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校对)第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821

  纪昌看了一眼非汉部核心的那些人,有这些人在,一些太过敏感的话题不便提起。
  汉部的核心人物都清楚一点,大海是他们的退路,迫不得已的状况下可以选择乘船出海,去海上的岛屿暂避。这个也是汉部有恃无恐的原因。
  那些归附的家族背后都有各自的产业,他们有太多的坛坛罐罐,绝无可能说抛下一切带着族人出海。
  其实不止是这些有人在场的家族,任何一家都是相同的情况,要是让他们知晓汉部有迫不得已情况下会出海的选项,就该迟疑是不是该归附汉部了。
  还是那个老毛病,刘彦极度的喜欢待在高处。
  这不,十来人此刻身处的位置是安置地的最高建筑物,是一个用木头配合着石块搭起来的塔。看着,该塔怎么也有七八米高,想要登上顶处需要走里面的环形梯。
  海边呢,高处的风其实蛮大,几个伺候的侍女是在一面被特意挡起来的墙壁由向依带着边煮茶,她们将茶煮好之后会放在盅封好,放置在盘里拿到正在商谈的大人物那边,看谁的茶盏空了就掀开木塞给满上。
  古时候高到一定程度的建筑物都是称呼为塔,楼和阁却是一定要分开,楼是楼,阁是阁,可不能一概而论。汉部现在也没有一座能称得上府邸的地方,大多数的管事与普通平民的区别仅是能够住单间。于这一点上,刘彦也是同样的待遇。
  其实,要是到了现代,上位者住什么地方都无所谓,甚至会因为住的地方简陋而被盛赞。要清楚的知道一点,古时候上位者就该有上位者威严,什么样的身份就该有与之匹配的待遇,或许会有人称赞某些人住的地方差是廉洁,但更多其实是会进行非议,例如有失体统什么的。
  河东区的上下湾地进行大建设已经是将近三个来月的事情。从塔上看去,下湾地那边正在起建府宅。或许是出于相同的选址眼光,建造府宅的地方恰恰是现代的海景别墅区。不过,海景什么的在现代会得到任何和喜欢,现在却是一件挺麻烦的事情,需要考虑的是怎么经受大风的考验。
  “我们不会永远待在这片地方。”刘彦抬起了手,指了指周边:“这只是蜗居。”
  所有人都在顺着刘彦手指的方向看,看到了一片片的村庄,一些正在忙碌的人群,自然还有开垦了一部分的土地。
  不是说这片区域有多么不好,其实这片地方的地形还是很不错的。听当地的一些人讲,这边并不是飓风或台风经过的多发地,相比起其它的海岸线,风力也是最为缓和。
  “建设一个城镇,使之繁荣。”刘彦往明白了说:“却不会永远成为治所。”
  所有人都非常理解地点头,特别是纪昌更是猛点其头。
  话说,最近纪昌看刘彦的目光和神情都很不对劲,刘彦觉得莫名其妙却也没有深究。他们之中,纪昌是用看待强汉皇室后裔的眼神在看刘彦。而刘彦?刘彦一无所觉,只是觉得纪昌要塑造上位者威严才带头这么干。
  治所可以理解为行政中心。一个治所应该是在什么地方很有讲究,要不建城也就不会显得那么繁琐。
  纪昌自认为差不多已经摸清楚了刘彦的心态,觉得刘彦该是很想打回长安或是洛阳,选其中一处作为最终的行政中心?他稍微想一想就会觉得头皮发麻,有因为其艰难程度,也有因为刘彦的心志之高……或者说高尚?
  长安和洛阳啊,两汉各自的都城,它们现在其实并不繁荣,甚至可以说异常破败,其中以洛阳为甚。自董卓一把火将洛阳给烧了之后,到了后面谁也没有过多的财力去进行重建。
  长广郡适合作为治所的地方是在不其城,毕竟连续数百年都是选择那个地方必然是有其原因。汉部现在适合去不其城吗?也许是合适的,可前提是要真正地安稳下来,那么就是让长广郡的人接受统治。
  前几天,汉部灭掉了楼家,与塞娄纳阿部落的一战亦是获胜。刘彦率军返回栖息地,一为休整,二来是等待下一步的时机来临。
  塞娄纳阿这个部落目前是在长广郡和高密郡的边界线游荡,他们这种游动式的部落可以这么干,汉部却是没有办法,特别是在刘彦成为长广郡的郡守之后。若是刘彦率军接近高密郡,紧张的不会是塞娄纳阿这个部落,该是高密郡的本地人会高度紧张,那个时候可能引起连锁反应。
  汉部目前不能树敌太多,塞娄纳阿这个部落是首要之敌,再来就是长广郡境内那些没有臣服的家族。
  “新一轮的征集已经在运作了。”纪昌现在变得动不动就行礼:“会向各个家族调集善骑者,预计能够整合出一千左右的马队。”
  见识过冉闵的部曲怎么作战,谁也不会随随便便将懂得骑马的就叫骑兵。现在,李洪等一批人就在不远处,他们有些是在教导怎么骑马作战,不少则是在训练步军。
  聘请冉闵的部曲进行练兵,没有人会再去说代价过高,甚至是异常欣喜有这么一些人能够用正规的方法来为汉部练兵。
  这一次回来,刘彦已经再次下达了征集令,征集的是辅兵。他们会从上一批的辅兵中挑选优秀者,补充出战阵亡的缺额,再挑选出五百人训练为刀盾兵。整体来讲,汉部本部的战兵增加到了一千三百,辅兵仍是两千的数量不变。
  从四个家族调来的兵力却是减少成为七百。七百各家族的庄户壮丁会吸收掉成为汉部直辖,来自四个家族的负责人被任命军职。
  从胡人家族那边抽调的骑兵战后剩余三百七十二个的战力,加上汉部本身的骑兵合计起来是五百八十九。纪昌的计划是尽可能多地从各个家族调集善骑者,将骑兵部队固定在一千的数量,类如步军那样设立淘汰制,不合格的骑兵就充作骑兵队的辅助骑手。
  如此,不算不部族武装的话,等于是刘彦麾下会有两千步军和一千骑军,步军的辅兵两千,骑军的辅助骑手却是暂时还不好进行计数。
  “君上,我们的快骑不断警告那些依附塞娄纳阿部落的家族,最大程度地进行恐吓,想来会有作用。”纪昌又笑眯眯地说:“因为我们出战得胜,会有更多的家族愿意下注,再则……目前我们有官身又有足够的粮食,君上愿意的话,可以发出号令召集游牧小部落的杂胡骑兵。”
  之前不召集游牧小部落的杂胡骑兵,是情势和局势都不对,召集过来该是拖累和威胁居多,可现在局势却是不一样了……
第101章
就食令
  刘彦现在是郡守了,汉部又在屡次对外用兵中获胜,等于是官身和威势都有了,可以在天然上对更多的杂胡产生足够多的震慑。
  招呼游牧小部落的杂胡骑兵参战,只要有足够的粮食,不限制区域和来路,真的是随随便便能够招来,只是因为来源杂,要是无法进行有效的整合,能够起到什么作用真的是尚属两说。
  汉部开始向四方派出快骑,招呼各个家族和部落,可以带来青壮“就食”,但有对年龄进行特别要求,明白说只提供几岁到几岁那些人的食物。
  仿佛是石子丢入湖面产生了涟漪那般,汉部作为中心点,消息开始传递。
  要知道现在已经是夏季,不知道有多少家族或部落正是到了缺粮的时刻,听闻消息的人虽然知道汉部对年龄层有严格要求,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当回事。
  一些有不动恒产的家族自然是没有办法拖家带口,他们集中起了可以带走的青壮,带上一些财帛或特产,期望到了汉部可以协商一下粮食买卖的事情。
  保持游牧的部落可就没有那么多的讲究,他们会整个部落进行迁徙,向着汉部指定的方向而去。
  一时间,长广郡到处都有队伍在进行移动,他们行动在旷野、山间与流水,向着柜县那边汇集而去。
  “不少本来有仇的人路上遭遇了进行厮杀。”纪昌表情一片严峻:“君上,我们是否制止?”
  战乱年代,能够生存下去的家族,还真的就是没有一个善茬,那样一来肯定是存在敌人。他们在旷野遭遇到了,也许会觉得是个良好机会,下绊子还属于轻了,觉得能打赢绝对是直接扑上去的几率最大。
  “游牧部落的情况最严重?”刘彦在看情报:“上次尔荣召集他们,有发生这种情况吗?”
  纪昌可是在尔荣身边当了数年的幕僚,对那些情况再熟悉不过。他苦笑着回答:“也是有……”
  “那就不用管!”刘彦笑着说:“让他们去厮杀吧,有利于我们后面整合整个长广郡。”顿了顿又说:“不过等到了集结地,情况一定要控制下来。”
  “职需要君上给予部族武装的指挥权,再请李洪等人配合。”纪昌太清楚杂胡的本性了,又说:“还是需要挑出几个不配合的,再次杀鸡儆猴。”
  所以说,目前就是一个杀戮的年代,国家与国家,势力与势力,逮住机会就是杀来杀去。哪怕是上位者召集人手,上位者为了震慑也会挑出一些蹦的高或是碍眼的家伙杀掉。
  汉部的军队正在加紧时间操练,刘彦给步军搞了战鼓,让军官熟悉鼓号,让士卒听着战鼓随着节奏踏步。
  听鼓踏步不是什么高深的东西,此前早就有军队这么干,既是所谓的“闻鼓而进,鸣金便退”。不过,刘彦在这里进行了一些改变,让鼓手敲击有节奏的鼓声,士卒跟着鼓声进行迈步,却也能做到了相对的整齐。
  “贤弟这一招真是不错!”申钟来到汉部之后经历过太多的意外和惊喜:“只是……贤弟不再组织多一些的士卒?”
  汉部的人口数量一直都在变化,刘彦从各处购买奴隶一直都没有中断,他们灭掉了楼家之后,野战中战胜了塞娄纳阿部落一千骑兵,各家原本不出售青壮的策略变了一下,不再只是提供女性奴隶,男性奴隶的交易数量增加。
  最新一期的统计,汉部人口46831人,女性占了11791。有35040的男性,其中九成是青壮,不说穷兵黩武之类没谱的话,申钟认为刘彦就算是武装出一支两万人的部队都不算过份。
  其实又有什么过份的!?要清楚的知道一点,胡人只要是青壮都是兵源,大多数游牧部落甚至都还保持着全民皆兵的习惯,一个人口三万的游牧部落只要愿意,弄出半数的士兵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却也是因为这样,大多数的中小部落只要惨败一次,离部落灭亡却也是不远。
  汉部目前秋收需要的劳动力并不算多,旧的安置地那边大约是近千亩麦田,就是新的安置地这边的建设在战时挺一下也是应该的,那刘彦弄出一支数量两万的部队,似乎也是合情合理?
  申钟故作讶异地问:“不会是贤弟的武备……不足吧?”
  讲真话,刘彦这边兵器时时刻刻都在出产,但要是组织一支两万人的部队还真的是数量不足。不过,武备不足不是主要原因,是武装起青壮容易,但那些被武装起来的青壮能上战场吗?
  想一想一开始的时候,刘彦带着晋人上战场,那些晋人能够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
  人从来都不是给一把武器就算做是士兵,汉部这边的农闲时操练不过才进行数月,这个只是其中之一的原因,最重要的是他们的心态问题,大多数人面对厮杀还是会胆怯,总是需要一个过程。
  实际上刘彦认为目前麾下的部队已经不算少了,步军的战兵会维持两千的数量,骑军会整编出一千,再有三千辅兵和那些辅助骑手,那就绝对是超过了六千的作战部队。总的来说,这样的比例其实已经略略“不健康”,由此也在加大奴隶的贸易量。
  若是按照目前的兵力,汉部需要有二十八万的民众,既是达到了四十比一的比例。但是,刘彦显然一时半会不可能有二十八万的治下民众,这样就迫使他将系统单位保持一定的农民,用以填补军民带来的生产比平衡。
  “塞娄纳阿在召集附属的士兵。我们的探子回报,目前塞娄纳阿的部队数量已经超过七千。”伏伟现在是真正意义上效力于刘彦了,他被安排了介于武官和文官之间的职位,暂时是作为刘彦的侍从官:“原先归附于塞娄纳阿的那些家族大多是持观望态度。”
  刘彦发出了“就食令”,那些听到过来就有粮食的家族和部落大多相应,闹出的动静颇大,是会让属于塞娄纳阿那边的阵营心生顾虑。按照刘彦之前得到的信息,塞娄纳阿平时举行“古曼台”会聚集起一两万人,今次却是只去了不到五千?
  那对于汉部来说是一个好消息,证明汉部的强大已经被接受,更多的家族害怕来自汉部的报复多过于害怕塞娄纳阿部落。
  “……只是,他们一直待在郡界边缘?”伏伟还是很乐意作为刘彦的侍从官,他对此亦是极度重视,认为是难得的晋身之资:“听从指令前去柜县外围集结的人,已经超过一万五。”
  这就是结症所在了,属于汉部这边阵营的人数越多,会去塞娄纳阿那边的人就会越少。此消彼长之下,塞娄纳阿部落敢不敢与汉部交战还是一个问题。但!汉部这边并不一定是需要与塞娄纳阿部落交战,刘彦要的是对长广郡形成有效的统治!
  “君上!”纪昌脸上满是笑容地过来了,他一过来就说:“最新情报,塞娄纳阿带着部众正在迁移,是向着我们的反方向移动!”
  也对,游牧民族会为了仇恨发动战争,但是情势对他们不利的时候根本就不会选择死磕。他们会选择进行迁徙,实力累积不够的时候绝不会贸然交战。
  “先生的第三步却是实现了。”刘彦脸上也挂上了笑容:“得先生相助,实乃彦之幸。”
  其实该说什么“吾之子房”啥的,但刘彦能说上一句文绉绉的话已经挺不容易的了,毕竟前二十来年的生活环境与现在就是两个样,说话方式乃至于是一些生活习惯哪里又是一时半会能改?
  汉部是需要立威,但不一定是要进行规模浩大的战事,将反对势力进行驱逐也是一个方式。塞娄纳阿部落要战,汉部这边自然应战。塞娄纳阿部落避战,汉部也不是非要逮着,甚至塞娄纳阿部落躲避进入高密郡,必要的时刻汉部还能喊着追杀塞娄纳阿的名号干一些实质扩张的事情。
  “接下来就是整合那些家族和部落!”纪昌双眼满满都是振奋:“这样一来,君上的大势就算是成了!”
第102章
扶旁制主
  陆陆续续赶往柜县城外的人一直没有断绝,从某些侧面刘彦也终于明白尔荣的处境,生产力被破坏得太严重了,粮食短缺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特别是长广郡在秋季的时候还需要向青州治所广固城输纳赋税。
  “也就是说,今天长广郡需要向广固城输送粮食?”刘彦一脸的不乐意:“我才刚上任!”
  纪昌愣了一下,缴纳赋税跟什么时候上任根本就不存在关联好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8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