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之天帝纪年(校对)第2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3/349

  青天自信道:“陛下放心,宇宙的移动速度怎么也不可能和单独生灵比,再给臣一段时间,一定能寻到死界的踪影。”
  “好,那你二人继续行动。朕希望你能在十万年之内成功找到死界,接引朕过去,至少要阻止死界的继续脱离,若是跑的太远了,即便有彼岸浮屠塔,也会对洪荒宇宙造成巨大负担。而十万年后,洪荒宇宙也将会暴露在混沌之中。待时机到了,朕会开启宇宙战争。死界,就是第一块磨刀石。”
  青天露出振奋之色,保证道:“臣定不辱使命,必会在十万年之内找到死界。”
  “嗯,你二人辛苦了。等到吞并死界之后,朕不吝赏赐。”
  随着交谈完毕,水晶光光幕散去,青童君和太白金星暗暗震惊,虽然已经知道了异宇宙,但没想到东王公布局这么早,马上就要开始攻伐异宇宙了,这消息传出去,必然激起巨大狂澜。
  “大哥,你找我有什么吩咐?”青童君心中思考这死界之事,不过从刚才情况看,明显还没找到死界在哪,故而暂时安捺好奇心,“可是跟这死界有关?”
  东王公点头道:“不错,朕交给你一项任务,关系重大,不可轻忽。”
  青童君肃容道:“大哥只管吩咐就是。”
  东王公取出一枚玉简递过去,吩咐道:“朕要修建一个祭坛,能够汇聚整个宇宙的力量,包括天道之力、地道之力、人道之力,将来好接引洪荒宇宙之力前往异宇宙。此事关系重大,影响着未来战略,朕全权交给你负责,一切所需物资和人力,都随你调配。如果要用到圣人帮忙,或者和圣人有关,也不用顾忌,直接命令即可。”
  青童君心中一震,顿感肩头沉重。这的确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有权调配圣人,这在整个三界中,也不过寥寥几人才有的权柄,可想而知,这祭坛的重要性了。
  将这事情交给自己,做好了是一桩巨大的功劳,若搞砸了,后果也很严重。
  不过青童君是何等人?先后经历过龙汉劫、巫妖量劫,经历的事情多的数不清,自不会退缩,接过玉简,只随便一看,就被其中繁杂、玄妙、庞大的工程惊了一下,不愧是要能汇聚整个宇宙的力量,这祭坛如果按照设计建成,将会成为史上第一工程,比之六合青穹大阵要繁复高明无数倍。
  “放心大胆的去做,不用有任何顾虑,为兄会在背后支持你。这是功德无量之举,做好了,对你意义重大。”
  “大哥放心吧,小弟会全力以赴,做成这件大事。”
  青童君哪里还不知道这是东王公在栽培他,这样的机会可是举世难求,自不会让兄长失望。
  青童君领会了自己的用意,东王公微微一笑,颇为高兴。
  作为他诞生到这个世界认识的第一个生灵,又结为兄弟,气运纠缠,二人虽无真正血缘关系,但这种联系,比血缘关系更加紧密。
  如今东王公证道太始后,除了自己子嗣会拥有自己血脉外,他也在冥冥中将青童君的血脉转化为和自己同源,这样联系更紧密,可以说是真正的一家人了。
  自己的几个儿子、老婆都被大力培养,这唯一的兄弟自然更不例外。
  如今诸子嗣之中,玄微、玄罗、玄淼三人都还没证道,不过这只是早晚的事情。
  只要等他们将血脉转化完全,成就先天圣体,就算熬时间,也总能熬成混元强者。这就是太始境血脉的厉害之处。
  以自己一家实力,只要家族团结一心,不内讧,就算有一天东王公离开洪荒宇宙,也无人能动摇统治地位。
  “大哥,这祭坛要建在什么地方?你可有想法?”
  “北俱芦洲地广人稀,属于苦寒之地,即便将来成为战争输出之地,也不会产生太大影响,就将祭坛建在北俱芦洲中心。”
  “不过你先做准备工作,等六圣人归位时,洪荒地形会发生一些变化,那个时候,大地稳定,你再正式建立。”
  青童君表示理解,虽然距离圣人归位还有近十万年的时间,但这项庞大的工程光是准备工作都要做许久,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现问题。这是关乎宇宙兴衰的大计,也许一个小的错误都会造成巨大的灾难。
  东王公和青童君在御花园中踱步,太白金星跟在后面时候着,虽然听的都是关乎整个宇宙的大事,不过这种情况也不算罕见了,他虽然听的眼皮子直跳,但倒还稳得住。
  临分别时,东王公手中浮现一把煞气弥漫的长剑,只一出现,冲天的杀气弥漫而出,整个天界生灵全都忍不住激灵灵打了个寒蝉,心中升起凉意,仿佛在生死之间走了一遭,但却又不知何故。
  “上次我拿走你的离地焰光旗给元始天尊,如今就将这把陷仙剑给你。我已经解开了剑中封印,现在恢复成真正的先天至宝,以你的修为,也能发挥全部威力了。”
  青童君皱眉推辞道:“玄霄作为三界亚君,不可无至宝伴身,这把剑还是给他吧!至于离地焰光旗,我能得到他,也多赖大哥。大哥有需要,尽管拿去就是了,还谈什么补偿?”
  东王公笑道:“玄霄能把他眉心中的天罚之眼炼化,就足以纵横三界了。这陷仙剑还是你拿着吧,作为五方上帝之首,混元强者,没有一件至宝傍身,像什么样子?”
  青童君推辞不过,只好接过陷仙剑,苦笑道:“紫光和嫦曦两位大嫂身份同样不凡,不也没有至宝么?”
  “她们不是还没证道混元么?她们能在宇宙战争开启前证道就不错了,到时候灵宝、灵根都会有的。”
  青童君想想也对,没有证道混元,给一件先天至宝也是浪费,根本不能圆满炼化,还引起别人的惦记,还不如用极品、顶级的先天灵宝来的实在。
  青童君辞别东王公离去,兄弟二人都知道,随着他任务的展开,关于死界、关于宇宙战争的消息一定会迅速扩散,将会给本就动荡的人心带来更大的冲击。
  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怕人人都会想尽办法增强实力,好在未来的大战中有自保之力,或者……分一杯羹。
  东王公目光平和中有着内敛的锋芒,眉宇沉静,散发着一种宁静与淡然,这是深沉如海,有别于豪情状语的自信,不管面对怎样的对手,都有战胜对方的信念。
  他将目光投向下界,自己一手开拓的大秦,原本浩瀚奔腾的国运渐渐衰落,随着泰皇玄罗体内人族血脉的淡化,这一世皇朝,似乎也在渐渐失去正统之位。
  在这种缓慢但坚定的变化中,有所察觉的人自然不少,暗流涌动中,各自开始准备应变。
  煌煌大秦,人道史上第一个运朝圣庭,开辟大一统的集权帝国,引领一场时代的变革,但使命过后,似乎要二世而亡了。
第三五八章
祖庭议会,成圣之法
  凤栖山,位于不周山脉的东侧,是上古大神伏羲和女娲的孕育之地,气运宏大,雄伟非凡,是洪荒三界排名靠前的圣地。
  上古年间,不周山倒塌,天界坠落、大地动荡,凤栖山虽然也受到影响,不过那个时候女娲娘娘已经成圣,以圣人手段,自可保道场无恙,故而这里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伏羲在洞府中盘坐了千年之久,头顶上青色的人皇印缓缓起伏旋转,一道道光华扩散四方,在周天寰宇之内激起无数涟漪,演化着人族种种社会百态、历史变迁等,有生老病死、爱恨纠缠,也有刀耕火种、血战万族等。
  不知过了多久,伏羲沉浸在人道演变中的心神醒来,双眼中毫光闪耀,亘古沧桑之色流转,仿佛承载着整个人族的重量。
  缓缓舒出一口气,伏羲手一伸,人皇印落在掌中,此时早已经人与印合,不分彼此。
  感受着玉印上承载的汹涌彭拜,如深海汪洋一般的恐怖力量,伏羲心头就是一颤。
  这就是人皇统御万民,傲立洪荒世界的依仗,是整个人族赋予的权能,只要他想,就随时能如臂指使的调动人道长河中的伟力,成为和圣人并肩的存在。
  实际上,玉印是权柄的象征,是人皇和人道长河的纽带,本身并不难炼化,之所以花费千年之久,不过是为了全面熟悉超越自身境界太多的力量,以免心境不稳,造成坏的影响。
  心念一动,人皇印落入灵台之中,仿佛一枚混元道果一般,融入伏羲的元神之中,也将人道长河中的伟力接引到伏羲体内,成就真真正正的混元级力量。
  走出曾经的宫殿,那顶上自动浮现人皇宫三字,预示着从此以后,这里就又成了人皇的宫殿所在,地位更胜昔日的火云洞。
  宫外面孔丘、五龙氏、轩辕、少昊、帝喾、颛顼、唐尧、虞舜、缁衣氏、有巢氏等人族诸贤尽皆在列,适才已经感受到人皇印散发的伟力,此时又见伏羲高邈难测,如圣人般恢弘磅礴的气象,仿佛一个念头就能决定自己生死,自然知道人皇已经正式归位。
  “臣等拜见人皇陛下!”
  众人不管是火云洞一脉,还是祖庭一脉,又或者游离在二者中间的中立一脉,此时都恭恭敬敬的参拜,不管心中又任何想法,至少在明面上要以臣子之礼侍之。
  这人皇之位是天帝陛下所封,是整个人道力量的体现,其正统合法性比起昔日的天皇还要强的多,不敬人皇,往大了说就是不敬天(天帝),罪莫大焉,人人可得而诛之。
  伏羲点点头,体会这从来没有得到过的尊崇,哪怕是曾经证道天皇,人族三祖也没有向自己行过礼,此时他心中感慨,对于这尊来之不易的皇位越发珍惜起来,发誓绝不允许失德退位之事发生。
  一众人族大贤之中,除了天庭的神农,祖庭中的燧人老祖外,基本都已经到齐。连大秦圣庭都派了范雎、蔚缭这一文一武前来恭贺。
  虽然人皇仍比泰皇低一阶,还是臣子,但对大秦的文武百官来说,又要向人皇行臣子之礼。
  人道之中阶级分明,不管是礼制、还是法制,都强调君臣关系,故而五皇之首的泰皇地位崇高,比起诸圣之首和其余圣人的关系,拥有更加强大的权柄。
  “众卿免礼平身!”伏羲一手轻拂,微风流转,众人不管是什么样的修为,全都被一股轻柔又不可抗拒的力量扶起,心中更是一凛,越发恭敬起来。
  “范丞相、蔚太尉代表大秦而来,孤皇不胜惶恐。请二位卿家替伏羲问候泰皇陛下,不日之后,孤皇当亲自拜会陛下!”
  范雎和蔚缭躬身回道:“人皇陛下放心,臣等一定会将陛下的问候带到。若无事,臣等便就告退会朝复命。”说着,各自奉上贺礼,全都是三界罕见的奇珍,可见诚意很足。
  伏羲心中颇为满意,这就是一种尊重的态度,泰皇并没有因身份而盛气凌人或者有所骄纵,让伏羲好感大生。
  “早就听说当年的扶苏太子仁厚贤明,后来恢复帝子身份后,也并没有骄纵其志,反因血脉影响,多了许多决断刚毅,实是少见的明君。可惜同样因血脉关系,反倒做不成泰皇了!”
  伏羲心中一边可惜,一边又升起欢喜,泰皇退位,对于人族自然是一个机会。
  “二位爱卿何必形色匆匆,何不让伏羲设宴款待?”
  这二人虽然也算是自己臣民,但却代表着泰皇,他自然不能怠慢。
  “多谢陛下好意,臣等各有要务,不宜久留在外,若误了国家大事,岂非罪过?”
  见二人坚决要走,伏羲也不好强留,当下命伊尹送客。
  “孤蒙燧人老祖抬爱,天帝陛下恩赐,得以成为人皇,深感责任重大,不敢有一刻轻忽。今既出关,当拜访燧人老祖,共同探讨局势。”
  众人齐声应诺。燧人老祖可是人族老祖,又即将成圣,虽名分权柄没有伏羲大,但在人族众贤中的地位却高过伏羲。
  伏羲虽然成为了人皇,统御万民,但实际上管不到燧人和神农二人,甚至想要指示颛顼这样的天庭众臣,都得需要一定的手续。
  毕竟前者燧人氏算是人族中监督制衡人皇权力的长老殿势力,后者神农是超然在外的天庭大帝,伏羲自然难以命令。
  众人浩浩荡荡来到祖庭,距离并不远,同样在不周山遗址,环绕通天建木四周,曾经女娲娘娘造人之处。
  不过如今早就被人族经营成一片钟灵毓秀、繁花似锦之象,高山大川环绕,日月星辰投影,构成完整天地经纬,广殿楼阁如花团锦簇,点缀在山水星宿之间,各种灵禽异兽飞腾来往,宛若人间天阙,是世上罕有之奇观。
  伏羲不是第一次来这里了,不过这次身份不同了,心中不禁升起许多感慨。
  自己身为人皇,也当有庄严恢弘的宫殿群落来显示尊崇,象征统御万民的身份。不过如今还住在原始洞府之中,犹如山野清修的隐世道人一般,严重不符合身份,和这人族祖庭一对比,还有何威仪体现?
  伏羲自认为非是贪图享受或者虚荣,自古为皇者,是万民之所系,代表着治下万民的脸面和威严,若堂堂人皇搞得好像个草头王一样,岂不是丢了整个人族的脸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3/3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