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校对)第1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6/821

  密乡原是下密的附属军镇,认真算起来其实就是掎角之势的一部分,刘彦眼睁睁地看着斐燕率军进入密乡,这一点十分耐人寻味。
  姚靖的部队还得继续趴窝,刘徵却是不能没有动作。
  传染性风寒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疾病,事实上在缺乏有效医疗手段的任何时代,传染病真就是一种比魔鬼还使人心惊肉跳的疾病。
  短短的十来天,姚靖这边的八万人废了接近两万,死于风寒的人其实并不算多,该是两千余人,但最为可怕的是有两万人左右出现风寒症状。
  军队发生传染性疾病远比地方上出现传染性疾病严重多了,尤其是像姚靖这种临时纠集起来的部队。
  “那些人……坑杀掉吧!”王腾面对有些失去耐心的姚靖,给出一个非常正常的建议:“反正都会死,没有影响更多的人之前全处理掉是最直接的办法。”
  姚靖本来就想要处理,只是一时间没有拿定主意,一听副手那么讲,默默地点头:“那就处理掉。”
  坑杀本方士卒在其它年代或者其它军队,要是有点风声被暴露肯定是会出现大问题,可是在五胡乱华时期并不是多么大的事情。
  真的不是在开玩笑,姚靖坑杀一批病患,哪怕是有人有意见,但也只能是有意见。姚靖只需要安抚好那些五大族的头人,给予足够的补偿,杀人也就杀了。对于晋人那一部分姚靖的处理会更简单,概因石虎已经在律法上规定一点,杀一个晋人赔偿一张羊皮,还得是有人来领赔偿物,姚靖在处理晋人的时候会全处理掉,保证没人领赔偿。
  在姚靖分批处理病号的时候,刘徵已经抵达了滩水西岸。
  刘徵派去刘彦那边的人早应该归回,但人并没有回来,那只有一个可能,就是人肯定死了。
  “明智的决定啊!”刘徵不用去追究到底谁杀了自己派去的人:“那就是刘彦不会考虑听从本官的命令。”
  此时此刻的刘徵对前任青州刺史刘征的意见颇大。
  毕竟是前后任的关系,刘徵只要肯查阅文牍不难发现一点,刘征从一开始就在纵容刘彦的崛起,要是一开始刘征就镇压刘彦,就没有现在那么多事。
  刘徵所率的部队略略增加了一些,五万大军抵达滩水西岸的时候,等于是下密周边存在了三支部队。
  刘彦自然是占据了下密主城,全军数量堪堪达到五万,不过战兵却是只有八千,其余认真来讲不算正规的作战部队。比较可以期待的一下的是六千左右的新附军,那些民夫什么的别成为负担就是万幸。
  斐燕的部队接近四万,但是只要研究一下就会发现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除了大约五千能够算是士兵的人,余下其实就是凑人数。
  要是用军事术语来解析斐燕麾下的状况,大概能用流民性质的部队来形容,既是少部分的核心部队作为主力,剩下的那些是真正意义上的乌合之众。
  “所以从一开始斐燕举兵就是一个笑话?”刘彦就真的是在看待一个笑话:“他怎么不干脆一点,直接滚雪球的裹挟?”
  刘彦虽说是在开玩笑,但其实并没有多么大的玩笑性质,斐燕看着很像是在找死,流民集团不像流民集团,像点样子的建制部队也不像,真令人搞不懂这样能干出点什么事。
  “姚靖麾下的部队也是类似情况,但姚靖选择了裹挟,数量才接近十万。”吕议的情报有问题,姚靖只有八万实际人数。他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要是给姚靖更多的时间,凑出来的人数会更多,他们停在斟亭估计是打着类似的主意。”
  关于姚靖军队出现传染性疾病的事情还没有被汉部窥探到,倒是刘徵率军过去又很快离开被查探到,关于这一部分是随着刘徵率军逼近下密被高度重视。
  “我们无法装聋作哑了。”刘彦带着很无所谓的微笑,说的是青州刺史刘徵再次派来人的事情:“这片小地方的军队加起来……多少?”
  吕议面无表情地答:“十三万。”顿了顿,又加了一句:“姚靖所部过来,该是二十万以上。”
  “这一次打完,北海郡还是要直接废了。”刘彦也是一脸正经地胡说八道:“大军交锋,生灵涂炭,就是便宜了慕容燕国。”
  实际情况是汉部前期派出骑兵不断肆虐早就把北海郡打烂了,就算二十来万的大军再继续火拼,能打烂的东西也不会太多。
  慕容燕国是该占大便宜了,青州发生重大动荡,就算石虎真的要醉生梦死也不能坐视,石斌更加不会允许青州的动乱影响到后路的补给路线,似乎还有一股暗地的势力参与进来,那等于是石碣赵国找慕容鲜卑麻烦的机率大大降低。
  刘彦还想和吕议多沟通一下,吕绍阳却是来报。
  “君上,刘徵率军渡过滩水,直逼下密而来。”
第195章
文青是种病
  下密周边的军队现在合起来是有十三万,除了刘彦所部固守着下密本城、子城、城寨之外,斐燕的部队是占据着密乡又在外围立了一座营寨,倒是青州刺史刘徵是在野地里立起了营寨。
  一些影视作品之中,描述一些情节总是会省略掉很多的细节,例如军队不可能是凑成密集的一堆立营,条件允许必然是分成两个部分以上,最好是形成不规则的三角形,也就是军事术语上的掎角之势。
  来看看刘徵是怎么立营的吧?他选择的地点有三处,考虑到军队要有充足的水源,大约一万是选择在滩水支流的某条溪面附近,有三千是在靠近山地的位置立营,剩下的部队才是与下密城相隔约五里立营。
  不合兵一处立营,防止的是被围住,同时在军事角度上也有相应考虑,比如留下必要的空间,很多时候也是为了设立陷阱。
  刘徵到来后再次派人联络刘彦。
  这一次刘徵没有多余的废话,要求刘彦立即进攻石碣赵国叛臣斐燕。
  做出要求之后,刘徵许诺会上表朝廷为刘彦请功,并暗示刘彦可以获得长广郡、东牟郡、东莱郡的实际统治权,但三个郡的郡守不能全是由刘彦来担当,要刘彦列出名单,是真实存在的人去就任郡守。
  那是一套根本不做任何掩饰的分化之计,刘彦在石碣赵国本身就只是郡守,要是有部下也成为郡守,那究竟是谁领导谁?
  要是换做其他集团,刘徵的分化之策会有作用,甚至是若非刘彦在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有偌大基业,分化之策肯定也是会起到一些效果。
  非常简单的道理,刘彦看着没有太尊贵的出身,没有一个庞大且拥有底蕴的家族,没有一个天下闻名遐迩的爹,镇不住太多的人。
  再则是,现今年太不讲什么道德伦理,讲的是弱肉强食,是讲强者为尊,刘彦可以干掉谁进行取代,那么谁就能干掉他进行取代。
  不但是对刘彦,实际上从东汉末年到现在有太多的例子了,曹魏可以取代刘氏,司马氏可以取代曹氏,匈奴刘渊可以对司马氏取而代之,石勒又能干挺匈奴刘耀,乃至于石虎都能干掉自己的侄子篡位。在这么个年代里讲道理?那肯定是脑子坏了!
  知道刘徵还在干什么吗?他派人到下密本城、子城、城寨进行喊话,大意就是答应刘彦的一些条件,着重讲了会如实按照刘彦上报的名单进行上奏,甚至还点了一些名,比如纪昌、吕议、徐正、吕泰等等。
  一场低劣的计谋,为的就是让刘彦陷入对内部的警觉,又或是让汉部内部有些人真的动心,反正只要能让刘彦有麻烦就行了。
  刘徵唯一没有搞清楚的就是,纪昌、吕泰、徐正并不在这边,倒是在这边的吕议中奖了。
  很多时候越是简单的计谋越能显现出效果,刘彦还没有太大的反应,吕议就过去请罪了。
  吕议不得不过去,哪怕是刘彦没有将那些话当回事,身为人臣无论怎么样都要进行表态,例如再次进行臣服。
  “哦,那件事情啊?”刘彦知道吕议的来意后脸色开始变得严肃,盯着吕议看了许久,展颜一笑,说:“这一次战争结束,是该任命一些郡守了。介时,你上任东莱郡的郡守吧。”
  吕议表现出了诚惶诚恐,要解释什么的时候,刘彦再次说话了。
  “一定是要任命郡守,咱们这边能够管理一郡的人不多,不由你们去当,还能由谁?”刘彦很是理所当然的说完,脸色逐渐转为狰狞:“再则,也是时候和石碣赵国叫叫板了。”
  和石碣赵国叫板?吕议大吃一惊:“君上要公开亮出旗号了?!”
  有那么一件事情,黄岛区那边不是在建造英灵殿吗?虽说建造速度是慢了一些,可从动工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两个年头,非主殿已经造出了一部分,再有三年左右也该是完成。
  英灵殿只是刘彦要造的其中一座建筑群,是被用来安置屡次战争中战死的将士,亦是完成刘彦对全军将士的承诺,给他们一个战死成神的待遇。
  之前刘彦并不知道炎黄庙(皇帝庙)的事情,后面知道了怎么可能会无视!司马皇族不将炎黄传承当回事,刘彦却是非常的重视,无论如何也会想要前去引个香火过来。
  汉部这边的人对刘彦前去引来炎黄庙的香火无比赞成,身为现代人的刘彦或许是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可是其他人对于炎黄庙的重视甚至多过于用和氏璧雕刻而成的传国玉玺。
  要深切的知道一点,祭奉炎黄庙香火是天下之主的权力,亦是表示正朔的天然举动,那也是为什么司马皇室宁愿承认丢了传国玉玺,也不愿意承认断了炎黄庙香火的原因。
  刘彦要是亮出旗号,并正式建造祭拜炎黄的庙宇,等于是正式向天下公示要恢复正朔,那可就是一件天大的事情,对于现今的天下人来讲无异于是彗星撞地球的劲爆级别。
  “想什么呢?”刘彦本来蛮严肃,被那么一打岔却是哭笑不得:“石碣赵国允许一个部族占领一个郡,却不会允许一个州被占领,那不成了割据?”
  吕议脸色好了一些:“不谈正朔就好。”
  刘彦倒是有些讶异:“这么说,天下民心还在司马氏那个小朝廷那里?”
  吕议不好说那些,但天下民心还真的是对司马氏的东晋小朝廷有些期望。
  从各部胡人乐于被东晋小朝廷赐封,又从石碣先是称帝后面又改称天王,再看看那么多人渴望获得东晋小朝廷的赐封,真的可以看出东晋小朝廷还是有足够多的能量。就是有一点,还被视为“正朔”的东晋小朝廷太废柴,再来几次北伐没有成功,估计纸老虎的真相就该被揭穿,介时东晋小朝廷的赐封就没有那么值钱了。
  刘徵看样子是个喜欢玩权谋的文士,一方面对汉部这边玩“上下离德”和“君臣忌惮”的把戏,另一边并没有闲下来。他亦是在用舆论对付斐燕,例如立正严明地宣布斐燕是叛臣,公布对斐燕肩膀上脑袋的悬赏。
  舆论什么的有时候有用,有时候却是一点用都没有,特别是对于死猪不怕开水烫的人来讲尤其是那样。
  斐燕怕被宣布为石碣赵国的叛臣吗?他压根就不怕!要是怕,他根本不会亮出旗号。知道他亮出旗号之后干了什么吗?他与本家进行了“割礼”。
  割礼可不是割掉身体某个皮肉部分的变态做法,斐燕进行的割礼是剃个光头,外加减掉所有指甲。那样做事什么意思?就和割袍断义的意思一样,剃光头和剪指甲,表示不再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约束,他斐燕不再是斐家人!
  斐燕不再是斐家人,按照既定规则就是干什么都和斐家没有关系,他又在宫陶先生的帮助下完成了对麾下将士的恐吓,表示那些将士已经没有回头路。
  从某种程度来讲,斐燕和宫陶先生没有欺骗麾下的人,鉴于反叛的对象是石碣的羯族人,他们要是投降没有一个会死得舒服,只有期待自己的家人会被接往辽东,在慕容燕国治下生活得幸福安康。
  对了,斐燕的麾下并不知道汉部有一支偏师在肆虐(似乎还肆虐完了),更不会去想一想那么多人的话,慕容燕国可没可能真会接到辽东。所以说,大多数人都是盲目的,众人皆醉我独醒才是主流。
  刘彦不会玩计谋,他就是一个喜欢“正面刚”的男子,可惜的是暂时需要按捺,在某些程度上做出左右摇摆的行为,看看能不能让刘徵去和斐燕拼命。
  然而还是那句话,人生怎么可能事事如意呢?关于刘彦成了慕容燕国辽东刺史的事情,很快就有板有眼地到处传播。
  “过程描述给满分,就是老子得到的不是晋·辽东刺史印,更不是燕·辽东刺史印,是汉·辽东刺史印!”刘彦很生气,传言里什么版本都有,就为什么不能传汉·辽东刺史印这个版本?
  天子一怒啥啥啥的,刘彦不是天子,没可能伏尸百万,但是一不爽伏尸个几百还是能够办到。他实在是受够刘徵和斐燕那一套互相吐口水,玩了一套比较没有技术含量的伪装攻击。
  就是那么简单,汉部的将士伪装成为刘徵(斐燕)的人去打斐燕(刘徵),来来回回地进行折腾,不求杀伤多少,但求让双方将士出现火气。
  “哈哈,打起来了!”刘彦不是在为刘徵和斐燕真的干起来高兴,是他认为自己并不是不会玩谋略而高兴,不顾吕议那隐藏得很好的嫌弃,兴冲冲地问:“姚靖还是待在原地?”,似乎是也想对姚靖来那么一下子?
  吕议颔首道:“我们的情报出现延迟,之前原来是他们出现问题。”
  传染性的感冒之类的,刘彦深深知道古时候这玩意有多么可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6/8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