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校对)第2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7/821

  众人对刘彦注意的方向有些错愕,现在好像不是关心环境的时间,该是要苦恼弓弩之利被抵消,汉军要怎么挡住羌族军的强攻吧?
第326章
攻势开始
  绵长的号角声不断在羌族大军的营寨中被吹响,声音的背景墙是一道又一道无论怎么数都无法数清的炊烟。
  厮杀之前总是要给士兵吃上一顿好的,期望士兵能够因此而更加卖命,统兵数十年的姚弋仲怎么会不了解这一点呢?他这一次带来的牛羊数量超过百万,之前仅仅是给予士兵该有的份量,今天却是决定让士兵敞开了吃。
  目前的季节才是夏季,牧畜的膘并没有被养上来,不管是什么样的烹饪手法,宰杀掉的牛羊并没有足够多的肥膘,对于士兵来说不够肥腻是很可惜的事情。
  天色放亮之后,羌族营寨内不止有苍凉的号角,一阵又一阵的鼓声也加入了进去。
  种种号令之中,吃饱喝足的士兵被带出营寨,一些人接受刀盾车和各种木板车,喊着号子声推动器械向前。
  从汉军营寨的方向远远看去,羌族营寨前沿已经被各种器械车辆布得满满,若是想要认真数的话,各种器械车辆的数目绝对不会低于五千,可见过去的数日里他们是多么疯狂地在打造器械。
  到了出战的时刻,羌族士兵在做最后的准备,他们尽可能地在器械之上安置防火的东西,可以是湿透的布或者皮草,也能是各种装满了沙土的麻袋。之所以这样干,无非就是担忧火箭的射击让器械燃烧起来。
  除开大批的器械部队,羌族的骑兵也被大举动员,随处可见出了营寨正在热身的骑兵,以至于视野可及的范围之内到处都是战马奔驰的身影。
  羌族大军这边在忙碌备战,汉军那边当然也不是什么都没有干。
  汉军的弓弩部队在准备大批的火箭,连带床弩和车弩部队也是如此。抛石车部队则是在准备火油罐,之前他们只是少量使用过。
  除开远程部队之外,汉军的近战部队正在一遍又一遍地加固工事,那些工事可以是篱笆墙、土墙、拒马丛、木栅栏等等,偏偏就是没有看到壕沟的影子。
  那是极度没有办法的事情,刘彦率军刚到就是作战状态,压根就没有功夫去挖壕沟,再来就是壕沟也不是那么好挖。
  面对羌族军队发狂似得建造挡箭器械,其实汉军这边是一种近乎抓狂的郁闷感。汉军走到哪里都是展现弓弩之犀利,很多时候就是一再射箭迫使敌军投降,别说那种己方没有损失就能给敌军带去无数伤亡的打法有多么爽了。
  有矛就会有盾,汉军也不是没有遭遇过大肆建造挡箭器械的敌军,但之前那些敌军与羌族大军比起来真有些过家家。
  弓弩之利要被抵消,可以预见接下来弓弩的作用会降低,双方的近身肉搏战则会上升。
  汉军在这边的总兵力只有三万,以今天姚弋仲动员的情况看来,羌族被动员起来的部队至少有十二万,那就是四比一的兵力差距。
  军队扎营可不是挤在一块,像是汉军的营盘就是分布在三个区域,一个主营和两个拱卫营盘。兵力更多的羌族军队那边,随着数量的增加营区必定是会更多,分布出去的占地少说是方圆数十里。
  “下令……”姚弋仲全副戎装,抬起的手往下轻轻一挥:“部队推进。”
  号角之声“呜!!!”地吹响,然后是“咚咚——咚咚咚——”有节奏的战鼓之声。
  得到命令的羌族士兵又开始喊起了号子声,头批的八千羌族士兵一边推着沉重的刀盾车或是木板车,一边喊着“嘿哟!嘿哟!”的口号。
  看刀盾车的体积,一辆该是有个三百斤左右的重量,现在这么个年头不会存在什么橡胶轮胎,车轱辘只会全是木头结构,再来就是车轱辘未必会真的是全圆形的状态,推起来的感觉可想而知。
  对了,目前也没有车轴这么一个东西,代表车轱辘转起来是单轮转动,想要转向并不会太容易。
  每辆挡箭器械是由五到二三十人推动,每一辆器械后面会跟着数十到数百不等的士兵,那些士兵不管作战兵器是什么必然还会手握一张盾牌。
  不适用牧畜拉动器械的道理很简单,现在这么个年头可没有格物,更不会有什么物理学,再来就是没有那么多时间让工匠去脑洞大开,后置的牧畜推动没功夫弄。那么他们建造器械就是为了挡箭,使用牧畜在前面拉,难道是为了让畜力去给箭射?
  羌族士兵手里的盾牌看去很杂,有共同点的就是为木质结构,会显得很杂是士兵又各自在盾牌加上认为有必要的东西,例如蒙皮。至于铁片啥的,别说是胡人了,哪怕是动手能力强的晋人,没有材料怎么搞?
  近一千辆各型器械,后面跟满了士兵,他们向前推进起来动静非常大。
  向前推进了一段距离,近千器械车辆分成了两波,向着汉军营寨的两个拱卫营地而去,等待他们左右分开之际,羌族营地又有新的部队推着各种器械车辆向前,分明一开始就是要三个汉军营地一块打。
  “姚弋仲一旦下定决定……”刘彦脸上带着笑意:“动作就这么大。”
  纪昌等人可笑不出来,羌族发疯似得建造挡箭器械,汉军的弓弩之利被抵消,他们的兵力又处于绝对的劣势,接下来的局势可会显得很糟糕,尤其是汉军这边的骑兵数量是劣势中的劣势,被动的局面简直已经注定。
  “放松,都放松。”刘彦一点都没有什么紧张的感觉,笑着说:“这样的局面不是我们早就料定吗?也是我们想要的。”
  没人说什么,大多数是在苦笑。
  对啊,他们一开始就会苦战的心理准备,一切都是为了吸引姚弋仲渡河而战,好利用地形尽可能地将姚弋仲的这支羌族大军歼灭,可真正面临糟糕的局面时,还能轻松得起来该是多么的没心没肺?
  “君上,我们……”桑虞没有了往常的嬉笑,严肃问道:“需要支撑多少天?”
  刘彦平淡地说:“取决于姚弋仲会挡住我们的援军多少天。”
  战场是由多个局部构成,有分孰轻孰重和激烈程度,第一批的汉军会是从济水的西南方向而来,第二批汉军则是会直接从正南方而来,姚弋仲怎么都不会轻易让汉军的援军与刘彦本部会合,那么可想而知会延伸出多少个局部战场。
  这样的局面真就是汉军想要的,但一切都会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刘彦所在地的防御住,等于是刘彦是一个香饵,也是整场战役的关键。
  “想要达到目的,不冒险怎么可能?”刘彦是真心平淡,微笑道:“不这样的话,姚弋仲怎么会牢牢待在这里?”
  用刘彦去作为诱饵是一件极度冒险的事情,因此除了刘彦自己之外,其余所有汉部的人员都是反对。对于汉部来讲,刘彦这个领导人的重要性不用过多言语,不止因为刘彦是汉部的统治者,一切只因为除了刘彦没人可以快速组成部队,船舰也是刘彦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快速组建而成。
  密集的梆子声在汉军的两个拱卫营地被敲响,那是进攻的羌族部队已经接近到强弩的射程之内,梆子声过后是不断被激射而出的弩箭,每一发弩箭皆是燃烧着火焰,它们从被射出去到落下的过程也就是数个呼吸之间。
  “举盾!”
  木头的碰撞之声频繁响起,那是羌族的进攻部队将盾牌举起又尽量靠拢,头顶上形成了一片盾牌堆叠而成的屏障,几乎是下一个瞬间大批量的火箭落下,箭镞落在盾牌之上发出仿佛是下雨一般的敲击声。
  一声声的惨叫在磕碰声中响起,那是弩箭穿过盾牌的空隙射中人体,一人倒下就会露出一个空隙,使得该片区域的羌族兵呼喊着、咆哮着,为的就是赶紧将空隙合拢起来。
  第一波射击之后就是第二波,连绵不绝的射击在过去的数天让羌族兵吃足了苦头,与汉军交战之前他们从未遭遇过这样的箭阵攻势,要不也不会打造如此之多的挡箭器械和盾牌。
  带火的弩箭落在盾牌之上,若是盾牌为金属结构也就罢了,木质的盾牌不管之前做了什么措施,被火考得久了总是会燃烧,结果是烧焦味开始出现,浓烟也开始出现在战场之上。
  呼延盛无比焦急地说:“我们需要加快推进速度!”
  姚弋仲却是眼睛死死盯着一再发射箭矢的汉军营地,他知道准备工作已经起了作用,对于发生的状况也早有心理准备。
  要是能够加快推进速度,进攻的羌族部队怎么可能慢吞吞地往前,问题是挡箭器械的速度也就那样,再来是举盾推进的部队速度一旦加快就会变得松松散散,这样一来加快速度根本就办不到。
  “这样的局面已经很好。”姚弋仲笑了,他指着汉军营寨:“他们的射箭频率比之前的任何一次都要快,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呼延盛不断眨动着眼睛,下一刻也笑了:“汉军也变得焦躁了,对我们来说是好事。”
第327章
稳如泰山
  器械物量是什么?它是切先进与落后的总称,也是决定战争走向的伟力。
  汉军拥有强悍的弓弩先进性,导致姚弋仲需要想方设法来抵消,亦是需要下足够的决心的付出伤亡。
  烘烤过久的木盾燃烧起来,天上落下的箭矢却是没有停下,导致哪怕是手被火烤着,脑袋顶上高超的温度下压,手持盾牌的羌族兵都不敢丢弃盾牌,只因为不丢掉盾牌或许只会是烧伤,丢掉盾牌却会被箭矢射死。
  当然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足够的意志,那些丢开燃烧盾牌的区域,他们下一瞬间就会被清空,是一种箭矢像极雨点般落下,失去挡箭牌的士兵中箭成为尸体,不久之后尸体开始燃烧得焦黑。
  虽然还是有惨重的伤亡,可这一次羌族部队的伤亡比起以往要轻上非常多,那就是器械带来的价值。
  羌族部队推进到汉军的床弩和车弩的射程时,汉军营地之内频繁响彻令人牙酸的声音,随后就是弓弦的嘣动巨响,一杆杆粗大的弩箭被激发而出,它们带着尖锐的破空声落下,或是击中刀盾车,或是落在体积更大的挡箭器械之上,更多是落在了结成盾阵的羌族士兵群众,自然也少不得是落了个空。
  每一发命中目标的粗大弩箭,它们都会带来巨响,箭镞穿透木板,前进中的刀盾车猛地一阵还是幸运的,有些刀盾车是被射中之后直接翻倒。
  体积更大的器械,它们的体积大且更重,被命中之后是被穿透带起横飞的木屑,不过也仅是这样,使得躲避在后面的羌族兵一见立刻发出阵阵的欢呼声。
  被命中的步兵方阵则是响起了不断的惨呼,每一杆粗大弩箭的落下,一阵阵的盾牌与木屑横飞之下,必定是被巨大的撞击力清出一条笔直的空间,那条空隙之内是七倒八卧惨叫的伤者,还有被弩箭射穿变成串的尸体。在下一刻,那些惨叫声会停止,因为后面还有密集的箭矢会落下,终结他们的一生。
  三万的汉军之中,弓弩部队的数量足够一万二,算上操作床弩、车弩、抛石车的士兵就是一万五,也就是说可以用于近战的汉军占了一半。
  远程兵种毫无疑问也是能够参加近战,但只要指挥官的脑子没有坏坏绝对不可能将这些兵种投入到消耗战之中,毕竟不管是弩兵、弓兵、工程兵都算是特殊兵种,培养起来的难度和消耗的资源远比一名看似珍贵的骑兵低不了多少。
  进攻的羌族部队进入到二百五十步就遭遇到床弩和车弩的漫射,场面看上去似乎很惨烈,实际上床弩和车弩的数量与弓弩手无法相比,产生的伤亡有限,只是对羌族兵的心理造成震慑。
  姚弋仲跳出来作为第一梯次进攻的部队,每一名士兵都有家人,那些家人就是人质,迫使那些投入进攻的士兵哪怕是死都不敢逃跑,要不在漫天的箭矢和粗大弩箭之下,伤亡人数超过一层部队早该崩溃。
  第一批被投入进攻的部队接近到两百步时停了下来,推动器械车辆的人在将器械互相靠近,渐渐一道由器械组成的墙面在形成,尽管汉军射来的粗大弩箭和普通弩箭依然不绝,可是那些庞大的车辆随着不断组成墙面,躲避在后面的羌族兵还是得到最大的庇护。
  “成功了?”姚弋仲时时刻刻都在注意,看到哪怕是汉军击中车弩和床弩射击,组起来的墙面依然没有崩溃,大喜道:“应该给尹弼记功,记下大大的功劳!”
  尹弼是晋人,乃是石碣赵国的记室参军。记室参军就是进行文牍记录的官职,他这一次是被石虎派来记录姚弋仲的出征事宜,姚弋仲为了抵抗汉军弓弩犀利进行意见征集,他就给出了这么一个看似很笨却绝对有效的建议。
  很多时候其实越笨的办法就越有效,区别就是有没有想到或办不办得到,汉军这边看到那些高耸的木头墙变成屏障,射去的火箭被上面的人掀开窗户倒下水弄熄灭,仅有粗大的弩箭可以造成伤害,第一线的汉军各军官不由面面相觑。
  “真该死!”司宏壮有些着急地说:“他们恰好是在抛石车的射程之外!”
  汉军的抛石车射程只有一百八十步,进攻的羌族部队只是抵近到两百步,那么汉军可以将抛石车前移吗?当然可以移动抛石车,但会打乱箭阵的部署,同时需要一定的时间,战场之上瞬息万变,谁又会知道下一刻将发生什么。
  看到方案有效,羌族大军这边可谓是士气大振,他们在等待后方的后续命令。
  位于中军位置的刘彦看到前方的景象略略错愕,哪怕是姚弋仲立起可以作为屏障的木头墙,可双方还是相距两百步,羌族的部队还没有推进到可以互射的距离,至于那么兴奋吗?
  其实羌族部队立起来的木墙并不长,尤其是刀盾车合组的墙面并不算高,但它们的出现对于两军士兵心态起到的变化却是无比重要,最明显的就是羌族那边不是那么畏惧汉军的弓弩,干起活来变得比较麻利。
  战争打得本来就是士气,士气高的那一方做什么都会有足够的底气,士气低的那一方则会干什么都会显得缩手缩脚。
  司宏壮看向了排在前面的强弩手,他能够发现那些强弩手存在一定的迟疑,是激发强弩射出去之后,无法确认是否射中目标的迷惑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7/8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