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校对)第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1/821

  身为上位者下达任务给属下,不是一件无比正常的事情吗?要是每死一个人上位者都要心怀愧疚,那该是虚假到了何等的份上?
  刘彦已经做好了补偿西骞家和李家的方案,亦是会让李坛和西骞建同得到该有的待遇。他们也算是个例吧,毕竟是在刘彦这里留下名号,那些没有留下名号的罹难者,虽说也会获得来自于上位者的补偿,但……真的是会存在差距。
  从仁川到辽东半岛,航线走熟悉了再加上风力配合,上午出发到临近中午的时候就抵达了马石津。
  港口边上早就有人在等候,刘彦站在甲板远远看去,似乎该在的全在。
  马石津港口内的船只看去并不多,应该是在后赵领地、庙岛列岛、辽东半岛维持着人员输送和物资转运?
  “君上!”纪昌见到刘彦的时候揖礼:“可要属下等,先陪君上视察城墙?”
  要是去视察城墙,没有一两天的功夫根本就不够,刘彦说:“你们乘船直接去仁川那边。”
  纪昌和徐正对视一眼,干脆利索地应:“诺!”
  事态算不上紧急,至少前燕还没有将大军开过来,高句丽和百济也还没有什么动作,但能够早一天做好准备就不应该拖拖拉拉,那两艘载刘彦等人归回的船只做好了补给,另外会有五艘满载粮秣和相关器械,船队等一下就会前往仁川。
  刚刚下了地的刘彦根本就没有多少闲暇时间,是一边赶路一边从蔡优那里了解更加详细的近况。
  后赵的两郡有些动静,例如一些家族暗地里跟东莱书院的往来有些频繁,令刘彦提高了警觉。
  “东莱书院……有人在石斌那边效力的人吗?”
  刘彦是该忧虑了,他太清楚某个集团中有一个身份不低的人反复挑唆,再加上有另外一个集团可以合作或是利用,两个集团会产生什么化学反应。
  东莱书院从一开始就没有正视过汉部,那帮文化人在刘彦这边打破了他们处世的常规,不像对其它势力崛起的时候会派人效力。难道这帮文化人从一开始就知道刘彦与他们尿不到一壶去?
  蔡优很明显就是被问愣了,他哪里知道东莱书院会不会有人在石斌那方效力?
  “预防吧!”刘彦有一种莫名的直觉:“将那些与东莱书院交往甚密的家族列一个名单,挑选出最可能说实话的家族了解情况。”
  蔡优苦着脸应:“诺!”,话说,他就是对航海略有研究,对时政包括谋略只是半吊子,承担那样的责任有些大了。
  刘彦看到蔡优的脸色只能在心里叹气,汉部还是缺乏人才,也许是该将主持两郡的吕议召唤过来了。
  将建设精力转到了庙岛列岛,后面的大半人力物力更是转到了辽东半岛,要说长广郡和东牟郡的那些家族没有想法,绝对是不可能。
  在这么干之前,刘彦就已经与纪昌商议,以其内部有那么多心怀鬼胎或是无法利用的力量,干脆就挖个坑让那些人跳。问题来了,有了石斌那边的搅和,事情似乎会产生失控?
  该做出必要的调整了,但是首要还是先看看慕容鲜卑会有什么举动。
  刘彦从马石津是骑马向着东北面,一路上看到的是从蛮荒重新有了文明气息。他只不过才离开将近一个月,各处已经起了村落,甚至是大冬天的都有人在翻整田地。
  汉部已经有太多次的迁徙,每次都会能够安稳发展,那些人满怀希望地开垦田地,可一次次又被迁徙,要说内心里没有埋怨怎么可能?但是他们的埋怨,在集团意志的下不会起到什么作用……
  “这一次我们绝对不后退!”刘彦将手掌握成了拳头:“不止是他们的渴望,还有我们未来的战略部署不允许我们后退半步!”
  未来慕容鲜卑肯定是会南下,汉部在辽东半岛的这片领地将成为非常重要的战略要地,只能是尽最大的努力巩固并保证长久有效的占领,乃至于是进行某种程度上的扩张,绝对不容放弃!
  蔡优略略偷偷瞄一脸坚定的刘彦,心里倒是认可,只有知道刘彦是在做什么样的布局,才会明白占领辽东的意志是多么坚定。他最为佩服一点,刘彦竟然只是从慕容鲜卑的一些动向就猜出日后走向,按照自己的猜测就敢下血本豪赌,不得不感慨能够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不是一般人。
第143章
饱暖思淫欲
  “那便是主人吗?看着可真年轻啊!”
  “唔,谁?”
  “那队鲜衣怒马的队伍,领前的那一位。”
  “啊!”
  农田中,身着绵羊毛厚裳的农夫,他们冒着冰天雪地的季节在挑拣石头和草根,期望能够在冰雪化开的季节播种下宗旨。
  今年的雪季并不算大,毕竟也就是才到十二月中旬,离真正下大雪该是还有些月份?
  汉部目前不算奴隶是将近二十万人口了,那是经由贸易不断向中原各地的家族输出兵器或食盐,最近还加入了皮草,再从中原各地购买奴隶。
  要说起来,汉部这边的兵器质量绝对有保障,就是数量上无法满足,倒是食盐上对各个家族敞开了供应,至于食盐到了那些家族手里是卖还是自己存,就不关汉部屁事了。
  任何时代什么最重要?无非就是盐铁罢了,换做是在汉家苗裔当家作主的时代,自汉孝武皇帝刘彻将盐铁收归为国有,任何的汉家天子根本不容许民间私自贩卖盐铁。
  刘彦现在是身处在什么时代?是羯族人石氏当权的后赵,羯族说白了翻身做主才多少年,认不认识字都还两说。再说,羯族人最大的爱好是欺压其他民族,尤其是好吃人,除此也就是杀戮和玩女人,真是没有别的追求了。
  虽说后赵朝廷里面有大儒辅佐,但那些大儒又是什么货色,是历代汉奸的先驱和先行者。他们背负汉奸骂名可不是白背,肯定是要获得利益,那么家族或合作伙伴经营盐铁之下,会多话吗?
  刘彦绝对不是首个在后赵大肆经营盐铁的人,但他绝对是最弱小的那批人之一。
  姚弋仲为什么够资格成为羌人的大统领,就是因为姚家掌握着西北最大的盐池,掌握着西北包括关中的食盐供应,由此累积了惊人的财富,可见姚家等后赵政权崩塌立刻独立并建国并不是没有底蕴的。
  在说苻洪这个氐人的领袖,苻家少量掌握冶盐渠道,但苻家掌握着巨量的铁矿来源,氐人在五大胡族中也是拥有最多铁器的一族,要不怎么经过一段时间的韬光养晦,怎么就能创下偌大的前秦帝国?固然是苻坚真的厉害,可前秦大军兵甲犀利也占了绝大的优势啊!
  要说刘彦鲜衣怒马绝对是胡扯,他就是穿着一身类似于后世隋唐时期的深蓝色束身劲装,外面还披着一套黑铁甲胄,顶多就是在护肩、护臂、裙甲、护腿、战靴上面有一些必要的花纹雕刻,背后那一席火红色的披风看去有些讲究。
  随行的一群人,只有蔡优骚包地穿着传统的晋人文士服,就是那种看去令人眼花缭乱又松松垮垮的装束。其余的人,一个个就是一身上红下黑的“华夏正朔战袍”,再披上一套简约一些没有花纹的军装。
  “愣着干什么!”看着老实巴交的农夫,直立起腰杆怒斥一群披头散发的“野人”:“君上巡行,草民还不跪下!”
  野人其实是没有汉部户籍的奴隶,大多是一些杂胡,或是没有经过调教的晋人。他们身上的穿着可就单薄了一些,冰天雪地里下田劳作,冷风一刮就会忍不住浑身打摆子。被人一喝,一个个面向行走在大道的刘彦等人的方向跪下。
  这年头跪分两种,一种是屈膝跪坐,既是压腿直腰的坐法;另一种说是跪不如说是拜,就是双膝跪地,前身倾倒在地上,双手向内凹着撑地,手掌需要互相折叠,再将屁股高高地抬起来。
  刘彦自然是扫视到了两旁的动静,自由民是站立弯腰揖礼,奴隶是跪地拜服行礼,分得相当泾渭而分明。
  现在这么个年间吧,胡人还没有学会阴险的一面,就只是会杀杀杀,不过从肉体到精神层面消灭一个民族的勇气。
  算起来“我大清”的奴役才是最成功,留发不留头,再彻底地打折一个民族膝盖,结果是“我大清药丸”,甚至是已经完蛋,都有一帮不当狗腿不舒服斯基张罗要复辟,已经灭亡百来年,后清的斗士们还将格格啦、阿哥啦送上荧幕,缅怀“我大清天下第一”的荣光。
  要是羯族……不,是匈奴、鲜卑、羯族、羌族、氐族的其中一个打折这个年代汉人的膝盖骨,会不会有此后的杨隋复汉礼或李唐讲包容?
  刘彦一直以来眼神可以说很不错,田地里的奴隶稍微扫一眼大概就能看明白出身哪里。
  中原过来的奴隶大多会显得比较瘦弱,衣衫也该是在长广郡或是东牟郡那边统一发放,毕竟是冬天了,难不成就看着衣不裹体给冻死?
  来自朝鲜半岛的奴隶,身上的穿着就没得换了,会是身穿朝鲜半岛当地特色服饰,大抵是一种腰带快要拉到胸前的长筒袍子,百济人喜欢白色,高句丽人喜欢土黄色。
  要说起来,从朝鲜半岛那边抓的奴隶比较耐冻,再则是大概没人会在乎半岛奴隶的死活,刘彦甚至都还能看到有些半岛奴隶竟然是只穿着一条长裤光着上身。
  “辽东这边发现了两处矿山,接下来会需要大批的劳动力。”刘彦并没有降缓坐骑的速度,一路上走马观花了一下,有粗略的了解,一些事情不得不谈:“再有就是保暖上,我不希望听到有人冻死的事情,哪怕是奴隶。”
  蔡优原本还乐呵呵,一听赶紧紧绷着脸拱手应:“诺!”,结果是差点不小心给失去平衡掉下马背。
  其实中原现在不缺乏马匹,哪怕就是汉部这种不是放牧的大部族,前前后后席卷长广郡和东牟郡,凑出来的马匹都有三万余匹,其余如牛、羊数量更是众多。
  马匹当然不可能就是战马,别说是战马需要经过专业的驯服,就是骑乘之马也都要经过必要的训练才能骑。
  通常情况下,马要从一岁左右开始训练,训练二到三年时间才能成为一匹合格的战马,战马的标准是在吵杂环境不惊,箭矢横飞下不惊,夹腹要跑,拉缰绳要停,甚至是轻轻踢踏要懂得降速,等等很多个方面。那需要绝对合格的驯马人才,可不是谁都能搞清楚一套流程。
  目前中原的马种挺复杂,其中当然是以北方的矮脚马(蒙古马)占了多数,可是来自西域的大宛马和乌孙马也并不算少,更有相对优秀的北方三河马,来自辽东等地区的耐寒辽东马。
  因为胡人入主中原,真的就是成了一个中原到处在跑马的年代,要是刘彦愿意,大量收集大宛马或西极马(乌孙马)组建具装骑兵,只要是财帛和冶铁能跟得上,真的就是组建得起来。
  后赵的羯族人就有一支绝对精锐的具装骑兵,那是名唤“龙腾卫士”的羯人精锐。龙腾卫士除了有五千左右的具装骑兵,更有八千的具装甲士,恰是因为这支部队的存在,羯人才是无人敢惹的中原霸主。后面羯人还会再组织一支精锐,是叫“高力士”的绝对精锐。(其实现在已经在组建)
  浩浩荡荡的刘彦等人缓缓驰骋而过,原本行礼的乡野之人重新恢复干活,他们还有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可以折腾田地,再下雪就该猫上十天半个月。
  “我们以后真的能和你们一样?”虽然是被冻得有些发抖,可阿石真的很想知道,忍着挨鞭子的风险,继续问:“是经过半年的……那个什么观察期,就能和你们一样?”
  陈星这个看着老实巴交的农夫其实有不少心眼,应该说能被分配到监管奴隶的人,哪又可能存在什么老实人?他才不会告诉眼巴巴盯着自己的奴隶们,他们之前可不存在什么观察期,那是迁徙到辽东半岛之后才出现的制度。
  对的,任何势力在开创之初都会尽可能地更多吸收成员,但到了一定的程度就该出现规章制度,那就会是早加入各种便利,晚加入就该苦苦熬资历。
  嘴巴里碎碎念着一些有的没的,陈星的眼睛视线是一直跟在刘彦那支队伍的方向。
  最近消息不少,比如征战朝鲜半岛的那批人会轮流回来,回来之后就会被分配女人,有战功的人会军功授田,似乎还能得到官方分配的奴隶?
  呃,分配女人那是误传,实际上是有限撮合有功将士与民间女性的结合。然后,战场上抓捕人口,按照三人留一的概念,要是超过三个女性,有权留下一人伺候自己。
  汉部后面为什么会需要所谓的考察期,大抵上就是在官署奴隶的制度上,毕竟将士服役等于无法参与生产,那军功授田怎么种?奴隶的存在就有必要了啊!
  除了官署奴隶,出征将士也能自己抓捕奴隶,那是汉部要执行秦二十等爵的先决条件,一些东西上会存在改变,可什么身份获得什么样的待遇基本与秦时没有变化。
  “现在是吃喝不愁,就是缺个婆娘。我是不是该在下一次的时候报名参军?”陈星能够发现部族中的武人地位是越来越高了,下定决心:“出征的家伙优先拥有婆娘,单这一条就会令无数人羡慕,甭提还有诸多特权,一定要参军立功!”
第144章
辽东长城(伪)
  得益于一开始刘彦就设立“号码”制度……既是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编号,汉部该是全世界户籍制度最为严密和分明的一个势力。
  多一人就增一个号,少一人就将号码登记,每三年统计一次,有多少人(自由民)一查阅就绝对是一目了然。
  同时,既然都已经搞出了编号制度,男女在登记上怎么可能不一步到位,连带出生年月不管被问者怎么回答,反正就是给统一记录起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1/8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