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校对)第3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7/821

  目前东晋小朝廷处理国政的是太后褚蒜子,国丈褚裒和征讨大都督谢石主管军事,蜀地世家最想接触的是谢石,一切只因为谢氏怎么都是四大门阀之一。如果无法接触到谢氏门阀,那么王氏门阀、庾氏门阀、桓氏门阀,乃至于是张、顾、陆、朱这四个早在东吴时期就是大世家,等到了东晋时期也是一流世家的家族也行。
  想要让晋军入蜀,需要有东晋小朝廷足够份量的人出面,他们这些要将李氏成汉卖个好价钱的世家人士也才能得到足够的回报。
  龚壮非常认可常璩判断,只有同样出身的人才会有共同的语言。而他也相信东晋小朝廷不会任由李氏成汉这么一块肥肉被汉国吞了,只要蜀地世家邀请东晋小朝廷肯定会派军入蜀,到时候蜀地世家作为内应,晋军怎么也该比需要一路攻城拔寨的汉军更早攻入成都。
  每一个城池都会有城门,想要入城自然是走城门处,正思考得入神的龚壮以及一干随从刚刚靠近城门,前方却是突然传来一阵吵闹声。
  “发生了什么事?”
  “有百姓与蛮人厮打。”
  “为什么厮打?”
  “听闻是蛮人糟蹋了百姓的细君。”
  不止是一个百姓和一个蛮人在厮打,是至少三四十个百姓与十来个蛮人在搏斗,看模样百姓是来自同一个村庄,蛮人从刺青图腾来看肯定是来自同一个部落。
  接近五十人的厮打很快就引得城门处一片混乱,城头之上先是出现喊叫声,后面鼓声响彻了起来。
  龚壮尽量靠近一些观看,不管是百姓或是蛮人已经被晋军给围了起来,地上躺着几个人也不知道是死是活。
  看模样应该是城门尉的军官出现,中年军官大手一挥要全部抓回去,却有一个老人被搀扶着越众而出。
  “蛮人和越人在乡野里又偷又抢,当官的说是为了要借助蛮人抵抗汉军,咱们要忍着。”老人一双浑浊的眼眸盯着城门尉,想要加大音量却是中气不足,用着一口含痰的声音厉声道:“小偷小摸忍一忍也就忍了,细君被糟蹋了报官求不到公道,那就咱们自己来讨回公道!”
  城门尉脸颊一抽,要是面对青壮一巴掌甩过去,哪怕是拿剑柄砸也没什么,面对老人却不能那么干。他是一脸为难地说:“那些事情不归我们管。在城门聚众械斗……严重可以视同造反。”
  蛮人也有人越众而出,先是“叽哩哇啦”不知道用蛮人语言说些什么,后面用蹩脚的汉语说:“我们是来帮忙的,平日吃喝没着落,只能自己动手找吃食。听说北边的胡人可以任意凌辱汉家女人,不但能睡还能吃掉,我们睡一个汉家女人又怎么了,又没有吃掉。”
  城门尉刹那间脸色和猪肝一样,手紧紧地握住剑柄在喘粗气。
  “北边的胡人快被杀绝了!”老人身边的一个半大小伙子,他挥舞着手里带血的镰刀,大喊:“汉军杀死了两三百万胡人,很快……”,话到这里被老人一记拐杖敲了一下小腿,只剩下“哎呦”的喊疼声。
  围观的人非常多,拥挤得城门外的人进不去,城门里的人出不来,原本的喧哗声却是停止了下来。
  整个长江以南估计也就一些生活在深山老林的人才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汉国那边陈兵长江沿线,东晋小朝廷竭尽所能地调兵布防,一场大战到了春季就要开打。
  就是东晋小朝廷的压力太大,能调的部队都调到北边,南边可以说只是留下最低限量的郡县兵,先是乡野里频繁出现诸越和诸蛮活动的身影,后面各大小城池也有诸越和诸蛮的人在晃悠。东晋小朝廷拿出的方案是暂时无视诸越和诸蛮,甚至应该收买来作为抵抗汉军的力量,对待诸越和诸蛮肯定是强硬不起来。
  官府要放任诸越和诸蛮,受苦的就是百姓这一个群体,只因为不管是诸越还是诸蛮都真的文明不到哪去,他们才不管那只鸡或哪条狗是谁家的,不能偷就抢,吃进肚子里了又有人来讨要,信不信拉泡屎捧着丢过去就算还回去?
  对于诸越和诸蛮来说,东晋小朝廷的放任和拉拢不会让他们产生什么感恩戴德的心理,相反是会在胡作非为又没有遭遇惩罚之后会更肆无忌惮,官府不做主百姓只能是自发性地寻找公道,发生在长沙西门的百姓与蛮人拼斗并不是单一事件,各处各地百姓与诸越、诸蛮的冲突只能说越来越多。
  通常野蛮人是拿野蛮当做有趣,尤其是见被侮辱的人只能气得浑身发抖而没有动手,他们会更加尽兴地尽兴各种羞辱人的表演。
  不知道是围观人群有人喊“打死他们!”,还是之前参加拼斗的百姓在喊,一声之后就是有人回应,渐渐现场响彻浩大的那一句:“打死他们!”
  喊是在喊,可是暂时还没有人真正动手。
  现场很快就出现一幕,该是诸越的赶紧抱团,该是诸蛮的也是互相靠拢,群情激奋的百姓推挤着向那些聚成堆的诸越和诸蛮挤过去,但也就是挤过去而已,忌惮满副武装的晋军士卒在场没有动手。
  “哈,哈哈哈!”满脸是刺青的蛮人原本还是很紧张的,可是等了一会也就是被语言恐吓,真正动手的就没有一个,令他觉得百姓只是声音大,满是得意地说:“就睡汉家女人了,睡了还有你们的兵保护,来打我啊!”
  其实,蛮人该说的是晋家女人,但不管是胡人还是蛮人、越人对“汉”的印象最深。
  瞬间,百姓就是看向晋军士兵。
  城门尉也找不到是被气还是被吓浑身都在抖,他比较突然地抽出战剑,脸上是屈辱到了极致的表情,有点语无伦次地大吼:“大不了躲进山里等汉军过来……管上峰有什么严令,老子现在就想弄死他们!”
  一阵欢呼声中,愤恨的百姓放开顾忌最先动手,晋军士卒是有些加入有些则冷眼旁观,倒是城门尉非常悍勇地扑了上去几阵手起剑落。
  被随从和武士团团保护在中间的龚壮呆了,百姓的愤怒和怨恨,诸蛮和诸越的嚣张不可一世,晋军一些将士的疯狂,无论怎么看都不像是在一个正常的国家能够出现……
第481章
好一阵歌舞升平
  一个国家的强盛、虚弱、衰亡都会有一个过程,往往可以从社会的结构,包括百姓的生活状态和质量上,等等的一些事情上体现出来。
  李氏成汉是因为统治者各种脑抽加速了国家的虚弱,有外力来进行入侵的话,不会超过三波的抵抗就会从内部自行瓦解。而瓦解的过程可以从以前的历史得到借鉴,无非就是一帮奸佞之臣兴风作浪,弄死了一些真正为国的干城,导致非常多的聪明人寻找后路,连锁的效应当然是让国家走向灭亡。
  “观史而知兴衰”这句话还没有人说过,但是大概的句子估计是存在的。但是知道了又怎么样,就像很多人明明知道做什么事情是错误,问题还是去干错误的事情。
  龚壮如愿寻找到了自己的友人,他的友人叫张良,与留侯同姓同名,是零陵那边的望族之一。
  零陵张氏要是按照东晋小朝廷的划分属于三流家族,而像是零陵这种偏僻的地方,存在的世家基本上着实是强不到哪去,一般是能够在帝都站稳脚跟的世家才会显得有实力。
  “朝廷的主事者现在是国丈与谢都督。”张良从来没有拿自己与留侯相比较过,会有这个名字该是家族长辈满怀期盼什么的。他是一个长相平庸的人,身为一个家族的家主倒是有着不错的气质,含笑说:“若是子伟所说为真,良自然是要进行引荐。”
  真正的事实是张良其实无法亲自去找褚裒或谢石,那是身份和家世存在差距,只能是寻找一些定品更高实力更好的家族,一层又一层地通气,至于褚裒和谢石要不要见龚壮就是另外一回事。
  龚壮可没有一开口就说要将李氏成汉像一块肥肉直接交给东晋小朝廷,是按照与常璩等人的商定,先提起李氏成汉要当东晋小朝廷藩属国来试探态度。
  东晋小朝廷现在压根就没有什么藩属国,国家面临强有力挑战,说不准这一关过不去就要玩完,李氏成汉称臣为藩怎么也是一道强心剂,可以让东晋小朝廷寻找到一丝丝“我还是很强大”的感觉。
  有了张良的存在,龚壮在长沙认识了不少同样是率领家族私兵过来的各世家家主。这些家主每一个身上都有着大大小小的官职,缘由是东晋小朝廷近期在进行“官职大放送”的活动,但凡是有出力的家族都得到封官和许愿。
  不明缘由的龚壮得知只要是个家主都是个官其实很吃惊,他只当这是东晋小朝廷治下世家的福利,不由想:【蜀地各家投靠晋室,算是投靠对了。】
  后面是张良亲自带着龚壮赶往建康,他们从长沙出发,打算走江州路线进入扬州,最终抵达建康。
  一行人赶路并不急,甚至是张良都还有空带着龚壮前往洞庭湖那边游玩一下,风景自然是不错,就是沿途所闻所见让龚壮更加感受到东晋小朝廷的备战力度。
  张良是需要先向建康那边通气,好使小朝廷有个心理准备,之所以会带着龚壮慢慢赶路,自然是要等到建康那边的强力人物有回应。
  “想必子伟对伪汉军力强盛是有印象?”张良觉得自己有必要说一些事情,站在船头回身看向龚壮,背景是一片洞庭湖的芦苇海。他说:“伪汉挥兵四十余万众,由不得朝廷不重视。”
  龚壮点头,他现在觉得找到了汉国只是挥兵六万入侵李氏成汉的原因了,原来大军是陈兵在东晋小朝廷边境。
  然而,事实上陈兵在东晋小朝廷边境的汉军根本没有四十万那么多,算上辅助人员和必要的民夫也就不到三十万的样子,入侵的参战部队是二十万。
  “伪汉崛起时间不长,军事实力却是极为强大。四年之间偌大的赵国被打得步步后退,仅是存留并州与朔州……”张良之所以解释这些,是东晋小朝廷动员力度太大,似乎在动员上面也做到了无所不用其极。他含笑说:“强盛如赵国都无力招架,朝廷不得不谨慎,才会招来诸越与诸蛮。”
  龚壮还是点头,他是从西南那边过来,对诸越和诸蛮大肆出现在东晋小朝廷境内游逛有很深的印象。
  “用得上诸越和诸蛮,一些事情上就不好约束了。”张良说的是越人和蛮人在民间肆虐,说的时候根本没当回事,反而是比较得意地说:“诸越和诸蛮到了北方,朝廷会进行武装。”
  张良是要炫耀东晋小朝廷的国力,让龚壮认为李氏成汉来投靠是一件正确的事情,根本忘记就是晋室武装胡人才导致中原沦陷,也不怕再来一次重蹈覆辙。
  龚壮有想到永嘉之乱时的事情,就是没有想过那些被牺牲的百姓。
  世家嘛,他们眼中只有同等身份的存在才能视之为人,百姓于他们眼中只能是工具。因此百姓没有被世家的目光注视到其实才算幸运,一旦百姓进入世家的视野,那么绝对不会有什么好事,不是被利用就是被牺牲。
  夏季的洞庭湖蚊虫多到难以想象,画舫不得不用纱帐来进行阻隔,它漂流在湖泊之上,阵阵的声乐在响,有女姬在音乐声中跳着婀娜多姿的舞蹈。
  画舫是一条巨船,以料为单位起码有一千料,按照现代吨位就是三百二十五吨。它分为五层,船舱之内有两层,位于水平面之上是三层。下面的两层,舱底最底层是堆积一些物资来作为让船只保持平衡的压舱底货色,第二层是水手居住区。上面的首层是随从、女姬之类的休息层和厨房等房间,第二层是贵人的休息房间以及娱乐场所,第三层是半露天。
  按照对楼船的划分,实际上画舫就只是一条两楼船,龚壮可以透过纱帐向外看,舟的数量当然是最多,小船的数量也不少,二楼船和三楼船时不时能够看到一条,不由得不想到东晋小朝廷的造船能力不俗。
  事实上东晋小朝廷的造船能力也真的相当不错,每年造出可以称作为船的船只起码有数百,那是长江以南有着太多的水系,出远门坐船的人远比走陆路的要多。会这样是走陆路的山地和山区太多,经常需要爬山就不说了,山区大多是荒无人烟可算不上什么安全,相反是人迹较多的各条水路反而安全一些。
  东晋小朝廷现在能够看出很明显的两极化,越是往南和西南的区域因为诸越和诸蛮的肆虐让民间显得苦难众多,可是掌握着大多数资源的世家却依然该吃就吃该喝就喝,甚至是少不得风花雪月以及歌舞相伴。
  招待张良和龚壮的是当地有名望的一个家族,画舫就是属于罗氏一族的家产,专门用来拉着客人游逛洞庭湖。声乐班子和女姬也是家养,这些人平时不会干什么活,就是练一练音乐和舞蹈,也就是所谓的不事生产。而以现如今的生产水平来讲,普通家庭养一个不事生产的人都显得吃力,哪怕是地主豪强的家族成员都该下地干活,养一套接近二十人声乐班子和近三十人的女姬队伍也不是普通世家能承受得起,由此看得出罗氏一族的财力不同一般。
  “不多,真的不多,就是给朝廷供上十万石的稻米。”罗源看着很富态,不止是因为太胖,身上那身的丝绸衣服再正常不过,少不了作为佩饰的美玉、玛瑙、翡翠和金、银。他说十万石稻米的时候很随意,就如同是十斤一样,那随意绝对不是假装,轻轻松松地补上了一句:“朝廷若是有需要,后面可要用买的了。”
  十万石的粮食可以提供五万大军用上起码一年,省一些吃个两年也能办到。仅是罗氏一族就无偿提供了十万石粮食,其余的世家肯定多少也会拿出一些,以此可见东晋小朝廷的军队该是不用发愁?
  龚壮刚才还对罗源有些不重视,一个愣神之后哪怕是再有文人的清高也不得不高看罗源一眼。
  “罗氏是荆州大族,仅是名下田亩就有数万顷,更有来往涨海(南海)行走于林邑和扶南等国的船队。”张良压低了声音继续说:“林邑与扶南盛产粮食。”
  龚壮想知道的是:“那罗氏出了多少军士?”
  “按世家定品,出了三千。”张良的家族也就是出了一千,还不包括兵器和甲胄。他说:“这是一场举国之战……”
  什么样的家族该出多少兵力是国丈褚裒强力要求,由皇太后褚蒜子最后强硬拍板决定。会这样也是真的被逼得不行了,长江以南不缺少要极力抵抗汉国入侵的世家,可是更不缺等汉军杀来就要投靠的世家,蛇鼠两端的世家就更多。
  战争都还没有开始,只要是有能力有门路的家族,有一个算一个都有分支前往汉国,褚氏一族和司马皇室真的是被吓怕了,少有强硬地搞出一套不管各世家愿不愿意都要按照定品出兵或出物资的套路出来,要不众多世家有退路,新鲜的外戚褚氏一族也不是没退路,就是司马皇室退无可退了。
  蜀地太封闭,龚壮出了蜀地之后时间基本用在赶路上,没来得及真正地了解东晋小朝廷现如今的局势,只当长江以南的世家真的是众志成城,感慨地对张良说:“万众一心何愁不胜?不像蜀地,汉军入侵不足三月,临阵倒戈的兵士不谈,高官众将多有从贼,战事糜烂不可收拾。”
  “……”张良要不是见龚壮一脸的认真,绝对会以为龚壮是在嘲讽。与众多人一样,他的家族也有分支前往汉国,现实情况当然不能对龚壮讲,想要掩饰尴尬说点别的,突然回过神来问:“战事糜烂到不可收拾?”
  龚壮也是一时感慨才说漏了嘴,赶紧岔开话题。
  张良却是留心了,他觉得有必要搞清楚李氏成汉现如今的情势究竟怎么样。
  东晋小朝廷早两年可是有计划要入侵李氏成汉,不是被汉国逼迫着,也不是只有桓温在主导,是有那么一股力量真的想要灭掉李氏成汉。后面国家面临的情势一变再变,只想着能够把汉国挡在长江以北,哪有什么余力再去攻打李氏成汉。
  又是过了一个多月,龚壮总算是抵达了建康,他在来的路上没有少被款待,充分认识到了东晋小朝廷这边的世家可比蜀地世家会玩,生活质量上面也是竭尽所能地奢华。
  入了建康的龚壮当然是没有立刻见到足够份量的人物,他甚至已经有三个月都没有听到蜀地那边的消息。
  恰时是谢石回到建康,他是亲自来皇宫找褚蒜子催促援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7/8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