上面,对待旧有列国的态度从某些方面来讲,不管是已经发生的“过去”,还是没有发生的“未来”,吕哲的做法绝对是历朝历代最为温和的一个,除开必要的杀戮,他极少举起屠刀,甚至是对攻灭的旧有列国王室也没有暂开清洗。
  杀人很多时候是最简单和有效的手段,但更多的时候杀人并不能解决问题,乃至于有些时候杀更多得到的反抗情绪就会越加激烈,不是吕哲天性仁慈所以没有过多杀人,一切只因没有那样的必要。
  关于外封的事情绝不是出于吕哲为了试探某些事情的产物,有部分是为了减少内部的矛盾,更多的是希望民族的开拓精神能更旺盛一些。可惜的是只有少数人表现出对外出开拓有兴趣,更多的是对所谓的“域外”兴致缺缺。
  扶苏必须明白外封是不是吕哲的某个计策,然后才来做出实际的行动,深怕一些举动会惹来灭顶之灾。而说实话,他多看多想真的很有必要,秦国过去的历史时间段做过太多的事情了,那些事情引来了滔天的仇恨,若说没有人在暗地里等着看他们倒霉,说什么也是不可能的。
  中午只有两个小时的休息时间,要说长并不短,要说短也并不长,但是在某些事情上进行畅谈两个小时的时间显然不够,因此时间一到扶苏只能带着遗憾离去。
  阳滋坐在原位默默地看着自己的长兄离去的背影,心中想着:“续蒙恬归附帝国,近期表现出彩的章邯也弃之离去,兄长身边还有什么能用的臣子吗?”
  人往高处走是一种本能,帝国发展良好,眼看着吕哲的统治也日益稳固,一些人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家族必然会做出选择,不但是扶苏这边出现人才离去的现象,魏咎那边的状况本来就差现在更差。
  魏国复立之后魏咎身边并没有太过出彩的人物,仅有一个表现稍微亮眼一些的周市支撑着,可是周市随后在秦军扑来时为了给魏咎断后战死,魏咎身边除了魏豹就真的没有什么得力的人手可用了。
  魏豹是个有才能的人吗?那只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魏咎与魏豹是同胞兄弟,在无人可用的窘境下,魏咎不可能事事亲为,那还真的只能依靠同胞弟弟魏豹。
  走在前去议政殿的半路上,也不知道是巧合还是什么,扶苏再一次与魏咎相遇。
  秦国与魏国是世仇,现在却因为有了共同的选择有了亲密的理由,曾经的仇恨似乎也随着立场一致而淡化,两人相遇时都是微笑打招呼。
  “还是比较羡慕秦王啊!”魏咎的话让扶苏稍微有些不解,接下来又说:“我的闺女长久没有产出,心里一致郁郁。”
  听完后面的话扶苏才回过神来,那是魏咎在暗指一些事情,例如吕哲后宫的嫔妃受宠程度也关乎到之后各方能够得到的助力。对此,扶苏只是笑笑不好搭腔。
  其实诸多后宫嫔妃中,生育最多的是吕雉和韩艳,不过两人也仅是各自诞下一儿一女,其余嫔妃大多是一子或者一女,魏爽和姬单却是未有所得。
  到目前为止吕哲都还没有册立太子,很多人对此有许多的猜测,不过普遍认为赵婉所生的吕议有着天然的优势,毕竟赵婉是王后,那么她所生的吕议自然而谈也就是嫡长子。
  华夏自古流行的就是嫡庶之分的观念,无论从哪一个方面看来嫡长子都拥有天然上的优势,除非是赵婉出现什么状况,不然帝国太子位必然也是吕议这个嫡长子的囊中之物。
  赵婉会出现什么状况吗?这个真的相当不好说,至少是扶苏和魏咎不好有什么判断,他们也不敢轻易地去打听吕哲后宫的消息。
  两人向着议政殿而去,将要进入广场时,他们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发现前方一伙孩子。
  “议王子、阳王子、彬王子和莹公主、伊公主……”魏咎停顿下脚步,略略好奇地看着:“他们似乎是拦住了中亚的那些使节?”
  是的,吕哲的一帮孩子拦住了中亚各个使节,他们似乎是在与那些使节进行某些交谈。
  扶苏的眼角捕捉到一些人影,广场的另一侧也出现了一些人,若是没有看错来人是吕启和吕绍。
  新出现的吕启看到吕议一伙兄弟姐妹似乎有一丝丝的意外,在吕绍英的催促下顿住的脚步才重新迈了出去。
  扶苏与魏咎离得稍微近一些,能听到王子王女们在问一些奇奇怪怪的问题。
  另一边,那些孩子也看到了扶苏和魏咎的接近,他们停下叽叽喳喳的举动,面向扶苏和魏咎分别行礼,基本都是行礼没有出声,只有吕绍对着扶苏恭敬问候了声“舅舅”,令魏咎脸上出现无法掩饰的羡慕表情。
  一群人中,若是注意观察,吕启和吕议都在用奇异的眼神观察扶苏,看两人那意味深长的目光,内心里也不知道是在想着什么。
  扶苏还真的就发现了吕启和吕议那奇怪的目光,他能看出两个孩子的眼眸里有丝丝的好奇,更多的是一种探究。他不明白吕启和吕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眼神,因此也并没有太过在意。
  魏咎和扶苏并没有走过多的停留,等待他们离得远了,吕启和吕议已经微微离开人群。
  “那人便是扶苏。”
  “嗯。”
  先说话的人是吕议,后面应声的是吕启。
  “赵高没有颁布矫诏,扶苏没有自杀,蒙恬也没有被囚禁阳周。”吕议转悠着眼睛,似笑非笑地看着吕启。
  吕启一脸莫名地看着自己的弟弟,低声道:“议论王后的父亲并不好。”
  “哈哈!”吕议压低笑了两声,想再说些什么的时候,衣摆被吕莹拉扯了几下,想说什么觉得也不是好时候,再次笑了笑走开了。
  “刚才那些话……”吕启站在原地,脸上略略地困惑,心里想着:“是什么意思呢?我来的那里,秦帝国崩溃会后帝国就取而代之,随后开始了高速的扩张,不但光复了华夏大地,且在二十来年之内就迅速占领了北疆草原,将匈奴驱赶到遥远的西方,后面帝国停顿了在北边和西北的扩张,将匈奴交给了封国秦王去压制,帝国开始专注在南方的扩张,精力也转向了大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3/7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