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校对)第6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6/821

  说到底,这就是特么的歧视啊!
  “萨珊不是汉帝国的盟友吗?”弗拉维斯有火没地方发,习惯性地想要怼波斯人:“这就是盟友的待遇?”
  “是盟友,我们……”克谢亚斯也是满肚子火,近乎于吼地说:“我们是将汉帝国视为亲密盟友,但他们显然并不那么觉得!”
  歧视啊,掩盖在重重人设关卡下,看着礼礼貌貌却是明摆着的歧视!
  对待友人,特别是国际友人,难道不该是充满了友善,应该拿出自己最好的珍宝,哪怕是自己是异常珍惜也提供给国际友人么!
  觉得是朋友,难道不该提供种种的便利,自己国家的百姓随随便便糊弄着,国际友人哪怕是丢了一辆自行车,也该全城市的警力动用起来,为的就是两小时之内为国际友人找到那辆自行车么!
  真是特么的,汉人是很强,可着实也真的是太可恶了,完全不将国家与国家的关系当回事,难道不需要注意一点“友邦惊诧”吗?简直就是一点都没有礼仪之邦的范!
  后面证明他们的思想太狭隘了,到民用商品区之后,户籍本是什么,证明又是什么,国际友人完全可以尽情地、放纵地、疯狂地……买买买!
  “汉服十分美观,穿着也满舒服,可是数千上万套采购……”尤利安万般不解地问弗拉维斯:“您这是什么意思?”
  “请阁下不要再问了。”弗拉维斯咬牙切齿地说:“我就是想告诉汉人,瓦伦提尼安努斯家族不缺钱!完完全全的不缺钱!”
  答案是出自本心,关键是弗拉维斯就想不用经过思考地买买买!只有这样才会使自己堵得满满的胸口得到一丝丝的放松。
  另外,罗马那边已经卷起了一股“最炫汉族风”,学汉语变成了时尚,可以想象穿汉服也会变成潮流。这边采买回去高价卖,肯定是会狠狠地大赚一笔。
  “书,书才是最重要的。”尤利安不是普通人,他知道要追赶上一个强国,生活习惯什么的都是次要,最重要是知识:“汉帝国没有限制对书籍的采购,甚至没有限制书籍的种类!”
  说到书籍,尤利安最想搞明白的是纸张的制作方法,包括罗马在内的任何国家承载文字的工具最好的还是羊皮纸,可是羊皮纸真的是贵!
  汉国真的没有限制外售书籍种类?只能说尤利安还是太天真了,很快他就会明白什么叫歧视无所不在!
第894章
汉化补丁呢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王猛和颜欢色地看着尤利安,盛情推荐:“尤其是《礼记》强烈建议你多采购一些。”
  尤利安在眨眼睛,他能说汉语,可是不代表能看懂所有汉字。他想要购买能够学到实用知识的书籍,但是真的没能列出一个名目出来。
  其实别说是尤利安了,就算是学富五车的学者都没把握说自己看得懂所有汉字。
  “礼为人之本,亦是文明与野蛮的本根区别。”王猛非常诚恳地说:“大汉的强大便是建立在知礼之上,此亦是诸夏与蛮夷的最大区别。”
  尤利安想了想觉得王猛说得很对。
  罗马与周边蛮夷的区别不也是建立在文明制度上面吗?他已经从王猛这里知道汉人的制度基础就是建立在《礼记》的规范之内,想要更加了解汉国为什么会这么强大,理所当然是要从制度入手。
  “《诗经》可以看作是诸夏的历史承载文,里面的每一首诗都是我们祖先的历史。”王猛手里就拿着一本《诗经》,翻到《小雅·出车》的页面,缓缓地念道:“我出我车,于彼牧矣。自天子所,谓我来矣。召彼仆夫,谓之载矣。王事多难,维其棘矣。”
  尤利安也就是会白话文的对话,牵扯到文言文的时候,一个字一个字的拆开能听得懂,可是全连接起来就听不懂了。
  “此诗是通过对周宣王初年讨伐玁狁胜利的歌咏,满腔热情地颂扬了统帅南仲的赫赫战功,表现了中兴君臣对建功立业的自信心。”王猛深吸一口气,异常认真地说:“那便是诸夏历史的一部分啊!”
  尤利安继续眨眼睛,深思一下再次觉得王猛说得很有道理,想要了解一个强国总是要对她的历史进行解读,去从中找到这个强国是历经什么样的变革才一步一步走向强大。
  “再来说这一部《尚书》。”王猛手里的书籍换了一下,很是严肃地说:“在诸夏的历史里面,一直是围绕着‘尊王攘夷’的核心思想。”
  尤利安呐呐地问:“尊王攘夷是什么意思?”
  “就是团结在君王的身边,敬爱君王,爱戴君王,服从君王的命令,与外敌进行最坚决的斗争!”王猛说的那个叫铿锵有力,为了增加说服力举起手臂握紧拳头:“《尚书》记载了诸夏历代先王的宣告,亦有臣下对君王的劝谏,强烈建议你仔细研读。”
  不用说其它的,只要真的有团结在君王身边的思想,尤利安就觉得应该在罗马全面推广读《尚书》的活动,好好地学一学汉人是怎么对君王爱戴、敬爱和服从的。一旦服从君王的思想成为主流,国家应该是不会发生内乱了吧?
  唔,话说诸夏之所以一直发生改朝换代是没推广《尚书》的原因?
  “另外那本《周易》亦是必读之物!”王猛手里的书籍自然是换成了《周易》,被翻到绘有图画的页面:“努力去学习它,应用它,你将与上天冥冥的存在拉近距离,还能用学会的知识去占卜命运!”
  “啊!!?”尤利安神速地将脑袋凑到被翻开的《周易》书籍上,看到的是图形非常复杂的图案,图形之中还有着密密麻麻字体:“真的能做到那些!?”
  王猛非常肯定地点头:“里面结合了《经》和《传》。《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便是作为占卜之用。”
  尤利安当然知道占卜这么件事情,罗马主要信仰奥林匹斯神系的时候可没少搞占卜活动,等待基督教崛起占卜才被弱化,换上了其它模式,比如冥想沟通法。
  不止是罗马,应该说世界上任何一个形成群居的种族,再小的部落也有专门的神职人员,必然是会有关于占卜的业务。
  “这……”尤利安恨不得将王猛手里的《周易》抢到手中,死死盯着那本《周易》,像是随口那样地问:“贵国出征之前会进行占卜吗?”
  “当然会啊!”王猛给出了肯定的答案:“诸夏自远古时代,任何一次国家大事都需要进行占卜,出征更是必要的仪式。”
  绝对没有说谎,就是远古的时候还讲究一些,越后面却是越不在乎,甚至人为干涉占卜过程,再差的卦象都能解释成为大吉大利,变成了一种纯粹的形式,不管占卜呈现的好坏,能鼓舞到人心士气才是正经的。
  尤利安认为在这么一件事情上王猛没有说谎的必要。
  毕竟他们后面查一查就能查到结果。
  王猛是不会去推荐《大学》、《九章算术》、《格物》……等等的书籍,甚至连推荐上面那些书籍都存在一定的风险。
  毕竟王猛说的那些推荐语真不是胡扯,例如《尚书》和《礼记》的知识要真用得好了也是能达到强国的目标。
  就是……唔!学习那些的话,等着思想和价值观逐渐汉化吧。
  “最近天子正在进行创作。”王猛也只是听到了一些风声,却可以拿出来讲:“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念了一段,满是感慨地说:“说出了大道之理,对不对?”
  就是《三字经》嘛!
  问题是刘彦也只会前面的一点点,真无法与那些穿越同行相比较,记不得《三字经》的全文,给出了大概的核心思想,让朝中博士进行补全和完善。
  可以想象的是,这个版本的《三字经》除了刘彦念出开头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之后的内容肯定是不一样了。
  “人被生出来的时候……”尤利安有些愣神,他很想说人出生的那一刻是一张白纸,根本不会有善恶之分,有什么样的品格都是成长过程中的环境所致,但是他知道不能驳斥,违心地说:“人生而向善……”
  没错啊,“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说的就是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就是弱化了婴儿没有是非观的实事。
  王猛不用管太多,需要的就是推荐一些汉化补丁,为世界大同做出贡献。
第895章
近百章后再次出现的主角
  “他们到哪了?”
  “回王上,已经到渑池。”
  刘彦所站立的地方是在宫城最高的建筑物顶层阳台,该位置能够眺望面向的新长安城区的尽头。
  这一座建筑物是塔状,拢共有十三层,算上塔尖的避雷针,总高度超过四十五米。
  越是高处风就越大,再则现在是冬季,得说还是感觉蛮冷的,刘彦是披上了皮裘才受得了,其余人也是穿着足够厚或是能遮风的外套。
  他们现在站立面向的是南边,除了能看到宫城以及外面排列整齐的住宅区,还可以看到远处的秦岭。
  在地皮足够用的时候,建立高耸的建筑物只有两个目的,一个是出于军事用途的角度,另外一个则是想要站得高看得远。
  身为统治者的刘彦不知道从什么时候也喜欢上了登高望远,看一看自己统治下的江山是何等的风光。
  整个新长安是被笼罩在一片雪白之下,那是昨晚下了一场大雪。
  今年的雪季来得非常及时,下雪之前是有过一场雨季,预示着干旱的结束,气候恢复了正常。
  宫城之内,随处可以看到正在清理白雪的人,后宫范围内是宫女在女官的指挥下干活,除却后宫范围之外则是禁卫军的士兵在干活。
  刘彦终究还是犯了穿越者都会犯上的病,那就是谢绝宦官的存在。
  就是宦官,可不是太监,宦官是宦官,太监却不一定是宦官。
  例如上古先秦的中车府令(相当于大内总管)就不是宦官,也就能解释赵高为什么有个亲生女儿了。
  刘彦的后宫也有担任太监的人,只不过是由女官来担任,不是别人就是李匡的妻子卓香,她还曾经担任过临淄令。
  其实让臣下的妻子来担任后宫官职也有些不妥,皇帝怕被人戴绿帽子,难道臣下就不担心自己戴绿帽子?只是现在的情况特殊,只能由能力不俗的卓香来担任太监,等过了这一段时间会重新挑选未婚嫁的女官。
  城池之内,各条街道上也是在清理积雪,干活的是奴隶。
  奴隶有分戴脚铐和没戴的,监督他们干活的人来自府衙,军队是不干这种活的。
  房顶之类的积雪,是各个建筑物的主人家自己去清理,也可以是几家人合起来一块分工干活。
  因为是冬天的关系,最近又是下了几场雪,城内各处公园和广场的游人并不多,是看不到春季、夏季和秋季热闹的场景了。
  正在公园和广场的人,一般是父亲或者母亲带着孩子,或是正在堆雪人,又或是追逐着嬉闹。
  同时,也存在有情调的人弄来草席在广场或是公园观雪饮酒,偶尔还会高声地吟诗作赋,或是兴致来了舞上一套观赏用的剑术。
  若是做了什么原创的好诗或好赋,自个儿乐呵呵地痛饮几杯,周边的人也会叫好,不过最受欢迎和喜爱的还是舞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6/8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