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校对)第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821

  “那可就看部队带多少辎重了。”刘彦是瞬间会意,他觉得和纪昌是越来越有默契:“可惜没有号鼓旗帜,否则倒也能伪装一下。”
  “君上,现在却是不宜亮出旗号。”纪昌刹那间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变得非常诡异:“等待,一直等待,君上总有亮出旗号的一天。”
  亮出旗号?那还真的就不是随随便便可以干的事情,后赵朝廷可没崩溃,现在亮出旗号等同造反!
  刘彦其实还蛮期待自立旗号,他并不觉得那是造反。事实上他根本就不是后赵的什么人,造的是什么反?
  再次出征的时日一到,一大清早营地就是一片的人声沸腾,他们需要先排队领取食物,基本就是几块烙饼加上一竹筒的热汤。
  阿三是军官,他们这些军官在烙饼上没有多,可是多了一块肉脯,哪怕是竹筒里面的肉也会比较多。
  像是普通士卒,烙饼虽然也是一样,但竹筒里面的汤就真的只是汤,连根菜叶子都别想有。
  更加高级的军官,例如徐正和吕泰,他俩现在可是有亲兵的大人物了,压根就不需要自己去领取食物,并且在食物上面绝对要比低一级的好上更多。
  军队是阶级最为严明的所在,刘彦一早就知道这个,他本来就有分待遇的想法,是在纪昌的帮助下完善起来,就那么执行了下去。
  他们现在也就只是在事物上能够分出待遇区别,等待有了更好的机会,不止是食物上面,住的、穿的、用的……等等相当多的地方肯定也是要分出一个等级。
  事实上就是这样,人与人总需要有区分待遇或是级别,要是永远都是一样的待遇,谁愿意去付出更多?只有付出了有回报,人才有更多的拼搏欲望!
  “咱们留下?”钟兴长相斯文,他看着即将开拔的部队,对着李匡说:“大部队离去,周遭有一支胡人马队,我们……任务不轻。”
  李匡自然也是在看准备出征的队伍,闻言点了点头:“君上与长史肯定有所计较,只是我们的身份还不足以知道那些。”
  两人长久沉默观看,可以从他们的眼眸里看到一种渴望,一种想要往上爬的欲望!
第74章
愚蠢的聪明人
  部队浩浩荡荡的出发了,他们是向着计斤城而去,压根就没有想要掩饰自己的行踪。
  一直留在周遭的连城伯得到哨探的禀告,拍马过来看到的就是那长长的歩卒的队伍。他特别看了一下马车的数量,稍微想了想觉得数量上略略奇怪,汉部出征的部队带的辎重不多不少,应该只能是维持个十天的人吃马嚼?
  “这样的举动是做给我的看吧?”连城伯为人记仇,但觉得自己不是傻子,嗤笑道:“我料定,他们还会回来。”
  旁边的胡人也笑了,他们相信自己首领的判断。
  连城伯起了戏耍汉部的心思,他猜测自己只要做出进攻营地的举动,刚刚出发不久的那支部队肯定就要回来。
  为了能够达到更好的戏耍目的,连城伯很是耐心的等待了一下,甚至为了装得更像一些,忧虑派出侦骑会让汉部主将迟疑,都没有派出侦骑跟着汉部出征的大队,仅仅是保持着周边的必要眼线,免得被围上。
  大概是过去了一个小时,也就是连城伯认为时机到了,他派出了必要的人手查探周围,然后召唤来了马队,故意将动静弄得很大,对自己的部下说:“等着瞧吧,那些狗一般的东西很快就会吐着舌头奔回来了。”
  营地之外的胡人闹出了那么大的动静,留守营地的人又怎么可能没有发觉?李匡是在出现胡人骑兵的时候就立即上了营地最高的哨塔,他在哨塔上还看到了一个放有茶具的案几,那却是喜欢登高望远的刘彦留下。
  说是茶具,其实东西蛮多,大大小小的几个杯子,再加上过滤用一个像漏兜一样的玩意,还有几柄像是搅拌刷一样的东西。除了茶具用物,却是还有大小两个炉子,甚至有类似于木盆的东西。这一套东西是西塞柏辽敬献,会有那么多是因为目前这个年代喝茶是用煮,而不是用泡。
  与李匡一同上了哨塔的人是谢子瑜,他俩已经盯着那队约两百多人的胡人马队看了有一小会。
  胡人的马队在来回的小跑着,看去动静颇大,听着马蹄声亦是阵阵地滚滚而来。骑兵要是闹点什么动静,声音可真的就是小不了,看着也比步兵的队伍威风许多,骑在马背上的胡人还刻意地吆喝着,显得威风凛凛。
  “不敲响警钟吗?”谢子瑜看上去略略有些紧张,营地里也就三百来人,哪怕是其中有五十个部族武装,人数也着实是略少。他看了看明显也慌乱了一些的营地留守人员,再看看那些正在下令的基层军官:“至少……不是让他们各处懒散着,该命令弓箭手各自进入位置吧?”
  李匡却是无动于衷。不是他不感到担忧,也不是不想敲响警钟,是纪昌在临走前有交代,不用去管大部队走后出现的胡人马队,只需要按照吩咐的模样,该干么还是做什么。
  营地虽说还不是兵堡,可是防御工事经过将近五千人长达半个月多的一再建设,看去其实并没有那么脆弱,外围拒马和沟渠密布,一些重要地段竖有土墙,骑兵根本就不可能顺利就冲进营区。
  得说实话,李匡真的不是那么明白纪昌为什么会有那样的交代,他只知道一点,胡人马队动静是颇大,可是并没有发起进攻的迹象。另外,他认为自己最好还是按照纪昌说的办,再怎么说纪昌都是刘彦的心腹亲信,要是让纪昌知道他没有按照吩咐,稍微想一想他自己都觉得会在某个日子里面倒霉。
  正在带着马队奔跑的连城伯,他当然有在注意汉部营地的动向,十分诡异的是,汉部的营地似乎是没有传出什么动静?
  连城伯喝了一声“哈,驾!”,牵动缰绳控制坐下战马改变方向,他必需去高一些的坡地,好好瞧一瞧汉部营地到底是什么情况。
  很快,胡人的马队上了坡地,他们向着汉部营地看去,尽管是有些远,可是能够看到里面的人根本就没有乱成一团,反而是……在晒太阳?
  连续六天的雨季,天色放晴也就是近两天的事情,人是应该晒晒太阳,不说是晒太阳补钙啥的,就是简单的接触一下阳光,问题就出在这里,胡人马队闹出的动静不小,汉部的那些士兵不该慌乱地布防吗?
  连城伯在“呵呵呵”地笑,他对自己的侄子连城博达说:“晋人之中有一种叫作儒生的家伙,他们最爱干的事情就是故弄玄虚。”
  什么意思?就是连城伯知道晋人里面有一些识字的人,那些人喜欢玩弄阴谋诡计,比如现在汉部的士兵看似慵懒地在各处晒太阳,这样的举动不过是刻意做出来的假象。
  “等待我们靠近了,他们埋伏在我们视野死角的地方就会冒出大量的弓箭手。”连城伯满是笃定地说:“若是我们想要冲进去,他们会假装抵抗一下就放我们进去。然后,刚刚离开的部队就会突然出现,将我们堵在营地里。”
  连城博达不断点头,用崇拜的目光看向连城伯。
  “我偏偏不上当,不会靠近营地,就这样牵制汉部出征的大军。”连城伯一脸的戏谑:“这样不管他们想要干什么,绝对不能无视我们的存在。有我们在,他们什么事情也干不成,只能是时时刻刻提防着我们。”
  连城伯只差没有明白说了,他根本不会去与汉部交战,没有好处又会产生损失的事情,去干了做什么?他就是要恶心死汉部,就像是苍蝇一样地“嗡嗡嗡”,偏偏又不靠近,气死汉部上下。
  营地里的汉部那些人真的是在晒太阳吗?毫无疑问还真的就是在晒太阳。可是,要离得近了看,每个人看去脸色都比较怪,只有极为少数看去脸色正常。他们之中大多数是带着一脸的迟疑或害怕,然后这些人四肢还会抖……不,应该说是颤栗才对。
  没办法,勇敢的人基本被带走了,不勇敢但是想要奋起的人也没有留下,留下的就是一些看似烂泥的家伙。他们也真的就是烂泥,这一仗打完很多人连辅兵都没得当,该去好好的种田或是干其它事情。
  “那些……胡人,奔来跑去是在作甚?”谢子瑜像是有点明白过来了:“君上料定胡人不敢来攻?”
  李匡当然不会解释是纪昌而不是刘彦说,身为人臣有什么荣耀基本都是君主的,谢子瑜那么讲也不存在什么错误。
  另外一边,刘彦亲率的队伍是真的如连城伯料想,停在某处等待连城伯攻击营寨,然后杀出来吗?
  根本就没有埋伏那么一回事,他们是出发之后就笔直向着计斤城而去,连一点点的迟疑都没有。
  “……小人清楚那种游牧的胡人心思。他们不会做有损失却无好处的事情。”纪昌带着十足的把握,一脸的好笑:“那股胡人马队,他们只会疑神疑鬼地在营寨外围游荡,或许是会尝试接近营寨,但无论留守部队是什么反应,疑神疑鬼的胡人马队都不敢突进营寨。”
  其实,纪昌还确定一点,那支胡人必定是被打击过的其中一支,这样的胡人会知道汉部的强悍,人数多倒是敢上,可是只有两百多人哪敢真的进攻。
  刘彦既然选择相信纪昌,那肯定是不会有什么疑虑。他是在想,纪昌设计的这件事情有点像是空城计的另类版。
  事情还真的就如纪昌所料的一样,他们轻易地拿下了没有设防的计斤城,另一边的营地,连城伯来来回回地闹动静,可就真的不敢杀进营地,搞得后面留守的那些“烂泥”都有些麻木,真的是该干么还是干么……
第75章
反掌之间
  连城伯发现不对劲是在侦骑汇报没有发现周遭敌情的时候,他却是认为一定是汉部隐藏起来的部队躲得太好了,不相信汉部的大军就那么离开。
  一直是那样折腾,直到第三天的凌晨,刘彦又是率领出征的大军归来,连城伯才得意地告诉自己的侄子。
  “看到了吧,比起他们,我们比较有耐心。”连城伯压根就不知道自己被耍了:“他们埋伏了两天,失去耐心自己出来了。要是我们真的以为他们不在,去攻打营地,就该受到围攻了。”
  刘彦这支部队对计斤城还真的就是“取”,那里的胡人能跑的已经全跑了,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抵抗就被汉部占领。
  城池被占领后,当地的胡人表示归顺。这一次纪昌却不建议像是不其城那样将城内的胡人斩尽杀绝,反而是建议刘彦向那些胡人表达了最大限度既往不咎的态度。
  汉部还弱小,不能表现得过于排斥胡人,过于排胡会让自己自绝于天下,对待计斤城的胡人该是像柜县那般,扶持一个家族灭掉计斤城原本的最大家族,借用胡人的手去统治胡人。
  胡人会扶持晋人去镇压晋人,汉部凭什么就不能扶持胡人去压制胡人?查清楚计斤城最大的家族是哪个,刘彦快刀斩乱麻地选了一个中游的胡人家族,灭掉了计斤城原本最大的那一个家族,一天之内就将事情办好,留下必要的守卫部队,带着部队踏上了归途。
  其实对于计斤城的占领刘彦本来是有所期待,可惜的是直至占领下来,他也没有等来什么“奖励”,仅仅就是脑海中关于对县的占领从1/24变成了2/24,然后屁都没有多一个。
  回传营地,部队开进去做必要的休整,刘彦问了一下李匡,得知外面的那支胡人马队三天之内折腾得挺起劲,可一次实时性的试探进攻都没有。
  “先生妙算啊!”刘彦该称赞的时候从不吝啬:“那么,接下来还是按计划行事?”
  纪昌对于自己的判断正确还是无比高兴的。他向刘彦提了一个建议,不能让那支胡人马队像是跟屁虫似得一直跟着,那样会对他们接下来的一系列行动造成很大的不便。他的建议是,派出斥候寻找那支胡人马队的部落所在地,也尝试与那支胡人马队接触。能够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当然好,不能的话就从那支马队的部落下手。
  这样一来,连城伯就迎来了汉部的一伙人邀请对话。
  出去对话的是自己请命的李匡,他带的人并不算多,仅仅是十来个骑马骑得好的人。
  连城伯早就对自己的判断出现了怀疑,可是他又不能表现出来。面对汉部有十来骑表现出谈判的姿态过来,他非常特意地吓唬了一下,见似乎没能吓到那伙汉部来人,想围起来就会被控马离开,又是折腾了大半天,选择带着二十来骑过去。
  “交易或者交战?”连城伯脸上可不存在什么诧异,他反而觉得非常理所当然,问道:“交易的话,交易什么?”
  李匡看着相距越五米,看着有些狡猾的胡人首领,喊道:“汉部出产兵器与食盐,你们可以拿奴隶、牛、羊,或是我们认为有用的东西前来交换。”
  “兵器和食盐!?”连城伯这一下总算是感到吃惊了,但不是吃惊汉部愿意拿这两样出来交易,是汉部竟然能制造兵器和出产盐巴。他眼睛转悠了一下:“交易可以,但是你们要先赔偿我们一百把兵器!”
  “我家君上早知道你会如此说。”李匡适当地表现出不屑,又喊:“我家君上不计较你等来犯已经宽宏大量,赔偿的事情休提。交易的话,十二头牛一柄战剑或是战刀,或是三十五头羊,和三匹战马交易一件。盐巴……奴隶……”,喊了一大串数据,静下来看着连城伯。
  关于赔偿的事情连城伯也就是随便说说,但他却不打算就那么完事,威胁道:“你们与我们交易,不过是忌惮我们,如果……”
  “那好,继续交战便是。我们不用放牧,可以随时随地、时时刻刻寻找你们的部落在哪,此后你们别想安安稳稳放牧!”李匡显得不屑又是高傲,牵动缰绳对同伴喝:“交涉失败,走!”
  “等等!”连城伯态度算是端正了一些:“我怎么知道你们不是要骗走我们?”
  “信或不信,取决于你。爱跟不跟,取决于你。”李匡并没有停下离去动作的意思,扭着头交代:“我们愿意等待你们三天,想要交易按照刚才的数目携带货物前来。不想交易,你我继续拼杀。”
  连城伯看着驰骋离去的十来骑陷入了沉思。
  兵器和盐巴啊!兵器在乱世的重要性不用过多言语,便是朝廷的正规军也不是人人拥有武器。至于盐巴?现在根本就没有多少人在卖盐,大部分人是用其它的有咸味的东西代替。
  “叔叔?”连城博达舔了舔嘴唇:“这却是机会难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8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