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校对)第1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0/821

  并不止有一块沙盘,还有蔇亭战场和即丘战场的两块,更有一块将琅邪郡和东海郡全部包含进去的沙盘,差别只是全局相对概括,局部看去则更显得清晰。
  袁乔苦笑:“我们能有一张山川舆图就不错了,可能地形上也会不全。”
  桓温没有说话,他着实不知道该说什么。
  其实不止是晋军出现这种情况。绝大多数的时候,地图只是画出一个简单轮廓,再标注哪里有城池,敌军大概在什么位置。甚至是地图上的轮廓错误,哪里有山,哪里有水源,等等很多东西是没有标注或标注错误。
  汉军再次给桓温和袁乔上了一课,至少是在探勘地形上面汉军有着绝对的严谨,该是什么地形既是什么地形,哪里有山,哪里有水,何处是树林,何处有村庄、城镇,等等看去很复杂的东西,汉军都给标注了出来。
  “庾家出猛人了啊!”刘彦对自己这边的战局知之甚详,该做的准备已经全做了,就等待付之行动,对于晋军敢真的北上却是非常压抑,等待带着人带来挂地图的架子前,问道:“前锋是谁?”
  纪昌答道:“主将谢安,副将王坦之。”
  刘彦听得一愣,不由重复问了一下:“谁?”
  纪昌又答了一次,然后问:“有什么不对吗?”
  看着没有什么不对,问题是历史记载谢安不是一再辞官专门教育谢家子弟,是等待中老年了才出仕?另外一个王坦之是出身太原王氏,为当朝尚书令王述之子,可这个时候不该是在会稽王司马昱麾下任职吗?
  当然了,刘彦讶异不是那些,是他知道谢安是谁,不知道王坦之是谁。
  “难怪……”桓温知道自己不该插嘴,可他还是说:“刘使君多多做好准备,车骑将军……真的要北上伐赵了。”
  面对桓温的提醒,刘彦除了笑着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刘使君,温知道使君对长江以南的世家有误会。”桓温一脸的认真,说道:“或许在使君看来,屡次北伐皆为笑话,可温想说你是错的。”
  刘彦现在在做的可是作战会议,不是在唠家常,但他没有阻止桓温往下说。
  “祖公(祖逖)北伐仅有数千,遭遇张平与樊雅的背叛,仍然坚持北伐,以一己之力平定张平与樊雅。后又遭遇陈川背叛,不得不撤往淮南,可祖公(祖逖)于后又重新夺回失地。祖公(祖逖)先后以微薄力量与李矩、赵固、郭默等割据势力抗衡,直至……”
  桓温讲的那些是祖逖时期的一些往事,遇到了需要解释的时候还讲的比较清楚,总体意思大概就是,不是世家没有北伐的意志,只是司马皇室老喜欢拖后腿,再来就是时局艰难。
  “嗯,我听明白了。但……那只是祖逖出力,司马家族一直在拖后腿,其余世家也是冷眼旁观吧?”
  桓温似乎不受影响,又讲了一些庾亮北伐的往事,最后才说:“屡次皆是血战,不知多少士卒战死疆场,以一隅之地,羸弱之军事,换来胡马不能南下。”
  所有人都在看桓温,了解详情的人一脸的严肃,不了解的人则是依然轻蔑脸色。
  刘彦注视着桓温,缓慢声问:“元子的意思是,屡次北伐不是笑话,是尽最大努力?”
  “事实胜于雄辩,温对使君这话印象深刻。”桓温很突然地揖礼:“温有一个请求,不知当不当讲?”
  刘彦点头:“但讲便是。”
  “温请求使君借三千骑兵。”桓温弯腰不起:“温愿意率此三千骑兵绕兰陵一线,进逼彭城。”
  那一瞬间,一些人情不自禁就是一声“噗!”,他们觉得桓温脑子肯定是出问题,借兵是说借就借,借的还是骑兵?
  知道什么是骑兵吗?知道骑兵有多么珍贵吗?东晋的军队二十来万才多少骑兵,桓温竟然一开口就是三千骑兵!
  “可行。”纪昌在一片吸气声中继续说:“君上,我们本来也是要威胁彭城,影响王鸾作出错误判断。”
  众人就不得不看纪昌了,他们看纪昌的时候眼神里满满都是不可思议。
  “一千突骑、一千轻骑与一千辅助骑手。”刘彦笑呵呵地看着桓温:“彦叔仍然为元子副手。”
  那一刻,帐内不知道多少人以为自己幻听,或是觉得在做梦。
  桓温直立起腰杆看刘彦的时候也是充满了震惊,眼眸似乎还带着感激?他其实也就是被气得快炸了肺,一怒之下要激刘彦试一试,再则是看出威胁彭城对汉军或晋军都有重要意义,才会开那个口,真没有想过刘彦会同意。
  就因为觉得不可能,导致刘彦同意下来反而是桓温脑子有些懵,是愣了很久,才开口问:“真的?”
  刘彦已经与纪昌在商议接下来的动作,闻言扭头看一眼估计还懵逼着的桓温笑了笑,随后又重新转回头跟纪昌继续商议。
  “元子。”袁乔苦笑了很久,抬手露出手掌里面的兵符,说道:“刘使君已经给出节符。”
  “这……”桓温依然震惊:“那可是三千骑兵!”
  经过那么多天的了解,桓温自认还算是搞懂了汉军的编制,分为数个阶级,等于是将部队的精锐程度有个仔细的划分。
  一千突骑兵毫无疑问是属于第二等序列的骑兵精锐,一千的轻骑是属于第三等序列的部队,一千辅助骑手按照汉军的划分就只是辅助人员不被算作战力。
  汉军的辅助骑手在装备上仅仅是比轻骑差一些,差在甲胄和兵器的种类之上,可是要在胡人的骑兵那里绝对能够算得上正规军,在晋军那边其实差的只是装备不会是骑术和武技。
  桓温拿着兵符还真的调动了刘彦应允的三千骑军,他原以为也就是三千骑军,可真正到手之后却再次懵逼。
  三千骑军指的是三千个骑士,战马却有一倍也就是六千匹。除了战马还有驮马和驽马接近三千匹,等于是每一个骑士都有一匹能够装载生活物资的脚力。
  在看到上万匹马的时候,桓温的内心其实是近乎于崩溃的,不是别的,就是激动。
  等待看到驮马和驽马携带的物资,临近崩溃边缘的桓温差点一屁股给坐到地上。
  “富裕如斯?”袁乔也傻眼了,他很认真的查过:“谷类、麦类、肉类、鱼类、酒……”,念了至少十种,怔怔地说:“再加上相应的兵器、甲胄与一些零碎,需要携带这么多的物资?”
  谷类其实是给战马食用,其余则是每一名战士的战士伙食……
第七卷
汉部立国
第262章
世家的生存法则(上)
  “汉军一名突骑的耗费大约是我们(晋军)的二十名步卒、六名骑卒。”
  “是的,轻骑的耗费是我们的五名步卒、两名骑卒。”
  简直就是活见鬼了!一个仅是崛起四年的势力,哪来的人力物力和生产力养出这样的军队?
  然而,刘彦还真的是花四年不到的时间弄出来这些,除了用不可思议来形容之外,难以用其余语言描述。
  “刘公(刘彦)有管仲、萧何之才?”桓温提这两个,一个是经济大能,一个是内政大能。他已经懵了数天,依然觉得震撼:“最为令温佩服的是,刘公真敢借兵于温。”
  瞧,刘彦仅仅是一个举动,愿意借桓温三千骑军,桓温提到刘彦的时候开始以“公”相称。而称“公”可不是看年龄,是看尊重程度。
  桓温与袁乔带着三千骑军从汉军主大营出发已经是四天前的事情,他们绕过承县与兰陵,突进到了博阳边上才进行休整。期间,他们还试探性地进击了一下博阳,没想到竟然轻易就冲锋进城,消灭和俘虏了千余石碣赵军,席卷能够使用的物资,现如今已经抵近到彭城百里之内。
  博阳的俘虏自然是没有带,桓温不是什么善良的人,后面是让俘虏挖坑把自己埋了。
  对于桓温的举动,作为这支三千骑兵校尉的李匡没有任何的看法,李匡接到的命令是在合理的基础上听从桓温的军令,另外就是监视桓温与袁乔,不可使之逃脱。
  骑军在外难以宿营,基本就是找个地方伺候战马,人再吃喝一些。想要睡觉倒也简单,驮马上有一张草席,铺在地上再拿出毯子盖上。
  草席和毯子都可以卷成滚筒状,不会占多少空间,再来就是它们也没有多少重量,但是对于出征野战的士兵来说,两件东西简直就是绝对美好的物什,于心灵状态上有着绝对的重要性。
  “没想到率领骑兵有那么多的讲究。”袁乔满脸的感慨:“不瞒元子,乔本以为骑兵就是一路驰骋,速度很快,对于长途跋涉也优于步兵,没想到……”
  “战马娇贵,爱惜它们才能发挥出该有的战力。”桓温其实之前也不知道的,他说:“轮流换马赶路,可日行二百里,但若有条件必须为战马梳洗,长途奔驰也要喂养少量豆类和大量谷类。”
  袁乔神秘兮兮地说:“那些突骑战马的马料里面有肉沫。”
  桓温倒是懂这个,他说:“听闻甲骑具装的战马皆是需要掺有肉沫,光是肯草可养不出优质战马。”
  “乔所看马经,只提战马需得养成奔跑的习惯,每日固定路程的奔跑非常重要。”袁乔苦笑:“可是马经没说一点,战马奔跑会消耗大量体力,没有足够的影响不止是掉膘,该是变得骨瘦如柴。”
  养战马本来就有需要正确的方式,不止是喂养马料,还在于规划战马奔跑,驯服上的步骤,再来就是细心照顾战马,刷洗、喂食、溜达、等等很多。知道了步骤不等于就能养出优秀的战马,要不同样是知道做菜的步骤,怎么会有做出“猪食”和美食的区别?
  “长江以南有马场,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吴、越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尤其是楚国可是万乘之国。”袁乔说的是东晋小朝廷努力在长江以南建设马场,他继续说道:“为什么之前可以培养出战马,到了现如今培养起来,百匹之中会养废七十匹,剩余的三十匹仅有五匹左右能够成为战马?”
  关于之前那些朝代在长江以南培育战马,能够找到的记载并不多,那还是受于始皇帝的焚书事件导致,毕竟始皇帝可是将各国的史书、地理志、列传之类的,能够找得到的全烧了,导致一些史料可不好找。
  东晋在长江以南培育战马的马场,大多是寻找难得的平原地带,可是很明显效果并不怎么样,甚至可以说异常凄惨,与之赵宋有得一拼,有差别的是赵宋有足够的财力顶住夸张的浪费,司马东晋小朝廷可顶不住。
  “刘公(刘彦)手中不缺乏战马,朝廷或许可以……”
  “不,刘公对朝廷敌意很强,不会同意。”
  “那些人真的是昏了头了,想要坏事,也该等待两败俱伤之时。”
  “不怪他们,谁让刘公举起的是汉旗。”
  桓温与袁乔聊了很久才双双睡去,之前两人必须要承认一点,风餐露宿有一张草席再加上一张毛毯,可真是美事。
  翌日,天未放亮,阵阵的马嘶声就在宿地响彻。
  他们是在一条溪边临时停驻,为的就是人和马用水方便。
  桓温和袁乔醒来的时候,那条溪水边上已经全是人和马,阵阵的喧哗声和马嘶声听上去无比的吵杂。
  清晨的朝阳已经露出半边,昨夜因为没有足够的光线看不太清楚周边的环境,桓温半坐在草席上左右四顾,看到李匡盘膝坐在正对面,又看到周边没有清除干净的杂草上有着露水,撑在草席的双手也感到了湿润,甚至是毛毯上也有湿掉的感觉。
  没办法,野外露宿就是这样,哪怕是夏季都别奢望能够多么干燥,要不老人们就不会总是奉劝不要风餐露宿,免得老了有风湿病什么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0/8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