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校对)第4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6/821

  现如今的旧长安城不但是城墙处处豁口,连带城内的建筑也是十间倒了四五间,那些没倒塌的也没好到哪去,不是杂草丛生就是破损非常严重,导致给人的印象就是十足的破败。
  刘彦要在关中定都,考虑到新长安城不是短时间内能够修成,官方是有对旧长安城进行过清理,修葺的主要对象则是宫城,但一座破败的城池又哪是短短时间之内能够恢复得过来,再说有了新长安城之后旧长安城也会铲平,真没耗费多少力气去进行修缮。
  官方对旧长安城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清理,道路是清理对象之一,再来就是铲平一些区域,军队在清理出来的区域安营立寨,结果旧长安城就成了一个帐篷林立的大兵营。
  汉国安排各国使节团的休息场所是城中相对完好的宅子,还是比较人性化地进行一定隔离,比如将波斯萨珊和罗马这对死对头安排得远远的。
  “汉人曾经最强盛的帝国就是以这座城市作为都城?”基亚努什·阿尔塔·阿尔达希尔得到同意上了一处城楼,由高处眺望整座城池,能够发现城区还是非常大:“尽管看到的是一片片的废墟,却能够想象得出来,曾经这座城市必然有过辉煌。”
  老实说,旧长安城真的非常大,要是没有足够的高度压根就一眼看不到尽头,要是再算上城郊庄园就会显得更大。
  “汉人正在那里修建新城。”厄古泰·巴赫拉姆指向了南边,离得太远只能看到一些模糊的轮廓:“听说动用了超过一百五十万的劳力?”
  在新长安的修建方案中,新长安城不再会修建城墙,是会以道路规划来划分每一个“坊”。新城是在旧城的东南端,依然是在丰水与霸水的中间地带,却是更加临近霸水。
  新长安城的选址其实就是李唐时期的长安,换了地方才会有霸水折柳送友,要是没换地方只能是城门送友别离,因此李唐之前压根就没有霸水折柳送友的记录。
  这一次新长安城的规划是直接抹掉了杜县,连带蓝田也部分被涵盖进去,李唐时期也是一再向南扩展,离秦岭是越来越近。
  “一百五十万?!”基亚努什·阿尔塔·阿尔达希尔一听差点尿了:“我们从南边而来,沿途看到的劳动力至少有两百万!汉帝国竟然在同一年动用三百五十万的劳动力?真是太可怕了!”
  其实远远不止三百五十万,春耕结束之后又到了征发徭役的时间,除了正常的徭役之外还有有偿雇佣,参与到大建设的人口超过六百万,大部分是集中到建康到关中的国道建设,一百五十万用来修建新长安城,其余是分散在各处。
  元朔八年距离旱灾的发生是越来越近,甚至是有些区域已经爆发旱灾,官府并没有眼睁睁地看着灾害造成严重后果,是采取大工程收拢人口,尤其是灾害已经发生的地区最为尽心尽力。
  各国使节团并不知道汉国面临大规模的天灾,启动大工程是想要达到以工代赈的目的,他们只会从汉国能够组织数百万人劳动而感到震惊,惊叹汉国的组织能力,讶异汉人为什么会极度配合官府。
  “别说是组织三百五十万人劳动,我们连集中十万人一起劳动都会乱糟糟。”厄古泰·巴赫拉姆很清楚基亚努什·阿尔塔·阿尔达希尔在震惊什么,苦笑说道:“上一次我们修建泰西封到伊拉克的路,仅是八万人都能爆发暴动。”
  厄古泰·巴赫拉姆说的是七年前的事,那个时候波斯萨珊正计划再次攻打罗马东部行省,为了达到快速调兵和后续辎重运输速度,征集了相当数量的阿拉伯人、犹太人、埃及人和非洲黑人,结果道路还没有开始修阿拉伯人就先和犹太人打起来。
  萨珊王朝内部怎么有那么多民族?事实上从帕提亚时期开始,他们就征服了相当数量的国家和民族,有些则是受到他国迫害移民过去,比如老早就满世界迁徙的犹太人就属于自主移民。
  犹太人与阿拉伯人不对头是很早已经的事情了,那是在发生在公元六六年到七零年的“犹太战争”之后,背景是犹太人反抗罗马人的统治,以罗马军队攻陷耶路撒冷作为战争的结束,此后犹太人就开始满世界的逃亡。他们分为很多支各自寻找出路,主要向非属罗马统治区逃亡,相当一部分是逃到当时的纳巴泰国,更多是逃入帕提亚帝国和亚美尼亚王国。
  数百年的时间过去,犹太人依然是没有自己的祖国,族裔比起数百年前分得更散,除开成为奴隶被带往欧罗巴的犹太人,又有相当一部分犹太人自行迁移欧罗巴,但犹太人数量最多的依然是中东地区,又以伊拉克和叙利亚的犹太人数量最多。
  要认真的说起来,同样是没有自己国家的阿拉伯人与犹太人其实是同病相怜,可双方并没有因为相同的凄惨而相互同情,相反是关系非常不好。至于是什么原因其实挺简单,但是无法深入描述。
  “让随行的人睁大眼睛、开动头脑!”基亚努什·阿尔塔·阿尔达希尔深吸一口气:“跟汉人交涉一下?如果能够得到允许,务必学习他们的管理知识。”
  厄古泰·巴赫拉姆立即猛点头,世界上不缺数百几千万人口的国家,可是能够组织百万人一块劳动的国家真的不多,他所知道的是到目前为止也就只有两个,那就是已经灭亡并爬不起来的(古)埃及,另一个就是一再涅槃重生的汉文明,其余真没一个国家能办到,不管是罗马还是他们,明明人力物力一点不缺,可真的就是做不到。
  在另一个地点,那群罗马人是得到允许直接入了工地。
  新长城的范围非常大,是划分片区各地分阶段进行修建,奥卢斯·赛克斯图斯·西塞罗带人所到的地方是一个正在清理并平整土地的区域,看到的是分工明确的劳动,有人铲土、有人装土、有人运输而出,人多却看不到乱象,相反是一片井然有序。
  “只有奴隶需要监工,赛里斯人不需要监督就能努力干活。”奥卢斯·赛克斯图斯·西塞罗不止是在看工程场所有多大,更多的是观察怎么保证次序:“他们好像都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并不需要有人进行催促?”
  其实不管是奴隶还是百姓都有人在进行监督,只是监督奴隶的军士太明显。百姓被分组之后有各自的小组长,小组长之上还有队长,不管是小组长还是队长都亲自参与劳动,却是能够敦促和指派同组该干些什么。
  汉人百姓的纪律性并不是一朝一夕出现,是刘彦每光复一地就会进行人口户籍登记,该地区在一段时间内也会进行军管,免不了是会进行一套军事化管理,再有本身文明的徭役制度,加上每年夏季和冬季各郡县都有自己的军训,纪律就是这么一点一滴建立起来的。
  要是以术语来进行概括,说白了现如今的汉国就是处于军国主义阶段,包括行政建设和相关军训制度,一切的一切都是在为了向外进行扩张而铺垫。
  离得远了也就觉得汉人十分有次序,近距离观察之后,只要是有军旅生涯的人,他们不需要太费心地观察,就能够察觉到很是有军队纪律性。
  “朱庇特在上!”奥卢斯·赛克斯图斯·西塞罗才不会比划十字,震惊之余也不会喊耶稣或是上帝,是喊原有罗马人信仰的主神:“也就是说,只要赛里斯天子愿意,随时都能拥有一支拥有纪律的数百万人军队!”
  要说的是,其实现在罗马人一直都是多神宗教,主神的确就是朱庇特,可还有很多的神袛。他们每征服一地之后,会将被征服的对象神灵一块纳入自己的宗教体系。
  然后,因为君士坦丁大帝(公元二七二到公元三三七在位)加入基督教,所以罗马实际上并不再排斥基督教,只是依然存在且供奉其它神袛。
  数十上百万军队啥的罗马人并不在意,历史上中亚的帝国组织数十万人乃至接近百万人入侵欧罗巴也不是没发生过,罗马自己就以远远少于帕提亚军队的数量取得真正的最终胜利,因此真不是那么在乎一支军队的人数。
  奥卢斯·赛克斯图斯·西塞罗在乎的是汉人所表现出来的纪律性,一支军队有没有纪律才是根本,拥有纪律的军队才能称之为军队,要不然根本就是乌合之众。他自接触到汉国之后,内心里就不断进行对比,认为在平蛮校尉部接触到的汉军与自己国家的正规军相当,打听到汉国拥有十三个常备军团,还有一支十分精锐的禁卫军。
  汉国的常备军团再加上禁卫军也就是二十五万人左右,却是不算郡县兵和仆从军。
  罗马最多的时候拥有五十六个军团,那是在罗马最鼎盛的公元一一七年时期,每个军团是六千人编制,总兵力三十三万六千人。其中的四个分布在非洲,近三十个分布在莱茵河与多瑙河、罗马尼亚境内(防日耳曼和斯拉夫),十来个分布在幼发拉底河和叙利亚境内(防波斯)另有一个军团是常驻在罗马(都城),还有几个是在英格兰。
  那个时期的罗马拥有五十六个军团,可实际上并不是同一素质,真正能够拉出去野战的也就二十个野战军团,其余就相当是守备团之类的。
  罗马灭帕提亚是动用了二十个军团,又征募被征服的蛮族组成八个军团。罗马组织的蛮族军团,编制很不固定,比如条顿军团数量最多的时候超过三万,少一些的蛮族军团也就三五千人。
  “可怕!”马里乌斯·乌格里却是感到振奋:“正因为这样,我们必须争取赛里斯成为我们的盟友!”
  “是的!是的!必须争取!”奥卢斯·赛克斯图斯·西塞罗先是极度兴奋,后面却苦恼地说:“可是……我们与赛里斯天子见面的请求一再被拒绝,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
  马里乌斯·乌格里却说:“赛里斯天子一样没有见波斯人,我们的机会是相同的,甚至我们的优势更大。”
  “赛里斯人对罗马一无所知,我们最紧要的事情是让他们知道罗马是怎么样的存在。”奥卢斯·赛克斯图斯·西塞罗顿了顿,加了句:“尤其是我们曾经灭亡帕提亚的事实。”
  别说是汉国对罗马一无所知,事实上罗马也对现如今的汉国所知甚少,只有亲自过来的那一批人有了亲眼所见,察觉到汉国有着庞大兵源才算是眼热。
  在后续的一段时间中,各国使节团依然没有得到来自刘彦的接见,倒是吕议先后与各国使节进行会面,对于罗马和萨珊的结盟试探仍然不予回应,谈的都是商贸。
  源自于压根不知道汉国该怎么将采购的粮食运回去,各国使节团觉得哪怕是汉国购买粮食也不会太多,除开官方约定的粮食交易,皆是同意汉人进入境内采购粮食,作为对应的是汉国接受各国的贸易请求。
  在更后面,奥卢斯·赛克斯图斯·西塞罗得知那帮波斯人已经确定谒见刘彦的时间,心急之下频繁求见吕议,迫切想要知道什么时候能够见到刘彦。
第691章
不可坐井观天
  刘彦近期其实是忙得够可以,并非故意拿捏才不见各国使节。
  大规模旱灾即将到来,各郡县不断为抵御灾害进行准备,需要中枢调配的物资以海量计算,到这个时候刘彦金手指的意义被凸显出来,相当数量的物资是需要他本人来进行分配。
  另一个麻烦事是桑虞再次开大招,他巡视各地勘察不法,狠狠地收拾了一帮察觉到灾年到来恶意囤积粮食的商贾。而必须说的是,大商贾的身后必然是有站台之人,不是官府中人就是本地世家、豪族,尽管汉国一再收拾世家和豪族,可并不是无差别打击,有相当数量的世家和豪族其实是与汉国结成利益共同体。
  “混账东西!”刘彦一脸怒容地拍了一下案几:“与国同休还不够?中枢殚心竭虑地应对灾年,他们倒是借机上下其手!”
  贪腐和不法在任何时代都无法根绝,只是严不严重罢了。世间难有道德高尚之人,掌握权力之后必然出现腐化,无论监督是否存在皆是如此,就是有严谨的监督能够最大程度进行震慑。
  刘彦想要勘察贪腐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绝大部分的物资都是由他亲手调配,交付之后该是多少就是多少,压根就不存在所谓的运输损耗,交付出去的物资放入库房,提取多少都会有相关的记录,用到什么地方也要有相关的条文。
  什么物资用在哪里,不是发出去就不管了,还要有接收人的签收,一切都是有明文记录,得是胆子多么大或是脑子多么愚蠢的人还敢伸手?偏偏总有人觉得只有自己聪明,除了自己之外其余人都是傻子,还真的就敢伸手。
  桑虞到地方巡视更多的是一种威慑,经过改制之后的御使大夫虽然还是三公,可说白了就是最高大法官,负责监督的是大理寺,廷尉署才有权抓人。
  早就意识到会出现贪腐和不法现象的中枢,是调动了大批人手赶往各郡县,有的是明处震慑,更多的是隐在暗地里。
  明明都已经摆出大阵仗来进行震慑,还是不断出现官员贪腐和世家、豪族伸手的现象,才是刘彦愤怒的主要原因。
  “杀一批、流放一批,涉事人员一概家产充公。”崔悦是监御史,在御使大夫桑虞、御史中丞谢艾、侍御史王简都不在中枢的时候,就是由他向君王汇报。他或许是为了减小刘彦的火气,说道:“他们的贪腐和不法,倒是为大汉又增添了不少储粮。”
  现在能当官的基本都是背后有家族,有能力对公家财产伸手的世家或豪族也弱不到哪去,犯事的人被绳之以法,牵扯到的并不是犯事人自己一人,背后的家族也必然被牵连。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面,诸夏文明讲的是一人犯法阖族同罪,不过针对的却是世家和大族,相反对百姓没有那么残酷。
  世家和大族被针对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世家子犯法所取得的利益就是家族利益,上到满头白发的老人,下到嗷嗷待哺之婴儿,任何一人都享受到来自不法所带来的好处。既然是享受到了,等待被处置的时候自然也没得跑,才会有历朝历代谁完蛋了就是整个家族一块完蛋的事情。
  “连坐”不针对百姓,不是官府的仁慈,是百姓哪怕犯法通常也无法攫取多大的利益,能犯最大的法也就是杀人,与世家、豪族所犯的法真就不是一个等级。再来是个体百姓与世家、豪族对统治者的威胁不一样,就算是统治者为了虚假的仁慈也该装一装,没有多么大的威胁又能收拢一波人心,很多时候法理不外乎人情就是这么一回事。
  崔悦所谓的杀一批、流放一批和家产充公,并不是基于君王或者办案人员的意愿,是汉律上明明白白的量刑,死的自然是主犯,主犯家属和从犯会被流放,家产则是收为国有。
  现如今汉国流放是选择中南半岛,算是一种另类的移民手段,主要还是为了充实人口。
  崔悦该汇报完的说完,他刚离去没有多久吕议过来。
  “经过协商,各国已经同意大汉采购粮食。”吕议觉得自己这个典客是在近期才算有所作为,要么没事干,一有事情就是远方多国使节团到来:“王上,您看……鸿儒馆何时派出人手?”
  刘彦对于这件事情自然是很高兴,汉国现在最缺莫过于粮食,连征讨一国只为掠夺粮食的事情都干得出来。
  “各国同意汉人前往本国?”刘彦得到确认却是忍不住一阵“哈哈”大笑,笑完才说道:“如此甚好!”
  汉国是有刘彦画出来的世界地图,可是真的很不靠谱,就是他依照自己的记忆画出一个不知道对错的轮廓,纬度啥玩意的是别奢望,连带距离也绝对没什么参考性。
  刘彦知道罗马在哪,也知道波斯萨珊是在什么位置,对于另外那些国家则是一点地理概念都没有。
  再则说了,地图不是不靠谱吗?各国同意汉人过去,完全可以进行相关勘探,制作出正儿八经的地图,也能最大程度了解各国是个什么情况,真要把事情干成了,不说是提供汉军日后的征战目标,于历史上也绝对是一个大事件。
  “各国从海上而来,大汉也必将是从海上而去。”吕议美滋滋地说:“如此一来,大汉便有了更多的航线,不再需要自行摸索。”
  汉国是一个进攻型的国家,刘彦想要的“征服无止境”至少是被中枢大臣所理解并认可,他们经过一再的研究已经明白一点,哪怕是汉国重新控制西域,从陆地一再向西扩张也不会容易到哪去,西域本身就充满了戈壁和荒漠,西边更远的地方却是有着一大片的沙漠,经由这一次入侵笈多王朝发现了一点,那就是从海上进行进攻远要比从陆路更加方便。
  汉国对南海的探索已经有五年,还不敢说完全搞明白南海的海域,甚至是吕宋以南的群岛都还没有探勘完毕。对马六甲的探勘仅是一年,要不是有进军阿三地盘抢劫的军事行动,实际上也不会那么快进入阿三洋,该是最大程度的摸索之后才展开行动。
  航海的容错率比陆地要低得多,就是到了现在都还有船只会迷航在南海,尤其是进入到后世的苏禄海的海域之后,迷航成了一种普遍现象,导致汉人对该海域的探索十分缓慢,刘彦意料中会很快找到后世澳大利亚的事情根本就没有发生。
  “王上。”吕议能够看得出刘彦非常高兴,却是不明白为了什么。他还有其它事情汇报:“罗马来使近期不断结交大汉官员,向官员述说罗马的历史。”
  奥卢斯·赛克斯图斯·西塞罗很忧虑汉国与波斯萨珊越走越近,为了让汉国多多了解罗马,不断自己频繁邀请认识的汉国官员宴会,还要求其余罗马人到处走动宣传罗马。
  “按照罗马人所讲,他们的历史追述到中原的商代末期……”吕议显然是有经过了解,谈了一些罗马人自己讲的历史,那些基本是刘彦多少有些印象的事。他将自己所了解的事情说完,忍不住好奇地问:“那个罗马的历史真的有那么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6/8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