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校对)第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821

  要是不难得,连城伯会犹豫吗?他是真的担忧那不过是汉部设下的陷阱,什么交易都是假的,就是要设局弄死他们。但那是兵器和盐巴啊!有再多的财帛都不是想要买就能买到的东西!
  “立刻派人去问问柜县那边的家族,看看汉部是不是真的大量出产兵器和盐巴!”连城伯选择了比较稳妥的方法:“要是真的……肯定是要交易啊!”
  这里离柜县是有些距离,但是快马驰骋也就是一个上午就能来回。连城伯很快知道了答案,柜县那边不止一个家族与汉部在交易兵器和盐巴,兵器的数量是有限,但盐巴的交易数量并没有被限制。
  另外一边,纪昌却是在和刘彦交流,寻找连城伯部落的事情没有放松,对于有机会灭掉连城伯这个部落也在策划,就看连城伯是不是真的那么谨慎。
  “无妨,灭不掉就真的交易。”刘彦当然会控制兵器的数量,对于盐巴则是会放开了供应:“我们需要大量的人,灭不掉这个部落,就由他们的口去告诉更多的部落,说我们这里可以用奴隶换取兵器或盐巴。哪怕换来的不全是人,马、牛、羊我们也极度需要。”
  纪昌立刻就是一脸的兴奋:“君上睿智!”,他行了一礼,接着说:“如此说来,不灭那股杂胡部落却是好处多过于坏处。我们不宜主动再行征战,却是可以利用他们输送来人口。人口啊,君上!有了人口,我们会不断地壮大,到时候……”
  “先攻取整个半岛!”刘彦看去振奋,内心却是无比的纠结,攻取计斤城竟然没有奖励再建一个城镇中心,系统人口上限也没有增加。他无比坚定地说:“短时间内不可能攻取整个青州,那就建设出一个稳定的后方!”
第76章
谋求人口
  汉部需要人口,大量的人口,能够亲自出去截留流民的机会就那么几次,再多却是不会有。大部分的晋人不是在结寨自保,便是成为了胡人的奴隶,想要获得人口去动那些坞堡明显不合适,唯有从胡人那边交易晋人奴隶了。
  中原和北方的晋人数量不少,但谁也没有一个正确的数字,刘彦的胃口不大,只要治下能够有二三十万的人口,他就有把握在未来的五年将半岛发展起来,随后就该是在后赵诸王子的内战中寻找到更大的机会。
  是的,尽管刘彦对“五胡乱华”的历史真的不是太熟悉,但关于后赵因为争权夺位爆发内战还是知道的。他知道自己有数年的时间来累积实力,一切就看到时候有多大的力量,能在那一次的动荡中做到什么地步。
  与连城伯的交易进行得不是那么顺利,胡人的警觉性太高,汉部又没有足够多的骑兵,双方第一次的交易是二十柄战剑换取了两百四十头牛。
  “这股胡人部落到算是聪明,没有在牛上面下手脚。”纪昌说的是牛大多健壮,公牛和母牛的分配也算是合适。他比较轻松地说:“再交易几次,该支部落就会失去警惕,介时君上想灭……易如反掌。”
  刘彦已经派出了斥候去纪昌选定的位置侦查,他们回去之后就会立即将计划付之行动,按照坞堡的规模先建立一个框架。
  “确实,按照坞堡的规模是略小……”纪昌不是那么懂得建城:“只是……君上?我们与之交战的叫姚伊买,听闻此人乃是姚弋仲之子。”
  姚弋仲何人也?纪昌深怕刘彦搞不懂状况,非常详细地介绍了一下姚弋仲的身份。
  当然,纪昌其实也不知道姚弋仲的过往,但是光在后赵能持节,官拜十郡六夷大都督,武职是冠军大将军,听名头可就真的是够唬人的了!
  刘彦当然担忧,所以就等待着纪昌可以给出什么好建议来。
  “此战结束,回转之后还请君上派人前去东莱郡。”纪昌嘴角带着笑意:“东莱书院该是知晓君上此战得胜,即便是为了后路……也该派人前来为君上效力。”
  东莱书院啊?刘彦还是比较期待,可他真的不认为东莱书院会对他产生多大的帮助。这个年头太奇怪了,越是有名气的大儒越不愿意给晋人效力,对于胡人的招揽反而是趋之若鹜。
  “这个……”纪昌不见任何的尴尬,实话实说:“胡人遍布中原,晋室南迁。中原未见有大英雄、大豪杰,与胡人之争皆是失败……”
  就是说,大儒们并不认为除了胡人之外,谁能够在中原站稳脚跟。有太多太多失败的例子,死的人也着实是太多太多,一次、两次、三次,竟然没有人敢去为除了胡人之外的势力出谋划策。
  刘彦沉默了,他并不是真的了解这一段历史,这段历史在后世的民族大团结需要的前提下一直被淡化,没人能够真的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有大儒认为,该教化胡人,使之胡人成为‘华夏’。”纪昌一脸的嘲讽:“先前或许是对的,可是景侯(张宾)谥后,大变样了。”
  张宾啊?辅助石勒建立后赵的一个谋士,被称为“算无遗策、机无虚发”。他尽管是辅佐石勒的第一谋士,尽管受石勒和群臣敬重,可生前也就那个样,等死了才被追谥号为景侯,追封为“散骑常侍,右光禄大夫,仪同三司”,堪堪配享丞相同等待遇。
  看吧,第一谋士,石勒能够建国仰仗于张宾的出谋划策,可是生前与奴隶无二般,死了才有哀荣,然而却是堪堪与丞相同等的待遇。就是这样还有无数的儒生羡慕,然后以张宾为例子,开始了儒生大肆投奔胡人的潮流,甘当在胡人看来是条狗,晋人看来是叛逆或奸佞的角色。说,到底贱不贱?
  “你的意思是,东莱书院不会派来能人相助于我?”刘彦眼睛眯了一下:“投奔胡人争先恐后……”,后面的话没有说,那是他觉得应该尊重同为儒生的纪昌,毕竟纪昌对于他来讲已经显示重要性。
  “却要看东莱书院怎样看待君上。”纪昌说的是刘彦的身份:“君上如能在朝廷谋得一官半职,东莱书院该会下注。君上的地位越高,东莱书院派来的人能力就越大?”
  刘彦可没有犯傻到问“比你怎么样”之类的话,他眯着眼睛:“这么看来,东莱书院却是一个为虎作伥的窝啊!?”
  还真的能够那么理解,一个看官职派人辅佐的书院,官职只能是后赵的官职,又还能是哪,难道是晋国啊!?
  对于这样的书院,刘彦开始产生了恶意,思考着东莱书院要是不给面子,哪天就该全部抓起来,该杀就杀,反正就是一帮为了权势地位不顾民族同袍的垃圾。
  当然,刘彦可不会将那些话讲出去,现今年头的民族和国家观念都非常稀薄,大多数有的就是优先家族,认为光宗耀祖才是重要,至于什么民族和国家……呵呵。
  对于会不会被后赵朝廷认为是大威胁,刘彦会有自己的行动,他十分清楚没有什么是黄金解决不了的。如果一锭黄金无法解决,那就两锭,或者更多!
  在营地留下五十人一个屯,大部队踏上了归途,他们会先返回原先的安置地,将在岛上的人接出来大部分,随后前去将要建立坞堡的地方。
  西塞柏辽等人一直在关注此战的胜败,姚伊买和丘林次符无率军撤退之后,胜败已经非常明显,毫无疑问是汉部以寡击众获得此战的胜利。
  对于汉部的胜利,柜县之中有人欢喜有人忧,喜的自然是亲近汉部的那些家族,愁的就该是那些在汉部拔寨离去后有异动的人。
  刘彦回到安置地,命吕泰亲率本部前去柜县。
  吕泰的本部还在前去柜县的路途中,柜县那边的一些家族该跑路的立刻跑路,他们并不觉得汉部首领刘彦会是一个仁慈的人。
  当前年头也不会有什么仁慈的人,归顺再背叛,身死族灭才会是唯一的下场。
  急于表现的西骞柏辽和苏乐完我等等一些家族,他们主动拦截了那些要逃跑的家族,双方爆发血战的时候,吕泰带兵出现了。那些想要逃的家族或是在抵抗中被杀戮,或是投降之后男丁全部被砍了脑袋,只余女眷。
  “吕曲长,却不知道主上有什么指示?”西骞柏辽比较迫切的想要表现一番,他十分清楚汉部撑过了这一次,除非是过于刺激朝廷,不然朝廷就该是以安抚为主了。
  吕泰从来就没有太多的脸部表情:“却是要告知西骞族长,君上要你主持奴隶购进一事。日后,由你向周边购买奴隶。”
  西骞柏辽是一脸的惊喜。他也绝对有惊喜的理由,只有这样才算真正地进入汉部的圈子,更别说在经手期间可以赚取一定的差价什么的。
  “另外……”吕泰依然是一副的死人脸:“君上交代,柜县各家族按照丁口,选出优秀子弟,为君上效力。”
  “自然!自然!”西骞柏辽的大儿子早就在汉部了,可惜的是这次没有随军出战,是被安排在了某个岛上。他寻思了一下,问道:“却不知道主上可要谋得长广郡郡守一职?”
  “已经有人在做。”吕泰不愿多讲,又是交代了一些什么,拱手:“如此,告辞了。”
  西骞柏辽十分热情地亲自将吕泰送走,他看着吕泰远去的背影,寻思着等待刘彦成为长广郡的郡守,西骞家抱上了这么一根大粗腿又该得到什么样的发展。
  而似乎……西骞柏辽好像比较笃定刘彦能谋得郡守一职?
第77章
冉闵的动作
  知道后赵有多少个郡吗?多到连石虎自己都可能记不清楚的地步。
  在后赵这个政权中,州一个级别的有十二个,它们分别是冀州、并州、豫州、兖州、青州、司州、雍州、秦州、徐州、凉州、荆州部分地区、幽州部分地区。
  每个州至少有十个郡以上,个别大一些的州甚至会有二三十个郡,可不像是两汉政权时期那样,郡这个行政级别有那么高。
  另外,因为胡人不懂治国……或者是石赵巴不得中原变成一个庞大的牧场,他们对于极多数的地方采取的是减少丁口策略。啥意思?就是将人口集中到比较重要的几个州,让那些不重要的州变得地广人稀。
  其实,要认真算起来青州还算是不错了,换作是在司州或是幽州,整个州的人口还真不知道有没有十万人,好歹整个青州的胡人和晋人合起来还有个四五十万(数据不靠谱)。
  整个后赵,相对繁荣的地方也就是在冀州了,概因后赵的都城襄国(邺城)就在冀州嘛。
  说襄国繁荣,那是要对谁而言,张石来到襄国已经接近一个半月,丝毫没有感觉到所谓都城的繁荣到底是体现在什么地方。
  襄国是都城啊!可是就在这个都城的街道上,看到了尸体却是非常频繁和普通的事情。什么尸体?有各种械斗,有骨瘦嶙峋的饿殍。虽说是胡人和晋人都有尸枕街头,但终究还是以晋人居多啊……
  “王聪,你是世家子吧?”张石走路的时候并没有刻意选择很路边,他身上穿的不是正统晋人的款式,是一种……怎么说呢,该是汉部独有的束身款?
  王聪身上穿的衣服也是汉部的款式,其实要是时间往后面再“挪”上数百年,那一身衣服就是隋唐时期的武士服,但跟现在的晋人款式真的不一样。
  晋人喜欢风流倜傥,对襟、束腰,衣袖宽大……当然,这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才穿得起,平常人连一块布估计都买不起。
  张石等人是身带使命而来,代表的是汉部,穿上有异于晋人的款式,腰上悬着战剑或战刀,不管是从装束或者是从精神面貌,看着就是不是晋人。这样一来,他们在襄国尽管还是有些麻烦,但总算不会被普通的胡人骚扰。
  “回管事,聪虽然为王氏,但……只是很远的旁支。”王聪颇有些阴霾,或许觉得脸色不对,调整了一下转为苦笑:“若不然,也不会被丢下。”
  张石只是简单地点点头,身在中原的晋人,被汉部收留的那些,谁身上没有属于自己的故事?比惨没有什么意义,不过是增加自己的负面情绪。他们既然是被收纳进入汉部,还能被刘彦委以重任,该是思考着怎么把事情办妥,然后获得新生。
  襄国比起其它城池略略好一些的是,看去不是那么破败,街道上的行人也显得更有人气一些。人是多了,认真观察的话,白种羯人无论是在什么地方都彰显出了身为“国族”的嚣张,他们无论是身穿什么样的衣服,或者是面对什么人,就是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傲娇脸色。
  什么人在街道中看起来是最显得小心翼翼?毫无疑问会是晋人。这些晋人不管是富贵的还会是贫穷的,不管是身为奴隶还是官员,他们基本上走路就是尽量靠在街边,走起路来经常是左右四顾,不用特意观察也能看出内心里的担惊受怕。
  也对,除了有数的一些晋人,大多数的晋人在后赵政权之中连野兽都不如,他们哪怕是被杀也不过是杀人者赔几张羊皮的事情,哪能不是时时刻刻生活在没有安全感的恐惧之中?
  张石和王聪等人这一次就是要去见一个稍微有身份的晋人,那人名叫蒋干。
  这个蒋干与三国的那个蒋干同姓同名,但绝对不是同一个人。他是冉闵府中的一名门客。
  张石有打听过这个蒋干,打探到的消息是,蒋干与张乾、萧全、缪嵩、刘猗等人皆为冉闵之心腹亲信,亦算是冉闵所建幕府中比较重要的人物。
  冉闵在后赵的地位并不低,应该说是武职中与李农混得最好的两人了。他们可以在一定事情上影响到后赵的国政,但要说石虎有多么信任则就是胡扯了。
  事实上,历史到了晋朝的时候,又恢复了春秋时期的模样,各种显贵乃至于是大门大户又大肆招募门客和部曲,风气之盛行与服用五石散别无二致。
  五石散是啥玩意?这东西是在东汉末年于一些名士之中流行,等于是一种另类的毒品,名士们认为服从五石散可以强身健体,似乎还有放松精神的作用?
  张石本来是已经放弃掉接触冉闵,改为去从那些比较贪财的朝中文官入手,可是昨日他却突然得到了招呼,说是一个叫蒋干的人约见。
  后赵政权的文臣并没有太大的权力,特别是张宾那一代文士该死的全死了之后,也是石虎压根就不喜欢儒生,曾经在石勒那一朝混得风生水起的儒士们能干的事情已经不多。
  蒋干自然没有明晃晃地留下帖子或是报上修成侯家门的名号,他相信那个汉部的什么人肯定会去查探清楚。
  修成侯是冉闵的爵位,冉闵现在官拜北中郎将,又有一个游击将军的衔。事实上后赵的官职略乱,一个人身兼数职很平常,越是显赫的人脑袋上的官帽就越多,比如姚弋仲还是十郡六夷大都督和冠军大将军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8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