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之帝国再起(校对)第6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0/716

  “东胡王倒是非常有意思。朕听闻,东胡王一直压着屈射人和浑庾人打,对上匈奴也是取胜居多?”
  “东胡主要是攻伐屈射,从屈射那里夺取了大片的牧场。浑庾人是被丁零人和匈奴人逼迫着才加入到对东胡人的战争中去。”
  似乎是这么回事,吕哲多多少少是有一些印象,东胡人一直都是盯着草原,极少极少会南下,更多的时候是与匈奴人在打生打死。他也并不认为极少南下的东胡人会是好人,只不过是东胡的祖先被中原列国……至少是燕国给打怕了,失去了南下的勇气,宁愿去同样野蛮甚至是更野蛮的草原人也不乐意南下。
  总体而言,东胡去攻打屈射、浑庾、北部匈奴,或许还要加上丁零?他们打生打死对帝国是有好处的。这一点不但是吕哲认同,国内大部分精英也认可,只是他们一致还有另外的忧虑。
  近些年来匈奴人被帝国左抽一巴掌右抽一巴掌,原本有崛起趋势的匈奴不敢说被打得奄奄一息,可是失去大量牧场的匈奴人实力衰弱是不争的事实。
  恰恰是因为匈奴连续战败之后实力受损,本来与匈奴只是小打小闹的东胡突然不怎么喜欢跟屈射人和浑庾人玩了,转为集中主力入侵狼居胥山方向。
  对于东胡抓住时机扑上去咬匈奴,吕哲是以一种复杂的态度在观看,他很乐意有东胡牵扯匈奴人,可以让帝国大军针对峻稷山那边的攻伐更顺利,可是东胡要是吃下了狼居胥山那一块,等于是屈射和浑庾都成了待宰的羔羊。这样一来东胡急速壮大,等于是帝国哪怕是解决了匈奴人的威胁,又在辽东以北多了一个强大的胡人势力。
  而说一句实话,辽东以北那地方很邪乎,生活在那里的野蛮人先后发迹过三次,每一次都是以数万、数十万人就能击败一个人口数千万乃至于是数亿的大国,天晓得在这么个年代会不会也发生一次?
第0994章
长江啊,长江
  吕哲有一项习惯非常好,那就是看谁有威胁的时候,哪怕不是第一时间针对,也会暗地里进行算计,之前对同样是华夏苗裔的各个列国是这样,对待好像也同样是华夏苗裔的匈奴等草原族群更是时时刻刻都在针对着。
  辽东是一个苦寒的地方,这几乎是天下公认,也的的确确异常的苦寒,一年四季差不多到了秋末开始下雪,雪是一直下到春季中旬,能不苦寒吗?
  “听说辽东以北大概四百多里有一处沃野三千里的平原,那里的土地为黑色,随随便便一粒麦子丢进黑土里,到了季节它就会茁壮成长。”吕哲才不是听说,他就是知道那里真的有一片平原,只要能够开发起来,出产的粮食养活上亿人都是随随便便的事情。
  坐在皇帝车銮的人不少,大多是一直都跟在出巡队伍里的那一批,也有后面加入进来的人,其中就有九江郡的郡守舒道。
  舒道不就是那个在吕哲没有出兵之前抢先归附的九江大族家主嘛!他以前心思可不少,不过随着项楚倒下,很聪明地将小心思收了起来。后面,蓄力了数年的汉军北上,几乎是摧枯拉朽地成建制歼灭听说是中原强军的齐国军队,他是又惊又喜。
  惊的是什么?自然是连中原强军面对汉军都这样,舒道之前要是还想着割据什么的,有十条命也不够死的;喜的是他足够的识时务,也在事情没有变得更坏之前懂得审时度势,汉军席卷中原之势太强悍了,强到已经让舒道看到吕哲一统天下的局面。
  果然啊,之后吕哲虽然没有使用武力,用军队完成对天下的一统,是用一种怎么看都温和的方式进行了兼并或是合并。舒道感到很喜悦,他认为吕哲既然对君王级别的人都能善待,总不会残暴去对付手下吧?虽然这个手下曾经的一些作为非常不靠谱……
  “陛下,东胡不足为虑吧?”舒道其实不知道东胡是个什么玩意,他略略迷惑,说道:“臣听闻东胡族群比之匈奴复杂?”
  若是依照历史,东胡还真的就没有对华夏造成什么危害,不过那是因为东胡在冒顿崛起之后迅速解决了,一个早早就被打进了深山老林的部落联盟能造成什么危害?
  问题是现在不一样了,因为吕哲的崛起,也因为他深知匈奴的危害,日子过得并不是那么舒心的时候,咬着牙也要出兵与匈奴战上一阵,后面逐渐消化了中原等新纳地区,才算是有足够的资源和人力,将头曼堵在了黄河源头,花了两年左右歼灭了匈奴的大半主力。
  匈奴,包括那些头曼邀请来的族群,他们前前后后折在华夏的兵力超过了二十八万,但是架不住损失是分摊在匈奴、屈射、呼揭和戎人、狄人、犬人等等族群身上,其实匈奴还是有一战之力。
  见势不妙先逃窜的冒顿,他到了西域之后不管是用什么手段,手头上汇集了大概十五万的部队;窝在峻稷山的吉脱,他打出援救头曼的旗号之后,汇集前往峻稷山的匈奴控弦之士也有那么个十来万。
  冒顿和吉脱合起来有二十多万的部队,且不管这些部队战斗力怎么样,游牧民族的特性之下,不缺乏战马的二十来万部队看着就令人直皱眉头。
  二十来万部队还只是匈奴,距离帝国数千里之外的呼揭和丁零也不是什么小部族,至于屈射和浑庾,或许还要算上鬲昆和薪犁,更有已经没落戎人、狄人、犬人等等乱七八糟的游牧部落,往少了算合起来的人口怎么也会超过二百万。
  以游牧民族的尿性,有二百万的人口,能上战场打仗的人数不会低于七十万,毕竟只要能骑得动马,不管是孩子、老人、女人在游牧民族里都是士兵来着。
  七十万的骑兵啊!吕哲怎么想怎么皱眉,而他知道情报机构说的数字一点都不夸张,索性的是草原上的部族并不是同时接受一个人的指挥,要是听从一人指挥呼啸南下,帝国别说什么征伐草原了,赶紧撤回塞内,然后广建堡垒体系玩防御战,只能是用国力来耗,耗上那么个几十上百年,最后将草原族群给耗死。
  七十万骑兵的数字很夸张?一点都不夸张!要是历史没有改变,冒顿是经过一连串的征战才整合了屈射、呼揭、丁零等等势力,组成了大匈奴的庞大版图。
  请注意“征战”这两个字,冒顿统一西部和北部草原是伴随着难以想象的血腥,大战终归是要死人的。一直是到大匈奴建立起来,草原人口鼎盛时期的将近三百万几乎没了一半,就是这么个情况下冒顿还能集结起三十多万骑兵进攻东胡!
  冒顿打完了东胡又是一个什么情况,是他手下的骑兵变成了五十万!而这五十万骑兵是经过长年累月的征战,该是有怎么样丰富的作战经验?
  那个时候刘邦刚刚统一华夏来着,他其意风发的以为自己带着数十万众的士兵,是打了一二十年内战的精锐,就带着这些精锐北上,说是要让匈奴人好好瞧瞧他们的厉害。
  也许那个时候整个汉帝国都因为取得天下而感到信心满满,那些在内战中智谋百出的谋士,他们好像集体忘记去收集草原的情报,结果刘邦麾下数十万经过内战的精锐只是走到草原边上,呼啦啦奔来二三十万骑兵,是二三十万同样也是有着丰富作战经验的胡人骑兵,包括刘邦在内的数十万众就彻底傻了。
  同样是精锐,汉帝国的精锐其实还有那么一点水份,毕竟内战和国战不同,内战不全然是拼个你死我活,怎么也会顾念情份,或者是其它什么奇奇怪怪的东西,主将挂了将士投降,一阵劝说之后集体归附,之类什么不用动刀子的事情;冒顿手下的骑兵可就不是那么回事了,他们是真的在族群与族群的对抗中一阵阵杀下来的士兵,分分钟教根本没有骑战经验的汉军,什么叫畜力闪电战,什么叫旋风式的切割,什么叫骑兵突击,反正就是一些汉军此前没有遭遇过的战争状况。
  毫无疑问,刚刚建立起来的汉帝国从上到下全部都懵了,以至于皇帝被困在白登,帝国也集结起了新的军队,可一支两支跑过去立刻被踩在马蹄下,后面很清楚依靠军队根本无法解围,搞出了送美女、财帛什么的才让冒顿撤兵的耻辱之事出来。
  帝国现在有多少骑兵?满打满算还不到八个骑兵军团规模。而这四十万骑兵与自小在马背上长大的胡人不同,他们有些虽然是骑马,可是因为没适应的关系,只能称得上是骑马的步兵。
  “我们……能用在骑战上面的骑兵只能算上征西军团的八万,草原派遣军的十万,其余都是没有经过战争的考验。”骆摇是刚到不久,他现在可是太尉呢,对军方是个什么情况必须了解。
  不但是太尉骆摇,其实监国吕议,执政官萧何,几个年长的皇子,一些中枢的重要官员和一些走个过场的文武,到了皇帝进入九江郡地界的时候其实都过来了。古时候把这种行为叫出千里相迎,是一种极为恭顺的态度。
  现实是个什么情况?是春汛到了,因为长江流域两岸建立的作坊和工厂实在是太多,有些地段的堤坝真的崩了,索性的是南方雨季只开个头情况并不是太严重,但要是不拿出一个有效的行政措施和解决办法出来,后面的情况必定是会更加严重。
  长江流域的工业基地是吕哲一手操办起来,基本上都是与军工有关的产业,出了事情之后留在中枢的官员都头大了,他们可不敢在国家是战争状态的时候随随便便就关闭军工产业,只能是赶紧找皇帝了呗。
  吕哲此时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呢,要不也不会还在和一众人谈什么东胡,并且一扯就是扯那么久。
  话又说回来,吕哲认定辽东那片地方邪门,哪怕是没有东胡趁帝国在猛攻匈奴,然后东胡人跑去狼居胥山那边捡便宜,帝国也绝对是要将征讨东胡提上方案,毕竟有备无患,是吧?
  大概是扯了东胡十来分钟,也是众多中枢官员上了皇帝车銮的半个小时左右,吕哲总算是从吕议那里发现一点什么端倪。
  察觉有些不对劲的吕哲开始观察其他人的脸色,神奇地没有从其他人脸上发现一点什么。
  说来也是,年龄和官职只要到了一定份上,谁没有养气功夫?一帮从中枢火急火燎跑来皇帝行辕的人,用抽象的描述,谁随随便便跺一跺脚帝国都要震上那么一震。长江流域的事情很急,可是身为臣子不惹皇帝就绝对不会去惹皇帝,再则监国不是在场吗?由吕议去提那件事情才是最合适的人选。
  吕哲又是与众人闲聊了大概十来分钟,只是露出一点点疲惫的表情,众臣工立刻很识相地告辞。
  按照道理吕议也是该退下,可谁都能退,他必需留下。
  吕哲也不是真的疲惫,刚才就是做出一个态度,等只剩下吕议,立刻问到:“发生了什么事?”
  “父皇,是关于长江堤坝某些地段崩了的事情。”吕议说话的时候在咽口水,也在观察自己便宜老爹的神情,看到自己老爹眼睛突然瞪得大大的,赶紧补充了一句:“有人受灾,但只是很少一部分人,并且已经安置妥当了。”
  自有人提出长江两岸必须提高汛防,留守中枢的一众人等也没有闲着,之所以春汛来了只是崩了一些地段的堤坝,那是他们真的有在做事。
  另外,受灾人群不多,且暂时没有出人命,那才是萧何等人能够按捺下来的主要因由,要是事情出得大了,他们敢拖着,吕哲杀他们不至于,但是皇帝的一顿怒火也不是那么好承受的。
  长江可是一条非常长的大河,她一直是从岭南以北(云南)延伸到会稽郡的出海口,跨度谁都说不清楚到底多长。
  正是因为长江跨度太长了,吕哲一听长江决堤霎时就有点懵了。
  现在的长江流域自然不是现代那么一回事,但是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长江作为南方最长的河流,一直汇集着大部分的人口,且经济重镇也是围绕着长江在变迁。
  目前是上古先秦刚刚结束十来年的时代,最为繁华的地方是在中原,此前主要产粮地是在韩地和秦地,或许还要算上已经有天府之国雏形的蜀地,但那都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帝国不断开发南疆,新的产量重镇是在长江周边,如长沙郡、庐江郡、黔中郡和岭南那边。
  吕哲脑海里好好地想了想,长江流域因为不断开发是建设得不错,但是相对发达的地方是在长江北岸,长江南岸说实话虽然也在“进步”,可是空旷的地方还真的就不少。
  “为了降低水位,孩儿建议在黔中郡那边掘开了少许的堤坝,洞庭那边起了闸门,后来发现还不够,所以又聚集人手在云梦泽那边挖了不少引水的渠……然后执政那么干了。”吕议的心情是忐忑的,说着眼巴巴地看着自己的老爹。
  黔中郡目前的产量作用被降低,可那也是产粮地。洞庭湖就不说了,本来就是江水汇流地,且洞庭湖现在绝对要比现代小,水进去也就进去了。云梦泽却是有点特别了,吕哲一直想要解决云梦泽这个在直隶南郡的大沼泽,引水而出已经干了五六年,似乎今年才有点成效,结果吕议竟然给引水进去。
  吕哲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内心里却是松了口气的。
  长江两岸搞工业基地,那不是因为现在只有水力运用可以借嘛!要是有其它的手段,谁不知道那么搞很危险,纯粹就是属于情非得已啊!要是军工基地不大搞,帝国要么是有足够的人,就以前那个生产水平,能做到人手一把武器算是不错,想要大量配装甲胄纯粹是做梦!
  现在对于华夏……唔!对帝国来说是转眼即逝的扩张好时机,也是压着草原游牧民族狠揍的黄金时期,吕哲是经过权衡才会在长江流域那么搞,扩张也真的是在扩张,可是长江也出现问题了……
第0995章
多好的年代啊!
  “多好的时代啊!”吕哲对自己的儿子没有什么好隐瞒的。他说:“战争不能停止,哪怕是长江南岸全毁了,战争也不能停止。”
  吕议默然,他当然知道自己的老爹不可能让长江南岸全毁了,自家老爹那样说不过是在展现一种决心罢了。
  现在的年份称为黄金年代一点都不为过,特别是帝国再加把劲就能将匈奴给揍趴下了,要是现在停下对匈奴的征讨,前期的努力会不会付之东流尚且先不说,稍微让匈奴喘过气来,恢复了胡骑不断寇边的情况,就该是帝国的北疆所有计划都该遭受重创了。
  华夏历代文明和朝代,属于黄金扩张期的次数真的不多,并且没有任何一个时期真正抓住了机会。不过哪怕是没有全部抓住时机,仅仅是抓到了一个小小的边角,那个时代的华夏皇朝也会向外开拓一大片土地。
  其实华夏大地真的是得天独厚,这片土地孕育出了庞大的人口,不管是在古代还是现代,人口的多寡只要懂得应用必然爆发出难以想象的能量,但是比较诡异的是人口带来的能量从来都是成为政权的负担,只有极少的时候才被视为是一种优势。
  直至“天朝”建立之前,华夏大地的人口一直占了世界人口的一半,西方世界崛起之后长期里也是占了世界的百分之二十以上。
  “知道为什么,为父哪怕是再艰难都强力执行多生育政策吗?”吕哲看着自己的儿子,语气很慢,表情非常的坚定,不等吕议回答,自己接着往下说:“人口意味着一切啊!”
  吕议情不自禁地颔首,他当然知道这么个年代人口意味着什么。
  冷兵器时代的人口意味着什么?是生产力和兵源上的优势,可是看看历史就知道怎么回事了,历朝历代的人口增涨非但没有成为优势,反而是成为一种拖累,造成这种拖累的主要原因是土地兼并太过厉害,导致周而复始的暴动、战乱、推翻。
  故步自封的思想是一个皇朝崩溃的主要原因,眼界不宽和对内王(霸)道对外圣道通常成为华夏文明的主流,任何统治者总是认为内部的危害还比外部的危害大,遇到问题了不是将矛盾带来的压力向外倾泻,是想方设法地将要将内部的压力镇压下去,结果越是镇压越是糟糕,国家也在一连串的镇压中各方各面的体系崩溃,结果就那么玩残了。
  要是统治者眼界开阔一些,肯拿出足够的魄力和毅力向外占领更多的土地,怎么也是能缓解土地不足的困境?不过这显然不止是统治者眼界不足的原因,还有华夏的万众黔首乡土情结作祟。
  很多时候说得好听一点叫乡土情结,说难听一点就叫没有冒险精神,也叫精神意识上的一种懒惰。什么意思?不就是觉得在家乡哪怕是再艰难都比外面好,哪怕是在家乡无所事事和饿死都比出去寻找活命的机会都重要嘛。
  华夏族群其实不是一开始就没有冒险精神的。先民们不是从黄河源头开始发展,最后将族群的“种子”洒满了神州大地吗?一开始神州大地并不属于华夏族群,是华夏族群经过一连串的流血和征战,从野兽和异族那里一寸地一块地抢下来,最后才成为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吕哲现在的时代,只要解决匈奴就能提前数百上千年将黄河两岸纳入统治范围,若是能巩固下来,等于是解开捆绑了华夏族群一两千年的枷锁。
  “黄河西北部有阴山,那道山脉一直都是妨碍我们向更西北方向扩张的障碍。”吕哲“呵呵”笑了几声,继续说道:“但那是在阴山以北有异族时才能成为障碍,只要扫平阴山另一边的异族,阴山是障碍也是资源。”
  “阴山有资源?”吕议迷糊了一下,心里仔细回忆了一下,真心是想不到阴山能有什么资源。
  “金属矿产有,不过不多。”吕哲不介意教导自己的儿子,说道:“但是那里有花岗岩等物,一些伴生矿也有其用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0/7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