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校对)第1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9/821

  “立正!”
  踏步声消失,五百青壮开始左盼右顾。他们在辽东那边集训了三个月,今天才算是乘船踏上东牟郡的土地。
  东牟郡这边认真算起来要比辽东那边荒凉许多,辽东开发了两年,可以说是从无到有,一片一片的村庄拔地而起,就是城镇也是建立了四座。因为大举开发的关系,整个辽东狭隘半岛也是完善,基本上每一个村庄都至少有一条道路,大城之间更有所谓的官道。
  官道是什么玩意?并不是指官方的道路,是规格上的一种划定,能够被称呼为官道至少是六丈宽,亦是足够的平坦,甚至是多少里之内必然会有一个驿站。
  乘船抵达东牟郡,他们还需要进行至少三天的休整。在这三天也是等待划分部队,是留在后面保证后勤线,或是前往某个前线部队,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命运。
  就在杨苏想要说些什么的时候,一片欢呼之声突然出现,他蹙眉看向欢呼的方向,脑海里却是在想:【军营重地竟然喧哗?】
  突然出现的欢呼声是一面面旗帜引起,原本汉部是没有旌旗的,四年来都是一直都是一个“光杆”部族,没有属于自己的图腾,没有属于集体的旗号,甚至军队也没有战旗。在今天,一杆杆黑低红字的汉旗在没有任何通知的情况下被立了起来,看到的人第一眼是发愣,随后想都没想直接欢呼出声。
  先是军营亮起汉旗,欢呼声来自于军方。
  随后,城镇和港口也是亮出汉旗,结果是有人之处皆有欢呼。
  军方对于有了战旗是一种热血沸腾的心情,他们总算是有了属于自己的旌旗,不再是一支“光杆”的军队。
  事实上不知道有多少将士想过多少次,军队不该有属于自己的旌旗吗?若说汉部仅有百来号人,亮起旌旗会是笑话,可汉部很久就有数千之众,两年前甚至已经能够武装数万军队。不持石碣的军旗可以理解,但总是要有旗号才算是一支完整的军队,偏偏迟迟没有什么动静。
  到后面,哪怕是一名小兵都能想得出来,不亮旗号也就罢了,一旦亮出旗号恐怕就是大举征战的时刻。
  现在,旌旗被亮了出来,代表征战力度会一直加强。
  军队中的将士有许多是近期新增,他们原本还在担忧会不会被解散,看到亮出旌旗却是不用多想了,日后绝对少不了大战。
  战争对于汉部目前的许多人来讲并不值得害怕,有战争才有挣军功的机会,有了军功才能成为功民。再来,通过战争不但可以获取爵位,连带财富事实上也是比较容易获取。一些更有抱负的人,他们无比期盼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人上之人,使自己的爵位更高,名下田亩和奴隶更多,甚至是渴望封侯拜将。
  【终于亮出旗号了……】杨苏兴奋之中却是无法掩盖心里的黯然,他看着自己面前的那些青壮,有些羡慕又有些欣慰地想:【他们算是遇上了一个不错的时局。】
  没办法,按照杨苏的理解,军队不需要身体有残缺之人,像是他们这种身体有残疾的人绝对与沙场无缘了。
  “这样咱们就不会只是来游逛一圈了吧?”
  “怎么会?肯定是要到前线!”
  “那真的是太好了,要是能够砍上一颗敌军的首级,咱们就能成为公士,也是功民的一员了!”
  “就是这样!”
  没人去提辅兵怎么砍敌军首级的话,他们想的比较简单,一连串的大战必定是会增大战争规模,那么不管是什么兵都会有上阵的机会。
  汉部最出名的格言是什么?是功名但在疆场取。
  几乎没有人去想,功名是在战场上获取没错,可战场并非是什么安全场所,大多数人下意识会认为他们一旦上战场肯定会大杀四方。
  比较理智的人却是有足够的信心,相对于那些连衣服都穿不起和拿着木棍啥玩意当兵器的敌军,汉部的军事器械历来就是无比精良,怎么都能够保证至少人手一件金属兵器。
  当然了,汉部接下来会面对乌合之众没有错,可绝对少不了一些正规军。
  “汉旗,怎么会是汉旗呢?”赵林有些发愣地看着城头迎风招展的旗帜:“难道不知道亮出这样的旗号意味着什么?”
  赵林年纪不小,通常能够活到五十岁以上的人,身份绝对不会简单。他是赵家的族长,他的家族是在三年前所波逐流跟着大多数东牟郡的人一块归附汉部,可是也像很多人一样,归附是归附,可卖命什么的却是休提。
  城内的街道上站满了大声欢呼的人群,那些人来自天南地北,绝大多数就是近期才聚拢到东牟郡来,他们之中的许多人在四年前只能算是战争难民,可四年之后却成为新的一批功民或家属。
  那些本城镇的居民也在欢呼,身在汉部统治区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幸运,虽然有太多的条条框框约束,可至少不会某天因为被看不顺眼当街杀掉。
  治安保障是很少的一部分,刘彦的统治疆域之下,发生改变的太多太多了。
  蓬莱这座县城建立的时间并不久,是在原有破败的城池基础上被修缮起来,花了大概三年的时间,又因为它离连同庙岛列岛和辽东的港口比较近,算得上是东牟郡比较繁荣的城镇之一。
  与之许多重新被修缮的城池一样,除非是某个谁掌有地契,要不土地都是归于官方所有,大部分被安排进城镇的居民皆是因功获得地皮。
  没错的,刘彦没有进行什么均田,讲的是要么立下功劳获得奖励,要么就去买。
  在汉部记功不止是计算军功,生产也能立功,就是生产纳税没有军功来得快。再则有一条相当简单的道理,军功途径封侯绝对比生产更有可能性。
  汉部亮出汉旗不是同一时间,是从泰山郡前线的部队最先开始,第二批是下密的驻军,再来才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往东一个又一个据点或是村庄、城镇,一批又一批的挂出汉旗。
  东牟郡在青州的最东边,东牟郡挂上汉旗已经比前面的那些晚了至少半个月,不过东牟郡不会是最晚的一批,再来还有辽东狭隘半岛和朝鲜半岛。
  有旗号的汉部和没有旗号的汉部是两种模样。
  之前,汉部虽然有安全保障,大家也觉得自己的生活不错,可是难免会有一种形容不出的感觉。怎么说呢?像是空虚或者不真实感,不敢相信自己的遭遇或者是生活环境是真实的。
  汉旗在汉部统治疆域升起的时候,随着兴奋、激动、错愕、惊惧……各种各样的情绪,该高兴的高兴,该害怕的害怕。大体来说反应还是比较好,会因为汉旗的出现有了更明确的辨认,知道自己是属于哪一方的人。
  “大战,马上就要有大战了!”赵林唤来了自己的两个嫡子:“之前为父一直反对你俩去加入军队……”
  两兄弟不吭声地看着父亲,他们一直埋怨既然已经身在汉部的统治区域,可是家族好像还想搞什么独善其身,后面不管是汉部崛起还是被灭,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他们认为应该参与进去,尤其是刘彦取得下密城之战的胜利后,意愿更加强烈。
  “之前刘使君不管有何成就,不过是一家一姓的兴衰,我们……”赵林闭起了眼睛,剧烈地喘息几声,重新睁开之后显得很疲惫:“从不参与一家一姓之兴衰。”
  老大赵文忍不住出声:“父亲,告示写得很清楚。石虎要灭绝我等,君上是要为我汉家苗裔延续,是要反击!”
  “呵呵呵……”赵林好像是觉得什么好笑,但也没有像以往那般训斥,而是说:“为我汉家苗裔之延续?”
  老二赵武点着头:“父亲难道不知道其他州郡晋人的惨况吗?”
  “刘使君的布告,已经将所有人拉下水了,是将汉部辖区至少七十万人彻底拉下水!”赵林摇着头:“虽然打了赢了数次,手中亦是有十数万大军,可是太鲁莽了。石虎随时能够召集数十万大军……”,他看着两个嫡子:“不过已经不重要了,既然被拉下水,不想上也得上,否则真的是活不了了。”
第245章
事关汉部生死存亡
  为延续汉家传承,不得不战!
  为汉家生存权力,必须要战!
  在某些人看来,刘彦举起汉旗却是要将所有人都拉下水,让所有人不得不投入到战争中去。可是他们也不想一想,哪怕是刘彦没有亮出汉旗,难道石虎就会放过青州的晋人?
  当然了,往歧异上想的人终究是少数,大多数人是陷入一种狂热的气氛之中。
  有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那就是当今年代晋人生存艰难,此前不知道有多少晋人渴望能够改变,才会有那么多的起事,可一次次都是被覆灭。非但是起事被扑灭,参与起事的人几乎就没有活下来的人,基本是被胡人赶尽杀绝。
  正是因为一次次的起事都失败,有勇气反抗的晋人都死了,留下来的人大部分是抱着明哲保身的想法,说难听点就是软弱怯懦之人。
  刘彦明明有金手指,一开始却显得那么小心谨慎是为了什么?不就是想要重新唤醒晋人的血勇么!
  听听那些欢呼声,一个个兴奋得脸红耳赤,渐渐地汇集成了整体的“战争”两个字。
  没有错,到处都在喊着“战争”,汉旗被竖起来的那一刻,谁都清楚大规模的战争注定会爆发。这一次大多数人没有表现出软弱的一面,是仿佛血在燃烧,大声呼唤“战争”。
  “君上一直在胜利,才有我们的安稳生活。”
  “没错!”
  “君上还会一直胜利下去,打出一个属于我们的国!”
  “万胜!”
  知道会爆发大战,有人欢喜有人愁,肯定不存在所有人抱着相同的想法,但是有一点没有变化,那就是无论乐意或者乐意,主动或是被动,他们只能是投身参与到战争中去。
  蓬莱城就出现了那么一幕,欢呼声过后,一个又一个家庭开始告别自己的亲人,青壮穿上了原先换下来的统一服装拿起兵器,他们与自己的家人告别,走向了城守府。
  “再说一次,君上没有下达动员令。众位各安其事,等待最新的通知。”
  有一种事情叫作幸福的烦恼,蓬莱城守韩锲目前就面临这种烦恼。他前面还会自己喊着,喊到嗓子都沙哑了才让属下去喊。
  涌来的青壮太多了,他们还不是人挤人地往前涌,前来的先排队,晚来的自绝排在队列后面,看去就是队列越变越长,形成一个长型的方阵,仅有几个在询问或是请愿,其余都是静立。
  要是不了解汉部社会构造的人一看,排列成方阵的青壮人手至少是一杆长矛,看去俨然就是一支集结起来等待命令的军队。问题是,这些青壮并不是受于某个谁的命令过来集结,他们是自发性地前来。
  “你可算是过了。”韩锲看着城尉雷蒙,哑着嗓子笑道:“看看怎么解决吧。”
  雷蒙看上去笑得很欣慰,行礼之后看向了列队的青壮,大吼:“命令!”
  列队的青壮下意识立正,长矛的杆也是敲了一下地面。
  “向后转!”雷蒙等待队列后传,又吼:“齐步走!”
  汉部长久的训练的效果被良好的体现出来,青壮脑袋里肯定有各自的想法,可是有了命令就下意识地遵从。
  “高兴归高兴,可是……”韩锲迟疑了一下,问道:“怎么解决?”
  雷蒙闷声闷气道:“我来处理。”
  超过千名的青壮是在口令声中列队走到蓬莱城的广场处,雷蒙没有多少废话,讲明白蓬莱城并没有收到征调兵源的领命,让大家伙该怎么过日子还是怎么过日子,随后一声“解散”就算完事,显得无比干脆利索。
  “城尉,大家伙没机会上战场?”
  “有机会的。”
  “可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9/8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