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校对)第5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3/556

  但他们也知道“鸿蒙”的优秀之处,一旦采用的话,将会对自己的产品竞争力有极大提升。
  可在当前状况下,从市场角度出发,他们还是更倾向于使用自己研发的车机系统,毕竟不能将命门掌控在他人手中。
  何况,“鸿蒙”到底好用不好用,还得有待市场来检验,具体得看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如何评价。
  翘首以盼之中,全新一代“龙的传人”家族设计语言首个作品——中华“唐”正式在五一节上市。要知道作为中国市场SUV霸主,每年40万辆以上的销量足以证明“唐”是一款极其成功的产品。现在它的换代,自然引发广大消费者以及各大竞争对手的高度关注。
  跟通常状况下,量产车和概念车大相径庭相比,新一代“唐”几乎原封不动将概念车量产上市,显示出中华集团高超的制造技术和生产能力。
  中国龙的前脸造型让人一看就十分喜欢,加上被炒得火热的“鸿蒙”车载系统,再加上全系标配的L1自动驾驶技术(高配升级为L2级别),让中华“唐”拥有了无以伦比的产品力。
  跟上一代车身相比,龙脸的中华“唐”要大一号,整车长度从4.5米变成了4.8米,由紧凑型SUV提升到中大型SUV。
  这可是依据中国市场充分调研得出的改进方案,因为中国人就喜欢宽大的汽车,足以将所有出行功能都一网打尽。
  另外新车还将搭配中华集团全新的动力组合——“2.0T+6AT”,这套已经初步获得市场认可的黄金搭档。
  造型和配置的提升,自然也带来了价格的变化。
  经过多年的品牌塑造,中华品牌的汽车不再是廉价国产车的代表,拥有了跟合资品牌相媲美的美誉度。因此,从之前主打的性价比路线开始升级,要变为走中高端的品质路线。
  国产车15万元的天花板已经被突破,现在要继续朝着20万元大关迈进。
  新一代“唐”的起售价比上一代要贵上2万,从12.98到20.68万区间,开始向合资品牌靠拢。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新一代的“唐”已经属于高出半级的升级版产品,售价只提升2万的话,依旧是良心价。
  从广大网友的反应来看,他们听到12.98——20.68万的售价区间时,无一不是掌声雷动。
  要知道光是L1级别的自动驾驶功能,合资品牌就需要不止2万的差价,并且他们只在豪华进口车型上可以选配。而新的“唐”却是全系标配,并且售价最高的两款车型进一步提升到了L2级别。
  另外新车还给出了更高级的车身,更强劲的动力,还有更先进车机“鸿蒙”系统。何况,整车设计制造还有全新“青龙”构架的支持,可谓是中华集团技术大成的结晶。
  实际上在内部代号之中,轿车中华“秦”是青龙构架的第一序列产品,但是被托了全球SUV热潮东风的第二序列“唐”后来居上,抢到了首发的资格。
  没办法,SUV现在大火,在中国市场上比轿车要卖得更好,也更有溢价。
  为了让“龙的传人”全新家族设计语言能一炮而红,由韩皓拍板将SUV中华“唐”率先上市。
  产品好不好,值不值,贵不贵,得跟市场上的竞争对手相比才能得出结论。
  卖得最好的三大合资品牌产品途观、CRV和RAV4,走量车型落地价都在25万元以上,而全新的中华“唐”可以控制在20万之内,甚至低配15万落地的车型都足以让消费者满意。
  因此,售价提升2万依旧无法阻止广大消费者的热情,他们纷纷到4S抢购下订单。
  中华4S店已经许久没有出现这般热火朝天的抢购景象,加价提车重出江湖。当然在中华集团监管之下,加价提车变成了“自愿”购买5000元以上的装饰品名义得以存在。
  刚量产面临产能爬坡,就连中华集团这样的生产大户,由于新一代中华“唐”技术工艺复杂度提升一个层次,前三个月产量从1.5万——2.4万——3.2万辆开始逐步提高,一定程度造成了供应紧缺。
  要知道上市不到一个星期,中华“唐”就收获了3万辆有效订单,一个月后达到了15万辆,这就是中国SUV王牌的超强实力。两款售价最高搭载了L2级别自动驾驶的车型,并未成为品牌吉祥物,它们落地价超过了20万元,依旧收获了不少核心消费者的订单。
  因为这是中国品牌首创,其他任何一个合资品牌对手都无法在市面上提供该功能落地。
  这表明中国汽车消费市场开始了升级之旅,许多消费者并不仅满足购买能开走的四个轮工具,而要开始注重更高品质的出行要求。
  而中华“唐”在国内市场也从月销量3万大关更上一层楼,朝着5万辆进军,距离年销量破百万的“神车”头衔仅有一步之遥。
  首批提车的车主,无一不是喜气洋洋将车从4S店开走,刚到加油站加第一箱油就迎来诸多主动围观的热心路人。
  “这车看上去真是高级,怕没有20多万下不来吧?”
  “鸿蒙系统好用不好用,是不是有传说中的厉害?”
  “新车比网络图片要更好看,摸起来质感十足,真看不出来是国产车。”
  ……
  平时车子加了油后不走,后来的车主肯定会不耐烦鸣笛催促,但今天由于全新中华“唐”的存在,让大家都变成了友善和谐的车友会讨论群。甚至还不让车主将“唐”开走,让其停在一旁供大家集体观摩讨论。
  开在马路上,新车频频被旁车围观,这让“唐”的新车主感到了极大心里满足。至少开在马路上,跟合资SUV的三大王者相比,并不会觉得逊色,反倒还有高出一头的优越感,毕竟整车可是大上一圈。
  “吱——”
  一不留神,L2级别的自动刹车功能主动启用,避免了一次追尾事故。
  “请主人集中注意力安全驾驶,主动刹车功能紧急开启。”
  鸿蒙系统的AI“小华同学”,自动播报了刚才的紧急状况,并且通过随车记录仪将视频片段保存下来。
  新车在路上,总感觉自己是大街上最靓最帅的一个,结果过于飘飘然注意力不集中差点就交了一血,幸好车子主动帮忙刹车。
  “哟,这功能还真挺高级!”
  多花了大1万块买来的L2级别新功能,没想到一次用上就回了本。要知道追尾的话,维修成本可不菲。
  车主的使用体验就是最好的广告,口碑的传播比任何媒体广告都要有效,这才让中华“唐”朝着月销5万辆起步的目标冲去。
第一百八十七章
“唐”的重任
  全新改款上市的中华“唐”一举成为今年车市当红炸子鸡,“中国年度车”的桂冠非其莫属。特别搭载的L1、L2自动驾驶功能,可谓中国车市的独门杀手锏,将自主品牌乃至合资品牌一网打尽,大有独孤求败之感。
  收购沃尔沃获得的技术红利迅速下放到中华品牌,让这个自主品牌造出的新车领先了同级别合资品牌竞争对手一个身位。
  燃油版中华“唐”的12.98——20.68万售价区间,成功被市场接受,表明中国自主品牌开始站稳20万关口。
  但这只是一个开始,中华“唐”身上还肩负着另外三大重任。
  一是准备攻克25万元的难关。
  攻占25万大关的主角依旧是“唐”,只不过它换了一个身份出场。8月份,搭载第二代ZHS混合动力系统的“唐”将正式上市,作为不需要充电桩的油电HEV车型,它将是未来新的发力点。
  第二代ZHS混合动力系统,比上一代产品油耗降低18%,发动机面积减小30%,关键零部件制造工艺更加简单导致成本也随之降低,动力衰减时间大范围推迟表现更加稳定。模拟3年使用后车况,动力表现依旧强劲,跟新车没有太大区别。
  测试中,中华“唐”在极限状态下55L的油箱大小可以跑出1500公里的续航里程,百公里油耗控制在3.47L,比燃油版要降低40.98%。
  按照韩皓亲自上下班驾驶体会,第二代ZHS混动中华“唐”满油状态下可以行驶1050公里以上,平均百公里耗油5.47L,普通家庭完全可以达到日常一箱油使用一个月情况。
  从市场调研情况分析,插电混动(PHEV)以及纯电动(BEV)汽车市场虽然增速很快,但受制于成本因素考虑,市场份额一时之间并不会很大。去年即2011年两大类型新能源汽车国内总销量为12.1万辆,跟前一年相比提升了140%,可以说取得了非常耀眼的成绩。在这当中,由中华集团生产的新能源车型占据了85%以上的份额,可以说是该领域的霸主。
  但放在当年中国市场2130万辆的总销量背景下,12.1万销售数据只占到了0.56%,属于非常小众的市场。按照其今年继续爆发的态势,至少还有100%的增长速度,依旧无法在未来5年内成为市场主流力量。
  这一点从中国官方对新能源汽车的产业规划也能看出,目标定为了到2020年国内累计销量达到500万辆的成绩。平均下来每年在50万辆出头,占据国内市场份额不足2.5%。
  因此,以ZHS混动为代表的非插电混动(HEV)技术,被认为是替代涡轮增压技术成为下一个市场爆点所在。
  从中华智库给出的分析来看,HEV类型的油电混动技术有望在未来5年迅速成长占据10%的国内份额,拉长到10年时间可以达到30%以上,因为广大消费者更容易接受跟普通燃油版汽车使用习惯一样的产品。
  2.5%和10%之间,对比一目了然,这让韩皓下定决心大力推广第二代ZHS混动技术,争取在最近的赛道抢跑领先。在HEV领域最大的竞争对手非丰田汽车莫属,本田也在迎头赶上,可以说跟中华集团形成了三巨头模式。从第二代ZHS混动技术的各项指标来看,中华集团技术实力跟丰田、本田这两大日系巨头相比毫不逊色,还略微领先一头。
  同燃油版相比,动力不变油耗降低40%以上可以说是ZHS混动的最大卖点,绝对有望成为新的市场明星。
  搭载第二代ZHS系统的“唐”,由于成本增多,起售价要比燃油版高出3万元,预计落地价将会在25万元区间。
  借助全新的产品换代机会,ZHS系统中华“唐”有望在25万区间实现突破,成为HEV非插电混动车型的产品标杆。
  第二项重任就是立足30万,成为又一市场定价参考标准。
  HEV系统属于混动技术,但并不符合中国政府的新能源汽车技术要求,PHEV插电和BEV纯电才是本体。
  当然插电混动的“唐”PHEV版本也将面世,不过它得等到明年即2013年才能跟消费者见面,因为中华集团的PHEV也正在进行技术升级。新的PHEV系统续航里程将更长,而安全稳定程度也更提升一大截。
  尽管有国家和地方双重补贴,但PHEV技术的成本还是很高。众所周知,一项产品在未能大规模工业化量产前,单件成本是非常高昂的存在,因为诸多零部件成本无法分摊共享。
  以中华集团打通了PHEV产业链的能力,在成本控制上可以做到在30万元区间落地盈利。
  因此,新一代插电混动的PHEV“唐”,起售价将在28万以上,落地的话达到30万区间,成为该级别的新能源动力车型产品标杆。
  接下来最后一项任务,就是在35万级别完成历史定位。
  从HEV再到PHEV技术,自然接下来就是纯电动的BEV产品现身。
  作为可以跟特斯拉对标续航行程的产品,中华集团的纯电动BEV车型售价只是对方的三分之一。
  补贴后35万元的售价,已经是中华集团为推广纯电动汽车做出的最大诚意,大众消费者可以承担起这个售价,并不仅仅只是富人的玩具。
  到底纯电动版本的BEV“唐”能不能借助特斯拉广受追捧的东风,来成为中国市场的明星,只能等待明年上市后才能知晓。
  韩皓希望BEV“唐”能成为纯电动领域汽车的产品标杆,将中国自主品牌钉在35万级别市场,不再只是廉价车的代表。
  综上所述,全新一代的中华“唐”是中华集团面向下一个10年的开山之作,承担着在20万、25万、30万、35万四大级别市场成为产品标杆的重任,可谓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汽车工业新制造代表。
  全新“唐”的热销,却让中华集团主动下调了今年的销量目标,从750万辆降至700万辆。
  这是因为全新家族设计语言“龙脸”太过受欢迎,许多消费者都持币待购,希望能等待换代产品的上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3/5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