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校对)第7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90/821

  在后面,焚尔达·多阿亲眼看到汉军一改常态,原本一颗炮弹都没有落下的港口遭遇到猛烈的炮击。他看到港口被炮击之后的第一反应是喜悦。
  “汉人炮击港口了!”焚尔达·多阿向左右说道:“是不是意味着他们要放弃登陆?”
  港口区域是不断有炮弹落下,原先以为待在这里很安全的波斯人或是其余各族,他们是在到处地乱窜。
  汉军开始炮击港口之后,港口的一些船只是动了起来。
  一开始是民间船只,他们知道动起来会成为目标,可是继续待在原地就该等着被火葬送,抱着万分之一的希望开始了逃亡。
  随后,一些军用战船也开始有行动,他们是得到命令对汉军舰队发起攻击。
  汉军这一边,炮舰没有去理会动弹起来的港口船只,继续对港口进行炮击,好像是一副不彻底毁坏港口誓不罢休的模样。
  炮舰没有去搭理,不代表其余汉军战船没有反应。
  在这一场远征之中,常规战船在敌军没有出动战船的前提下,它们一直都是在担任打酱油的角色,好不容易有了交战目标,得到出战命令的战船是十足的欢欣雀跃。
  “仰角二十五度。”
  “发射!”
  射出的不是炮弹,是带着炸药箭头的弩箭。
  远征舰队之中,弩船的数量其实是占了最多,每一艘弩船的船长其实是早明白一点,他们脚下的战船大概十年之内就要面临全面的淘汰,以后将会是炮舰的天下。
  这一次出征欧罗巴,基本上就是弩船最后一次称得上最为风光的亮相,去了欧罗巴哪怕是没有战沉,战船压根就没有返回本土的可能性。
  可能是最后一次风光的亮相,却是一直没有匹配的对手,悲哀之处是那么的明显,抓住机会能够出战,哪怕面对的是不在一个等级的对手,包括船长在内的任何一名船员,谁都愿意拿出百分百的热情来激战。
  焚尔达·多阿原本以为出动战船可以吸引汉军炮舰的火力,看到汉军炮舰继续轰击港口,好像也已经有炮弹落在城主府,似乎落在城主府的炮弹在增多,可以说是非常失望。
  不到半个小时,准确来说是二十七分钟,开动起来的非汉人操作船只,是被出动的汉军弩船消灭在海面之上。
  大概是觉得有难得的攻击机会,他们没干俘虏的事情,是可劲地发射弩箭,连那种看上去很小的板船都能吸引至少五发以上的弩箭。
  “接下来是哪个城市?”
  “回将军。此处向北航行三十里为卢迪亚,它是附近海域另外一个有港口的城市。”
  桓温很快就在地图上找到那个叫卢迪亚的位置。
  海外的地图是王猛那一次出使时进行绘画,上一次基本上就已经确定要是前来入侵,哪些城市更有攻击的价值。
第1072章
无限制扩军
  夏季的托博勒是一个非常酷热的地方。
  托博勒是波斯人的命名,征西幕府将这个地方作为行营所在之后,谢安将这个地方取名为疾隆坡。
  诸夏对一个地方的命名从来都是有的放矢,谢安之所以会将这个地方取名为疾隆坡,原因是该地的地方是一种陡坡的趋势,坡地彼此起伏的同时,会有一些大版面的隆陂高高凸起又极为陡峭地倾斜下去。
  在数百年之后,有一支诸夏的军队也会来到这里。这一批唐人是沿着前隋的脚步向西进行开拓,走了比前隋更远的路途,将李唐的疆域扩展到了波斯人的地界。
  按照诸夏对地方的命名,他们一样是取了个疾隆坡的名字。
  谢安将主营设立在这个地方,东北部的千里之外还有一支汉军驻扎。
  按照地理位置来算,疾隆坡其实不但是在波斯萨珊边上,还位处季多罗王国边上。
  季多罗王国是外人对他们的称呼,他们自己则是继续延续贵霜这个国名,就是还有另外一个国家也是自称贵霜。
  另外那个自称贵霜的国家,他们与季多罗王朝虽然都自称贵霜,不过双方的关系却是非常恶劣。
  他们因为地理位置的不同,季多罗王朝被称为西贵霜,另外那个就是明明是位处南部却是被称呼为东贵霜。
  谢安这个驻营,目前的兵力是十八万,分为三个常备军和一个火器师,剩下的是从西域征召的汉人骁果和西域人仆从兵。
  另外那个一千多里外的营区,主将是斗阿,兵力为七万人,由原先的峻稷山校尉部和一个常备军作为主力,剩下的同样是汉人骁果和西域人仆从军。
  征西幕府现如今的总兵力是二十五万左右,汉人的数量占了十一万,剩下的全是西域人。
  二十五万并不是最终兵力,中枢那边已经动员了西北部和关中,其余各郡县也会逐渐动员。
  谢安所知道的是,开始入侵波斯萨珊的阶段,西征幕府的总兵力会达到五十万,其中常备军就有七个,汉人骁果将改编为次级的郡县兵,郡县兵的数量会达到十二万,剩下的兵力将会从安西都护府征召西域人补足。
  汉帝国这一次是很认真地在应对那个所谓的反汉轴心,经过讨论已经确定扩军,由原先的十五个常备军增加到三十二个,同时保持数量不低于五十万的郡县兵部队。
  由汉人入伍的士兵将近一百万,自然不会全部抽调出国参战,到扩编完成阶段,对外征战将会全部是由常备军担任,郡县兵则是负责国内安保和其余几条边境线的守卫。
  目前以骁果身份和郡县兵身份参与对外战争的汉人,后面都会被整编成为常备军序列,算是作为他们勇于参战的奖励。
  除了由汉人组成的军队之外,关于组建仆从军的议题已经进入讨论阶段。
  将军府给出的计划方案是,仅从倭列岛征召的倭人就会达到三十万,他们被征召训练之后当然不会进入汉帝国本土,是会选择投送一部分到阿三大陆作为守备军,然后就是西亚战场和欧罗巴战场。
  倭列岛的人口有个三四百万的样子,抽调十分之一其实是数量太多了,尤其被抽调的全是青壮男性,可以想象未来倭列岛肯定是要缺乏足够劳力,各种建设会进入到停滞阶段。
  汉帝国除了从倭列岛征召三十万青壮男性,还有计划聘请数量超过二十万的年轻女性。只是这一批女性并不是要送往各处战场,是要安排到汉帝国本土各地参与各种劳动,主要是服务业为主。
  不管是三十万青壮男性还是二十万年轻女性,都是属于第一批而已,后面还会有第二批、第三批……乃至于是无数。
  汉帝国是打算用这样的方法消化掉倭人,并且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倭人非但不会抵制,相反倭人是会热情地配合。用不了太长的时间,世界上就没有倭人这个群体,倭列岛也会自然而然成为汉帝国疆域的一部分。
  同时,汉帝国的中枢不会忘记阿三大陆这个人口众多的地方。
  阿三大陆的第一批次人员征召已经在进行当中,由天竺都护府主持对各地方征召青壮,第一批数量为二十万,主要是经过短暂的训练之后,交付给天竺幕府,用以扫平阿三大陆的其余诸国。
  后续的第二批次,天竺幕府的招募数量底线是三十万,一样是会被作为阿三大陆统一之战用途。
  汉帝国中枢给予天竺幕府的期限是,用不超过三年的时间完成对阿三大陆的梳理,使这一个大陆一角成为汉帝国的统治范围。
  谢安这边一样是有中枢下达的指标,没有对波斯萨珊正式入侵之前,确保双方目前的边界线,再来就是进行必要的清场。
  “季多罗那边是什么回复?”
  “回将军,暂时未有回复。”
  根据谢安所掌握的情报,季多罗王国是由小月氏人统治的国家。
  这一批小月氏人的很多生活习俗与大月氏人早就不相同,甚至是社会结构也存在比较大的区别。
  大月氏人不断西进,过程中先是慢慢与塞种人融合,很多生活习俗是向塞种人的方式改变。后面大月氏人成功地入侵阿三大陆,又增加了阿三的文化习俗,生活方式再一次遭到比较大的改变。
  小月氏人原先是躲藏在高原西北部的盆地区域,他们作为外来民族是成功地站稳了脚跟,可是难免是会与周边的国家和民族发生交流或是摩擦。
  第一个影响小月氏人生活的习惯的不是别人,其实是被称为羌人,但却与东方羌人不同的杂羌。
  小月氏人在与各种羌人部族和部落的交流和征战中,他们逐渐被羌人化,不管是从生活方式还是穿衣、饮食习惯等等,渐渐地遗忘……或者说抛弃原本小月氏人的习惯。
  羌化的小月氏人后面向南部扩张,接触到了不是阿三的阿三。
  说不是阿三的阿三,主要是这一批阿三有着阿三应该有的长相,只是他们的生活习惯又与生活在南边的阿三不同,乃至于是信仰方面也是决然不同。
  硬要说这一批不是阿三的阿三文化以及生活习惯有什么特点,大概只能说他们遗传自希腊文化的成份比较多,同时也保留着阿三的一些习俗,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
  阿三其实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民族,他们有自己的民族划分,汉人是很粗暴地将他们视为同样的人,也许会因为汉人强行将他们视为同一个民族,很久以后真的就成为一个民族了。
  小月氏人融合那一批阿三之后,部分羌人文化被阿三文化所取代,比较明显的就是小月氏人还是信佛了。
  那个东贵霜则是以大月氏人为主要统治阶层。
  大月氏人当然是匈奴人崛起阶段向西逃跑的月氏人。
  小月氏人则是选择留在祖地继续抵抗匈奴人的月氏人。
  在一部分逃跑一部分留下之后,月氏人就分裂成为两个部分。
  逃跑的那一部分月氏人,也就是大月氏人认为留下抵抗的小月氏人脑子有病。
  选择留下来抵抗匈奴人的小月氏人则是唾骂逃跑了的大月氏人胆小鬼和废物。这一批小月氏人一直在给匈奴人捣乱,后面要是汉人没有与匈奴爆发百年战争,他们不是会被匈奴人杀光,就是会被羌人或丁零人给同化掉。
  事实上小月氏人在某一段时间是作为汉人的仆从种族,为汉人放牧的同时,出动人手帮助汉人训练骑兵,直接出动青壮随同汉人对匈奴开战。
  西汉的孝武皇帝驾崩之后,那一批小月氏人不再那么乖顺,是连通羌人发动了叛乱。
  西汉宣帝再一次向西域进军,汉人肯定是要清算叛逆,小月氏人和一部分羌人选择向西逃亡,才有了中亚区域的小月氏人和羌人的存在。
  尽管篇幅非常非常少,也就是那么两三句的份量,汉人还是有关于这一批小月氏人的历史记载。
  谢安已经了解到季多罗王国是一个半游牧半农耕的国家,文字是以阿三那边的文字为主,但这一批小月氏人有文字也就是近百年的事情。
  依照那些没有自己文字民族的惯例,他们传承自己的历史是依靠口述或是歌谣形式。
  谢安可以肯定这一批小月氏人没有关于先汉的记载,那么就不会存在什么历史上的恩怨纠葛,他们拿主意决定站在汉帝国这一边,还是选择站在波斯人那一边,取决的是哪一边对他们的威胁最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90/8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