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校对)第3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4/821

  “末将……末将这就组织。”苻安其实内心里是拒绝的,可官大一级压死人,再则是李势对李奕异常信任,死别人总比自己后面要被弄死好。他转过身去,脸色变得异常难看,对人吩咐:“让那些蛮子下去搏杀。”
  鸡头关也是有一些南蛮,他们来自同一个部落,不光是有男子,女人也是存在。蛮人长相都差不多,比较有特色的是会在身上的各个部位刺上一些刺青图案,每个部落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刺青图腾,也有刺青在五官某部位的习惯。
  小豆子非常艰难地抬着塔盾在挪步,刚才一块石头砸在他的脚上,流血之后是每挪一下总会遗留下血迹。
  “塔盾给我。”看着粗壮的汉子叫木子,与小豆子是同一什的士卒。他是才发现小豆子受伤,催促道:“先下去检查一下,不严重再回来。”
  小豆子受伤的部位是又疼又麻,也幸亏还能感觉又疼又麻,要不脚才是废了。他扯了一个微笑,看向了肩膀挨了一下的伍长李米,说:“伍长走路都斜一边了还没有退,我这点小伤不算什么。”
  他们这一什的什长刚刚阵亡,全什也仅是剩下四个人,另外一个是看着身材瘦小的袍泽,也不知道是怎么被选进了战兵。
  几个士卒在上演兄弟情深和肝胆相照,前方突然出现一阵狼哭鬼嚎的喊叫,一些前方的士卒在提醒敌军发动反冲锋,让人准备厮杀。
  山道拐角处冲出来的是一帮浑身没块布料,是穿着草裙子又手持大棒,脸上涂满了泥土又添了不少色彩的蛮人。他们在崎岖的山路跑得飞快,一边跑是一边嚎叫什么玩意,看气势还挺足,就是一个个看着身材也太矮小了一些。
  蛮人冲出来,高处总算不再落下石头,给予心理压力极大的汉军士卒有些不习惯的同时又提振了一下心气。
  位于远处观察战场的刘锐,他见到守军主动出击是一种愣神的表情,看到冲出来的是蛮人更加不解。
  “他们是信心膨胀到这地步了?”刘锐回过神来是大喜,放声大喊:“让部队务必不能得胜!”
  没有听错,刘锐要的就是己方部队在面对敌军时溃败下来。
  前方的汉军得到军令之前就已经在与蛮人发生拼杀,道路过于狭窄的关系其实是,双方真正能够面对面拼的也就是少数的几个人,只有等前方的人倒下了,后方的人才上得去。
  对于满心憋屈的汉军士卒来讲,发生近身战真的是太好了,至少高处的守军会担忧误伤而不再丢下石块。他们一直以来都是在承受伤亡地推进,连敌人的一根毛都没有摸到过,长久下去士气必然是要萎缩,没有比发生真刀真枪的搏杀可以挽救一下士气的事情了。
  来自上峰的命令传抵,让面对蛮人的时候只能败不能胜,以小豆子为例是既不解也是郁闷,他们在面对蛮人的时候杀起来其实挺轻松,只要防护好蛮人挥过来的木棒下一刻就能用战刀送他们归西。上峰下令只能败不能胜,士卒面对蛮人只有一股狠劲却显得蠢,没杀尽兴就做出一副难以招架的样子向后退。
  苻安看到蛮人竟然打退汉军是愣了再愣,蛮人是个什么样的战斗力压根不是什么秘密。
  在密林和山区蛮人打起游击来挺厉害,但那是一种打打躲躲的方式,也就只能偷袭拖长战争进程,压根就不能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毕竟任何一场战争都不是靠游击能得胜,需要的还是正面战场的交锋,游击只能对敌伤皮而无法伤筋动骨是绝对的事实。
  蛮人竟然打着打着将汉军打退,智商正常的符安很清楚那不过是汉军的一种策略,他想要见好就收,也该让战事回归到守军固守好关隘,不是出关去和汉军拼命。
  “这就对了。”李奕是在一阵得意的“哈哈”大笑,笑完很是轻蔑地指着看上去狼狈溃退的汉军:“继续杀下去,将他们逼进栈道堵住。”
  “……”苻安很怀疑李奕的智商水平,可是他不敢说,也不敢违逆李奕的意志。他只能看着李奕在指手画脚,偏偏没有自己命令的前提下,守军还真就听了。
  李势当国之后,李氏成汉内部发生过多次的内乱,一般国家会出现频发的动乱,无非就是作为统治阶层的国王足够傻或是蠢,再来是高层之中出现了一批妖孽。
  去年……也就是元朔三年,李势的弟弟大将军、汉王李广,因为李势没有儿子,请求让自己当皇太弟,李势不同意。马当、解思明认为李势兄弟不多,如果再有所废免,将会更加孤弱危险,所以执意劝说李势答应李广的请求。
  李势怀疑他们和李广有预谋,命令董皎收捕马当和解思明并将他们斩杀,夷灭三族。又派太保李奕进攻在涪城的李广,将李广贬为临邛侯,李广自杀。
  解思明被捕时,叹息说:“国家之所以不灭亡,是因为有我们这几个人在,现在危险了!”,随后谈笑自若赴死。
  解思明有智慧、谋略,敢于直言谏诤。马当素来得人心,他们死后,士民们无不哀悼。
  今年……也就是元朔四年,历史要是没有被改变的话,深得李势信任的李奕是会在晋寿(现代嘉陵)造反。而晋寿的百姓是大多追随李奕进行反叛,主要原因当然是李势真心是搞得天怒人怨。
  能够作为妖孽,还是将国家弄得亡国的妖孽,一般情况下都是不简单的人物,他们没有一个会是蠢货,相反还是极度聪明的人物,就是聪明才智往往用在不恰当的地方。
  李奕就是一个十分聪明的人,聪明到非常明白李氏成汉这一次绝对在劫难逃,作为聪明人可不能给一个注定亡国的国家殉葬,怎么都该是留下一条后路。
  进攻中的汉军不管是真的还是假的,反正就是一退再退退到无路可退才发动反击,打得亢奋的蛮人还真以为自己英勇无敌,直至汉军玩真的才发现不是那么一回事,画面演变成为汉军碾着蛮人。
  刘锐又在怔怔出神,他手里拿着一封手书,身侧站着一个蛮人。
  这个蛮人身材稍微高一些,不过也只是一米六左右,他是李奕派出的部曲之一,看来也是唯一一个见到在场汉军高层的人。他的目的当然是与汉军取得联系。
  刘锐知道李奕是谁,官拜太保一职不说,似乎还是李势成为国主之后比较得宠的其中一人。
  “我家主上愿意献出关隘……”云鹿讨好地笑着:“不但是鸡头关,后面箕谷的几处关隘都能里应外合帮贵军攻取,只不过……”
  “唔,明白,非常明白。”刘锐讨厌叛徒,不过要是对方出现叛徒则是再欢迎不过。他现在有所顾虑的是桓温那边是什么态度,毕竟之前的军令还没有得到更改,只能先虚与委蛇一番,等待云鹿被带下去,他才吩咐亲兵:“将这里的情况如实向主将汇报,并请求指示。”
  身为主将的桓温现在还在走栈道,他是在一天后接到刘锐的汇报。
  “殷浩那一路已经突入宕渠郡。”桓温实际上还没有来得及看刘锐的军情汇报,他在与袁乔说另一路大军的事情,说完才拿起文牍观看,一看之后哑然失笑:“李奕要降。”
  “前锋无法攻取鸡头关?”袁乔知道只有这样桓温才会说那些话,要不然连提起都不会提。他沉思了一下,不得不说:“既然李奕决定要降,那就是之前的目标已经达到,是可以考虑开始招降纳叛了。”
  这个就是桓温喜欢和袁乔搭档的原因,话起一个头不需要过多的累牍,互相之间就大多明了。
  “太保的官职不算低了。”桓温想了一下,问:“晋寿是李奕的封地?”
  “是可以先虚与委蛇下来,让李奕在晋寿发动叛乱,乱掉昝坚和李福的阵脚。”袁乔神情逐渐变得轻松,“呵呵”笑了几声才说:“能够在秋季之前灭掉成国是再好不过了。”
  桓温很在意能不能参与入侵东晋小朝廷,他一直计划着快点灭掉李氏成汉,现在看来目标好像是完成了一些,接下来就是取得几场关键性的战役,彻彻底底地瓦解掉李氏成汉的抵抗意志。
第477章
万众百姓可为兵
  先是鸡头关,随后是箕谷,桓温决定招降纳叛之后,汉军在接下来的推进竟是变得无比顺利,大部分是在接受守军的投降,只有一些地段才需要进行攻克。
  李氏成汉北部的守军会大部分不战而降有很多的原因,汉军入侵之后攻势太快太猛多少是占点因素,最为主要的是李奕的反水。
  李奕之所以反水的理由相当简单,他的身份足够高,清楚李氏成汉目前的状况,长久的内部动荡,新王登位之后已经不止发生一次叛乱,大多数真正为国的文官和武将被杀,整个李氏成汉已经没有多少国之干城,有的就是像他这种投机分子。
  一个没有用更显得愚蠢的国王,由投机分子组成的国家高层,没有外部威胁的时候迟早也是会在搞得天怒人怨之后被百姓推翻,有外部威胁又外敌实力强大时被攻灭属于理所当然。
  作为太保的李奕决定弃暗投明,他在鸡头关没有花费太大的力气,只是设下一个局就杀死了关隘都尉,苻安一死守军立刻被他掌握在手里,下一刻就是开关投降。
  箕谷的争夺过程也没有太复杂的地方,李奕带着穿上李氏成汉军服的汉军一路上十分轻易夺取了大部分的关城,仅仅是夺取箕谷主要营盘才发生激战,不过因为李氏成汉的部队实在无法从快速激变的情势中回过神来,主营盘的争夺看似激烈却无法改变什么。
  元朔四年的四月份,突在最前面的汉军仅是距离南郑二十七里,他们乔装打扮是李氏成汉部队的装束,刚刚从褒斜道出了山区,面对的是位于南郑前方一个叫黄沙的小城。
  黄沙就在褒斜道的出口六里不到,位处褒水东岸十里范围之内。作为蜀汉时期建立的城池,它原本是作为军事要塞,长久的历史长河不间断地流淌中逐渐变成安置百姓的普通城池,一度又一度的兴与衰中演变。
  作为在北部抵挡汉军的主将昝坚,他在黄沙小城布置了八千的守军,毕竟黄沙就位处褒斜道出口不远,该位置的重要性在蜀汉时期已经显示出来,要不然也不会建城。
  因为李奕的反水,不但是身在南郑的昝坚不知道战事发展,黄沙的守军也根本就不清楚前方的情势怎么样,伪装了的汉军数量并不多,有李奕的手令很轻松让黄沙守军打开城门。
  把守城门的李氏成汉士卒是带着满脸的疑问,蜀地的平均身高也就一米六左右,倒是一些关中移民普遍是在一米七以上,不过李氏成汉是一个氐人政权,导致李氏成汉在征召兵源的时候是优先选择同为胡人的族群,大多数胡人的个头是一米五左右,身材相对高大一些的晋人很少会被征募。
  中原的汉家苗裔平均身高超过一米七,汉军的士卒就是中原的汉家苗裔,他们离得远的时候还没有显得多么突兀,双方接近了比较下来就会变得非常明显。
  “动手!”
  就像是前几次那样,都是身高的差距让伪装在接近之后出现巨大漏洞,导致的是压根就无法完全依靠伪装进入城内,只能是在城门处直接动手。
  厮杀开始,不同语言的喊杀声响彻,是从城门蔓延到城池之内,数量少的汉军在控制城内之后开逐渐向内突进。
  黄沙爆发激战,没有进行伪装的汉军出现在站立城头可以看到的区域。
  以山区为背景的地平线那边,是先出现一杆杆的旌旗,一道漫长的黑色影子移动着向前,是有足够多的士卒才会形成一大片的黑影。
  有一句话叫望山跑死马,望城同样会跑死马,不过这一路的汉军受于栈道的因素并没有多少骑兵,他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远处的城池,想要短时间之内抵达却没有那么容易。
  “安心吧。”刘锐是跟随部队一边小跑一边说话:“林峰带去的都是选锋,必定会牢牢控制住城门。”
  没有错,刘锐所部再一次被挑出来用作前锋,林峰是刘锐用习惯了的军侯被派去夺取黄沙的城门。
  每一名汉军士卒都是在小跑,他们还需要跑上六七里地才能抵达黄沙,前方有七百多的袍泽正在浴血奋战。
  黄沙真的是一座小城,常驻人口不会超过一万,大部分是羌人和氐人,处于少数的是杂胡和汉家苗裔,八千守军入驻后让城池变得非常拥挤。
  北面城墙爆发激战,动静之大很快就传遍全城,守军当然是立即赶往支援,百姓的反应无法逐一述说。
  老实头就是居住在黄沙城内的一个汉家苗裔,他家有六口人,一个媳妇和三儿一女,最大的儿子已经十九岁,最小的闺女才三岁。
  关于汉军要打过来的消息早就传得沸沸扬扬,更早些时候胡人发动种族仇杀的消息也早就有了,李氏成汉国境内相对于中原那边的种族仇杀情况并不严重,那是因为蜀地很早以前就是多民族共处的现状,再来就是李氏成汉的统治阶层对种族仇杀并不感兴趣。
  战争爆发期间任何发生在身边的动静都会显得异常突兀,老实头是手拿菜刀躲在门房后面,听到一阵不大的拍门声却仿佛听到了炸雷。
  老实头的本名叫李老实,他十九岁的大儿子和十七岁的二儿子是拿着农具靠在墙壁上,岁数更小的儿女是被媳妇搂着躲在里屋。
  几声不大的拍门动静让这一家子几乎每个人都是浑身一震,作为当家的老实头更是差点将菜刀劈向看着并不结实的房门。
  “老实头,是我啊。”
  声音听着有些粗里粗气,出声的人有些小老百姓一样黝黑和粗糙的皮肤,那张看着憨厚的脸庞此刻显得有些兴奋,别人都叫他老张头,全名张三。
  老实头是从门缝里瞅外面,看到人也不开门,闷声闷气地回应:“兵荒马乱不躲灾,跑来做什么。”
  门外的人可不止老张头,除了他之外还有几个熟悉的街坊邻居老家伙。
  “先开门。”老张头又在继续敲门板,似乎还略略喘着粗气,不知道是兴奋还是紧张地说:“王师杀来了,咱们为小伙子搏前程的日子到了。”
  老实头知道老张头说的是什么,中原种族仇杀的动静太大,胡与汉厮杀起来可以说是血流成河外加伏尸百万,想不知道都难。大规模的种族仇杀之下,新崛起的汉国之主开出赏格,赏格不止是针对中原胡人,中原周边的国家也能干掉胡人拿着首级去汉境请赏,黄沙小城还真就有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汉人弄死仇家胡人砍头拧着跑掉,导致的是没跑的汉人受了不少罪。
  为小伙子搏前程的话很直白,要是汉军没有杀来,他们只要不死只是受欺负可以忍一忍挨罪受活下去,反正数十年就是那么活下来的。可是现在汉军杀来了,趁乱有仇报仇有怨抱怨是一回事,比较重要的是杀胡能够获得赏赐,不该为家里赚几亩薄田,不去为小伙子可能加入汉军而拼一把吗?
  “咿呀”声中门打开了,几个人涌进了不大的房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4/8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