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校对)第6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7/821

  刘彦很喜欢看治下的人悠哉地玩闹,每次登高望远都会命人事先架好望远设备。看着治下的百姓各种生活姿态,会使他觉得自己所有的付出和努力有了该有的价值。
  宫城之内并不都是平地,其实是按照古老的要求特意将一些山地给涵盖进去,尤其是一些大殿之类的建筑就算不是建在山巅,也会刻意堆起高高的地基再建造宫殿。
  地势高,建筑看着就会越发雄伟,再来就是防止积涝。这个就是为什么哪怕没有天然地势,选择建造宫阙群也会人工加高地基的原因。
  整个宫城的大小占新长安城的十分之一左右,除却宫阙群和楼阁、章台之外,必要的林苑、游园、汤池之类的配套也要有。
  休闲场所占了宫城的十之三四,再来的十之二三其实是办公用区,必要的驻军地和演武场所,然后就是后宫区域,自然也不能缺了宗庙区。
  所谓的后宫并不是刘彦专门用来装女人的地方,包括了主寝殿和各种用途的偏殿,各个皇子和公主的居所,王后的主殿,各妃子和以下品阶的楼阁和章台。
  没错,除了刘彦和崔婉有资格住宫殿之外,包括皇子、皇女和妃子、昭仪、婕妤、经娥、容华……等等品阶的人都只能住在楼阁或章台,另一个够资格住宫殿的是太子。
  由于刘彦没有长辈,供于长辈居住的宫阙是建个大概进入封存的状态,得是等他愿意退位或是驾崩,崔婉又还活着的前提下,才会重新启建。
  目前取得新长安户籍的常住居民有四十七万人,将驻军、流动人口和奴隶包含进去则是超过了一百五十万人口,但依然只是充填了整座城市的百分之六十左右,很多城区要么干脆是预留出来的空地,要么就是建筑物只建了个框架。
  说起来的话,待在新长安的奴隶数量有些多,达到了六十七万的数量。他们是要将该干的活给收尾了,才会被调往其它地方继续劳动。
  为了看管多达六十七万的奴隶,安排在新长安的驻军也多达十六万,是非禁卫军的十六万,算上禁卫军整个长安城可是屯兵接近三十万。
  元朔十年之后,刘彦对禁卫军进行了扩编,不再限定系统军队,会从常备军里面挑选合适的人选,一再扩编之下禁卫军的数量已经增加到十三万。
  驻扎在新长安的禁卫军不止担负宫城的安全,也负责对都城的保卫,必要时刻还会出征。
  “太尉署对桓温放下战事回国是什么处理方案?”刘彦听到了脚步声,能听出来人是徐正:“笈多那边的战事有什么新消息?”
  来人就是徐正,他不是全副武装的打扮,一样是披着皮裘,还是刘彦赏赐的北极熊皮毛制作而成,不同的角度看去可以是全白也能是幽黄色。
  其实北极熊的毛是“无色”的,简单的说就是它的毛其实是一根根透明的小管子,至于人的眼睛看到北极熊的毛色会呈现“白色”,是因为毛的内表面粗糙不平,把光线折射得非常凌乱,待在冰天雪地的地方看着自然就是白色。而且每一根毛都能把射入的太阳光散射开来。
  所以就延伸出一个很凌乱的问题,北极熊的毛其实是会随着环境的不同折射不同的颜色,甚至是注视着的角度不同看去颜色也不同。
  刘彦怎么会有北极熊的皮草?他不是一直派舰队探查白令海峡嘛!
  对于寻找北美大陆刘彦是认真的,衍伸而出的事情有不少,收获来自北极熊的皮毛就是其一,更为关键的是发现了现代被命名为关岛的岛屿。
  徐正正在脑海中进行措辞。
  要是按照正常手续的话,桓温没有得到中枢的命令私自回国,要看桓温是怎么个回国方式。
  第一个就是桓温带着军队回国,那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只要带上数量超过亲卫限制的士兵,毫无疑问就会被视为造反。
  如果桓温是孤身一人或只带着附合数量限制的亲卫,不管是什么原因都逃不了一个玩忽职守的定义。但这里面可就有说道的地方了,比如这一次。
  “王上,征南将军已经大体扫平笈多,仅是剩下一些无关紧要的收尾。”徐正拿捏不透刘彦究竟有什么想法,担着风险继续往下说:“征南将军此次回国,仅携带十名亲卫,其余是远征军获立特等功的将士,数量为六十二人。”
  刘彦问的好像是太尉署要怎么处理吧?
  “臣恰巧获得笈多那边的消息。”徐正说话的时候一直盯着刘彦脚后跟看:“伐伽陀伽主动退离所占之土,将军队撤回了国内。两萨特拉普派人前往华氏城,寻找袁长史商谈退兵事宜,主要是想获得其它方面的……补偿?”
  对于伐伽陀伽和两萨特拉普会主动撤军这方面,刘彦在之前已经有过推测。
  刘彦很欣赏伐伽陀伽的识时务,更加欣赏两萨特拉普敢讨价还价要好处的胆量。
  “怎么保证完整地获得笈多王朝的疆域是太尉署的事情。”刘彦的声线听上去没有什么起伏,也就听不出到底是心情愉快还是恶劣:“怎么去处理后续的事情,是丞相府和鸿胪馆的职责。”
  徐正明知道刘彦后脑勺没长眼睛依然行礼,放松下来才说道:“说到鸿胪馆,近期他们可是有得忙了。”
  “是啊……”刘彦嘴角勾了起来:“来自远方的数万个人……”
  刘彦没去提阿三大陆战俘之类的那些人,到时候他只负责观看献俘仪式,会有人在一侧介绍每一个够资格被介绍给自己知道的战俘,包括所在国、地位、名字……等等需要知道的。
  鸿胪馆相关所属早就忙得脚不沾地,主要是忙碌称帝仪式的事情,光是这件事情就值得他们用最大的干劲忙起来,不但会杜绝任何的意外,还会把事情办得尽善尽美。
  “大汉可没有来了异国来客逢迎以千百倍待遇款待的规矩。”刘彦是知道现代各国对待正式外交人员的习俗,例如按照不同规格给予多少接待款项:“来了数万人,长安的商人们会很高兴的。”
  徐正当然知道刘彦说的是对的,他已经听说那些异国来客从上了岸就开始了买买买,出发要来新长安也是在一路买买买。
第896章
都是闲的
  走廊幽深却不昏暗,宽三米,长不知多少,沿线并不是笔直,存在弯道和拐角。它的顶上装的不是瓦片,是一块块玻璃搭起来的遮顶,玻璃并不是纯透明色,阳光照射之下呈现的是五颜六色的斑斓。
  没错了,刘彦的提醒之下,工匠们劳心劳力地实验,汉人将玻璃给研究出来了,就是出现纯透明玻璃的机率很少,一般是因为气泡的关系会出现杂色。
  研究出了玻璃,自然也就少不了镜子这么一件神器。
  不过因为技术不成熟的关系,仅是制作出了一些相对大一些的镜子,倒是对制造小镜子已经没有什么技术难度。
  镜子出现在市场被贩售之后,它立即成为疯狂被追逐的商品。
  小伙子买来送给喜欢的姑娘,哪怕是之前遭受再多的白眼,递出镜子作为礼物也会立即得到一个甜甜的笑容。
  丈夫买来送给妻子,好些天享受极尽的温柔,悲剧的是老腰受了罪,人也差点虚到走路发飘。
  大部分的镜子价格并不太夸张,但是也真便宜不到哪去。
  看镜子大小以及框架款式,镜面越大的镜子肯定越贵,镶框越是华丽价钱自然也是往上涨。
  总的来讲,刘彦没打算用镜子在国内疯狂敛财,但也没打算过度普及化,还想着用这一件商品好好在国外狠狠捞上无数笔。
  镜子都弄出来了,又怎么可能少了其它的玻璃制品,虽然是纯透明的依然很少,不过那种看着五颜六色的玻璃制品反而更显出逼格,会是很好的敛财商品。
  目前阶段,刘彦并没有让玻璃制品投入市面,是拿来作为赏赐之物。
  还是那个道理,刘彦还想着靠玻璃制品在国外狠狠地捞上无数笔,他确信这种商品必然风靡所有已知种族。
  “臣已经准备妥当。”张石完全就是笑眯眯的表情,紧跟在落后刘彦两个身位的后方,走廊之内不需要刻意加大说话的声音:“拍卖会是准备在长安最大的拍卖行。”
  官方去搞商业?这样是多么的掉逼格的事情啊!怎么都要套上马甲,使唤那些“白手套”才是正确的操作方式。
  张石现在不是中尉了,他被调任到少府,成了少府令。
  简单的说,这一位没有什么过人才能的元老级功臣,明显连中尉都不是当得太稳当,主动请求致仕,刘彦就给新安排了少府令的新任命。
  少府令就是天子的私人大管家,算是家臣而不是国臣。
  关键是少府令虽然不是国臣却是天子近臣,天子将资源倾斜到少府而不是挂在国家机构的部门,那么少府的小金库就会比国库还富有,甚至是单单一个少府的直属员工,都要比中枢所有部分的臣工和所属,加起来多得多。
  自西汉之后,少府的权力是被一减再减,到后面的大多数时间基本是成了摆设,完全没了刘彻时期的威风不说,更不用与秦帝国时期的少府相比了。
  简单的例子,秦二世时期,整个秦帝国无兵,少府令章邯受命组织军队。
  章邯只是拿出少府的名册,人有了,兵器、甲胄、粮草也一应俱全,数十万大军极短的时间之内被组织起来。
  秦帝国时期的少府,不但是为皇帝管理私人家产,还包括国家的山地、江、河的管理权,甚至有着大量的作坊,刑徒、赘婿、奴婢子……包括商人都是归于少府管理。这就是章邯明明就只是个少府令,却能用自己手中权利和资源瞬间武装出一支军队的原因。
  光复完汉家旧土之后,刘彦很理智地将自己的私人财产与国家财产分割开来,少府这么一个部门自然也就重新建立起来,要不刘彦创建的汉国之前其实是不存在少府的。
  不过嘛,刘彦却也是犯了人都会犯的毛病,可没搞出自己要动用国库一个铜板都动不得的枷锁,是有规划出相关的规矩,但是为了约束后代之君,自己这一代那规矩也仅是规矩罢了。
  当前,任何与玻璃有关的产业是划拨在少府管理之下,刘彦怎么可能放过所有懂的制造玻璃那些穿越者干出来的梗,肯定是要在歪果仁身上狠狠地赚上一笔,恰好是那些歪果仁自己送上门来,听说带的财富还足够多?
  那些歪果仁带着庞大的财富是要来汉国采购自己认为有用的商品,刘彦琢磨着歪果仁的钱就应该花在买玻璃制品上面,像是书啊、布匹啊、兵器啊、等等的东西……完全可以下一趟再买嘛!
  “一定要让他们尽兴。”刘彦也就仅是剩下这些乐趣了,国家未来的发展已经规划,按照群策群力构思出来的方案按部就班地发展才是王道,自己的任性最好不要用在国事方面:“场面一定要火热,价钱一定要天价,咱们允许他们钱不够可以用不在大汉的财产来进行抵押。”
  张石懂的,就是才不管那些歪果仁钱有没有带够,歪果仁完全可以抵押赊账,俺们是绝对不会担忧帐收不回来的。
  走过了深幽的走廊,尽头那边有纪昌等大臣站立恭候。
  出了走廊,一眼看到的是远方的建章宫,它被建立在人工加高的地势之上,就算是距离有些远依然是一种雄伟的气势扑面而来。
  宫城的很多宫殿是取了先汉的名字,不过也就是名字而已,相同的名字不一定非得是有着相同的用途。
  建章宫就是一个统一的称呼,绝不是单单只有一个宫殿,其实就是一片宫阙群,远处看去能够看到从空中互相将宫殿连接起来的飞阁辇道(高架桥)。
  “王上!”
  众人行礼,等待刘彦从身侧走过去才恢复正常姿态跟随而上。
  他们行走的地方是一处广场,由于是铲平再铺上石砖使地面看去无比的平整。
  广场并不小,专门的走道两边是每隔三米设有一个石灯架,这边的砖石颜色也使用红色,看起来是无比的显眼。
  两侧有值岗的宫中禁卫,他们是每一个石灯架边上都站着一个,身上穿的是汉式板甲,左手持戟、右手按在腰间的剑柄之上,保持一动不动的姿势。
  广场之上除了石灯架之外就没有其它什么装饰,看去是空空旷旷的一大片,使人置身其中莫名会有一种空虚感。
  “王上。”徐正略略加快了脚步,来到刘彦一个身后位置:“乌孙降了。”
  乌孙早就不是那个乌孙,他们还保留着乌孙的名字,却是一个分裂成不知道多少股势力的虚有其名。
  “降就降了。”刘彦带着明显的厌恶:“命征西将军斩杀自号昆弥者,传首周边以做警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7/8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