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校对)第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821

  “我们已经在撤往海岛,他们又能奈我何?”蔡优才来汉部没有多久,原本收敛下去的嘻嘻哈哈性格好像又股做梦时:“只要我们有退路,没人敢过份逼迫!”
  刘彦在颔首,后赵要是想要将汉部逼成海寇,那就来逼吧!
  汉部根本就没有掩饰将部众转移到海岛的动作,半岛这边从河东区这边的海域到东牟郡周边的海域,船只来往不息。
  似乎……船只往来不绝已经持续了将近三个月?期间有几个家族冲动了一下,结果是被汉部在冬季出兵,几个家族瞬间灰飞烟灭,其中一个自持有坚固坞堡的家族也就是扛了三天?
  那些想要依靠坞堡来作为防御的家族,他们应该好好考虑一下在汉部众多抛石车和床弩的攻击下,自己那个坞堡能够撑多久?
  刘彦在季节没有到的时候发出了“就食令”,本部的大军亦是早早地集结待命。
  收到了“就食令”的众多家族基本是懵了,他们何尝猜不出汉部要干什么,是要清扫不服。
  心志坚定选择继续归附的家族行动起来,他们连春耕都顾不得了,能参战的人基本是集结起来,向着刘彦规定的集结地点开拔。
  一些中立者在纳闷,春耕很快就要开始,刘彦下达“就食令”不是为难人吗?动员人手去参战,春耕怎么办。没有春耕,今年吃什么?
  剩下心怀鬼胎的人则选择了串联,选出了暂时性的盟主,对着另外的地点进行集结。
  “这么说,是有姚家的人出面了?”刘彦在做的就是一个简单的划分,是敌是友直接点分晓,保持中立的那些再看需要。他脸色略略难看:“不从石斌那边入手,是从长广郡挑选代理人?”
  真的是阴魂不散了,偏偏刘彦还没有办法直接干掉姚伊买。他要是干掉姚伊买,出问题就不会是单指长广郡,该是……更加恐怖的后果。
  “何尝不是我们的机会呢?”纪昌一脸的笑意:“只是那些家族的话,正好给了我们清缴和清洗的借口,毕竟君上还是郡守。”
  一些军方的人则是在摩拳擦掌,有战事对他们是好事情,毕竟长达两年都是训练,有动作也是小动作,训练久了也该让部队动一动。再则,他们已经确认一件事情,今年就会跨海作战,去入侵高句丽。
  入侵一个国家啊!一听就令人激动得浑身颤抖(也可能是吓),似乎入侵的时候高句丽还会显得空虚,他们就是乘船从海岸登陆,随后就该是抢抢抢?
  “李家和王家这下该为难了。”蔡优在笑,他说:“他们派来人问,否需要两家提供粮秣。就是人手上不松口。”
  现在的长广郡,除了汉部之外也就是李纯和王校他们的人口最多,他们做出这样的选择几乎就是预料之中的事情。而似乎,两家与东莱书院那边的关系,对汉部也不再是什么秘密。
  “君上,两家在试探我们的底蕴。”蔡优笑呵呵地说:“是否要透露今年听命集结的家族,会得到粮食上的供应?”
  刘彦含笑不语。大概也就是他才有这样的底气吧?毕竟有三百个农民在耕作三千亩一年三熟的农田,每亩一天可以产出至少两千一百斤的粮食,哪怕是平时有消耗,可是历经两年的储备,他手上可是有接近三百五十万斤的粮食啊!
  所以说啊,对于刘彦来说,粮食不会是难度,从某些方面来讲武力上的东西难度也没有那么大,最大的难度是怎么让那些晋人重拾民族自信,然后才是创建第三汉帝国,再次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乃至于是重新进入西域!
  也许进入西域也不会是终点,世界那么大,国家那么多,民族更是数不清楚,汉人的视野需要更广阔!
  当然,刘彦还是先将那些要暴起的家伙收拾干净,似乎难度也不会大?按照之前攻破的那几个城寨和坞堡来看,清理起来并不困难。
第121章
快刀斩乱麻
  李纯与王校后面联袂而来,他们带来的护卫之中有那么几个让刘彦看着觉得眼熟。刘彦没有记错话,该是保护那个叫王羽的武士?
  “王羽?”王校笑说:“那是族中小辈。”
  东莱书院并不是家族私塾,会吸收一些优秀的人才,山东半岛这边的家族有子弟在书院就学似乎比较正常?
  刘彦对东莱书院感官不好,却是从未在纪昌之外的人面前表现过。他客套了几句,问两家的来意。
  李纯与王校互视了一眼,由后者说明来意,却是先表达两家支持刘彦清剿长广郡的一批人,但又表示死太多人不好。
  两年的“就食令”下,刺头已经被刘彦清剿了一批又一批,长广郡人口是比原来减少了接近三成。李王两家明显出现了担忧,那些小的家族都被清剿干净了,接下来是不是该轮到他们了?
  有些事情需要开诚布公,刘彦知道两个家主亲自过来已经算是表现出最大的诚意。他俩虽然没有明说,可是特意带来了曾经让刘彦见过的武士,说明他们不知道刘彦到底是想干什么,略略惶恐之下,何尝不是表达两家不是没有退路。
  换作以前,刘彦遇到这样的事情,最大的可能就是发飙,现在却是看得比较平淡了。
  这些家族啊,两头下注,甚至是多头下注,真真就是无比平常的事情。刘彦自知不能指望他们完全支持自己,特别是自己实力不算强大,更是处于危机之中的时刻。
  “实不相瞒,我这边可能会与姚家的姚伊买起大冲突。”刘彦简短地介绍了一下,又说:“你们两家的选择,我不会过多干涉。不剪除那些纠集起来的家族却是不可能!”
  李王两家足够强大,但是他们想要改变刘彦的既定策略?那是想太多了。他们再加上东莱书院也没有用,强大起来的汉部有了庙岛列岛这个几乎完美的退路,长广郡打烂就打烂了,连姚家或石斌的压力都能抗住,还在乎李王两家和东莱书院这种等级的压力?
  “君上,他们走了?”纪昌是和蔡忧一块过来,他们坐下后纪昌又说:“两家可有做出选择?”
  刘彦“呵呵”几声,笑着说:“不是每一个家族都有德才的魄力。”
  德才是蔡忧的表字,他苦笑摇头:“东牟郡各家本身便是靠海吃饭,出不出海无太大所谓。李王两家这种大族,谁家不是在陆地上有一两万亩田地?难以割舍才是正理。若是他们愿意,小人反到是要劝说君上小心了。”
  刘彦与纪昌认同蔡忧的说法。
  的确!要是像李王两家这种家族愿意舍弃陆地,绝对是存在大问题。
  图谋东牟郡时,长广郡内部有共同利益,再则是东牟郡没有强大家族作为阻力,大家还可以求同存异。但是,现在是后赵庞然大物的姚家在谋算汉部,李王两家不是小家族,他们无法像是一些人可以轻易下决定。
  “柜县的家族大部分誓死君上。”西骞伯辽保持行礼的姿势:“属下已经将愿意随同迁移的人尽数带来!”
  柜县啊?算是刘彦在长广郡第一个吞掉的地区了,那些家族也是最先得利的一批,有大多数的家族愿意追随,或许是看到了汉部的潜力,恐怕更多是已经上船太久下不去咯。
  果然,西骞柏辽后面又禀告了一些事情,他已经连同苏乐一家按照事先的指令清除掉了那些不愿意合作的家族。
  “那些家族的俘虏你们分掉吧。”刘彦对于听话的家族必须给于甜头,又说:“谁出力最大,可以在庙岛列岛分得相应的土地。”
  西骞柏辽大大松了一口气,再次喜悦地表忠心。
  柜县的清洗只是第一批,接下来还会有其它地区,春耕之前长广郡乃至于是东牟郡会是一片腥风血雨。
  汉部的大军尽出,会合了愿意听从命令的那些家族私兵,一地一地清除,有些地区是在当地家族的配合下进行清缴,一些地区则是完全清除。
  长广郡这边的动静不算小,特别是在春季进行这样的大动作,哪怕是有刘彦事先发公文到广固城,那边依然还是表示了相当的关切。
  汉部可不会因为谁的关注或阻止停止清洗的举动,除了少数几个暂时动不得大族,其余没有听从指令的人皆是在清除的范围之内,霎时间战火在几乎整个长广郡蔓延,那一批集结起来准备反抗的乌合之众先被尽数歼灭,再来就是那些不是身处城寨或是坞堡的人,最后才是城寨和坞堡。
  这一次,开战之后刘彦就不再接受投降,任何一个势力只要是和汉部过不去,除非是举族进行逃亡,否则哪怕是身在城寨或是坞堡依然被一个又一个地强攻。
  攻打城寨或是坞堡,汉部有了数量众多的抛石车与床弩,屡次攻打无不是石弹狂轰,要是厚达五六米的坚固城墙也就罢了,但城寨和坞堡哪来的五六米厚,轰不动底下两层较厚的结构,难道对三层以上那种不足二十厘米厚的墙壁还轰不动?
  “破了!”李坛高声地吼叫:“准备厮杀!”
  汉部大军的正前方,石弹不断狂砸之下,坞堡正在发生大规模的坍塌,一面墙壁之后是下一面,不想被废墟掩埋的守军只有打开门进行突围,可是他们撞上了早就准备就绪的汉部弓箭手大规模地覆盖射击,几乎是出来多少死多少,有落网之鱼冲到刀盾兵前面也是被乱刀分尸的命运。
  历经两年的高强度训练,再有伙食的营养跟得上,曾经瘦弱的青壮变成了满是肌肉的壮硕大汉,一边是仓皇突围,一边是严阵以待,结果毋庸多言。
  连续地攻打城寨和坞堡,次数足够多就能累积下经验,到了后面基本是不用太狂轰乱砸,知晓城寨或是坞堡的脆弱位置在哪。要是难以轰塌也没有关系,抛石车不抛石头了还不行吗?改抛猛火油,不出来投降就全部焚烧成为木炭好了。
  清洗的进展远比想象中来得快,差不多是到春耕时节,该逃窜的已经离开城寨或是坞堡想要逃离,他们大多数是会在旷野上遭遇徐正所率的骑兵和马队,投降的被十抽一杀掉一部分,余下的就是成为奴隶。要是抵抗到底,那就全部去死吧。
  可能是汉部展现出来的战斗力太过恐怖,先是一家中立家族忍受不住压力选择投靠,然后形成效应,搞到最后想要两不相帮的李纯一家和王校一家也不得不表态。
  李王两家扭扭捏捏地派人到了刘彦这边,各自奉上了五百石的粮秣。
  对于李王两家,汉部内部商讨了一下,决定有条件接纳。这两家毕竟太大了,不是那些无法翻身的中小家族,真要开战必然是耗时日久,对汉部即将开始的跨海入侵有比较大的影响。
  “每家,抽出一半的家族私兵,派来不低于三千的青壮。”刘彦一脸的不容商量,满是威严地看着王羽:“其它话不要讲,只说答应或者不答应。我很希望你们拒绝。”
  王羽脸颊在抽动,他的出现比较说明问题,还想要靠那个什么东莱书院给汉部增添压力,结果刘彦完全不给废话的机会。
  汉部动静搞得太大了,偏偏屡战屡胜,一场又一场地打下来军队是有损失,可军队越来越精锐和善战。
  面对一开战就展现疯狂的刘彦,王羽就是有千言万语,对方只肯听答案不听其它话,还能怎么地?就是有再多的打算,不想损失过重,只能是认怂。
第122章
准备渡海
  还能奢望中原现在的那些家族有多余的节操?那绝对是想太多了。品德、操行、节操,一切都要为生存让路!
  王羽只代表王家接受刘彦的要求,并一再保证会按照限定的时日将人手调配完毕。
  刘彦自从看东莱书院行事诡异就开始展开调查,两年过去没有查到太过详细的东西,可是一些蛛丝马迹上却查出东莱书院与曹家存在一定的联系。
  曹家是什么?那要从永嘉之乱说起。曹家的曹嶷跟随王弥起义,一度控制过青州,后面是被石勒剿灭。
  很有意思了啊,东莱书院竟然有曹家的背景,那是想要干什么?特别是东莱书院出身的人遍布几乎整个州,分散为各方效劳,说里面没有什么阴谋,谁信。
  “曹嶷还有一个孙子活着。”纪昌可是在尔荣那边当过幕僚,知晓的隐秘不算少:“那么东莱书院与曹岩该是有关联了。”
  有人认为是抓住了东莱书院的把柄,可以用这个来要挟,但刘彦对此存在迟疑。没有直接的证据怎么进行要挟?要是能够要挟,事情搞大了汉部入侵高句丽的事情恐怕是要受到波及。
  就算是拿东莱书院与曹家说事,显然汉部可以查得出来,难道其他人就查不出来?没有见到谁拿这个去要挟东莱书院,可见东莱书院有反制措施。
  要挟什么的不必说了,但是搞些事情还是可以的,汉部最近不痛快,作为煽风点火之一的东莱书院也不能太好过。
  这样一来可就有趣了,先是爆出汉部首领刘彦不是五大族,后面又有东莱书院与曹家不清不楚的传言。
  关于东莱书院的传言并不是从长广郡最先出现,是从平昌郡,不到一个月传遍了几乎大半个青州,瞬间东莱书院被推到了风尖浪口,毕竟比起汉部首领不是五大族,曹家与东莱书院的关系才是劲爆的消息。
  曹家曾经统治过青州,对于类似的家族最是受到忌惮,哪怕是未经证实,当权者对于类似的事情也绝对是非常重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8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