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宁采臣(校对)第4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4/607

  “陛下教训的是,是臣目光短浅了,一人计短,多人计长,我晋国的发展,确实需要更多的人。”
  “陛下圣明……”
  纪铉、唐仁镜、纪原、傅天仇等人也纷纷出口。
  “微臣,谢过陛下!”
  张良、韩信两人拱手深深的向宁采臣行了一礼,眼中露出感激之色,在场众人看着两人,眼中都露出了然的神色,张良和韩信出自百家并不是什么秘密,其中张良出自儒家,韩信出自兵家,不过一直以来,百家之乱后,两人都没有以百家之称,并不是两人不想,而是百家之乱后,百家匿迹,而且名声也不好,天下之人视百家为祸乱之根源,他们哪怕有心复兴百家也心有余而力不足,只是没想到,这个时候宁采臣打算重建稷下学宫,恢复百家。
  这一刻,张良和韩信两人不由得对宁采臣再次多了几分感激。
  “陛下有此心胸,真乃天下之福也。”
  范增开口,心里对宁采臣也多了几分钦佩,宁采臣在为人上让很多人病垢太过强硬冷血,但是论心胸,他却很佩服宁采臣,而且就是在为人上,他心里也是极度欣赏宁采臣,一个铁血有手段,有野心的君王,才是一个真正合格的王者。
  卫庄在旁边没有说话,不过闪烁的眼神中无不显示对于稷下学宫,他也有些意动,因为算起来,他也是百家之人,出自鬼谷纵横一脉。
  “子房,重言,联系百家之事,就交给你们了,我想,应该没问题吧。”宁采臣看向张良和韩信道,两人都是百家之人,虽然这些年两人都没有以百家之人自居,但是他相信,两人绝对有能力联系到百家的人。
  “诺!”
  两人应道。
  “童先生,你既然无心仕途,到时候,稷下学宫创立,不如童先生就去里面吧,我想童先生应该会喜欢的。”
  宁采臣又看向童渊,童渊是一尊巨头强者,但是宁采臣一直没有册封,一个是宁采臣真的不知道童渊适合什么位置,童渊虽然有实力,而且是赵云的师傅,但是在政治上也好,武略上也好,童渊似乎都不怎么出色,而且童渊自己也表示过无心这些,现在想来,唯有稷下学宫最适合了,宁采臣建立稷下学宫的目的,最主要的目的,一个就是招揽天下名士,造福天下,另一个就是招揽天下强者……
  “谢陛下!”
  童渊抱拳道,没有推辞,而且在他心里,对于稷下学宫也有几分期待,尤其是宁采臣那具坐而论道,对他有很大的吸引力,他已经是巨头境界,到了这个境界,想进一步都难如登天,闭门造车只是下下策,如果能和更多同等级的强者论道一番,对自己绝对是最好不过,或许能受到启发也说不定。
  “如此,那就这么说定了吧!”
第710章
中原四大家族
  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治理好江山更难,这并非夸大其实,就比如现在的晋国,以宁采臣的实力,足够正镇压一切敌,天下一统,各方臣服,也不过顷刻之间,但是真正治理起来,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天下划分四十九郡,除了晋国原来的五郡,其他十四十四个郡,都是原先的楚国、齐国、韩国、赵国等原先神州等国家疆域和南蛮、月氏、草原等外族地域共同组成,神州之内历经多年战乱,诸侯割据,除了晋国五郡,其他的齐国、赵国等地都是一团糟,时态动荡,草寇横生,这些地方治理起来真不是容易的事情,外族也好不到哪里去,南蛮、月氏、草原等地虽然没有经历过神州这样的多年战乱,但是要想他们融入神州,这个梗也不好弄,地域之隔,种族之分,哪怕这些外族已经投降了,但是真的治理起来不见得就比神州的其他国家容易,而且这些地方本来就比神州贫穷,虽然没有经历战乱,但是也好不到哪里去。
  随后的时间,宁采臣陷入忙碌之中,天下一统,百废待兴,虽然具体的事情有诸葛亮、张良、范增、陈宫等人去完成,但是大体方向已久需要他把我,很多事情也需要他来规划安排,而且虽然如今表面上天下归晋,但是暗地里肯定还有一些不稳定因素,不说其他,就说晋国的政策推行出去,他敢保证,中原的那些世家恐怕就会第一时间受到刺激。
  对于这些世家的尿性宁采臣太清楚不过了,将自家利益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为此挺而走险甚至暗中和他作对绝对做得出来,就像当初晋国建立,那些世家联合起来抵制新土地政策,希望给他施压让他妥协一样,可以预见,等到晋国的政策推行出去,这些中原的世家肯定会坐不住。
  “我倒要看看,这次有哪些不长眼睛的人?”
  嘴角露出若有若无的笑意,说实在,对于那些中原世家,宁采臣并没有放在心上,并不担心这些人和他作对,相反的,他反而希望这些人跳出来,越多越好,他也省得麻烦,将这些人一举解决了,套用卫庄的话,哪个盛世不是用鲜血铸就的,开国之初,总需要一些人的鲜血来铺就,一个原因是杀鸡敬猴,另一个原因则是一次性解决这些潜在的不稳定因素。
  “陛下,卫候送来的信笺……”
  小李子从门外走进来,拿着一本薄薄的用线装订的书册,递到宁采臣面前。
  “哦,这就来了吗,锦衣卫的效率不错嘛?”宁采成眉头一挑,接过书册,不厚,三十几章,翻开第一页,置顶的第一行大字就写着“太原李家”四个大字!
  “太原李家,家主李淳,一流武道神通;李神通,李淳之子,两个月前渡过天地灾劫,成为武道神通强者,这个李家看来实力还不错嘛?”
  宁采臣嘴角微扬,继续看了下去——
  “蜀中王家,家主王越,一流元神大修士,长子王腾,半步元神大修士,随时可能度天地灾劫……”
  “江南沈家,呵,家主还是个女子,沈碧君,二流武道神通强者,父亲沈浪,生前为一流武道神通强者,于三十年前消失……有趣,沈碧君,怎么没有连城璧。”
  “岭南宋家,刀王宋清,还是个老熟人啊!”
  看着手上的卫庄弄来的情报,宁采臣不由得笑了,这上面全是中原各大世家的信息资料,其中太原李家、蜀中王家、江南沈家、岭南宋家并称为中原四大家族,族中都有武道神通这个层次的高手坐镇,四大家族中又以李家和王家最为古老,都是存在千年以上的世家。
  宋家则是近几十年来崛起的家族,在刀王宋清的带领下走向巅峰,刀王宋清突破武道神通境界,宋家地位也水涨船高,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跃成为中原四大家族之一,不过比起李家和王家地位又差了一点,沈家也算得上老牌世家,论历史,比李家和王家还要久远,沈家的先祖可以追溯到周朝末年,传闻中,沈家的先祖还是当时周朝的大官,随后的历史变迁,沈家也起起伏伏,有过兴盛,有过衰落,总的来说在江南一带都很有名气,不过沈家真正崛起,成为中原四大世家还是因为沈浪的崛起,五十多年前,沈浪横空出世,一人一剑纵横江湖少有敌手,三十岁之时成为武道神通境界的高手,而且还是一跃成为一流的武道神通高手,沈家也因为沈浪地位水涨船高,一跃成为天下有名的世家,不过随后又过了二十多年,沈浪不知道什么原因突然消失了,现在的沈家家主为沈璧君,沈浪之女,一个女子,但是修为也有武道神通的境界。
  宁采臣脸上不由得多了几分戏谑的笑意,沈碧君,沈浪,这让他想到了上一世的一部电视剧,就是不知道这算不算乱入,而这个刀王宋清,算起来,他也见过,上次出海屠龙,对方还对他有意示好过,不过后来随着普度等人的出现,他陷入危局,宋清也随之逃离……
  “中原世家,确实不是昔日一个小小的梁国可比的。”
  一直以来,神州中原地区地广物博,被誉人杰地灵,而像函谷关外的梁国,也就是现在的楚国和玉门关外的魏国等地则被称为关外之地,一直被中原认为贫瘠之地,而一些大世家、大豪族大都定居中原,现在看来,也确实如此,就拿中原四大世家,每一个家族中都有武道神通的强者坐镇,这样的实力,如果放在当初的梁国,已经足够和朝廷平起平坐甚至颠覆朝廷,取而代之也不是不可能。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中原世家的实力确实不是当初梁国的那些世家可以比的。
  “这些世家再厉害,在陛下面前,难道还能蹦跶不成。”
  小李子在旁边开口道。
  “你倒是越来越会拍马屁了。”宁采臣嘴巴一咧。
  “奴才可是只会说实话,而且陛下有一点说错了,奴才拍的可不是马屁,而是龙屁……”
  “……”
  摇了摇头,看着小李子,宁采臣忍不住乐了,这家伙拍马屁功夫是越来越好了,而且脸皮也越来越厚了,不过,他喜欢。
  时间流逝,一天天过去,天下一统,整个晋国的朝廷也像是大机器一样运行起来,先是军队的改革,改改编,整个晋国分为五军,青龙军团、白虎军团、朱雀军团、玄武军团、麒麟军团,青龙军团驻扎在韩郡靠海之地,位于晋国东方,对应东方青龙,白虎军团驻扎在原先月氏疆土,位于晋国西方,对应西方白虎;朱雀军团驻扎在南蛮临海之地,位于晋国南方,对应南方朱雀,宣武军驻扎在草原之地,位于晋国北方,对应北方炫舞,麒麟军团则驻扎在函谷关,坐镇中央!
  经济方面和教育方面也开始实施,不过这两方面的实施都需要建立在当前的政治时态下,而且对于天下而言,现在关注的也是晋国接下来的政治实施。
  很快,晋国的一个个法令和政策实施也对天下颁布下来——
  天下共分四十九郡,除了原先的晋国五郡之地,其他地方统一划分四十四个郡!
  各地选拔官员,原先的各地官员有优先选拔权,唯才是举!
  各地统一按照晋国当前政策实施,大力推行新土地政策,没收土地,分发给百姓,对于没收土地的家族和势力,朝廷拿着一定的价格按照土地多少发放补贴!
  三条政策颁布下来,前面两条还好,不过第三条一颁布,却是在中原等地引起了大骚动,百姓是欢天喜地和不敢置信,但是一些大家族和世家却是一下子坐立不安起来,他们虽然猜到会有这一天,但是这条法令真的颁布下来,这些世家可就坐不住了,没收土地,这是抢他们的饭碗啊!
第711章
神音
  时间流逝,眨眼间过去了十多天,天下刚刚平定,各郡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官员任命问题,十几天的时间,中原、南蛮、月氏、草原等地都忙着官员的选拔,直到现在还没有结束,按照这个架势,官员彻底落实,恐怕还要好几天的时间,不过这些急不来,毕竟相比原先的晋国,疆土一下子扩大了不知多少倍,这么大的疆域除了原先的晋国,其他地区都要整合,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
  紫禁城,宁采臣也陷入忙碌之中,除了少部分时间用来陪白素素等人,其他时间也忙着处理晋国的事情,虽然具体的事情有诸葛亮等人去完成,但是大体的方向还有很多事情都需要他自己去解决,虽然他也喜欢偷懒,但是也知道事情轻重缓急,有些事情可以偷懒,但有些事情必须亲力亲为。
  三月中旬,王庆之从韩郡回来,得到消息的第二天,宁采臣就将王庆之召到了宫中,除了王庆之外,还有纪原、蔡邕,以及月氏一族的月神和圣女,草原的毕玄、月姬,以及南蛮的几国国主,南蛮最主要的有四个国家,南诏算一起,除了南诏之外,还有三个,以前拜月在的时候,拜月是南蛮地区的第一强者,不过拜月死后,南蛮的第一强者是一个名叫阿骨打的人,身材魁梧,肌肉虬扎,皮肤黝黑,是一个一流的武道神通强者,不过给人一种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感觉!
  “拜见陛下!”
  中午时分,金銮殿上,宁采臣坐在龙椅上,下方是王庆之、纪原、蔡邕以及南蛮、月氏、草原的人,人不多,十几个,不过隐隐分成四方,王庆之、纪原、蔡邕三人站在一起,草原的毕玄和月姬站在一起,月氏的月神、圣女站在一起;南蛮的人站在一起,有四人,其中一个正是巫王,另外三个则是南蛮另外三个国家的国主,不过这三人都是武道神通的强者,其中身材最为高大的是如今南蛮最强者阿骨打,相比之下,巫王这个明劲修为在四人中就显得不够看了。
  宁采臣打量着下面的众人,脸上带着若有若无的笑意,下面的人除了纪原、蔡邕、王庆之三人之外,其他三方势力的人也都小心的地打量着宁采臣,眼神明灭不定,毕玄、月姬是紧皱眉头,月氏的月神和圣女脸上蒙着面纱,看不清真容,唯有露出的美眸看着宁采臣,南蛮的四人则是显得有些不安,尤其是巫王,看向宁采臣的目光都带着一些恐惧。
  “诸位来京城也有一段时间了,不知住的可还舒心。”最终,宁采臣开口,带着一种关切的口吻看向毕玄等人。
  “谢陛下挂怀,我等一切安好。”毕玄开口道,其他几人也向宁采臣微微施礼。
  “嗯,如此就好,最近事情有些多,忙碌了一些,本来朕早就想找个机会见见诸位的,不过因为事情耽搁了。”宁采臣继续道,看着下面的毕玄等人:“现在天下一统,诸位在京城也呆了一段时间,不知诸位可想好接下来的打算……”
  话落下,宁采臣的目光停留在毕玄等人脸上,他能清晰的看见在他的话落下,这些人的眼神都剧烈的拨动了一下,这也无怪这些人如此,以前未投靠晋国的时候,他们都是各方势力的掌权者,但是现在天下一统,他们却不知何去何从,宁采臣当初也没有册封他们,说实在的,这段时间他们虽然呆在京城,但是却一直心慌意乱,不知道是走还是留。
  他们不知到宁采臣的想法,这段时间宁采臣把她们晾在一边,他们也无可恶奈何,跟加琢磨不透宁采臣的想法,现在宁采臣这般问,他们根不知如何回答。
  “全凭陛下吩咐!”
  沉吟了一下,还是月氏的月神率先开口,这话倒是说的挺有技巧,以退为进,宁采臣目光看过去,月神一身白衣,身姿婀娜丰满,呈现完美的“S”形,眉心处一轮明亮的月形印记,脸上蒙着白色面纱,不过依稀可以看出绝美的容颜,在她旁边是月氏一族的圣女,算起来也是月神的弟子,一身粉装,姿态雍容,一双丹凤眼若秋波妩媚动人,不过脸上也蒙着面纱,只能模糊看出美艳的容颜。
  感受到宁采臣的目光,不等宁采臣先开口,月神反而眼眉一展,露出一丝明媚的笑容,自我介绍道——
  “陛下叫女子神音即可,这是菲娅!”
  月神神音介绍自己和旁边的圣女菲娅道。
  “菲娅见过陛下。”
  菲娅也闻言向宁采臣盈盈施了一礼。
  “神音,菲娅!”宁采臣看着两人,还是第一次知道对方的名字,眼神微亮,随后笑道:“很美的名字,人美,名也美。”
  “想不到陛下也会夸女孩子呢。”
  神音和菲娅眼中闪过一丝异色,没想到宁采臣会说出这番话,这与她们印象中宁采臣铁血冷酷的形象有些不相符,另一旁的月姬也是眼神波动了一下,不过并没有开口,宁采臣微微一笑,倒是没有接话,他又不是高冷男。
  “今天召集诸位过来,主要是出于两个原因,一个是想看看诸位的打算,现在天下一统,百废待兴,诸位都是大才,若是有心随朕一起建设晋国,朕举双手欢迎,当然,若是诸位有别的想法,朕也不强求,一切遵循诸位的意见……”
  说完,宁采臣看着几人,毕玄、月姬、阿骨打、巫王等人眼神都变换了一下,随后都是躬身道——
  “吾等愿为陛下效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4/6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