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之帝国再起(校对)第5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1/716

  吕哲在进入夷陵的路上就能看到本地的驻军,他们有的脸上有着狰狞的伤疤,有些看上去虽然没有缺胳膊少腿可那是装了假肢。
  烈士园的驻军是在平时进行一些维护和清洁工作,现在就能看到半山腰有不少身影。那些人在做什么?他们,或是在清扫街道,或是在整洁墓地,也有什么都没干坐在墓碑旁的人。
  起兵十余年,大大小小的战事已经数不清了,只要是战争必然是会有牺牲,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认识的战死在某次战事中。坐在墓碑旁的人,他们大多是在和老战友念叨,这样的事情一些退役了的士兵过来时也会那么干。
  “陛下,按照您的吩咐,今天并没有特意闭园,来到园内的人有记录,是四千零二十八人。他们现在大部分是去了广场那边,您看?”卢生请示了一下。
  事实上每天来到烈士园祭拜的人真的不少,毕竟夷陵烈士园本身就不是封闭的,安葬那么多将士,那么家属该是有多少?另外,帝国的交通一年比一年通畅,近些年又有了官方的定时班车,就有路线固定的班车会通向南陵烈士园。
  班车?就是班车,不过是用马来拉动的车辆。那是一种八匹马拉动的长型车,车厢长八米宽三米,不算车夫能坐二十四人,是吕哲搞出来的“畜力版班车”。
  最先运用畜力版班车的地方是在南陵城内,那是考虑到南陵面积很大,人要是步行一天都不一定能绕南陵走一圈。
  帝国军队在草原上俘获的马匹数量众多,有的马经过训练可以作为战马,有的马却是不适合作为战马使用,吕哲就划拨出部分的马,也下令造了一些车辆,为了人流方便吕哲也就搞出了公元前的畜力班车出来,并在固定的地点设立了站台。
  班车的出现一时间造成轰动,因为实在是太方便了很是受到欢迎,另外有偿乘坐获利也实在是可观,民间的一些人也就起了心思,他们向官方提议也在某地干这么一件事情。
  民间私营运输?其实这种事情之前就有人在干了,只不过他们运输的是货物,将运人发展成为一种产业还真的是没有人干过。有了官方在南陵开一道先河,这才算是让更多人开了窍。
  文官集团考虑到能够于人民方便又能增加税收,军方集团看到的是战利品能卖好价钱,双方合力促进,这么一件事情也就确定了下来。
  “其实可以搞畜力轨道车……”吕启低声向自己的弟弟吕议说道:“勘探地形,然后架设木轨建设轨路,将轮子改造成为与轨道契合的款式,速度也是很快的。”
  吕议眨了眨眼睛,点了脑袋:“真的可以啊!”
  没什么不可以的,事实上现代火车轨道还真的就是出自畜力轨道车的基础,最先架设轨道让马拉车行驶是出现在秦驰道上面,他们用实际的数据证实了畜力轨道通道的可行性,还是到了蒸汽机被发明出来并发明出蒸汽车,轨道上行驶的才变成了机器。
  “你可以向父皇提出这个观点嘛。”吕议怂恿着。
  吕启的“点子”是有史可鉴的例子,不过他倒是忘记畜力轨道车出现在什么,又是谁首先发明的了。
  这里有一个不为人知的乌龙,实际上大力发展畜力轨道车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数十年之后成为皇帝的吕议。那个时候吕议是为了能够更有效地向远方调遣军队,搞出畜力轨道车增加运力和速度,为了修建从东方到西方的轨道还派遣军队到处抓捕异族人,一度将太平洋各处岛屿的野人抓光,帝国的捕奴队甚至漂洋过海去了非洲抓黑人。
  当然啦,吕议并不知道自己的日后的手笔被提前建议出来,他是满心欢喜地看着自己的哥哥向着大科学家的脚步又迈前了一步。
  吕启还真的就是对科研展现出了颇大的兴趣,平时的爱好就是研究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他所表现出来的姿态非常明显,用行动告诉自己的弟弟不会窥视皇位,也不止一次亲口向吕议说最大的愿望是成为一名发明家什么的。
  “唔,什么?”吕哲正在与卢生商讨等一下的小祭祀,听完吕启的话愣了一下。过了一小会,他“哈哈!”一阵大笑,摸着吕启的小脑袋,说道:“不愧是我的儿子啊,小脑袋瓜子就是不一样。”
  一脸腼腆的吕启只是笑,他是真心不敢与吕议争夺皇位,对于这个很明显是穿越者的父亲也是比较约束。他刚才还在担忧提出畜力轨道车的观点会不会被怀疑什么,听完父亲的赞美才松了一口气。
  吕哲真的没有察觉出什么吗?他肯定是察觉出了一些什么,但是不管怎么样,儿子是自己的骨血无疑,有些事情过多的追究是在自找不痛快,能糊涂且糊涂才不会搞出不必要的动荡来。
  “父皇回来的时候,你将自己写的计划给父皇。”吕哲满脸的高兴,说着话又看向不远处的另一个儿子吕议,目光转到吕启身上接着说:“现在不要乱跑,等会儿祭祀的时候多看顾一下弟弟妹妹。”
  吕启低着脑袋应了声:“诺!”
  刚才吕哲为什么愣住?那是他觉得自己的思维稍微僵化了一些。他也知道历史上有畜力轨道车那么一回事,可是思想中只留下火车之类的印象,到是没有想到马拉轨道车的应用,经由自己的儿子那么一提醒,立刻就上心了。
  畜力轨道车真的可行吗?毫无疑问是可行的,不但可行且会直接改变交通方式,就是真正做起来的难度远要比修平面路困难不少。
  “陛下方才怎么突然大笑?”阳滋问的是卫雯,毕竟她看到的是吕哲摸着吕启的脑袋在笑。
  这一次出巡不但皇后赵婉跟随,后宫的诸多嫔妃也在跟随出巡的队伍之中。她们现在也是在徒步行走,皇后赵婉走在最前面,阳滋、卫雯、熊女、吕雉等等嫔妃则是缓缓跟在皇后赵婉身后不远。
  “妹妹离得远,听得不仔细。”卫雯对谁都是自称妹妹,她摇着头,秀发上的步摇也是跟着一晃一晃:“该是启儿说了一些让陛下高兴的话了。”
  阳滋看着不远处自己的儿子吕绍,叹了口气:“绍儿太文静了,有点不像男孩儿。”
  吕绍是吕哲的庶二子,今年六岁。其他的孩子相对活跃,蹦蹦跳跳的也不在少数,只有他一路都是低着脑袋,也不跟兄弟姐妹们一块嬉闹。
  “绍儿已经能背好多首诗了,陛下可是称赞有加的。”卫雯能说什么呢,只能是挑着好的说。
  “文静好,你看看莹儿。”赵欣也加入了谈话,指着那边欺负弟弟妹妹的吕莹,有些郁闷有些无奈地说:“不像一个女孩儿。”
  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吕莹正追着吕阳和吕婷,追上了跑得比较慢的吕婷就是一阵小拳头敲,直接把吕婷给揍哭了,跑在前方的吕阳则是嘻嘻哈哈的一阵笑。
  吕婷一哭,韩艳立刻就急了,她踩着小碎步跑过去一把抱起了孩子,向着旁边的人询问到底是因为什么。
  韩艳是韩成的儿女,韩成当然就是韩王成。吕婷是吕哲的庶四女,为韩艳所出。韩艳现在的身份是四大妃之一的贤妃,身份并不低,要是按照九品中正制是正一品。
  帝国的制度是三公九卿制与九品中正制的结合体,像是吕哲的后宫就分皇后,皇后以下有四妃,四妃之下是夫人,夫人往下是妃,妃以下还有昭仪、昭媛、昭容、淑仪、淑媛、淑容、修仪、修媛、修容……等等的许多品阶。
  吕哲现在的女人不算多,也就是秦、赵、魏、韩、齐、楚各一名王室血统的贵女,非王室出身的卫雯和吕雉,算起来也就八个女人,远远没有什么三宫六院七十二妃这么多,至于今后会有多少……谁也说不准。
  孩子那边在嬉闹,吕哲自然是有看在眼里,他只是吩咐莫琉斯·雅迪过去问问。
  莫琉斯·雅迪回来之后,禀告说:“几位勋贵的孩子拿共陵取笑小公主,阳皇子与婷公主也取笑,所以……”
  共陵是共尉其中的一个儿子,共尉几次隐晦提出“尚”公主的意愿,吕哲左右它言给岔开了话题,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么一件事情,孩子们总是会拿共陵来取笑吕莹,估计又是把这性格彪悍的小女孩给招惹了……
第0926章
监国
  出巡队伍离开南陵,前去夷陵祭奠各场战事中阵亡将士,一个又一个消息慢慢传开。
  皇帝是带着皇室所有成员前去夷陵烈士园进行祭奠,由皇帝主持,皇后带着众多嫔妃、皇子、皇女全程参与,文武官员以及众多勋贵家庭也参加祭奠。这是烈士园建立以来,非正式国家级别公祭最大的规模了。
  近期出现的一种风闻,说是皇帝要逐渐倾向文治,随着这一次祭奠风消云散,皇帝再一次用自己的态度表明,帝国是要进行裁军,可是不代表国策会出现矫枉过正的情况。
  对于皇帝表现出来的态度有人欣喜自然也有人失望,毫无疑问欣喜的会是军方,失望的人群就有那么点多了。
  “陛下已经进入南阳郡地界了吧?”
  “是啊,走得挺快的,听消息是到了宛县。”
  魏咎没有在出巡队伍中,不但是他,帝国的三个封王都没有被邀请一块出巡。
  目前三个封王都是待在南陵,魏咎忙碌着魏封国的事宜,赵歇忙着确定邯郸新城的规划,扶苏则是每天酒宴不断。
  魏封国的领地已经划分完毕,确定会是在句町以西。
  句町是个什么地方?它其实是岭南的一部分,位于现代百色以西一百五十里左右,现在是帝国南疆的一个县。
  岭南落到帝国手中差不多有十年的时间,执政府屡次鼓励移民,可是说实话实际效果并不怎么样。岭南三郡面积很大,实际在册人口却是不如长江流域的一个郡,人口只有可怜巴巴的三十七万人,倒是驻军再加上屯田兵多达六十余万。
  近些年愿意迁往岭南的人算是比较多了,那是帝国屯田兵在那边搞出了名声,连续三年粮食总出产竟然为帝国之最,支撑着帝国粮食总产量的三成。
  帝国多大?北至草原,东至东海,南到海洋,西至高原,总疆域面积四百万平方公里出头。岭南三郡的总面积多大?差不多也就是帝国的十分之二。岭南以三郡之地却是出产占全国三成的粮食,谁都能看出那边适合耕种。
  要是开发得当,岭南的气候也确实十分适合农耕,两季稻的出现也大大弥补了岭南平原不足的缺陷,不过总的来说岭南三郡粮食出产占全国总量的三成还有另外的原因,那是因为各地还没有完全从战争的创伤中走出来。
  事实上近些年长沙郡的粮食出产也慢慢追了上来,特别是一些本来位于中原的二线部队被调往长沙郡屯田,他们新开垦了田亩,又引进了两季稻进行播种,长沙一郡的产量也占到了全国的一成。
  “执政府答应我们会就近划拨粮草,囤积粮草的位置就是在句町。”魏咎看着自己那个有些心不在焉的弟弟魏豹,说道:“离太尉署给我们的时间仅剩不到一年,要不你先过去?”
  魏豹似乎是有些懵了,说道:“我不是应该留在南陵张罗的吗?”
  张罗什么?无非就是取得勋贵集团的一些支持,获取更多的投资之类的。
  魏国复立之后就没有富裕过,情况虽然说不上绝对的惨淡,可是真的好不到哪去。吕哲统治下的帝国允许封王存在,也给予了一定的支持,但是真正支撑魏封国的是魏咎这么一帮人。
  魏豹说自己在拉投资也不是开玩笑,勋贵们多多少少拥有自己的产业,几乎是做什么都有,其中也不缺乏买卖药材、木材、皮毛等等的事业。
  魏国的封土在岭南的更西边吗?那里是蛮荒之地来着,换句话来说就是没有经过开发,完全就是“纯天然”,只要肯去开发必然有利可图。
  历经十余年的开拓,事实无数次证明开发处女地确实很是有利可图,从帝国开发倭列岛就能看得出这一点。另外,第二舰队……也就是南洋舰队也用事实证明了这一点,随着登陆部队深入那些探索到的岛屿,各种名贵的木材、香料不是一船一船运回本土?卖的价钱还相当不错。
  “咱们先期去的探索队在那边的收获还算不错。”魏豹眨巴着眼睛:“发现很多千年巨木,也有发现金矿……”
  “金矿有五成属于帝国。”魏咎看上去没有半点纠结:“千年巨木……现在缺这个吗?”
  魏是封国,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有点不同的是,帝国封国上的资源有进行仔细的分类,很多东西并不全然属于封国独有,像是矿产就属于其中之一。
  也不是没人对帝国的政策提出异议,但是赞成的人更多,大势所趋之下不管是魏封国还是秦封国稍微挣扎了一下,吕哲的一次表态也将争议画上了句号。
  “还能保持宗庙算是不错的了,我们也需要得到帝国的支持,不然啊……”魏咎没有多说,转了个话题,问道:“陛下任命议皇子监国的事情确认了吗?”
  “确认了。”魏豹一直在点头:“陛下七岁以上的子嗣全部留在帝都,下诏任命议皇子为监国,太尉骆摇和执政官萧何为左右辅政。”
  “可算是露出一些态度了。”魏咎敲着案几,一脸的思索:“这还是陛下第一次露出态度,看来太子人选已经明朗。”
  吕哲长久没有确定太子人选,这估计是他受到诟病最多的地方。只是吧,吕哲本身是壮年,又是帝国的开国之君,每一位开国之君都是强势的人主,在他没有真正的表态之前谁也不敢说出建议立储的事情。
  “议皇子为皇后所出,是陛下的嫡长子……”魏豹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说道:“有一些小道消息,启皇子多次向陛下表明对科研发明有兴趣……”
  “都还小呢。”魏咎不置可否:“等长大谁又知道是个什么情况。”
  什么意思?不就是说帝位只有一个,吕哲的子嗣都还小不明白帝位意味着什么,等那些孩子都长大了明白帝位的重要性,争夺帝位的事情就该发生了。
  “兄长不是会参加今天正午的朝会吗?”魏豹竟然脱掉袜子在抠脚,一边抠一边说:“现在是议皇子监国,有没有可能争取一些额外的支持?”
  “朝会在正午举行,这还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魏咎满脸怪怪的表情:“并且只会进行一个小时,是走让文武百官正式承认议皇子监国的程序,估计是没有多余的时间让孤说点什么。”
  为什么朝会只有正午的一个小时?那是因为吕议还在读书,利用午休的时间来走一走必要的程序,到了时间就该继续去上学了。这么一件事情还是吕哲给定了下来,还真的是创下了首个朝会的例子,怎么想或者怎么看都令人觉得怪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1/7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