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校对)第1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8/821

  汉部的军威看去鼎盛,刘徵和斐燕却是带着一丝丝的期盼,毕竟刘彦可是派人言明会站在他们的阵营。尽管不是那么相信,但刘徵和斐燕只能暗暗祈祷刘彦是真的站在自己这一边。
  轰隆作响的战鼓声听了下来,一时间失去了战鼓之声令很多人感到不习惯,看眼神似乎陷入了某种恍惚。
  差不多是战鼓停下的当口,三方各自有了行动,那是刘徵的青州军出动了三千脱离本阵,汉部有两千新附军脱离本阵,斐燕那一方则是摆出了戒备防御的姿态。
  看战场动态,刘徵和刘彦的部队都是缓缓地向着斐燕所部逼近,倒有点像是要联合扑灭叛军的样子。
  “刘彦不会假戏真做吧?”斐燕说不紧张绝对是假的,他的呼吸变得有些粗重:“你说呢?”
  宫陶先生看着比较淡定,说道:“刘彦没有理由那样做。”
  前面的战争一触即发,双方互相进入射程之后,战事以射出箭矢开启了序幕。
  王朴在大声喊:“竖盾!”
  汉部出动的就是两千的新附军,一边准备防御射来的箭矢,另一边是射出了本方的箭矢。
  刘徵看到刘彦的军队与斐燕的叛军发生交锋可算是松了口气。他命令本阵摇动旗帜,是示意脱离大队的三千部队可以发动进攻了。
  阵阵的呼喊声开始在战场出现,那个各种方言或者语言在吼“杀”,一波又一波的箭羽中,惨叫和闷哼从被射中的士卒嘴巴里发出,鲜血抛洒大地的同时,一具又一具尸体轰然倒地。
  斐燕所部是防御的一方,可以依借摆出的拒马和栅栏作为依托,急躁的梆子声中一次又一次地射出箭矢。
  攻防战的战事进程不会太快,比的就是谁的弓箭手能够射出更多的箭矢,命中率是不是足够。再来就是比士卒的意志,哪一方可以顶着伤亡,进行推进或是固守,战事只会是暂时僵持下来。
  刘徵很注意在观察汉部那一方,看到互相发射的箭矢数量正常,再看双方不断倒下的士卒,一颗吊起来的心总算是放回去。
  有人变得轻松,那就会有人陷入紧张,斐燕不止一次发问,说刘彦不像是在演戏,忧虑刘彦不会说话算话。
  “军主且安心。”宫陶先生内心想什么不重要,他看去无比的稳健:“我们的存在对刘彦的好处多过于坏处,但凡他有攻取更多郡县的野心,该是消灭刘徵所部,不是我们。”
  那些东西斐燕都懂,他们已经亮出慕容鲜卑的旗号,对于石碣赵国来说就是最应该消灭的对象,只要他们还存在,石碣赵国怎么也会容忍汉部的肆意扩张,毕竟一个是明明白白的敌军,另一个是表露野心的地方部族,就是石碣赵国再没有国家观念,也懂得分清楚什么叫孰轻孰重。
  历来的每一次战事都没有可能是一开始就陷入决战,只会是磨磨蹭蹭地消耗对方,简单而言就是为对方放血,于兵力和士气上不断地消磨对方。
  刘徵迎来了第三次与刘彦的不见面对话,那是刘彦派人告知刘徵,说刘徵才是主力,若刘徵不打算投入更多的兵力,刘彦会选择暂时撤出战斗。
  “合情合理。”刘徵对自己的副手张林说:“第一天就这样,鸣金撤兵。”
  鸣金声响起,属于刘徵的部队撤出了战斗,出战三千人撤退的时候只不过是损失了不到两百人,可见战事根本就不惨烈。
  刘彦亦是下令鸣金,出战两千人撤回来了一千九百二十六。
  第一天的第一场试探结束,三方合起来的损失人数不会超过五百,但这个也是应有之意,毕竟不止是有两个阵营在交战,是有三个阵营,并且刘彦的存在不但是让斐燕忌惮,刘徵也不相信刘彦是真的要合作。这样一来三方基本都是会采取谨慎态度,怎么可能真的下死力。
  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一波退下之后是第二波。
  斐燕怕了,他选择将军队撤回营寨,要依托营寨进行防御。
  任何事情都有相应的匹配性,比如斐燕将部队撤回营寨让刘徵开始放心。
  这一次刘徵显然是略略放心了一些,派出的五千部队几波开始冲营,今天第一场近身搏杀似乎就要出现?
  刘徵派人对刘彦下达指示,命令刘彦的部队也必须冲营。
  “为了让刘徵更加放松警惕,派出奴隶兵冲营吧?”吕议认为既然是要做戏就该逼真,又说:“要不要派人安抚斐燕?”
  斐燕看上去真不像是一个胆大的人,真不清楚这么胆小怎么会做出那么轰动的事情,亮出慕容鲜卑的旗号。
  “应该是被宫陶先生说服的。”吕议提醒刘彦,说道:“文士擅长唇舌,行事叵测。”
  接下来的连续四天,三方是刘彦与刘徵联合不断进攻斐燕的城寨,有好几次刘徵的青州军都差点攻入城寨,导致斐燕派来联络刘彦的使者越来越低声下气。
  直至斐燕派来人严明,说是刘彦再不有所行动,他们就会选择撤退,并且是一退直接退出青州,让刘彦去独自面对刘徵和姚靖。
  “我比较好奇他们会怎么退,又是推向哪。”刘彦是真的在迷糊:“慕容燕国没有海军吧?”
  “会退往晋国。”吕议述说刘彦忘却的事实:“慕容皝是晋国册封的燕王、大将军,斐燕完全可以率军撤入晋国。”
  刘彦听得愣了。他是真的没有往这个方面想,一听吕议那样讲恍然道:“难怪了……”
  既然斐燕已经撑不住,多日的演戏之下刘徵怎么也该放松警惕,再则就是应该到位的部队已经到位,那么的确也是时候亮出真正的獠牙。
  当夜,刘彦派人联系刘徵,相约共同发力歼灭斐燕这股叛军。
  在派人前去刘徵那边的同时,刘彦又与斐燕联系,表明汉部向刘徵进攻的时间。
  “很难一战击溃,那么第一战就以消灭有生力量为主。”刘彦笑得略略诡异:“到时候改换旗帜,就说那些部队被斐燕蛊惑,加入到慕容鲜卑的阵营。”
  就像是一个小孩子游戏,但很多事情根本不需要讲逻辑,学天朝官员的一句话: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第198章
真正的决战来临
  刘徵不信任刘彦,哪怕是双方联合进攻斐燕数日,他依然不会信任刘彦,但是真的没有想到无耻的一幕就那么发生了!
  “快快快,竖旗。”王朴在大呼小叫:“摆显眼一些,让所有人都能看到。从这一刻起,咱们是叛军,也是叛军了!”
  荒唐的一幕是怎么开始的?大概是刘徵的部队攻破了斐燕设立营寨的第一条防线,那些原本并肩作战的汉部军队突然调转刀口,冲击刘徵部队一阵子,随后亮起了慕容鲜卑的旗号。
  光是亮旗号也就那个样子,偏偏亮出旗号之后还叫嚣着不再属于汉部,这这这……拿人当傻子糊弄的吧?
  “你们会付出代价,绝对会付出代价!”
  “他们已经不是我的部下,是受到东莱书院山长宫陶先生蛊惑,变成燕军了。”
  “你这是睁眼说瞎话!”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刘彦一副天朝大官的嘴脸,就是天下人都不信,自己信了就行。至于不信,怎么,咬啊,咬啊,不知道人不要脸天下无敌的格言吗?
  如果可以,听了回报的刘徵真想要亲自吐刘彦一脸的唾沫,再吼一句“怎么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偏偏刘徵只能是被气得喘粗气。
  一支部队之后,除了下密,子城和城寨的汉部军队竟然也是摇身一变成为叛军,身为行军长史的吕议站在城关上对子城和城寨那边破口大骂,不但大骂还做出痛心疾首的样子。
  刘彦在干嘛?他在诡异地看着吕议装疯卖傻,不无再一次感叹文士就是能够拉下脸。
  “刘徵一定要被气死了。”吕议似乎玩得颇为愉快:“就看会不会来攻。”
  一时间的城头变换大王旗,汉部本来就是战场上最弱的一方,子城和城寨“叛变”,仅仅是剩余下密一个主城。
  谁都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就只看刘徵是不是真的会翻脸。
  斐燕这下是真的放松了,且不管刘彦到底是在搞什么鬼,但只要是情势有利就行。
  战局因为发生突变稍微停顿了两天,刘徵将兵力进行了一定的收缩,从攻方变成了守方,他不断派出快骑,估计是要调兵?
  想要在战场上派出人联络谁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刘徵派出的快骑被刘彦和斐燕的人围追堵截,前几批被斩尽杀绝,还是一次大范围的突围才算是送出去了一批。
  刘彦的人截杀刘徵派出的快骑是另外一个导火索,结果是刘徵再也无法忍耐,直接宣布刘彦一样是叛逆。
  “这下好了。”斐燕比较夸张地笑了很久,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刘彦也成了叛逆,该和我们一条路走到黑了吧?”
  宫陶先生也在笑,眼眸里却满满都是迷惑。他难以理解刘彦为什么会这样,毕竟谁都清楚什么辽东刺史就是糊弄人的官职,慕容皝给刘彦的是汉·辽东刺史印绶,那么就不是什么正式官职,刘彦别想要真的去治理整个辽东。
  刘彦面对刘徵的指责不断无辜叫屈,但是该打还是打,甚至是没有什么掩饰。
  刘徵气归气,可是叛逆也宣布了,又能怎么样?
  战局变换无常,从刘彦与刘徵合力攻打斐燕,变成了刘彦与斐燕攻打刘徵,脑子要是转不过弯来,估计是要懵上很久。
  有天,曹岩找到刘彦,满脸严肃地说出一条新的情报:“姚兰率军一万,出兖州入青州,已经抵达东安郡境内。”
  刘彦不得不蹙眉,先有姚靖出现,后面再出现一个姚兰,看来姚家是真的要大举插手青州?
  不得不说的是,姚靖其实要比姚兰年轻,姚靖不足二十岁,姚兰该是二十出头。
  姚兰不是姚弋仲的子嗣,是姚襄的堂哥。而姚襄是姚弋仲的第五子,今年不过十二岁。
  “当今天下,胡人英雄辈出,晋人却是忙着醉生梦死。”刘彦止不住地叹息:“难怪中原会被胡人侵占。”
  曹岩没有过多的感慨,直白说:“再加上姚兰,使君面对的就是十六万的敌军了。”他将斐燕那批人也算作是汉部的敌人。
  刘彦笑了笑并未表现出什么慌张,他们本来就是要打一场被围战,不管敌人多少都是一样的。
  或许是斐燕和宫陶先生也是收到了姚兰率军来援的情报?他们连和刘彦的招呼都不打一声,竟是连夜撤退。至于是撤向哪里,那就只有他们自己清楚。
  下密这边的战事随着斐燕率军撤退暂时停顿下来,倒是姚靖开始进行发力,率军突袭汉部在胶水浮桥边上的营寨,但是没有攻进去。
  收到姚靖率军进攻浮桥边上营寨的消息,刘彦知道战争最为关键的时刻到来了。
  “我们要迎战的是十一万左右的敌军。”吕议皱着眉头,满满都是忧虑地说:“我们有五万人,但是战兵只有一万两千。”
  那差不多是十比一的兵力差距。这样的差距其实已经很大,由不得吕议不担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8/8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