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校对)第3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3/821


第475章
鸡头关
  “拿起石头给我砸呀”——这一句话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听着会有许多的效果。
  比如站在抵抗那一方的视觉,远程武器消耗完毕之后,没有了更好的办法来抵抗敌人的入侵,可以是悲壮之下才使用石头这一个古老的自然产物来当做武器。
  又比如站在进攻的一方看敌军拿石头反击,很多时候是会觉得搞笑,使人听闻之后忍不住“噗叽”一声哑然失笑。
  一路被石头砸的汉军在面对李氏成汉充分利用高度玩丢石块真的有不小的心理阴影,他们历经过密集的石头覆盖,也被从山上翻滚下来的巨大石块碾压过,可以说这一次进攻李氏成汉的战事到目前为止,死伤在石头上的汉军士卒人数绝对比死伤在兵器上的要多很多。
  汉军的入侵不再具有突然性,刘锐知道急攻或是缓攻的效果都一样,相较起之前那些关城鸡头关并不是一个好攻取的关隘,耗费的时间绝对短不了,那么他们就该尽可能地寻找可以驻营的地方。
  鸡头关守军在面对汉军抵达时,表现出来的模样是紧张和慌乱。他们之前得到的猜测是,前方那些关城起码能够阻挡汉军两年以上,可事实是汉军从入侵到兵临城下只是用了接近三个月的时间。
  对于汉军抵达的错误估算会起到很多不同的效应,最为简单的就是一些防御工事还没有修建完毕,该准备的粮秣和军需器械也会存在数量不足,哪怕是石头的收集都会比该有的数量上更少。
  负责鸡头关驻防的符安在两天前刚刚收到来自昝坚的直接命令,昝坚要符安皆尽所能地抵抗更久的时间,并承诺会派来援军。
  符安对昝坚那些话的理解是,尽管鸡头关地形对于己方异常有利,可是高层并不看好能够抵挡汉军多少时间。
  因为昝坚的影响,事实上是导致鸡头关的都尉符安心里开始发虚。要是昝坚知道自己的那些话会起到这样的效果,估计是要狠狠地甩上自己脸颊几巴掌。
  鸡头关的驻军数量有三千,大部分是驻防在依山而建的营寨,少部分是驻防在鸡冠形状的高处。
  驻守在鸡头关的守军营寨分布看去很散,全部是占据着制高点,尤其是鸡冠形状的高处最为有地理优势。从鸡冠形状的地方,弓箭手的射击范围可以覆盖很广,可以说是任何一条可以进攻的道路都在其覆盖范围之内。
  苻安现在就站在鸡冠形状的位置,该处可以看到的位置很宽广,视野之内可以将汉军干什么都尽收眼底,只是无法看清楚石门后面究竟是个什么情况。
  汉军并没有在驻营,那是附近根本就没有足够宽的地段,不是倾斜位置就是怪石林立,真真找不到可以摆开的区域。
  刘锐得到汇报之后就只有皱眉的份,近期是已经临近夏季,不过这一片山区非常邪门,时不时就会来一场雨,要是没有地方驻营的话,例如弓、弩、粮食之类军需物资只能是囤积在有山体遮挡的栈道之内,不然被淋湿可就糟糕。
  对于周边地形的查探从汉军刚来就开始在进行,对于一些原本就有的道路探勘还是其次,毕竟现成的道路早就一清二楚,作为守军的李氏成汉部队肯定是有所准备,汉军斥候主要侦查的是可以开辟道路的地方,找到可以绕到鸡头关后方的道路为首要。
  因为地形的关系,刘锐所部并不是完全出了栈道,出来的仅是接近一千五百人,剩下的战兵和相关辅助人员不是在栈道部位就是在一些可以立脚的山脚边上。
  刘锐眉头就没有松开的时候,他初步判断鸡头关的守军不会少于两千,那是从已经出现的守军士卒来进行推算,也是根据鸡头关的地形来作为依据。
  鸡头关的地形决定了一点,占据绝对地理优势的守军可以铺得很开,他们位处居高临下的区域,只要汉军进入到弓箭射程就能由上而下射箭,因此能够看到的守军基本是弓箭兵。
  “这一次怕是成神的机率会很高啊。”小豆子在啃干粮,是一种混了肉沫的炒面,嘴里有食物声音显得略略含糊不清:“想要攻上去只能靠硬推,根本就没有投机取巧的余地。”
  伍长李米也在啃干粮,目光是注视着位于高处的敌军,那里的李氏成汉士卒成排站立,一个又一个手里绝对是拿着弓和箭。
  已经有汉军的强弩兵在进行试射,那是从己方位置对所有方位发射弩箭,是在判断强弩的射击范围,也是在试探当地的风向。
  地形是一个峡谷,风只有一条通道的时候山风其实非常强劲,这一点从鸡头关上面的旌旗飘动就能判断得出来,不过不同的高度和位置风的力道并不完全一样,那关乎到一种风流层的知识。
  有汉军进入到鸡头关守军的弓箭射击范围,这一名手持强弩的汉军士卒还没有扣动扳机发射弩箭,上方的五个守军弓箭手抢先射箭。
  由上而下的箭矢从被发射而出的时候就显得比较飘,五支箭矢从离弦到落地竟是飘得一点和汉军士卒都不沾边,最近的是靠近五步,最远的是飘到十多步之外。箭矢落地的时候劲道却是一点不弱,插进土地的箭矢没入五分之一左右,一些磕到石头的箭矢箭镞部位直接弯了。
  该名汉军士卒跑过去捡了箭矢就往后走,李氏成汉箭矢的箭镞并不是三棱形状,是一种三角形的扁长状。
  实际上全军箭镞是三棱形状只出现在两个时期,第一个是运用模板进行流水线制作工艺的秦帝国,还有就是现在刘彦统治下的汉国,其余时期三棱形状的箭镞是专门作为破甲箭少量制造,其余更多的是另外形状的箭镞。会有这样的情况,该是没有掌握模具浇铸法,依靠完全手工的打磨工序太多且制作时间过长。
  “好消息也是坏消息。”刘锐手里拿的是被捡回来的敌军箭矢,手扣着弯了的箭镞,又是观察箭杆,说道:“山风太大箭矢不存在什么精准,敌军箭矢的质量看着像是一批急赶出来的军需。风势大会加强箭矢的杀伤力,对我们和敌方来说都一样。”
  射箭借用风势是军事上的常识,也就有抢占风头的惯例,尤其在骑战上面更讲究这点。
  鸡头关这边的山风飘忽不定,对于站在发动进攻的汉军这一边的确有利,总好过有固定的风势可以让敌军利用,就是不知道李氏成汉有没有足够军事素养的人存在,比如对了解起码的风势利用。
  汉军喜欢用箭阵进行没完没了的覆盖,关于对风势的利用上面有很足够的经验,那么鸡头关这边飘忽不定的风势对于两军来讲,就是谁能够更准确地判断风势的变化。
  “不会下雨吧?”刘锐抬头看了看天色,抿了抿嘴唇下令:“准备进行第一波试探进攻。”
  外出的斥候已经进行一些回报,可以提供部队行军的路线基本上都有敌军的驻防节点,一些没有被开辟出来的地方很难找到可以立脚的地方。说实话这样才算正常,毕竟可以作为路的地方,要开辟也早被前人开辟,能弄出来没有理由守军会不重视,除非是守军之前没有做出正确判断,不过这样的机率很小。
  作为第一波试探攻击的汉军仅是出动五百,他们是分作几股向着不同的道路进行推进,无一例外的就是除了弩兵都是盾牌兵。
  苻安在汉军有动作的时候就已经发现,他没有下达什么军令,不是看傻了,是之前已经有了相应的部署。
  分段驻守的李氏成汉部队发现汉军有进攻迹象,羊角和木鼓又分别被吹和敲打出来,整个峡谷马上又充斥着催战的声音。
  第一支汉军进入到守军驻防节点,刹那间就是站立于高处的守军弓箭手拉弦射箭。
  小豆子抬着塔盾听从号子声迈步,他与袍泽是五个人并作一排,左右两边的第一个袍泽塔盾是直竖,他自己和中间的两名袍泽则是将塔盾举在头顶。
  道路狭窄不说,崎岖和不平整让组成盾阵的难度无限提高,造成塔盾与塔盾之间存在大大小小的空隙。道路并不是每个地段都一样宽度,有时候能五人并肩而行,下一刻就变成只能提供三人并肩,也有些地段能够容纳下更多的人并肩,造成的局面就是一旦不慎会互挤着让人掉下很深的山沟。
  汉军的推进速度很慢,时不时还要停下来调整一下各自的位置。
  停下来的小豆子从盾牌的空隙往上看,守军射出来的箭矢会在半空中出现诡异的轨迹,不是直接向前激射,是箭杆会被风吹得晃动发出怪响,也在忽上忽下地变动轨迹,令他着实不好判断那些箭矢会不会射到所在的位置。
  说起来可能显得诡异又是搞笑,驻防节点的守军该是有两百来人在同一时间射箭,可是射到汉军所在区域的箭矢数量只有三十来支箭,其余的落点分布得很广很散。
  小豆子能够从盾牌的受力判断劲道,金属的交鸣和穿透铁盾的箭镞只说明一点,那就是人要真的被射中绝对会造成穿透效果。
  已经有惨叫声发生在队列,那应该是有箭矢从盾牌之间的空隙命中人,惨叫声很急促而短暂,说明被命中的人几乎是一瞬间殒命。
  不止一股汉军进入鸡头关守军的弓箭射击范围,峡谷之内的半空开始不缺箭矢的身影,射箭的群体射得满心郁闷,被动挨射的人也是心、肝、脾、肺、肾无一不感到难受,只因为射箭者能不能命中看运气,被射中是纯粹倒霉。
  说实话,类似的情况在很久以前早就发生,曾经的秦诸侯国军队与古蜀国军队、蜀汉与曹魏,就是不知道当时的士兵心态与现在有什么区别。
  推进中的汉军伤亡并不大,失足跌落山沟的可能比被守军箭矢命中的人还要多一些,开始出现大伤亡是在进入守军可以砸石头的距离之内。
  沉重的碰撞声是发生在盾牌与石块之间,时不时还会伴杂上被砸中汉军士卒的惨叫。
  石头的重量比箭矢高,砸出去的时候虽然也会被风吹,但是比较重的石头还是有一个固定的轨迹,命中率上面自然是要比箭矢多得多。
  “退吧。”刘锐下令完毕,摸着下巴有点像是在自言自语:“看来并不需要组成盾阵,该是灵活轻便的士卒作为主力?”
  组成盾阵再配上弩兵、连弩兵、弓箭手是汉军在平原旷野的阵战杀手锏,面对骑兵为主的敌军可以做到固若金汤一般的固守,要是面对步兵为主的敌军则是固守如山侵略如墙而进,一次又一次总能以最微小的代价达到最优的战果。
  在山地想要组成盾阵非常难,以至于让习惯组成盾阵而战的汉军在某些时候看上去会显得很傻,傻到愚蠢是一种思维上的惯性,能不能从惯性思维里面挣脱就看指挥将领什么时候悟透。
  刘锐出身乞活军,而乞活军就是一支要什么没什么的部队,有什么还就得利用什么,不讲究墨守成规,更没有什么惯性思维。他很快就拿出一个认为可行的进攻方法,要是换做一开始就待在汉军的将领可能是要吃更多更大的亏才会扭转思维。
  汉军之中灵活轻便的兵种有不少。最为灵活轻便的是跳荡兵,不过跳荡兵的数量少之又少,一般是被用在攻城时利用钩绳直接攀登攻击,入侵李氏成汉之后还真就没有上场过。不穿甲胄不持盾牌的士卒也算是灵活轻便,不过在汉军不穿甲胄的战兵却诡异的是少数的那一部分,每一名战兵最起码都会有一套还算过得去的皮甲。
  刘锐派出相对灵活轻便一些的士卒上阵,他要部队尽可能地进行各种尝试,能攻上去最好,哪怕是不能也要创造可能。毕竟要是无法找到可以绕行的通道,那他们只能是硬着头皮往上顶了!
第476章
国之将亡必有妖孽
  飘忽不定的风势对于攻守双方来说是公平的。不公平的地方只有在双方的地势高低区分中,站在高处的守军用最原始的武器“石头”就能给位处下面的攻击方造成伤亡,而石头在怪石林立的山区根本就不缺。
  汉军换上了灵活轻便一些的士卒,推进的速度自然是加快,可是少了厚实塔盾来格挡石块,伤亡上面也是必然增多。
  攻取鸡头关的障碍还是在道路之上,可以攻上去的道路就那么几条,每一条都被守军布置好防御节点,汉军足够抵近之后是挨着密集的石块流血推进,时时刻刻都能看到挨中石块的士卒发出惨呼倒在地上,更有直接被石块砸中跌落深谷的士卒。
  原本崎岖的道路落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块,一些阵亡的汉军将士是直接被埋在石头堆之下伸出尸体或是只露出脑袋,给予能够看到的画面充斥着苍凉感。
  守军为什么不直接封死道路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就像明明蓄水之后开掘褒河就能够水淹处于谷内的汉军,偏偏李氏成汉并没有这么做,不知道是没想到还是有什么顾虑。
  很多事情对于前线将士来讲想起来会显得很奢侈,他们所能想的就是怎么完成自己当前的任务,竭尽所能地去完成。
  “伤亡两百余人……”林峰脸色异常阴沉地说:“至今为止没有对关隘守军造成任何杀伤杀死。”
  刘锐一直都在观看战局,包括己方伤兵被担架抬、人扶回到后面,很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他所要关注的是将士的士气,这种己方不断产生伤亡而无法打击敌军的交战,十分容易让己方出现士气低落的情况。
  鸡头关并不是这片山区的最高处,它只是在被开辟出来的道路险要区域被建设出来,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险关要地。
  出了石门的汉军有一批专门探索附近的地形,抢占可以攻击鸡头关的高地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就是不知道鸡头关的守军有没有做出针对性的布置。
  “只能继续。”刘锐抿了抿嘴唇:“只要能攻上去,什么都好说。”
  作为直接领导麾下进行攻击的军侯林峰,他是非常心疼麾下士卒的死伤,得到命令一咬牙重重点头。
  进攻一直都在继续,汉军士卒是盯着不断落下的石块在前进,道路上杂物变多之后,灵活轻便已经无从谈起,后方弄上来不少的塔盾,又开始组成盾墙在缓缓向前。
  苻安对于汉军是一种一无所知的情况,他看得出汉军的装备相当不错,比如浑身铁的塔盾对于很多国家的军队来说就显得无比奢侈,可是看汉军持有的塔盾数量很明显拥有充足储备量。
  “我们没有准备巨石?”李奕的身份是监军,还是李氏成汉的太保,深得李势的信任。他蹙着眉头看虽然缓慢却依然在挺进的汉军,说:“火油、金汁之类的,可有准备?”
  苻安是听得一愣一愣,他对这个一来就窝在营寨饮酒作乐和玩女人的监军没什么好印象,现在被问得愣神的同时是印象更差。
  鸡头关的地形是对防御方有利,问题是很多地段是一种断崖的地形,并不是那种倾斜度高的地形,上方可以砸出人抬得动的石块,巨石推到掉落的位置是断崖而无法砸到道路要来有什么用?
  火油每一支军队都会有,差别就是多和少,想在防御鸡头关的时候使用火油并不是不行,可看看峡谷的风势,一旦放火烧的绝对不止是敌军,势必会形成峡谷区域的全面大火。
  金汁什么的其实就是粪便,有排泄自然是会有,问题是飘忽不定的狂风中怎么丢到道路那边?
  “聋了?”李奕挑了挑眉头,满是不悦地说:“光是用石头砸无法击溃敌军,你派人进行反冲锋,将敌军赶回栈道之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3/8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