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校对)第4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0/821

  很难说得清楚当县尉好还是别部司马好,那得是看什么地方的县尉,也得看是哪一支部队的别部司马。
  留在半岛当戍卫军还是有许多的好处,其中就包括对半岛进行搜刮,搜刮到的物资进行登记上缴之后,回乡能够分到战利品中一成的收益。
  得知五日后要回到中原,并不是所有人都感到高兴。对很多人来讲,他们在家乡的时候是普通的一员,甚至很多人在家乡根本就是被人欺负的对象,可他们在半岛却能是人上之人,对半岛土著就甭说了,使唤起仆从军也会从心灵上感到无比的快乐。
  不管是想走还是留念,军队并不会因为个人的意愿而有什么改变,众人在后面很忙碌,整理需要带走的东西,临走时也想再发一笔,各即将轮换的驻军地区少不得又是一阵鸡飞狗跳。
  军队轮换有自己的程序,需得是进行轮换的人进驻军营,将走的那一批人才会真的离去,要不就会造成真空期。
  在论调期限的第三天,已经有从国内新过来的部队入驻,余章发现一个很怪异的现象,那就是新来的同袍好像都是南方人?
  “啊?是,我是江州、桂阳、临武来的。”曲三同样是家乡的游徼,对同样是游徼的余章天然感到亲切,又很想知道在这边当值是怎么样,对余章主动套近乎还是很高兴的。
  余章是徐州人,他却知道汉国现在已经取消“州”这个行政单位,大家在介绍自己的时候还会提起“州”,纯粹就是一种长久的习惯。
  曲三看着瘦瘦小小,矮余章足足有一个脑袋。其余来自江州的郡县兵,看起来都身材不高,就是瘦瘦小小也并非病恹恹,皮肤相对黝黑却大部分看着肌肉很是扎实。
  “那些啊?”曲三看着余章所指的另一批人,说道:“听说是从扬州东阳来的,与俺们常年在山区讨生活的人不一样。”
  每个地区其实真的都不太一样,余章就能明显区分山区来的人哪怕看着瘦小也是剽悍,一些来自相对富庶地区的人哪怕体格较为壮实也是气质偏弱。
  聊了一会,余章回到自己的群体,说起新的驻军全部来自南方,哪怕是不对,可有些人就真的免不得嘀咕。
  “南方的兵普遍不行。”陈朝连伍长都不是,说话哪怕有影响也不会大:“打了数十年没能光复中原,更是不到三个月被咱们灭国。虽然说现在都是汉人了,可真怕他们丢大汉的脸。”
  余章觉得自己应该说公道话:“每个地方都有不行的兵,别光看体格来判断强不强。”
  “他们又听不见。”陈朝觉得自己的话根本没什么错:“那些江州来的看着还行,那些扬州来的看着就有些孬。”
  孬吗?余章扭头看过去,来自扬州的郡县兵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和仆从军凑到一块,面对仆从军点头哈腰的讨好,扬州郡县兵似乎非常不适应。他又看向另一边,来自江州的郡县兵对仆从军的讨好是另一个风格,就是不知道这什么情况,可不像扬州来的那批郡县兵有些虚。
  余章虽然不是常备军,是一种服徭役性质的更卒那一类,可真的是对军方有归属感,看到扬州的郡县兵连应付仆从军都会发虚,真有点忧虑那帮人会丢脸了。
第654章
任重道远
  中原王朝只要不是偏安一隅,于疆域上历来是有点大,甚至应该说自人类政权产生之后,疆域面积很少跌出全球前五过,更多的时候是位列全球前三。
  要算疆域面积,夏、商、周时期就甭说了,那个时候全球不是部落制,就是城邦制,少有占地超过百万平方公里的政权。
  秦一统之后,在疆域面积上超过秦的屈指可数,也就一个马其顿人亚历山大建立的王国在疆域上超过秦帝国。
  西汉初期,比汉帝国疆域面积大的国家有些多,边上的匈奴控制的疆域大约是汉帝国的两倍,阿三那边的孔雀王朝疆域面积大概是西汉的一倍半,甚至是中亚的塞琉古帝国在疆域面积上面都超过了汉帝国。
  对了,所谓的塞琉古帝国,是马其顿人、希腊人、色雷斯等一帮跟随亚历山大东征后裔建立起来的国家,他们不但建立了塞琉古这个政权,还在中亚和天竺那边建立不少地区强国。
  刘彻搞死了闽越、南越、夜郎、滇国、哀牢,汉帝国的疆域增加了差不多一倍,但北边的匈奴也没有消停。匈奴人在冒顿的领导下干服东胡,连带西域也被纳入匈奴人的收税区,导致匈奴人控制的疆域依然还是汉帝国的两倍。这一时期的塞琉古帝国发生叛乱造成分裂,被地中海人种统治的波斯人重新雄起,波斯人建立了帕提亚帝国,只不过疆域面积上面变得比汉帝国少了。
  在刘彻时期,至少是前半叶,疆域面积超过汉帝国的也就只有匈奴,汉帝国排列全球疆域面积的第二,孔雀王朝作古并且连尸体都没留下,排在第三的罗马,新建立的帕提亚排在第四,其余国家的疆域面积零零碎碎。
  到东汉之后,初期东汉的疆域面积爬到了全球第一。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匈奴成了被东汉圈养的恶犬,其中的北匈奴在草原依然还有不小的控制区,匈奴人掌控的疆域面积还有东汉的三分之一,疆域面积排行第四。排在第二的是雄起了的罗马帝国,地中海成了罗马人的内海,他们边上的帕提亚帝国疆域面积排行第五,从东亚逃到中亚的大月氏建立了全球疆域面积排行第三的贵霜帝国。
  东汉并没能占据全球疆域面积排行第一多久,汉末诸侯并立到处割据,丢掉了西域都护府,哪怕还是将诸侯割据的地盘算作汉室疆域,东汉疆域面积的排行也跌到了第五。这个时候位列全球疆域面积第一的罗马帝国,第二竟然是踩着匈奴人尸体崛起的鲜卑,贵霜帝国坐稳了排行第三的位置,帕提亚虽然被罗马帝国揍得满头包却有更可怜的东汉排行变成了第四。
  到西晋时期,中原王朝得以再次一统,虽然还是没有能够夺回西域,比西晋更惨的却比比皆是,比如续孔雀王朝之后的贵霜帝国和帕提亚帝国都先后作了古,帕提亚帝国至少还有后裔建立萨珊王朝,贵霜帝国的大月氏则是被阿三那边的土著给融合到连残渣都没剩下。
  保持强盛的罗马人的疆域面积牢牢占据第一的位置,鲜卑人正值高峰期也守住了老二的排行,西晋总算从第五重新爬到了第三,萨珊王朝捡回了罗马人侵占之后又不要的诸多行省依然是第四。
  西晋之后,全球进入了比惨的历史阶段,任何一个政权好像都无法安稳过日子,司马一家子搞家族诸侯王政权乱战,罗马人陷入了军队频繁暴动,萨珊王朝的贵族不断搞幺蛾子,鲜卑也进入到诸部落兼并时刻。在这一时刻,贵霜帝国的残余与孔雀王朝曾经统治的贱民相爱相杀,特别喜欢弄个什么邦来搞互相伤害的游戏,一搞就是将近一千五百年,等待一帮在欧罗巴混不下的家伙来帮忙,过上了幸福的下等人生活,但总算又有了一统的迹象,虽然是被人施舍的。
  到了司马一家和中原各世家唉唉叫逃窜到南方,进行了一场美其名曰的“衣冠南渡”,中原王朝的疆域面积丢份到曾经各帝国中的最小,在各胡虏的铁骑下颤颤发抖中保存文明不灭。
  曾经疆域面积排行第一的罗马帝国在军人乱政下分裂再分裂,后面军人乱政被平息却分成了东罗马和西罗马,依照政令无法通达的制度来算,已经实际上成为两个国家。一直在窝里搞贵族祸乱party的萨珊王朝,他们在一副“我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稀里糊涂地变成了全球的疆域面积最大的帝国。
  后世的伊朗一直喜欢讲萨珊王朝的历史,可不就是因为萨珊王朝有一度在全球疆域面积排行上是第一?落魄的时候,喜欢讲祖宗的辉煌不但可以聊以自慰,也是一种激励嘛。
  必须说的是,伊朗人是波斯人,其余各中亚国家是阿拉伯人,而波斯人和阿拉伯人在历史上的恩怨情仇不要太多。并且要说的是,伊朗人极度不喜欢别人认为他们也是阿拉伯人,所以将伊朗算作是阿拉伯世界一员听了必然被伊朗人揍,阿拉伯人听了也会暴怒。
  再接下来,全球疆域的历史变更绝对会闪瞎无数人的狗眼,那是进入了游牧民族大肆圈地的时刻,中原进入南北朝对峙,北面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柔然成了全球疆域面积的第一。
  在这时,西罗马被一帮蛮子分了尸,东罗马在萨珊王朝的咄咄逼人之下浑身发抖,但双方可是僵持了将近两百年。一直到萨珊王朝被阿拉伯人摧枯拉朽消灭之后,残存的东罗马还有派遣使节到杨隋和李唐,到武周时期还建立盟友关系共同对付一手经书一手弯刀的阿拉伯帝国。
  一手经书一手弯刀的阿拉伯人其实挺牛掰的,强横到建立跨越亚洲、欧洲和非洲的强大帝国,西边肆意欺负东罗马和欧罗巴诸国,东边欺负各种阿三的同时还能欺诈武则天建立的大周。
  所以了,现代的阿拉伯人一直在寻求阿拉伯大团结,为的就是重现横跨亚、欧、非的大帝国,就是欧洲人不乐意,远在北美的牛仔更不乐意,东方的兔子也是心中惴惴,没谁招呼就一块上去捣乱。
  也不是谁都去捣乱,毛家天然气石油公司就很希望阿拉伯人能雄起一把,问题是沦落到卖资源的毛熊真有心无力,后面演变成牛仔、腐牛和众圣母国逮住谁就是冲上去一阵群殴,厚黑的兔子闷声发大财。
  说到了毛熊,刘彦手里就有相关的情报,他带着一大帮人已经到了关中,入驻长安旧城已经一个多月。
  长安成了国家中枢,任何消息都是汇集而来,其中远在草原的谢艾谈到与西高车发生局部冲突,西高车之中竟然有不少类似羯族的兵源。
  谢艾压根就分不清哪是哪人,只是单纯以皮肤颜色来辨别,后面才搞清楚丁零人是什么模样,新出现的那批白人是更西方的一些土著。
  刘彦收到谢艾的汇报,根据相关描述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毛熊的先辈,大概能猜到北极圈那边冷到连毛熊先辈都受不了,该是有部落南下被丁零人给整合了进去。
  现在可没有斯拉夫这个民族,毛熊的先祖们压根就没有建立国家,连自己是什么民族都没有概念,还是一帮使用石器的茹毛饮血之辈,分作不知道多少个部落栖息各地,通常还被哥特人和萨尔马特人欺负得找不到北,甚至是被汉帝国打得远窜的北匈奴都能肆意欺负。
  羯族人是中亚的白皮肤人种,西欧的白人远要比羯人更加高大的健壮,搞清楚这一点的谢艾专门写回奏折进行澄清,却让刘彦对东亚出现西欧人种很感兴趣。
  “世界之大令人炫目。”纪昌作为丞相免不了是会看很多公文,各处边疆送回的情报没少看:“白皮、碧眼、彩发之辈,没想是如此之多。”
  碧眼就是眼眸非黑的各种色,彩发指的是所有非黑色。
  说起来中原王朝和罗马帝国都有一个相同点,那就是眼眸和头发都是黑色,皮肤在晒黑之后都是古铜色,以至于东罗马的使节团到了中原一度认为双方是同一人种,是老天和各种神灵安排的天然盟友。
  关于罗马消息,汉国这边也从西域获得了一些,而西域是从萨珊王朝那边获取消息,等于是消息是经过多手,令人不知道能不能信。
  刘彦并不知道现在的罗马分裂了没有,想到的却是武周时期的一些传闻,比如双方在一些特征上的一致,好像真的能从这一点作为依据,搞一个世界岛的东西联盟,至少是联合起来先把萨珊王朝搞残。
  “一切非我族苗裔皆为必征之异族。”徐正手里的公文就是一个总汇,拼凑起来的哪里有一些什么人,反正都不是黑头发和黑眼睛,有些地方倒也是黄皮肤:“第一个要灭绝的就是敢侵犯大汉边疆的西高车!”
  说西高车侵犯汉国疆域不是胡扯,全球陷入小冰河时期让靠近北极的各民族都要找生路,那可不得离北极圈远远的,往温和地带迁徙成了必然。
  汉国消灭了旁边的草原势力,一大部分的草原成了汉国疆域,其中就与西高车成了比邻。草原还不是汉国所有的时候,西高车就和原先的那些游牧民族过不去,只不过现在变成和汉国过不去罢了。
  徐正感觉被打脸是必然的,他们光复中原之后,历来就是逮住谁上去一阵欺负,真没谁敢主动将手脚伸过来。现在倒好了,西高车不但伸了手脚,还是驱使一帮白人作为先锋,触动了汉人被羯族凌虐数十年的仇恨点,不弄死所有能看得见的白人,连睡觉都会觉得不安稳。
  刘彦很清楚哪怕是汉国建立,可汉家苗裔对白种人还是有“特色感情”,之前是怕,后面是恨,任何一个历经过羯族统治的人,是由怕发展到因为怕所以应该想都不想的弄死。
  “弄死是必然的。”刘彦才不管为什么要弄死,反正与他希望汉人栖息全球的理念一致:“就是要弄死的人……会多到超乎我们的想象。”
  没开玩笑,目前的岁月虽然不像后世白人占据全球三分之二的生存空间,可世界岛从目前汉国控制区作为划分,西域以西到世界岛的末端都特么是白人。会这样划分很简单,中亚以皮肤系来算也是白人,甭管波斯人、阿拉伯人、希腊人……杂七杂八的什么人,都属于白皮肤系人种。
  世界岛之上,也就东亚、南亚生存着黄皮肤系人种,罗马人虽然是黑头发和黑眼眸但也是白人。世界岛之外的地区,非洲与亚洲板块处早随着罗马的扩张白人满地走,连带北非也是相同的情况。
  北美洲那边倒是黄皮肤系的地盘,可那帮印第安人数千年都活到狗肚子去了,还将继续活到狗肚子一千多年,等着白人过去像宰杀牲口一样,数千万被宰得差不多,圈地美其名曰自留区,实际上是还是当牲口一样圈养。所以了,可别说印第安人是殷商后裔啥的,与这样的人同一苗裔真是糟心。
  南美和大洋洲则不是白就是偏黑的棕种人,反正不是黄皮肤系。他们现在连青铜都没研究出来,等白人拿着火器去殖民的时候才刚进入青铜时代。
  “杀呗。”徐正听了刘彦一会的讲天书,不问刘彦为什么知道那么多,满不在乎地说:“男的,不管婴儿还是老人,全部杀掉。女的年纪太大也杀了,留下能够孕育后代的女人。”
  纪昌听得脸颊直抽抽,他好不容易说服刘彦进入到大体的内政建设阶段,知道西高车南下就有些忐忑,来的时候果然看见徐正,真是怕什么就来什么,徐正看着很不正经却在蛊惑刘彦。
  那话刘彦喜欢听,日后继续征战除了攫取土地,可不就是为了掠夺更多的子宫?最好一个汉人除了一名同为汉人的正妻之外,配上数个异族小妾,要不打下的地盘谁去充填!
第655章
令人开心不起来的信任
  夏季的关中本就不太热,再有小冰河时期的影响,关中的夏季甚至可以说是舒适。
  刘彦要将都城选在关中,并不是说一句话就算搞定。他的计划中是在秦岭附近建设新的都城,不建城墙以各处关隘为防。
  “西凉干旱已经是既定事实,正因如此都城建造更是势在必行。”刘彦近期关注的并不单是军事,是将大部分的注意力盯在各地降雨上面:“中原各地降雨偏少,以靠北降雨最少。南方暂时没有发现异常,荆州发展需得盯紧了。”
  到了长安,刘彦等一众王室成员自然是入住宫城,得说的是宫城非常残破,几乎就是处处破败,只是进行简单的收拾。
  整座长安城都显得破败,却因为各处有人迁徙过来增加了人气,大家伙到来之后干的就是清理废墟,每日都有大量的垃圾被送出城。
  作为核心地带的宫城没比城区好到哪去,甚至正因为是宫城遭到的破坏最严重,匈奴前赵亡国之后遭遇以羯人为首的各族冲进来劫掠和放火,后面根本就是谁胆子大就能进来寻宝,处处的残垣断壁也就不说了,排泄物更是随处可见。
  刘彦确定要入驻长安城之前,秦州都尉干的就是先期清理宫城,排泄物和一些被破坏的东西能清理掉,被破坏的建筑却难以短时间内修复。
  现在,堂堂汉国的大朝会,就是在一座破烂的大殿内举行,内部倒是被整理的很干净,就是抬头好些破洞能看到蓝天白云,殿内的柱子能看出被剥掉点什么的伤痕,要不是地面铺着地毯绝对能看到一些用泥土填满的坑洞。
  地毯是一种毡,主要用料是羊毛,以现在的工艺压根就无法完全去除牲口的味道,导致的是哪怕殿内处处有通风口,要不是点上檀香遮掩,空气里还是会闻到一种明显的异味。
  荆州是刘彦南巡时确定下来的发展重镇,主要是凭借当地本来的便利,多多开垦新的农耕区,进驻屯田兵团的同时,以租借模式将土地租百姓。
  发展荆州当然是为了应付未来几年中原将会发生的大旱,除了荆州之外,南方只要是环境合适的区域都在加紧发展农耕,本来是在北方梳理灌溉系统的奴隶大多南调。
  北方灌溉系统的梳理已经进行了至少三年,后面评估下来的答案比较残酷,哪怕是将原有的灌溉系统恢复过来,中原各地的粮食产出依然会堪忧,也就将建设力量调度到受干旱影响最小的南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0/8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