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校对)第1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6/821

  这一下蒋干直接就是发怵:【有没有搞错!?是我们不知道发生什么,还是什么情况,怎么会有那么多国家派来使节!?】
第285章
蔽海而来
  唔……有点悲剧的事情发生了,那就是东晋小朝廷的船队出了长江口,也就是扬州那边的时候,一场大风直接吹翻了那一艘最大的楼船。
  庾翼是什么身份?必须是乘坐最大的那艘楼船,其结果就是船翻的时候连他在内,使节团中只要是身份尊贵一些的人全部都倒霉催了。
  天幸的是当时这一帮贵族在甲板,发成翻船事件时还能狗爬式地游一段,大多数是被旁边的船只救上去,少数则是随船沉入大海喂了鱼虾。
  贵族有幸存者,还不算少,船员和随船士卒、随从、侍女等也逃了一些,余下接近八百人和一大批值钱的物资全部葬入大海。
  海上翻船什么的,于东晋这边其实并没有少发生,怪只怪小朝廷没有听专业人士的劝导,非要将那艘五层的楼船开出海。
  发生海难之后,小朝廷可不会管之前有没有人劝导过,上层永远不会有错,错的是中下层,结果是船队的将官被砍了脑袋,那些侥幸在发生翻船中幸存下来的船员、随从、侍女也有一个算一个全掉了脑袋。
  “东晋小朝廷的船队停在了京口(以前叫丹徒),要求我们派去舰队。”吕议是一脸的便秘表情:“要求是大舰队,要彰显小朝廷的威风。”
  名单列的好像比较详细,多少料的大船要多少艘,战舰需要多少,出动的水军数量不能低于多少。
  当然了,汉部这边是分内河水军和海上的海军,东晋小朝廷那边统一称作水军。
  东晋小朝廷也没搞懂汉部的海军都有什么船,是以他们自己的划分,也就是“料”来判定船只有多大。
  1料大概是0.325吨,发生侧翻的那艘五层楼船是3500料的存在,也就是1137.5吨的船只。这样的船只在东晋其实数量非常少,选择五层楼船作为初始的旗舰,那绝对是为了装逼。不过,显然东晋小朝廷的装逼之路刚出了家门就结束了,装逼没有装成还赔进去了近千人。
  3500料啊!那可真的是很大了,要深切的知道一点,西方哪怕是到了中世纪时期,船只吨位其实也就是以200吨到400吨为主,少有超过400吨的船只。有一点比较坑的就是,西方人玩的是大海,东方人玩的却是内河船。
  汉部这边的船只种类繁多,像是最多数量的柯克帆船也就是200吨的一种,它们主要是被作为运兵船使用。后面系统能够出产渔船之外的船只后,叫不上来名字的运输船载重有400吨。战舰中,射床弩的那一款也就250吨,喷火的那一款是200吨。
  受于陆战兵种极度需要的关系,刘彦没有“召唤”多少海船,因为那是一件极度没有必要的事情,运输船还有点用,战舰“召唤”出来纯粹就是落灰,因此仅仅是“召唤”少数的一些战舰。
  必须说明的是,一艘船召唤出来是携带船员,并且消耗的人口上限只有1,但上面的船员除了参与船只运作之外,不能干其它的事情。
  刘彦接到东晋小朝廷的要求时其实是乐了。
  借别人家的东西摆谱,那还是摆谱吗?还是东晋小朝廷想干什么?
  “对方要求进贡,需要什么船只会在舰队中进行挑选。”吕议就是因为这个而感到便秘:“不要脸到一种程度了。”
  “不,对方是在害怕。”纪昌从另一个方向思考:“‘天下’间仅我们一方可以畅行于大海,小朝廷早就想要获得海船建造方法。”
  还真的就是那么一回事,例如名号叫宫陶先生实际上叫司马如的那个家伙,他就千方百计地想要窥探汉部的造船场所,不止一次收买汉部的官员意图获得海船图纸。这个家伙已经在朝鲜半岛上被捕,关押的地点是在马石津。
  看司马这个姓氏,司马如该是东晋小朝廷的皇室?其实却不是那么回事。他原姓卓,司马是赐姓。
  纪昌说的完全没有错,东方这边目前真的只有汉部一家又成熟的海船体系,余下基本搞不懂海船和内河船有什么区别,结果是拿内河船到大海航行的人很多。内河船在大海风平浪静还好,一旦遭遇稍微大一点的风浪基本就是个悲剧的下场。
  “我们可要派遣舰队?”纪昌是倾向于派出一支大舰队,他说:“不登岸,仅仅是接人。”
  “不现实吧?”桑虞嘻嘻笑着说道:“南边那些废物好享受,屡次出门必定会带上无数坛坛罐罐,随从与侍女更是必不可少。不靠岸,光以舟船可捣腾不了多少大物件上船。”
  刘彦奇怪地问:“大物件?”
  “是啊,是啊。”桑虞板着手指:“床必然会有,再加上他们用习惯了的屏风、案几、等等许多器物,或许还有梳妆台等等?”
  刘彦刹那间就懵逼了。
  晋人贵族的享受已经到了这等地步,出门还得带着床?这个全然不是在开玩笑,他们出门要准备很久,必要的享受绝对不能缺少,少了就绝对不出门。
  “没那么夸张……”吕议苦笑着说:“有条件的时候才会弄,不是不能将就。”
  “言之,虞只说一点,女伶和美姬绝对不会少吧?”桑虞见吕议承认,嘻嘻笑说:“女伶和美姬以色侍人,不打扮怎么可能?那样会携带多少不必要的物资?”
  吕议竟然无言以对。
  晋人对于女色上的享受有一种近乎于病态的坚持,这个不分长江南北,看看汉部几个原为家族族长或是高层人物,谁家里没有养一批女伶、美姬、舞娘、厨娘。这些女人分工还挺详细,有专门伺候人睡觉、梳洗,有专门伺候吃、喝、拉,有专门搞声、舞,近乎于只有想不到的,没有不存在的。
  “去!”刘彦拍板:“必须是大舰队!”
  东晋小朝廷一直没有正视汉部,从来都以为可以随意拿捏,哪怕是汉军干掉了徐州军也仅仅是让东晋小朝廷稍微重视了那么一下下,但依然是抱着予夺予求的姿态。
  “不是去接人。”刘彦缓缓地说:“去晃一圈,让那批鼠目寸光的家伙看看什么是海军。”
  纪昌秒懂,去是去示威,再来就是嘲讽一下东晋小朝廷,可能还要为日后的贸易打下伏笔之类的?
  多大的舰队才算是大舰队?刘彦挑出来的是近三百艘的船只和战舰,其中的一百五十艘战舰纯粹就是临时“召唤”出来。
  汉部的海军主要驻地是在马石津,他们得到命令之后是先赶回灵山岛那边与友军会合,三百艘数量的舰队在长广郡进行必要的补给,然后浩浩荡荡开始南下。
  超过百吨的船只体积从来不小,尤其是不是楼船的款式。这样一来三百艘船只排开来航行,看去占据的空间就是茫茫的一片。
  因为青州暂时没有大战事的关系,纪昌是自告奋勇作为舰队第一人南下。他们是逆风状态的航行,走的当然就不可能是笔直航行,实际上是绕着一种圈,那也是季风不允许的情况下,偏偏又要出航的办法。
  从青州长广郡到扬州的长江口,地图直线距离约有一千四百里,考虑到不可能走直线航行,绕着绕着谁都不太好算究竟是走了多远的距离。
  花了接近二十天的时间,纪昌再次看到陆地时,询问一下得知已经靠近一个叫沙洲岛还是什么岛的地方,航线往西边移动就是长江出海口。
  一路上,直至靠近到东晋小朝廷地盘时,舰队根本就没有在海上遭遇什么船只,还是离长江口近了一些才有船只的影子。
  对于汉部海军这么一支庞大的舰队靠近长江口,事实上东晋小朝廷的长江水军收到消息是又懵又惧的心情。
  东晋小朝廷的长江水军规模一点都不小,可以说少了其它什么部队,小朝廷也不敢少了长江水军的建设。
  长江是天险,有了天险还要有相应的部队进行固守,不然再怎么天险也不靠谱。东晋小朝廷二十余万军队,仅是长江水军就占了二分之一,军费总投入超过七成是花在了长江水军之上!
  收到长江口有大舰队靠近的消息,东晋小朝廷的水军懵逼之后大肆集结,他们绝对不是想着那支舰队来自汉部,倒是想成了大舰队是属于石碣赵国。
  石虎可是征集了数十万人在猛造船,目的是想要从海上进攻辽东的慕容鲜卑。
  石碣赵国选的造船地点是在青州边上,刘彦崛起之后,石虎造船的事情其实是干不下去了。最后那些强征的匠人和劳力,有大半是落入了刘彦手中,其余竟是被残忍地溺死。
  “什、什么……么!?”庾冰失态了,是错愕和茫然,还有绝对少不了懵逼:“赵军的水师?”
  得了,搞半天东晋小朝廷依然不知道是哪一方在靠近长江口。难道要怪汉部水军离岸边太远,不是东晋水军被翻船事件搞怕了不敢派船出海查探?
第286章
丢人丢大发了
  大海之上,汉军招展,每一艘船只的船桅之上必定会有一面黑底红字的汉旗。
  三百艘船广布在海面之上占据多少空间?每一艘船只的长度不会少于二十三米,宽度基本在六米以上,相互之间必然需要拉开足够的间隔,特别是为了层次分明特地摆下队形,看去能看到头却看不到尾。
  也许说看不到尾是个错误?大舰队看前面的船还能看到轮廓,后面的船只只能看到船帆或是船桅。那是地球为椭圆形所决定了的事情,可不就是离远了先看到船桅才看到船身嘛!
  “鳞次栉比!”庾冰瞪得眼睛都圆了:“蔽海而来!”
  鳞次栉比是个什么意思?多用来形容建筑物、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这个成语的典故有两个,《诗·周颂·良耜》:“获之挃挃,积之粟粟。其崇如墉,其比如栉。”;南朝宋(不是赵氏宋朝)·鲍照《咏史》诗:“京城十二衢,飞甍各鳞次。”
  当然啦,庾冰说的不是“鳞次栉比”,他说的比较多,但就是这么个简略的说法。
  的确是排的很整齐和密集,大舰队向着长江出海口黑压压一片而来,看那汉旗猎猎,再看船阵排布,哪怕是离得远也能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压迫感。
  “不、不应该啊!?”谢安今年才二十三岁,看着就是一个年轻且斯文的小伙子,打扮万分的讲究,一丝不苟的看去是一个很讲礼仪的人,可看到大舰队也失态了,发懵一样地说:“四年啊,仅仅是四年,刘使君……不,是齐王怎么能够发展一支陆上强军,还能大肆建设水军?”
  没办法,有金手指的刘彦就是可以这么任性,就是可以这么不按照常理来搞。
  齐王?东晋小朝廷的新任皇帝司马岳比前一任大方得很,最新的论断是封刘彦为齐王,那是在汉军歼灭徐州军之后才有的结论,之前不管是上一任东晋皇帝还是朝中的门阀、世家,他们可全部同意。
  庾冰的眼神很可怕,死死盯着轮廓越来越分明的大舰队,下意识就说:“管它如何发展而来,如能为我等所用……”,下面的话没有说,估计是自己都觉得太不堪?
  知道东晋小朝廷维持庞大的长江水军每年要砸进去多少财帛吗?要是换成铜钱,几座大山绝对能够堆满。
  明白东晋为什么一直向西南进行扩张吗?除开是长江以北的故土难以收复,还不是为了获取造船的用木。
  造船可不是用什么木头都能造,再来是需要足够多的桐油,长江以南可以造船的木材大批被消耗,东晋可不得死命的去欺负西南那边的土著?还甭说!东晋也是收复了一处失去的故土,那便是交趾,又在那边设立了交州,并设下武平郡、交趾郡、九真郡、九德郡、日南郡。
  “是啊,要是能为我们所用,收复中原易矣!”谢安完全就是有什么说什么:“可惜了,已经封王……”
  司马晋国并不讲究异姓能不能封王的事情,要不也不会封慕容皝为燕王。可那是对胡族,对同为华夏苗裔的人可真没有异姓封王的例子。
  东晋小朝廷对刘彦进行封王?那可就真的没有什么话好讲,不是视为异族,就是视为死敌。
  庾翼在一旁抿着嘴,他们这一家子都是美男子,一个比一个看去俊美,就是抿嘴也抿得非常好看。他压低声音说:“等下他们靠岸,是不是按照计划行事?”
  一帮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全部都有些发愣。
  “恐怕……难了。”庾冰满心的纠结:“原以为能来个数艘就算很多,没想到……”
  到现在东晋小朝廷的这一帮人都还没有数清楚汉部来了多少艘,只看到一排排排列整齐。数量一多,他们还怎么耍手段?
  他们是站在岸边的某个山头看,海拔越高越是看得清楚。长江出海口那边是密密麻麻的汉部海军,往西边的河道之上却是密密麻麻的东晋内河水军,再看京口的对岸就该是一批风声鹤唳的石碣赵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6/8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