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校对)第2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9/821

  司马兴男北上之后,带来的人和物都显得有些夸张,仅仅是仆从就超过一千人,物质上面恨不得将床都从长江以南搬过来。
  因为带来的仆从(含护院、武士)和东西太多了,桓温得到的土地却是不多,再来是原先桓温没有爵位难以被赏赐宅子,司马兴男要购买土地却被告知政策有限制,她可是在黄岛区那边指着当地县令骂。
  不说桓温,其余娶了司马一家子女儿的人也好不到哪去,最为搞笑的是颍川郡颍阴县(今河南许昌)人,身为东晋大臣的荀羡,他是曹魏太尉荀彧六世孙、光禄大夫荀崧之子。他听说司马皇室要嫁女儿给自己,也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心理直接跑路了。
  其余的几个国家,张氏凉国的公主可以接纳,而这个公主其实是张寔的女儿,也就是张骏的妹妹,出嫁人选并不是张骏的女儿。
  张氏一族还是一个比较不错的王室,他们很少掺和中原的破事,自张氏凉国成立起来也真的起到了保护汉人的责任,并且一直致力于收复西汉和东汉一直处于控制的西域。
  对于刘彦来说比较重要的是,张氏一族相对“温和”,他们没有逐鹿中原的野心,那么矛盾点就不会多。
  认真而言,刘彦要是知道历史对张氏一族的记载,他会为自己的决定而感到高兴,那是因为张氏一族对正朔非常看重,只要刘彦能够被承认为正朔的话,有条件地合并张氏一族并非没有可能性。
  所谓的有条件只能是“封建”。而封建的真实解释应该是,君王封臣下某块土地,臣下得到土地之后拥有自行建设权。所以咯,对于想要集权和搞收拢主义的政权,封建就是一个不好的名词。
  冉氏秦国那方面比较诡异,冉闵本身没有女儿亦是没有姐妹,他没有搞一个收某个女子为女儿或是姐妹的事情,是选择让自己的王后的妹妹出嫁。所以冉闵嫁的不是公主,是封君。
  封君出自先秦时代的一种体制,卫人鞅成为商君就是这么一回事,大多就是一些异姓又有大封地者,又或是立大功不得不犒赏者。从先秦之后,封君出现的频次变得极低,西汉还相对比较常见,东汉则几乎没有,倒是到了李唐时期封君又开始盛行,可李唐的封君是种没有封邑的荣誉爵位。
  冉闵的王后是董氏女,为中原董氏一族,传闻董氏与东汉末年的董承同为一脉。董承就是汉献帝刘协妃嫔董贵人之父,也就是那个“衣带诏”的始作俑者之一。
  刘彦对于和冉闵成为连襟并没有什么排斥感,尤其是董氏女因为封君的关系在关中的郿县那边还有一块封地。这一块封地冉闵没有和刘彦闹翻之前必然不会收走,本着娶谁不是娶,娶了一个有封地的封君还有地盘得,还纠结什么。
  事实上刘彦也想要与冉闵有连襟关系,想法与对张氏一族那边类似,差别就是冉闵与张骏并不是同一种人。
  冉闵成了君王与没有称孤道寡之前简直就是两个人,不管是本来历史,还是刘彦改变的这个历史。
  刘彦这边得到关于冉氏秦国那边的情报,冉闵刚刚处死了潼关副将,而被处死的潼关副将可是董王后的娘家人。
  冉闵处死董王后的娘家人看着理由充分,是苻洪的氐族军屡次攻上城墙,可潼关主将是申钟,要有责任也是申钟。冉闵杀自己王后的娘家人,那是出于一种政治目的,表示自己连王后的娘家人说杀就杀,其余人最好悠着点。
  自己王后的娘家人被当成鸡杀给猴看,想来潼关战事真的不利到一定份上,可冉闵此举是稍微稳定了战事,但也足够令许多人感到心寒。毕竟自己老婆的娘家人都能随便找个理由干掉,那么非亲非故的其余人是不是说捏死就捏死?
  “从这一点来看,秦王的政治智慧十分堪忧。”桑虞等人已经与刘彦聊到了是不是要援助冉氏秦国的话题,他顿了顿才继续往下说:“也能猜测得出,君上哪怕与秦王成为连襟,于利益面前也不会有什么情面可讲。”
  刘彦只是在创造一种可能性罢了,世界上哪有真正完美的人。
  冉闵曾经作为石碣赵国镇压不服的刽子手,手上沾满了反对和抵抗石碣赵国统治的人,里面几乎哪个族都有,尤其是晋人的血。
  冉闵不管是对东晋小朝廷还是张氏凉国都没少在战场上杀人。仅仅是有数的两次石碣赵军南下,他亲手干掉的东晋大将就有七人之多,无名无姓的更是不知道有多少。他还被指派跟随石鉴西征,亲手杀死张氏凉国方面的将领六人。
  冉闵的名气可不是用嘴巴吼出来的,那是建立在尸山血海之上。
  因为冉闵之前作为石碣赵国将领没少替石虎杀人,中原晋人、长江以南的晋人、西边凉州的汉人,一些国家中绝对少不得一些恨冉闵入骨的人存在。
  冉闵的复杂程度真的不一般,这一点刘彦内心里无比清楚。
  不管冉闵做过什么事情,石碣要屠灭中原晋人的时刻,冉闵虽说是在政治斗争失败下,石虎说好的太子位没有得到,又遭到包括众多石虎之子和所有胡人的敌视和攻击,才迫不得已才站出来喊屠光胡人,可至少还是喊了也真的得到响应。
  【不甘人下这点非常不好办。】刘彦手里握着关于冉氏秦国请求援助的名单:【从理所当然地索要援助而不愿意有任何付出这点来看,他可真的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大王啊!】
  对的,冉闵要援助,至于付出什么则是半点没提,倒是说了不少冉氏秦国是怎么吸引石虎麾下庞大兵力的事情,认为在共击石碣赵国这一点上冉氏秦国付出的贡献已经足够。
  话说回来,好像刘彦才是那个一开始就吸引石碣赵国最多军队的人吧?汉军与姚弋仲所率的庞大军队才刚刚打完,还牵扯着三支石碣赵军,讲贡献什么的,谁和汉部比。
  刘彦这边的任何人都不认为自己与石碣赵国作战是在对谁起到什么贡献,他们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打石碣赵国占土地和掠人口,得到什么东西都是在给自己争取,不是为了其余什么国家才去作战。
  冉氏秦国这一次请求援助的不单单是数量庞大的军械,竟然在名单中列上财帛和商品,记得吕议刚刚接到这份名单的时候,看一眼就浑身直哆嗦,就是一脸的“被当凯子”了的活见鬼的模样。
  “不用理会。”刘彦也有一种活见鬼的心情:“他们肯定是疯了。”
  说到底,刘彦从来都不觉得自己是凯子,哪怕是东西多到用不完的情况下,乐意支援是情份,可莫名其妙的索求又是几个意思。
  吕议改了一个话题:“如此,君上对慕容燕国的事是何看法?”
  汉部在辽东有块地,慕容燕国却从来都没有放弃对那块地的主权,之前刘彦没有建国还能模糊着身份,问题是刘彦要建国了,那块地实际管理权和驻军的都是刘彦,主权归属上肯定是要出问题。
  按照最正常的方式,慕容燕国会要求刘彦撤离归还,问题是慕容一家子是眼睛盯着花花世界中原,他们连放弃整个辽东的准备都已经做好,刘彦所占的那一小块其实不是什么事。
  “慕容氏要求我们派军攻击石斌后翼。”吕议蹙着眉头说:“并且要求那支部队交由他们来指挥。除此之外要求军械和财帛若干,才会放弃辽东的主权归属。”
  当然了,吕议说的那些是私下的交易,官方上的讲法是那块地会成为嫁妆。
  “依然不用理会。”刘彦冷笑了一下:“慕容燕国的汉化程度非常高,不缺少儒生为官,他们试探被拒绝之后依然会嫁公主过来。”
  桑虞先是“呵呵”笑了几声,后面撇了撇嘴:“权宜之计什么的,试探归试探,他们南下之前不会攻击我们在辽东的领土。”
  按照常理是那样,可这一次刘彦却以为桑虞是猜错了。
  慕容燕国在大军南下之前肯定会先攻击汉部在辽东的领土,攻势还会显得不一般。
第357章
注定占便宜的文化人
  青州已经没有广固城,有的只是一座正在兴建的临淄新城。
  用两个月不到的时间来建好一座城池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那么怎么个规划法就非常值得研究。
  任何一座城市都是因为有人汇集居住才成型,对于即将成立的汉国而言,将民众集中在某处居住并不是什么难题,更需要思考的是该让什么人前来居住。
  汉部有等级森严的阶级制度,比较简单的概括就是自由民与奴隶。自由民之中还分为贵族、功民、国民,能够被称呼为贵族的只能是第四级爵位以上,从第三级爵位到第一级只是功民,没有爵位但又不是努力的群体则是国民。
  因为有徭役的存在,再来是前期也征召了大量的青壮,漯阴战事结束之后其实是被调动前往建造临淄,服徭役的人该是有十二万左右,动用的奴隶则是接近三十万。
  数十万人建造城市,占地范围数万顷的工地到处都有人在忙碌,他们需要先建起的工程是外围的住宅区,参考隋唐的坊来分区域,分为高等、中等、底层住宅区,又会有官员住宅区的专门划分。
  宫城方面,刘彦选择直接将广固城作为宫城。
  广固城是曹嶷建造,以当时的条件其实造不了什么达成,就是一座南北约六百米,东西约八百米,面积约四十八万平方米的城池,其实也就是四十八公顷。
  按照刘彦的规划,作为临时都城的临淄占地可不是用“米”这个单位来计算,是用里这个单位来计算。
  新建的临淄城占地会有六十平方里左右。如果没有什么印象的话,简单举一个例子,唐时长安城的占地周长达七十一里以上,面积约一百六十八平方里。等于说刘彦要修建的临淄比唐时长安小差不三倍。
  广固城要改为宫城,里面的建筑物几乎是需要全部推掉重建,比较现实的就是宫阙群肯定是要有。
  从长广郡来到临淄的刘彦,他是带着禁卫军直接进入宫城,暂时是住进了城主府。
  一座宫城的设施必然是要齐全,对于时间紧迫的建国日期来讲,最为重要的却是举行建国大典的广场和大殿。
  既然是建立的国家国号选择汉,那么宫阙各个殿落的名字自然是随旧例,也就是未央宫、长乐宫和建章宫必然是要有的,每一个宫是涵盖了多个殿,才会有殿落这么个名词。
  刘彦没有任何选择余地,只能是先选未央宫这个殿落。
  未央宫一直都是汉室的政治中心,包含了前殿、椒房殿、石渠阁、天禄阁、沧池、少府、麒麟阁等建筑群,每一个“殿”和“阁”都是有其作用,有大小朝会、处理政务、接待臣工、休息场所、存放典籍、休闲放松……等等的用处。
  建立城墙刘彦靠系统,到了修建城池与宫城只能是依靠臣工与民夫,为了赶速度只能是增加劳力的调配,停下了几处不赶的工程。
  刘彦没有去干亲自视察的事情,有别的事情更需要处理。他还在黄岛区期间就有不知凡几的人从长江以南汇集,那个时候他专注于战死英灵的祭奠没有关注,到了临淄之后却是不得不抽出时间来了解。
  世家都有分头下注的习惯,汉军击败数十万石碣赵军震动天下,此后谁都不认为刘彦站不住脚,反而是觉得刘彦这边有很大的“投资”价值。
  不但是长江以南的世家,中原和其余地方也有人前来投效,就是一种打出来的底蕴,毕竟想要让人过来效劳也是需要表现出自己的实力,要是分分钟要被人灭掉,谁敢来。
  “我们正在恢复民间州、郡、县、乡、村、里、亭的体制,确实需要大批的官员。”纪昌来到临淄已经有三天,他代表刘彦见了不少在民间有名气的人,也算是进行初步的考察:“目前我们拥有的疆域已经不算小,整个州占领的有青州和徐州,局部占领的有兖州、豫州、冀州和辽东。按照规划,着重优先发展的是青州,置地北海郡、齐郡、乐安郡、东安郡、东莞郡、高密郡、长广郡、东莱郡、东牟郡。”
  按照一个郡的行政职位,那就是郡守、都尉、郡丞、功曹、主簿、督邮,另需要掾和史若干。掾为正职,史为副职,每曹有办理文书的书佐。又设三老,帮助推行政施和教化。郡府僚属由郡太守自行聘用,其的位以功曹最高,依次为主簿、督邮等。郡都尉的僚属与太守类似,亦由郡都尉自行聘用。
  一个郡就要有一个完整的领导班子,每一个县亦是如此,下面还有乡、村、里、亭也要有各自的班子,需要的行政人员真心不少,而这个却是刘彦所稀缺的。
  “按照君上此前的定议,乡、村、里、亭优先选择任用军中因伤退役者,基层的行政人员是足够了。”纪昌深皱眉头继续说:“乡以上却是要有任用有学识者,不像基层哪怕大字不识影响也不大。”
  所以咯,刘彦还就不得不去用世家子,一切只因为在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都是文盲的年代里,掌握知识的就是那些世家子,他们垄断了知识必然要享受地位,要不让一个大字不识一字的人去治理,首先处理文书就是一个大问题。
  “优先任用早期追随我们的那批人。”刘彦只能是捏着鼻子认了:“看一直以来的贡献程度,按照贡献由上往下类推,新来的那批……考核再任命。”
  现在搞什么科举是没有前途的,还是因为识字率不高,搞科举主要是为了杜绝门阀和世家对官场的垄断,但拉拢的是寒门而不是平民老百姓。
  所谓的寒门并不是平民老百姓,大多是一些没有历史底蕴的豪强或祖上阔过的群体,因此在很多时候政治与真的平民老百姓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早期主动或是被迫追随刘彦的家族并不算少,他们也到了获利的时刻,建国就是一次分蛋糕的行为。
  身为君王要有可用之人,那么就是一种礼仪分配的必然过程。一名合格的君王从来都要学会怎么去分享利益,什么都要独吞那就是既让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
  即将成立的汉国,礼仪怎么分配其实早就定下来,是先本着先来后到的顺序,参考功勋与贡献,再来才是讲能力。
  真实情况是,在官场当然是越有能力能往上爬的速度越快,可是讲亲疏有别和熟悉程度还是非常重要,那并非是当权者昏聩,是一种信任问题。
  刘彦还是需要亲自见一些人的,主要是中原一些大族亲来的族长,其中崔婉的生身之父就必须见。
  崔婉出身是乐陵崔氏,而乐陵崔氏是博陵崔氏的一支。
  当然了,现在还没有什么五姓七宗。那是长久的战乱的产物,直至杨坚结束胡人统治建立大隋,有权有势的是北周时期的几个大柱国家族,还得是隋末再次战乱才让那些门阀世家真正的成型。
  门阀与世家真正成型的底蕴是长久的胡人肆虐环境下的兼并和掳掠,与之欧洲白人先抢劫世界再成为绅士是一样的过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9/8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