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校对)第4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9/821

  这种极具英雄色彩的“致师”还是被秦军打破,当时的庸国就是要按照惯例“致师”,庸军一切都还在准备时刻,对面的秦军明明答应要“致师”却无耻地发动了冲锋。庸军是在从上到下的懵逼中大败,之后国家也被秦、楚、巴三国所瓜分。这一场秦军与庸军的战争传达周室分封诸国,以后战阵上也没有“致师”。
  秦国打破的规则太多了,其它国家还在打“征服”之战,为的不过是压服统治者让老老实实地交保护费,秦国却已经开启了不为保护费而为攫取土地的灭国模式,其实是让中原各国极度的不适应。
  知道暴秦是怎么来的了吧?真就不是因为商鞅变法后的秦法,其实就是因为太多原有的既定规则被打破,早就让中原各国对秦国的信用值持负数印象。
  要是历史没有被刘彦改变,倭列岛的很多规则是要到明治维新才被打破,其中包括普通人不能有姓氏,当然也不能当武士老爷才能当的士兵。
  小野原来就是一个农夫,他从来都没有想到那双拿农具的手在某一天能摸到兵器,被征召到半岛成了仆从军的一员,是从最廉价的炮灰慢慢熬成了老炮灰,随后是走了运因为资历老替补成了基层小队长。
  因为本身命运的改变与汉国有关,小野天然上对汉国是充满了感激之情。
  如果仅是感激汉国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小野哪怕知道李石是汉人也不会弯腰九十度,其实是在战场上看了太多汉军的悍勇以及善战,又知晓汉国疆域之广,感激之余是异常敬畏,哪怕是对上普通的汉人心里面也是先矮了一头。
  李石看对百济人那么凶狠和野蛮的倭兵对自己甚是恭敬,害怕和不安多少还有一些,却会下意识将自己的腰杆挺直一些,就在小野的亲自领路下到了辕门。
  看守辕门的是汉国郡县兵,小野多少是记得规矩让李石站在辕门十步远的位置,他自己则是踩着小碎步过去,人还没有到腰已经弯了下去,脸上带着谄谀不断边走边鞠躬,到了更是弯腰不起地将事情讲了个大概。
  余章是戒备辕门的伍长,一开始就在好奇打量李石,听小野讲了个大概就对李石招手,等人离得近了,和煦地问:“可是遭遇了什么难事?”
  小野还在一旁弯腰不起,被一名郡县兵拉到旁边也不知道细声说什么,就不断鞠躬,嘴巴里也不断“是是是”应承个没停。
  李石看倭人军官对王师的士兵那样子,脑子里生起了自己都没搞明白的情绪,听到余章问话才赶紧扭头看去,手足无措也不知道是该跪拜,或是该行什么礼。
  余章已经开始在内心里皱眉,半岛被解放的同袍其实并不多,就是大多都卑躬屈膝习惯了,真没多少精神气。他们驻扎在这里,隔三岔五就会有同袍过来,通常还会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要不是上头严令以春风一般的温暖对待,真没谁有那个耐心听唠嗑。
  “啥?”余章听李石讲的断断续续,话语上也是东拉西扯,逻辑听着更是能让人绕晕,才算有那么点明白:“找回你的翁丈,然后你的翁丈是个百济人,原先还是一个豪民?”
  现在没岳父这个称呼,翁丈就是岳父。
  陈朝就在旁边嘀咕:“不是来找媳妇,就是来找翁丈,还特么都不是汉人。”
  余章听到袍泽的嘀咕脸色都黑了,他有听过一些未经官方证实的传闻,包括登记户口的时候刻意各种放宽,其中有一些为的就是让那些同袍看看什么是汉人的地位,压根就不管谁是不是谁的媳妇,只要不是汉女,谁爱把谁弄成自己的媳妇都从官方上承认。
  那么一搞真的搞出很多事,原先作为奴仆的汉人抢了半岛某个土著的媳妇变成自己的,半岛的一些贵女(通常就是豪民阶层)从高高在上变成了奴仆之妻。
  翻身的汉人其实还是最谨小慎微的,知道还有这样的操作之后,也没有多少人敢过来“补救”,一些假冒汉家苗裔的人才是大胆,只不过这些假货通常未能如愿。
  现在可没有联网的网络,想要确认一个人的身份千难万难,确定了身份就是想知道在哪也不容易,本来就对“资源”被抢了有气的余章,类似的事情遇得多了真有些恼火,可上头有严令不好将火发出来。
  异族女性还真的就是资源,军方的有功将士都能申请,为妻为奴是将士自己说了算,却不是所有单身汉都能在这一场灭掉半岛三国的战争中获得福利,对于资源被分配肯定心有怨言。
  “简单咧。”余章也没想使太大的坏,表情依然和煦,就说:“参军啊,战阵之上取一颗敌方首级,可以赎回一个奴籍的人。想将你的翁丈领回去,这是最直接的做法。”
  李石从未想过要参军入伍,想的就是好好跟解幼过小日子,一听之下就有些傻眼,怔怔地问:“没其它法子吗?”
  余章一阵“呵呵”轻笑,脸上的和煦微笑被收起来,变得有些冷漠:“什么都没干就获得自由,还得到了一个媳妇,已经是王上开了天大的恩,还想怎地?”
  “我、我……”李石憋了半天,憋出一句:“小人不会杀人。”
  这一下不但是余章在“呵呵”,是在场的人有一个算一个都在“呵呵”,没有离去的小野赔笑着心里却是感觉怪异。
  【果然每个国家都是有孬种和废物的。】小野这个想法刚生起来就被自己掐灭:【这个家伙原先好像是百济的奴隶?不是上国出身,没有上国其余人的胆魄以及武勇,好像也很正常。】
  每天来军营寻求帮助的汉人并不少,他们是真的将解救自己的汉军当成了王师,就是过来的目的真相当操蛋。
  余章还没有解决李石的事,碰上一个来寻求帮忙找丢失了的鸭子,要不是内心里不断催眠自己要像春风一样的温暖,真很想操刀砍死这帮啥屁事都来劳烦军队的家伙。
  找鸭子嘛?小野觉得到了自己表现的时候,讨好地请求一定要让他来执行这个任务,后面又小声地解释:“他只想要找回鸭子,大可随便找一只鸭子充数。”
  半岛上的汉国郡县兵只是起来管理和威慑作用,真正干活的还是那帮仆从军,余章就挥挥手,就是让小野干活前先进行报备。
  站在旁边没人理又自己踟躇半晌的李石,他重新凑了上去,没那个眼色看余章其实已经非常恼火,期期艾艾地问:“小人该在何处报名?”
  “啥玩意?”余章都忘记刚才调侃李石的事了,重新问了一遍,不耐烦地对陈朝说:“带他进去找黄队率。”
  陈朝惊讶地说:“咱们这里没有谁能征召兵源呀!”
  余章当然知道这个,汉国想要当兵的人大把,导致的是军方能够对兵源挑挑拣拣,除了出身之外还需要足够的身体素质,他就对瘦弱的李石成为袍泽没报希望,看李石这人脑子好像有些不正常,只是想要履行职务,该怎么去处理就是上官的事了。
  这么件事情后面其实发展得颇为精彩,包括李石一听半岛没谁能征兵,千辛万苦跑去乘船到中原,后面还真成了汉军一员,数年之后是没找回解老,他自己也战死在汉国对萨珊的战场上……
第653章
一样米养百样人
  “这特么不是找媳妇就是找翁丈。”余章不当值就免不了和几个同僚聚一聚,说起在辕门当值的经历就一肚子的火:“找人还算好的,找豕、找鸡、找鸭……几乎没什么不让帮忙找的。”
  豕其实就是猪的另一种称呼,一般是称呼驯化了的家猪。
  人以类聚,尤其是军队这种阶级非常明显的集体,士卒受不了与军官一块侃大山,军官为了保持自己的威严也不会与士卒嘻嘻哈哈,军队里的人平时聚会都是与自己阶级差不多的人一块。
  余章就是个不算军官的伍长,这个职务在军队起到的就是上呈下达,是接触和领导士卒的基层职务,能混一块闲聊的人,职务最高顶多就是个什长。
  在军队,现代的军队要到尉级才多少算是个军官,古时候起码是要队率往上。
  汉国军队内部的制度相对复杂,分常备军和郡县兵也就不说了,地方上还有挂靠地方官府的维稳部队也算军方系统,可维稳部队其实就是后世的武警。
  常备军自然是不用说了,各项待遇绝对是顶级,又以那些有特殊番号的“军”更高一些,类如虎贲军和羽林军就比没有特别番号的常备军待遇更好。
  非职业化的郡县兵在武器装备上差一些,士卒不像常备军的战兵可以每月领到军饷,只能算是服徭役的一种,队率以上那种能领俸禄的军官,相较起常备军的军官是下降一等。不止是在俸禄上面,是郡县兵的军官遇到常备军的军官,职务相同的情况下郡县兵的军官需要听从常备军的军官指挥。
  如果说常备军的士卒是职业军人,郡县兵的士卒是服徭役,地方维稳部队就是雇佣制。只不过地方维稳部队不会踏上战场,他们是担负起地方郡县兵的另类责任,比如不需要大股出动的前提下执行剿灭某地百人以下悍贼或悍匪的任务,超过百人依然是需要用到郡县兵。
  说白了,就是刘彦有意借鉴后世的警察系统,日后还会将游徼这个职务融合进去,专门设立一个部门来针对地方上的犯罪。
  “那帮人,的确令人受不了。”徐前不断苦笑:“咱们虽然是郡县兵,可也是军方部队,并不是打杂的。”
  半岛那批被解放的汉人,他们当然对解救自己的汉军无比亲近,也不知道是哪个混蛋讲了一套什么叫王师,结果王师不但成了他们救苦救难的菩萨,还成了解决他们鸡毛蒜皮小事的杂工,就差无所不能。
  “幸亏咱们手底下真的有一帮打杂的。”余章苦闷地将酒盏一饮而尽,苦中作乐地说:“那帮倭人恭顺听话,蛮好用的。”
  快乐往往是建立在他人痛苦之上比较甘甜,自豪也源自于自己比起他人更强大,骄傲则就是存在他人因为自己身份而产生的恭顺。
  因为汉国兵锋强劲,可能还有一点就是汉国疆域辽阔,倭列岛那一帮小国真的非常恭顺,大有一种要死死抱住大腿,能被兼并就更幸福的作态。
  有人死皮赖脸地巴结上来,似乎本国还有点傲娇难以答复,作为亲自领导仆从军的那一批人,他们最能直接感受到那种打从脚底板爽到天灵盖的体验。
  倭列岛的仆从军不但恭顺并且听话,用起来顺手的同时,很多时候还不用在意伤亡,向中枢打报告请求增加倭列岛仆从军数量的文公就没断过,后面也的确是一再增加,才能让常备军离开已经征服的半岛,由少量郡县兵主持,使用仆从军维稳半岛。
  既然是仆从军,汉国就不必进行列装,支付军费什么的也是没有,甚至是军粮都需要倭列岛各国自己来出大头,可以给汉国节省很多的支出。
  有一点不知道好坏的就是,倭列岛对大陆的商路却是打开,很多稀奇古怪的玩意从倭列岛运到大陆贩卖,大陆的商品自然也是卖到倭列岛。最近倭列岛多方还在请求汉国不限制人口往来,中枢正在进行评估。
  “中原被打烂了,南方算好一些,倭人的一些玩意才有销路。”徐前虽然也只是一个伍长,可祖上也风光过,祖父当过一地的县丞,家族传承是他比其余同僚眼界更开阔一些:“等各地恢复起来,倭人的那些玩意不会有什么吸引力,就等着大汉的货物将列岛填满吧。”
  余章并不介意卖弄自己的一些消息,就说:“听闻是有代价的。一船的商品,需得拉上两船的各类原料,要不无法靠港。”
  别笑话,现在的倭列岛真没有什么高端商品,一般也就是一些金或银的首饰,再来就是妇女贩卖。
  倭列岛的金银储备是亚洲最多,尤其是银最多,只不过目前被发现的金矿和银矿数量稀少。要是再过上一千年,到了大明一朝时期,倭列岛的银产出可是占了全球的一半以上,剩下的几乎是被美洲给包了。当时的大明能让银子作为市面流通货币,就是利用贸易从倭人那里赚取了海量的银子。
  对了,大明从倭列岛赚取的银子,后面是野猪皮战败,以赔款的形式又大量回到倭人手里。
  汉国缺少适龄妇女不是秘密,军队为了掠夺女人挑起的战争比比皆是,没灭掉高句丽、百济、新罗之前是以相对平和的手段弄到手,就给倭列岛诸国对汉国灭亡高句丽、百济和新罗有自己的独特看法,认为汉国发动灭国之战根本就是为了三个国家的女人。
  按照倭列岛各国的想法,中原天朝地皮那么大,该有的自然资源肯定不缺,之前又各种手段从高句丽、百济、新罗那边弄女人,好好的灭国战争被看成对女人的掠夺真有点道理。
  后面汉国的一些做法让倭人坚信自己的想法没错,半岛的男性土著全部当奴隶,女性土著公然被分配,倭人觉得这个新的天朝有点无耻的同时,是羡慕到求加入。
  倭列岛上面的那些国家,他们对自己会不会被汉国灭掉当然会恐惧,可另一方面又觉得哪怕是在当国王都不比在中原天朝当个县令舒服,就造成想要主动靠上去又忧虑自身下场的矛盾心理。
  中原虽然一再战乱,可一些技术和文化还是倭列岛比不了的,他们无比渴望能够获得更先进的技术和文化,后面能不能成为天朝一小民先不谈,能购买就绝对想购买,什么派遣使节带人学习之类的没少搞,更千方百计要讨好天朝,那么天朝缺女人,他们不就可劲地送或是卖。
  众人正在各种调侃倭列岛诸国,余章看见自己的顶头上司黄米走过来,不得不收敛笑容站起来。
  聚会的一群人中,隶属黄米的下级并不少,呼啦啦就站起来一大半。
  一个队率管着五十多人,就代表有五个什长和十个伍长,军人聚会依然也不会瞎凑合,基本上就是看建制的。
  “坐,都坐。”黄米看上去心情非常不错,过来就坐在被让出的位置,胡侃了几句才说出来意:“调令下来了,五日后咱们会从带方的军港登船回到中原。”
  郡县兵的兵源来自徭役,而徭役的服役是有时限,作战状态下时限什么的没法讲,不再是作战状态就能进行正常的遣回。
  汉国的徭役是恢复到东汉时期的常态,一年最少也需要服徭役一个月,不过一个月限时的徭役一般是在家乡,超过一个月的徭役不是被召集起来到某处干活,就是成为士卒到某地成为戍卫军,或是干脆到边境进行戍边。
  余章所在的部队本来是戍边部队,后面才成为半岛地区的戍卫军。他们由于是从戍边状态进入到入侵敌国的状态,徭役该有的时限当然是失效,这种失效会在归乡之后得到补偿,进入到戍卫状态则是继续服徭役的一部分。
  “算一算时日,是该回去了。”陈朝不是在插嘴上司的说话,是对旁边袍泽低语:“去岁冬季出家门,一出便是半年,不知道家中可还好。”
  古时候的人很难得会出远门,很多人连自己的家门口都没走出过五十里,一般是在服徭役才会长途跋涉走远。
  到半岛成为戍卫的郡县兵,他们来自中原各地,有人的家乡离半岛甚至超过万里之远,也就造成大家服徭役的时间都不一样,有一点都是相同,那就是想家了。
  黄米能在郡县兵当一名队率,是他原先就是一县的游徼,负责将所在县的青壮送到军方,还需要留下来进行服役。
  并不是所有游徼都能当队率或者以上军官,但原本就有官方身份肯定是受到更多的重视,比如黄米在县里的上司,也就是那个县尉,留在军方后就成了一名别部司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9/8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