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校对)第1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2/821

  要是由一些小势力竖立漢旗,那也就是一个笑话,由胡人竖立漢旗就更是笑话中的笑话,问题是刘彦已经掌控六郡……好吧,地盘看着不大不小,问题是有近百万部众(假的),再来就是刘彦麾下有铁骑和甲士,再有数万精兵,那就真的不是笑话,是平地一声雷了。
  有纪昌在,军队想要立营慢都难,他毕竟是与刘彦接触久了,刘彦那边在闲暇的时候搞了不少稀奇古怪的书本,虽然他看着那些缺笔少划的文字感到奇怪,但对于《管理学》《逻辑学》这种奇怪名字的书籍还是非常重视。
  徐正为主将,纪昌为行军长史,后面李匡给带了一万步军过来,军队数量增加到三万六千。
  立营当然不是只有一个,分为中军大营、四翼护营、两侧楔形营,这个在军事术语上统称掎角之势。
  其实纪昌摆布营盘还算简单的了,厉害一些的人在布置营盘直接就是什么四象、八卦之类的,更搞的还有许多,光是一个驻营就非常复杂。
  能够玩的溜阵型的在当今天下不是没有,可中原已经非常少见,会玩的基本是在长江以南,但那些世家子弟仰仗传承估计也就只得其形不得神,摆是能依样画葫芦摆得出来,但指挥和变动绝对是个问题。
  其实在汉军驻营的时候,邓恒需要派出军队进行干扰,说什么也别让汉军安安稳稳将营盘给弄出来,但他没有提,作为副手的崔宣更是紧闭嘴巴。
  派出一千骑兵被打了个覆灭没一个回来,看汉军虽然在驻营却有警戒部队,除非是大举压上,要不也是送菜。
  大举压上只能是全军出动,那就不是骚扰开始直接决战。问题是虽然一再增兵,但邓恒这边能用的部队也就一万八千左右,依靠地势进行防御尚可,出山地对攻?该是脑子坏到什么程度才这么干!
  邓恒等人在山头待得有些久了,山区里全是石碣赵军,倒是不怕汉军前来,初夏的太阳不晒还有威风也不嫌热,他们是一直看汉军立营到接近傍晚才下了山。
  回到中军大帐,各级军官早早就在等待,邓恒与崔宣回来之后,大家先是对汉军竖立漢旗一阵讨论,一开始还显得群情激奋,可看一些出身是晋人的军官明显情绪有些不对,到后面却是全部闭嘴眼巴巴视线在邓恒和崔宣身上扫。
  “原……”邓恒本来是想说原计划不变,刚说了一个字,外面有人通报,他只得改口喊了声:“进来!”
  来人有些匆忙,行礼之后急促声道:“军主,汉军分兵,该有一万以上的骑兵向着南面而去!”
  邓恒挥挥手让来人退下,连地图都没有看,“呵呵”笑了几声,说道:“这是摆明阵仗,要逼本将速战?”
  崔宣有些心不在焉,想到什么,直接无法忍耐地插嘴:“军主,却不知晓刘彦是全面竖旗,还是……”
  邓恒当然知道事情大了,但军营谈这个不合适,他瞪一眼崔宣,继续刚才的话题:“汉军明晃晃地分兵,摆出的是绕路袭击我军后路,干些断粮道的事。”
  “豫州和司州的援军顷刻之间便会到来,军主或可快骑通知,也许能够围歼那一万汉军骑兵?”说话的叫张雄,是镇军大将军张豺的弟弟。他又说:“南部有艾山,北部有原山,骑兵并无优势。”
  石碣赵国有两套官制,一则是胡人那种乱七八糟的官职,另一个采取的制度与东晋小朝廷一样,张雄是鹰扬将军,这个将军称号为五品,可是鉴于这个将军称号的特殊性,其实是比较重要的将军称号之一(西晋有相当多名人先后任职鹰扬将军,另外前一任的鹰扬将军是帮姚家兄弟的那个王腾)。
  “既然汉军骑兵大部调出,并且汉军初来乍到,我们……”邵广是征讨军左司马,他拖了一个长音:“我们或可夜袭敌营?”
  “那便由左司马率军袭营?”邓恒其实一直在关注崔宣,随口又说:“若是不对,可加紧撤回。”
  邵广只是应:“诺!”
  邓恒对很多事情心里有数,他认为汉军必然有所准备,例如明晃晃分兵就是为了诱使出击,夜晚肯定也会设防,他顺应邵广进行夜袭是抱着反制心理。
第234章
思汉之心
  石碣赵军有近两万众,可是能够在夜间参与军事行动的人其实很少。那是关乎到夜间视力的问题,缺乏足够的营养会致使缺少必要的维生素,使得患上夜盲症。
  邵广一番挑选,仅是选出八百人。这八百人里面仅有二十四个是晋人,其余皆为五大族胡人。二十四个晋人基本都是小地主出身,那些五大族的胡人肯定在平时的伙食上也不差?
  想要夜袭没有那么简单,不是说带人趁着夜色出去就算完事,需要事先准备好许多的事务,连带衣裳也该全部换成统一的黑色。
  石碣赵军的营寨分为两个部分,山地那边的几个山头被包了进去形成一个大营区,山道之外的平地立有一个前燕营区。
  到了夜间,双方营地之内篝火处处,能够看到大量士卒围在篝火旁,大多是在用餐。
  双方前沿营盘相距堪堪八里,汉军的营地位处上风位置,埋锅造饭之后阵阵香气顺着风吹到了石碣赵军的营地。
  “好浓厚的肉香!”
  “羊肉和牛肉!”
  香气太浓了,石碣赵军这边的士卒手里拿着锅盔,喝着几乎与清水一样的菜汤,忍不住一个个抽着鼻子。
  其实石碣赵国这边也有肉食,大部分是羊肉,不过是剁了块之后直接丢进大锅,至多就是加点盐巴,等于是水煮肉块。
  羊肉非常腥,没有配上一些去腥的作料或药材,那腥味可是又骚又刺鼻。而羊肉只是提供给极少数的人,除开一个出身高的,军官就是到千人长才有资格分上一块。
  在石碣赵国的营盘中,发出腥味最重的不是羊肉味,是一种腥味之中混着说不清是什么味道的肉味。
  龙腾卫士皆为羯人,他们大多高大健壮,围着大锅品头论足。
  若是不看锅里煮的是什么,听羯人在谈论哪个部位鲜嫩好吃,看那一脸的期待和垂涎,绝对会以为是什么美味。可看锅里,漂浮在沸水之上的是一颗颗人的脑袋,一些四肢也是伸了出来露出手指和脚趾,正常人都该是直接弯腰狂吐。
  羯人出征必带菜人,亦称两脚羊。他们在临近傍晚的时候斩杀了一批菜人,享受其余士卒眼里的恐惧,故意用很长的时间才将尸体剁好,又是拖拖拉拉地丢进锅里。
  “那帮恶魔……”林茂是羌人,他感觉自己晚上会做噩梦:“太狠了!”
  傍晚在斩杀菜人的时候,羯人玩出了千般花样,活生生地开膛破肚,割破颈动脉致使鲜血狂飙再嬉笑着看人抽搐,近乎于什么手段残忍就怎么杀,令人看了毛骨悚然。
  “要不怎么是中原霸主?”羟生别开视线不看羯人那边,说:“一样是晋人,怎么会区别那么大?”
  白天的时候,汉军亮出旗号,造成的影响绝不是只有汉部本身,石碣赵军受到的影响其实也不低多少。
  要知道现在可是一个胡人立国取国号时,首先会取名为汉的年代。知道为什么吗?还不是胡人比晋人更加清楚汉代表什么,是武勇和彪悍,是勇士才能自称为汉,长得高大和健硕的人被称为大汉,有勇气的被称呼为汉子,是否能担任一些什么重任被叫男子汉。
  归属石碣这边的晋人,哪怕是身处高位基本上也是显得小心翼翼,精神状态直接影响到个人的影响,以至于看去会显得比较萎缩和猥琐。再看看普通的晋人,眼神时刻都是在闪躲,走路都不敢直立起腰杆。
  一样是晋人,可是几乎所有人都看到了白天的汉军,绝对不能否认汉军那边的士卒不是晋人出身,可是看去一个个不但显得精神饱满,欢呼声中亦是能够听得出强烈的自信。
  很多人就不明白了,一样是晋人,差别怎么会那么大呢?
  白天所发生的事情太令人印象深刻了,那是中原大地自强汉灭亡之后多久,才再次有黑底红字的汉旗出现?
  许多人会讶异,仅仅是一杆旗帜罢了,怎么会使人从灵魂深处产生悸动?
  军营用饭完毕之后就会被限定不可乱走,石碣赵军拥有帐篷的士卒很少,大多数是随便搭一个窝棚,天为被地为床的人更多。
  时间一点一滴地在过去,三三两两被限制走动的人,睡不着就会聊天,谈的当然就是关于汉部立起汉旗的事情。
  “我白天看得很仔细,自汉旗被立起来,咱们军中的那些晋人眼睛瞪得都快凸出来了。”林茂满是警惕地说:“看看他们,每个人都比以往更加沉默,下意识会不时看向汉军驻营的方向,我感觉……有点危险!”
  石碣赵军中的晋人不算少,邓恒先是带来一万,后面陆陆续续又增援了一些,实际数量当然是没有个谱,大概数量是按整数算,也就是三万。三万人之中,晋人的数量绝对有五千左右,杂胡会更多一些,再来是羌人和氐人这两个羯族的打手,最后是作为“人上人”的羯人。
  不是林茂敏感,是那些晋人真的不太对劲,甚至连一些杂胡也显得比较怪异。
  “我们应当采取措施了!”崔宣也是晋人,还是有文化的晋人,他不信一样是晋人的邓恒没有发觉,寒声道:“军中依然不稳,该将那批人撤回后方,换来新的兵源。”
  胡人一再立国号为汉,无非就是汉这个字真的很有号召力。匈奴汉国“消费”一次汉的号召力,羌人和氐人也一次次“消费”汉的号召力,可随着石虎大批残害晋人,先是致使有文化的晋人阶层升起思念强汉之心,后面直接蔓延到了普通晋人身上。
  石碣越是残害晋人,就越是让晋人怀念曾经的强汉,这种风潮才刚刚显示端倪,可蔓延的速度真的是非常快。
  汉部是第一个举起汉旗的吗?其实不是的。在石碣赵国各地的叛乱中,举起汉旗的绝对不是一个半个,可是小家族小豪强举起汉旗依然会吸引大批晋人投靠,乃至于是会吸引到一些杂胡。
  杂胡在石碣赵国的日子其实也不好过,仅仅是比晋人的社会地位高一些,但社会地位不代表财富,得能够吃饭才有用的吧?
  “没有那么严重。”邓恒口上是这么说,但内心里怎么想则就不清楚。他沉默了一小会,苦笑道:“若是要换掉晋人士卒,我俩是不是也该避嫌?”
  “怎么能一样呢!”崔宣有点炸毛:“我们与他们不一样!”
  邓恒听得眉头皱了起来。
  不一样指的是,一些人投靠胡人之后可以高官厚禄锦衣玉食,他们不就是因为这样才会选择给胡人卖命吗?另外的一些人,则是被迫不得不为胡人卖命,屡次就是充当打前锋的角色,败亡身死没人埋,胜了也不存在什么赏赐。
  崔宣说的不一样还有特别的意思,表示铁了心要给石碣卖命,可不会有什么三心二意。这也是投降之后二鬼子的特性,比之主动投靠的二鬼子还担忧自己被怀疑,那就得无论什么环境都时刻表忠心。
  邓恒没有多说什么,他内心比谁都忧虑。
  在汉军竖立汉旗的时候,邓恒很明白自己内心起了波动,那是看到了上红下黑(或灰)的正朔戎装,再看汉军的气势,不往曾经的强汉联想真的是有些为难人。
  再来是,石虎近一年开始变得疯狂了,之前也迫害晋人,甚至还规定晋人身份不如野兽的律法,乃至于是规定胡人抢晋人无罪,导致朝中大臣都有被抢的例子。更过分的事情发生在去年,命令全国二十岁以下、十三岁以上的女子,不论是否嫁人,都要做好准备,随时成为他后宫佳丽中的一员,又征召民夫百余万建造宫阙和舟船。
  邓恒出征之后沿途所见,路旁树林多有吊死之人,是一棵树上满满挂着上吊自尽的人,那些都是迫于石虎政策产生的后果。
  整个中原也就只有极少数地区没有执行石虎的命令,有些是命令延迟,像是青州则是先为战乱拖延,后面刘彦席卷也是无视石虎命令。
  【国祚不稳已成定局,刘彦在青州举起汉旗必定传遍天下……】邓恒真的在思考身后之名,他对刘彦举起汉旗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陛下眼见要大肆消灭汉家苗裔,导致各地生乱不断。天下各处已有思汉之心,再有刘彦明确举起汉旗,却不知道该是造成何等动荡。】
  心情复杂归复杂,可是要让邓恒手下留情什么的却是没有想过,按照他的想法就是各为其主,但不可否认的就是看太多人间惨剧,有些甚至是他亲手造成,临到老了想的东西真的就不免多了。
  【我先维持局面,等待消息传回襄国,陛下必定会换将,介时却也是与我无关了。】邓恒在注视汉军的营寨,看着那里篝火处处,提醒自己思想应该集中起来:【却不知晓汉军主将何人,谁又任长史?】
  打了半辈子的仗,邓恒可以分出好歹,汉军到来之后每一个行动都有针对性,接下来该是出招和拆招之中进行。
第235章
正确的应对方式
  夜幕之下,该是寅时一刻左右?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不断在山林之间发出,那是有数百全身着黑的士卒穿行时碰到草丛和树枝发出来的动静。
  数百人不算少了,可以说是千挑万选没有夜盲症的人,要是在流贼的队伍之中,数十万人也就只能挑出数百,毕竟吃不到又没有什么营养,再来就是维生素缺乏,想要找没有夜盲症的人可不容易。
  泰山郡皆是多山地形,汉军是在东安郡的方向驻营,石碣赵军想要前去夜袭就不可能走明晃晃的大道,那只能是抄小道,甚至有时候根本没有道路,得自己将路蹚出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2/8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