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之帝国再起(校对)第6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2/716


第0982章
趋势
  萧何并没有在奏章上提到吕议的名字,不是萧何贪功,是吕议虽然作为监国但是年纪太小,萧何认为年纪小的吕议现在不适合出太多的风头下意识就没有提了。
  因为萧何没有提到吕议的关系,吕哲在没有做过专门的了解之前,不知道萧何是受到吕议的启发才生出多种思考,对于执政班子思想变得开阔的皇帝自然是会感到开心。
  吕哲事后会去调查萧何为什么会生出那样的思考吗?或许会,或许不会,不会的可能占了大多数,毕竟身为皇帝动不动就去调查臣子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要是被调查的臣子多想,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
  “倭列岛在作战,流求那边也在作战。”燕彼提出了自己的担忧:“学子们过去合适吗?”
  倭列岛的作战一直都在持续,但是说以其是在作战,不如说是捕奴做业如火如荼进行之中。
  帝国的探勘队在倭列岛持续发现贵重金属矿产,国内有运过去一些奴隶,南洋那边也一直在向倭列岛运输奴隶,可是真正的开矿主力却是倭列岛之上抓到的土著。
  根据不完全的统计,帝国先后投入到倭列岛采矿的奴隶达到了七十万,前期的时候因为条件有限和经验不足,或许也有不爱惜奴隶性命的关系,奴隶的消耗非常大,仅仅是半年不到就损耗了接近十二万,后面执政府向倭列岛总督府发去公函,严正声明奴隶消耗若是无法降低,将重新考虑对倭列岛的人力投入。
  其实奴隶的死活没有多少人会在乎,大多是认为死掉再抓就是了,可是执政府有做过统计,帝国周边是不断在发现新的土地,军队也在抓捕上面的土著,问题是无论是抓捕奴隶,还是奴隶运输都需要投入。什么都要投入的前期下,执政府可是一直在喊什么财政赤字,总想着要达到收支平衡,这样一来哪怕是真的不在乎死掉多少奴隶,可是能省总是应该省的吧?
  倭列岛后面依然还会出现奴隶的消耗,不过因为有执政府的警告在前,哪怕是做做样子也应该做一下,后面也确实考虑到随着发现的贵重金属矿越来越多,奴隶的消耗真的是应该“节省”一点,才算是对奴隶的损耗真正的上心。
  “过去倭列岛观看怎么开矿?”燕彼真的是有些懵的,迷惑不解道:“除了这个似乎也没有什么好看的吧?”
  吕哲笑骂道:“你呀,故意逗乐的吧?”,耳边听到号角声,目光转向了前方,嘴中说道:“倭列岛上面的国防军没有停止过抓奴土著的行动,让少年们提前了解世界的残酷就是一个不错的事情。”
  瞧,什么叫军国主义?国家执政阶层从来都是视对外开拓为理所当然,然后千方百计地增加国民的侵略性,而培养一个族群的侵略性似乎还真的没有比从小打基础来得合适。
  说完,吕哲双腿夹了夹坐骑的马腹,喝了一声“驾!”,坐下战马踩动四蹄驰骋起来。
  皇帝一动,周边的近卫和士兵也全部跟着动了起来,不一会儿原地只剩下燕彼和相关的家臣。
  “家主,您怎么不跟皇帝一块过去?”
  “呵呵。”
  “……”
  燕彼需要时时刻刻待在皇帝身边来展现自己受到的宠信吗?他从来都不需要用这种方式来展现自己在皇帝心中的地位,也明白这么干除了让那些勋贵或是文武官员或是羡慕、嫉妒、猜忌之外,什么好处也得不到,不但没有好处也会让皇帝心中产生看法,毕竟吕哲这个皇帝可不好糊弄。
  围猎自然真的就是围猎,说白了统治者邀请臣工围猎自古以来就不是为了单纯的放松或是娱乐,主要是被用来操演军阵,或是一种强调武功重要性的行为。这里的“武功”并不是什么打斗术,是国家行为上的好武,既是重视国家武力。
  一些像是炒豆子的“啪啪啪”声音偶尔响起,那是有人扣动扳机开枪,不过开枪的声音很快就会被马蹄声掩盖掉,时不时也会有人喊出一句什么。
  帝国目前装备火器的部队并不多,禁军和国防军都有少量部队装备了一批,不过却是以小口径的火炮为主,装备燧发枪的部队非常少,少部分的军团装备一两个千人队,只有使节团的护卫队装备了一校五千人。
  生产火器的作坊在帝国并不少,其中基本是集中在离南陵不远的长江流域边上。会集中在长江边上的理由相当简单,帝国对于水力的运用越来越成熟,很多机械都是利用水力作为动力。
  因为对水力器械的大量运用,不但是火器作坊集中在长江流域,事实上很多的工厂都是在长江边上,以至于地方上的官员已经在担忧因为长江两岸的水防安全。
  任何武器的发展都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可能快速也可能缓慢,但过程中终究是离不开一个熟悉的程序,想要熟悉一项新的兵器必然是要进行推广,可是说一件比较现实的话,帝国目前制造火器主要是火炮,对燧发枪并不是多么迫切。
  帝国生产的第一代燧发枪理论上的最远射程是二百米左右,可是实际上能够保证准头的距离也就是在五十米到一百米之间。一名训练有素的燧发枪兵在二十秒左右能够发射一次,但是要做到训练有素需要长期的训练,射速慢也是军方大多数人不认可,因此对列装燧发枪不是那么愿意的原因。
  一名弓兵在六秒左右的时候能够射出一支箭,但是臂力哪怕再好的弓兵也无法无限循环地张弓射箭,一是因为力气,二是因为手臂拉伤问题。
  燧发枪兵射击的速度没有弓兵快,燧发枪的射程其实也没有强弓远,但是使用燧发枪唯一的好处就是只要有火药、弹丸和枪支没有坏掉就能长时间地持续射击。
  早在火器没有出现之前,秦军已经在使用波段式的连射。火器出现之后,其实哪怕是没有吕哲强调波段式射击,因为现在离上古先秦时代并不久远,很多秦军的军官也在军中服役,估计也会有人将波段式射击的好处说出来。
  “啪!”
  一头原本低头在啃草的麋鹿毫无征兆地脑袋壳处冒出一朵血花,连发出哀鸣声的机会都没有就扑倒在地上。
  “陛下好枪法啊!”司马欣脸上满满都是赞叹,他也确实不是在拍马屁,是吕哲已经连续四次击中目标的脑袋。
  吕哲当然是不需要自己清理枪膛和上火药等等的事情,旁边有近卫会将这么干得很好。他重新接过一杆骑枪拍了拍枪身,说道:“这玩意还是燧发枪,哪怕是有望山也不能凑近了瞄准,只能是凭感觉,你再多玩上一段时间,等熟悉了手感也能打得挺准。”
  估计燧发枪要是有瞄准的望山也还真的没有多少人敢凑着瞄准,毕竟这玩意是依靠火石敲击引燃火药射击,凑上去被蒙一脸的烟雾倒是没有什么,可要是被火药渣滓溅到脸上绝对就是成了麻花脸,甚至是眼睛都该瞎了。
  现在的燧发枪不能瞄准,只能是凭感觉控制拿枪的姿势,打出去能不能打到目标纯粹是看运气,吕哲连续四发全部打中目标的脑袋其实真不依靠瞄准,一是他平时有空就会开开枪,二是因为运气真的相当好。
  “火器兵在西域那边已经有了实战,查看战报战果挺辉煌的。”司马欣也在把玩手里的骑枪,他笑呵呵地说:“五千火器兵自身伤亡二百余,歼灭近万的草原部队,那也是韩信指挥有方啊。”
  帝国使节团的护卫队是有一校火器兵,只不过炮兵就占了一千五百人,那次韩信指挥火器兵与敌军交战,是军事历史上火器兵种的头次应用。
  “韩信啊?”吕哲笑着说:“他是先让炮兵一阵轰,要不是有骑兵部队的协同,那帮胡人早跑了,哪里还轮得到燧发枪兵上前抵近的波段式射击。”
  实情,天大的实情,火器兵的第一次大队作战面对的是大多数骑马的胡人,那些胡人被一阵实心弹猛轰也没死上多少人,就是被火炮开火的声响和弹丸横飞的场面给吓懵了,反应过来倒是试着冲了一波,但冲向早就列阵待发的燧发枪步兵阵,毫无疑问是冲锋的胡人在不断的炒豆子声中成了尸体。死了一波,并且是还没有发生接触战就死光,胡人也不是傻蛋,当然是想要撤退,后面其实是骑兵之间的对决,燧发枪兵不过是在期间移动到胡人会逃窜的方向守株待兔。
  “呵呵……”司马欣一阵阵的尴尬,他就是想要抬高一下韩信,没想到皇帝会那么直白的点出骑兵部队的协同,补了一句:“骑兵也是接受韩信指挥的嘛。”
  “让火器兵去和骑兵作战确实不合适,双方在机动性上天差地别,也就是韩信这个傻大胆敢第一次交战就拿骑兵开刀,要是胡人的指挥官意志坚强一些……”吕哲说到这自己哑然失笑了,胡人是第一次遭遇火器部队,又被火炮吓得魂不守舍,可能韩信也将这些因素考虑进去了。他摇了摇头,说道:“火器兵不是那么适合和骑兵作战,对付徒步的步兵才是目前火器兵最合适的战场。”
  一直是到了近现代,火器发展到不需要每射一枪就要清膛和补充火药,理论射速到了四五秒就能开一枪的时代,全部装备单发枪的步兵部队遇上了骑兵也是被屠宰的份,也就只有连射武器出现,如马克沁重机枪出现之后,骑兵的作用才算是降低,不过那也是针对大量装备马克沁重机枪的部队,要是轻装的步兵遭遇到骑兵依然是要被屠宰。
  “我们目前的主要敌人是草原胡人,除非是火器跳跃式的发展到半自动武器阶段,不然依然还是不会大批量列装燧发枪兵。”吕哲说出了一个帝国未来发展的事实:“建设骑兵部队,建设更多的骑兵部队,用骑兵去对付骑兵,用骑兵去对付步兵,这是目前最好的军事发展道路。”
  吕哲可不清楚一点,他会在大约七年之后对军队大量列装火器,那个时候虽然是草原上的胡人威胁已经大部分解除,可是对军队大量列装火器的原因并不是因为这个。事实上,吕哲到时候大量列装火器的原因比较简单,那就是出于对军方后勤的更近一步控制。
  司马欣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他不懂火器,心里对怎么指挥火器部队也没有概念。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他得知皇帝非常重视火器的研究,也确实是对一些试验部队列装了火器,还以为帝国军队马上又要迎来一次新的变革。那个时候和他一样犯愁的人不少,基本是内心里发懵该怎么指挥一支新型的部队作战,后面只有少量的部队列装燧发枪,其余部队最多也是加了一种炮兵的新兵种,他们才算是大大地松了口气。
  吕哲像是从司马欣脸上看出在想什么,语重心长地说:“士兵暂时不需要了解火器,但是将领们越早熟悉越好。”
  帝国只要是身份达到一定阶段的人,他们在年中的时候就收到了来自皇帝的礼物,礼物当然就是一些火器,并有着一本篇幅不长的说明书。
  心思简单的人可能只会认为是皇帝赏赐一种新奇玩意,不过能混到一定的身份的人哪有谁会心思简单?收到皇帝礼物的人,他们基本是明白了皇帝的暗示,也知道火器在日后会取代目前的军队列装,成为制式化的装备。
  吕哲也干脆不打猎了,他只是招呼了一声,自然是有人会忙碌着搭建临时的帐篷。等待帐篷被搭起来,他招呼司马欣一同过去,刚开始是两个人在闲聊,后面人数越变越多,那些人都是见皇帝不再围猎之后也停止下来的人。
  “咱们这一代人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吕哲对着认真听的众人笑了笑,指了指东北边,说道:“比如在匈奴等西北部的胡人解决了,就该拿这个想要捡便宜的邻居开刀了。”
第0983章
东胡
  东胡是一个大区域性质的部落联盟,实际上目前东胡的实力非常强大,比匈奴、丁零、呼揭、屈射等等草原部族的总体实力上要强上近乎于一倍。当然,说东胡比那些部族强,是强在人口数量上面,地皮上东胡与几方比起来并不是大上多少,但有一点东胡是其它部落联盟没有的优势。
  匈奴等部族是纯粹上的游牧民族,他们行业单一,要说有特产也就是牛、羊、马等牧畜;东胡却是一个多元素的部落联盟,除了游牧民族之外,还有猎人民族、农耕民族。其实要是比照历史,东胡现在差不多就是比有商一代稍微落后一些,但是也落后不是那么远,仅仅是在冶炼技术上跟不上,不然在生产力上已经具有有商一代的规模。
  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好说,猎人民族是什么?其实猎人民族有一个特色,他们就是大多以森林和山地作为主要的活动区域,依靠打猎和采集来获取食物,十分适合在森林作战和山地作战。
  世界上的猎人民族并不少,像是玛雅文化、亚马逊文化和非洲的一些部落就有猎人民族的特性。因为猎人文化的特性,他们虽然野蛮但是对领土的侵略性一般不是太强,发展速度也非常缓慢,也就是在一些相对特殊的历史时间段才能成为主流,如原始人时代……
  大概是一千多年之后,辽东地区有一帮通古斯野猪皮最先开始与游牧民族发生接触并且频繁交战,他们从游牧民族那里获取了相关的知识,逐渐将猎人民族和游牧民族的特性融合起来。杂交的民族特性带给了通古斯野猪皮难以想象的变化,不是说什么变化,其实就是产生了难以想象的侵略性,干翻了原本欺压在他们头上的敌人,也就是从游牧民族转变为半农耕半游牧的辽国,然后学习到了农耕技巧,之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直至被一个更加野蛮且更有侵略性的游牧民族给征服。
  “这片土地对帝国非常非常重要。”吕哲说的是辽东,他点着山川舆图上标注为冰原冻土的位置,那是在右北平郡、辽西郡、辽东郡以北的区域:“这个地方是天寒地冻,但是会连续养育出野蛮且体魄健壮的野人。他们如果一直转悠在冻土森林里打打猎自然是没有什么,但是一旦有外部的文化被引进,使他们知道世界的繁华,他们将无限追求任何非冻土的领土,对任何人都敢扑上去咬一口。”
  司马欣已经到辽东任职大约半年,大体上了解辽东的情势。
  帝国的辽东已经被认为是一个气候寒冷的地方,辽东以北除了蛮荒之外就是天寒地冻这个特色。
  早在春秋时期,中原那边的人就认为燕国是一个一年几乎将近五个月都是下雪的国度,认为也就燕人才能受得了那种天气,那种冰寒的气候前提下,不是什么人都能够居住下来。
  到了上古先秦结束的时代,也就是进入了“帝国时代”,人们对燕地的认知依然是停留在春秋时期的观念。
  有相对温暖地盘的人,没有足够保暖的条件下,除非是逼不得已,不然谁会愿意去天寒地冻的地方?
  长久以来燕地都是中原皇朝人口最少的地方,这一现状哪怕是到了一千五百年之后都没有得到太大的改变。
  司马欣所知,东胡在辽东以北的人口也并不是太多,根据情报刺探辽东以北的东胡大多是一些猎人部落,对于更东北的方向刺探中也发现了一些农耕部落。
  皇帝说要警惕东北方向的野蛮人,大多数人虽然是听得非常认真,可是真正有多少人上心就不清楚了。
  东胡部落联盟之中有游牧部落、猎人部落、农耕部落,其中游牧部落占了东胡的大部分人口,猎人部落和农耕部落的人口相加起来估计还不到整个东胡总人口的三成。
  吕哲大概是知道很多人心里不以为然,他也清楚自己要不是穿越来来的,也不会相信生活在天寒地冻区域的那帮人日后会有几段辉煌。
  总的来说,目前的纪元依然是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作为“主角”,事实情况上也是这样。
  “上一次东胡集结大军驻扎在乌侯秦水,那里直面右北平郡和辽东郡。”司马欣遥遥指着山川舆图:“乌侯秦水的上游在东胡境内,中游和下游地段是在右北平郡。若不是第九军团入驻并郡威慑,上次我们集中兵力在黄河源头区域与头曼所部大战的时候,他们就该入侵了。”
  说的是好几年之前的事情了,那个时候东胡见帝国与匈奴大战正酣,双方从赵地打到秦地,然后又一边打一边移动向黄河源头,整场战事的范围涉足将近两千里。要是按时间点来算,那个时候帝国还叫汉国,吕哲并没有吞并各个战国,等于是匈奴先拉帮结伙与赵国开战,后面与秦国开战,等待赵国和秦国被吕哲兼并,匈奴的对手才换上当时的汉军。
  恰恰是因为当时中原各战国互相攻杀,匈奴也才会选择那个时机入侵,东胡也才想集结大军捡便宜,直至吕哲建立帝国之后,由汉军改名为帝国国防军的近百万部队北上,先后收复了被匈奴侵占的土地,然后就将头曼所部困在黄河源头,东胡人见到南方开来大军才没有顺势入侵。
  从开始反击匈奴到最后击败匈奴,又是调遣军队威慑东胡,一连串的动作持续了将近四个年头,其实那个时候对于新生的帝国来说十分危险,要不是东胡王因为祖辈的教诲陷入犹豫,东胡想要等黄河源头一战出了结果再有动作,那个时候帝国就该是两面作战了。
  “东胡啊……”臧荼拖了一个长音,顿了顿才说:“是个比较有意思的部族了。”
  臧荼有这么说的理由。他在帮助姬夏复国之后,其实是有东胡人有过交手,自然对东胡人也会做一些相关的了解。
  说东胡是部族并不正确,不过没人去纠正臧荼的错误说法。
  东胡二三百年之间的扩张目标并不是在南面,他们主要是集中在东北的深山老林和一处平原,时不时会和屈射人打一打,近期以来的主要扩张方向是在屈射和匈奴方向的平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2/7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