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之天帝纪年(校对)第2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5/349

  “龙皇陛下,人皇和孔丘联袂而来,孤皇猜测是为了鸿蒙紫气合一之事。人族已经是天地主角,若再添一圣,实力暴涨。你我诸族想压过人族,在下一量劫角逐新的天地主角,难度又会加大。陛下以为如何?”
  敖沂淡笑道:“即便不让孔丘成圣,下一量劫角逐天地主角,我龙族也难有胜算。陛下当知,应龙圣人当年因遭遇不公平待遇,和族中颇有嫌隙。若龙族遇劫,他定会出手庇护。但想要他主动帮龙族争霸,这只怕不易。而真武圣人毕竟是龟族圣人,就算和龙族交好,守望相助,但不意味着龙族的意愿就是他的意愿。”
  帝鸿沉眉思虑,应龙和龙族的恩怨他当然知道,当年因应龙血脉变易,导致生的非常奇怪,成为唯一一头背生双翼的龙,而且身为龙族,却主修土之大道,成为司土之龙,克制一切水族神通,而被纯种龙族排挤,受尽打压之后,独自离开龙族,定居于西北凶犁土丘之中。
  不过也因此避开了三族争霸,不但安全的活了下来,还因与龙族割裂而没受到业力影响,被天帝收服之后,修为一路上升,不久之后就成为龙族第一高手。
  当年紫府洲攻伐龙族的时候,应龙也参与其中,可见龙族在他心中的地位。敖沂这么说,也不是不可能。
  “不过,也有可能是她的推脱之词,毕竟同殿为臣无数年,又都是龙族,连龙凤大仇现在都渐渐消散了,没道理同为龙族还这么记仇。毕竟当时打压应龙的老龙们大多作古了。”
  帝鸿虽然不甘心,但敖沂这般说,他也无法强逼,只好暂时按下心思,寻思新的利益关系,来拉拢更多的盟友。
  伏羲和孔丘进入太极殿,行礼之后,说明来意。
  雕刻着盘古开天、万灵朝拜、九龙盘绕之象的龙椅之上,一道黑白浑成、两仪交错的原始祖炁聚散不定,杳杳冥冥、无形无相,代表着道之起始,法之源头。
  隔着陛阶下垂落的五色珠帘,即便以伏羲的修为,也难以看到团祖炁的变化规律,只能感知到玄妙莫测的道韵和义理扩散,即便看不懂,和自己虚修法则也不相同,但万法殊途同归,到了高等境界,一法遍含一切法,仍让伏羲大道交感,智慧闪耀,一瞬间领悟许多道之玄妙,仿佛以往无可捉摸,不可望不可即的道明明白白的展现在自己面前。
  这时他也终于能理解诸圣争先恐后,在明峦极圣天开辟道场的行为,换做是他,也绝对会第一时间做同样的事。
  “朕当时将鲲鹏的鸿蒙紫气赐给孔丘之时就说过,你二人不管谁成圣,都可自决。既然已经确定是孔丘成圣,朕自当成全。”
  当年后土斩断鸿蒙紫气,目的是为了削弱天道圣人的力量,毕竟论实力,三位至人仍不及一位圣人。
  而这三尊至人也的确给东王公带来了巨大收获,先是换来伏羲自称天子,开启人族封禅泰山,向天称臣的古老祭祀仪式,让东王公从天道手中窃取了部分人道权柄,从而完成一系列大计,得到庞大的人族气运,修为节节攀升。
  后来鲲鹏、冥河对他也多有帮助,要是没有这三道鸿蒙紫气,他未必有今天的成就。
  如今连天道都被自己执掌了,天道圣人自然不在话下,三道鸿蒙紫气各自完成使命,因果纠缠之下,也是时候再度圆满了。
  “多谢陛下成全!”
  伏羲和孔丘心中一定,就见伏羲头顶无声无息的浮起一道紫气,然后落入孔丘灵台之中,只是他此时没有混元道果,故而后两道紫气融合后,无法和第一道成就至人的紫气融合。
  “孔丘,你前世史皇氏仓颉是天庭史官,而你又执笔写春秋,以史为鉴,褒贬臧否,使乱臣贼子惧。这天庭史官之位,朕仍希望由你担任!”
  孔丘道:“陛下但有所命,丘无不应。丘即刻便让善尸仓颉上天,完善天庭史记。”
  “善!”东王公赞许一声,又道:“孔丘,你儒家讲究天、地、君、亲、师,是人一生中必须尊崇、服从者。这五者之中,朕独占其四,而人族只占一个‘亲’。所谓君子直道而行,你既开创儒学,当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坦坦荡荡,事无不可对人言。朕今问你,在人族和朕之间,孰为重?”
  “这……”
  孔丘和伏羲同时眼皮一跳,没想到天帝陛下问出这样敏感的问题,直击本心。这可不好回答,一个不慎,可能后果就很严重。
  “不要迟疑,遵循本心。你当知道,任何谎言对朕都毫无意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忠于自己的族群,这并不是罪。你不用担心会惹怒了朕,这点度量,朕还是有的。”
  “是!”孔丘看了伏羲一眼,表情沉静,语气坚定道:“在陛下和人族之间,臣忠于陛下。在人族和臣之间,臣忠于人族。”
  “和禹一样的答案,不过原因不同。”东王公语气淡淡,听不出喜怒:“禹忠于朕,一方面是朕一手栽培提拔了他,一方面也是大势裹挟。而你忠于朕是发自本心,但更深一层来说,其实忠于的是自己的道。”
  “甚好,甚好!朕希望儒家学问能一直是这种真挚的,积极的状态,弘扬君子儒。而不是虚伪的,迂腐的,蝇营狗苟的小人儒。”
  “如果你心中忠于的是人族,或者只忠于自己的利益,说明你之儒学,如诸子百家一般,不过是你达成目的的工具,非是心之所向、道之所在,而践行不辍。”
  “诸子百家之中,除了儒家和法家之外,都是众仙家为了在人族大运中分一杯羹而开创,目的不纯、道之不存,非是践行己道,故有其形而无其神,故难以包容承载人道。只有你我,当时开创学派之时,记忆未复,乃遵循本心而行,实则正是道之所系。”
  “朕之所问,非是为难你,实则是问你之道心,是非和儒家精神一致。所谓的浩然之气,是否真的至大至刚,纯粹浩瀚。”
  孔丘额头上大汗淋漓,无声无息之间经过了一场考验,或许关乎到自己能否顺利成圣,所幸自己过关了。
  果然,只听得天帝的声音又传来:“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你表里如一,坦坦荡荡,践行着儒家提倡、坚守的道,是真正的君子儒。这样的儒学,倒也有资格与法家并列。”
  “朕也相信,忠于自己道的人,一定不会容许自己的道所延伸的理念,被扭曲败坏。”
  伏羲心神一松,既松了口气,又隐隐失落,如打翻五味瓶一般,情绪复杂。
  孔丘践行自己的道,忠于自己的道,毫不动摇,在人族和天帝陛下之间遵循己道选择了后者,让他这人皇产生失落感。
  但正因他忠于自己的道,豪无虚伪,体现出真正的儒家精神,才在天帝这里过了一关,打通了后续成圣之途中最难的一个关节,让伏羲松了一口气。
  否则的话,天帝不认可儒家和孔丘,想发扬儒学,立教成圣可就难如登天了。
第三六一章
锦绣天之行,混沌珠易主
  从弥罗宫中出来,眼前陡然敞亮,沿途是灵根瑶草,奇花妙树,百鸟嬉戏,蝴蝶蜜蜂往来追逐,伏羲和孔丘却都无心欣赏,心神还沉浸在适才的一幕,心绪飘飞。
  “人间王朝中有伴君如伴虎之说,不想今日就体会了一把!”孔丘语气自嘲,但看着自由飘荡的闲云,心中却比以前轻松了些。
  伏羲点点头,回头看了眼巍峨庄严的弥罗宫,瑞彩锦霞之中如诗如画,但在他眼中,却只看到一股扑面而来的沉重压力,让人只剩下敬畏,变得像一个凡人一样,仙家该有的逍遥自由飘逸都一瞬间远去。
  “对我等修士来说,道途比生命更重要。能决定你我道途的人,就是天上的君王,世间的主宰。”轻轻感叹了一句,伏羲不再多说,脚步再次加快,衣袂飘飞间,迅速远去。
  “哎,走这么急干什么?又没有人追赶你。”孔丘小声嘀咕一句,也飞快的赶上去。
  二人脚步越走越轻快,大罗天之中不许使用各种遁法,只能靠一些咫尺天涯这样的神通,使得脚步速度快一些。
  不过大罗天广大,法禁无处不在,空间壁垒异常的坚固,压制着各种神通术法的威能,就算有一步天涯之能,也不是马上就能走出来的。
  出了大罗天,伏羲脸上又浮现招牌式的温暖笑容,一举一动之间,感染力十足,仿佛春风吹过人间,让人心悦意宽,不觉自醉。
  眼前看到的是一座座如梦幻泡影一般的彩色浮岛,在云海之间悠然飘动,每座浮岛上方,都有一个大道显化的透明结界,散发着七彩色光芒,如同一个剔透的琉璃罩子,扣在浮岛之上,和别的结界互相挤压碰撞,使得这一片浮岛游弋不定,来回飘动,但越是靠中间的,越是修为高深的体现,这一点,只看最中心处代表着魔祖的黑色魔云,就能知晓。
  “不愧是能和道祖争锋的人物,失败之后东山再起,照样能领先诸圣,独占鳌头。”
  伏羲夸赞了一句,转头对孔丘道:“既然已经到了这里,过门不入倒是不够礼貌。我去和妹妹打个招呼,再顺便探探口风。你呢?是跟我一起去娲皇宫,还是去拜访别的圣人?”
  孔丘道:“陛下和娘娘是兄妹,有什么话也好说,先探探娘娘的口风,摸清她的态度。等过段时间,我再正式拜访!”
  “如此也好,先和她通通气,免得燧人老祖贸然恳求,长跪不起,反倒有逼迫之嫌。”
  孔丘道:“那我去拜访佛门圣人,冥河老祖。有些因果,也该了结了。”
  伏羲看了孔丘一眼,脑海中莫名闪过一些念头,眉头微皱,若有所思,片刻后,沉声道:“佛门倒好说,魔教向来奸狡邪恶,你须得小心行事!”
  孔丘不以为然道:“因果了了,天经地义,魔教也不能违背这个天地规则。再说我好歹也是至人,不死不灭。三界之大,何处去不得?魔教固然凶狠,却也不能一手遮天!”
  伏羲想想也对,觉得自己有些多虑了,自己也是做过至人的,对至人的能为很是了解,虽然力量不及圣人,但也不惧圣人。
  那冥河老祖当至人的时候,可是敢跟佛教叫板的,推己及人,面对孔丘这样的至人,他绝不至于小觑,要是换了个准圣,可有去无回,但孔丘,实在没什么好担心的。
  伏羲眉头又舒展开来,和孔丘各自选了一处明峦小圣境,分别有锦绣天和无我天的镇界碑矗立,苍翠色和梵金色琉璃结界荡开一圈圈涟漪,扩散四周,宛如一轮太阳一样,散发着照耀整个天界的光辉,铺天盖地,无处不在,却又毫无迫人之感,反让人分外舒服。
  伏羲踏着云海,穿过一片片雾霭,脚下极深处是第八重天庭,头顶是一望无际的烟霞云雾,仿佛永远也触及不到尽头。
  但那股无处不在的煌煌威压,以及玄妙莫测、律动不息的道韵,明明白白的告诉他,看不见的大罗天,就存在于头顶触手可及之处。
  只是若不得其门而入,就算直上九霄,穿过世界胎膜,也是找不到大罗天的,仿佛真的不存在一般。
  走了一阵子,眼前生机盎然,造化之气激荡虚空四野的锦绣天结界中打开一道门户,女娲娘娘笑吟吟的走出来,很自然的拉住伏羲的胳膊,喜笑颜开道:“哥哥,快进来,道场新开,就等着你第一个登门呢!连帝鸿前来,都被我轰走了。”
  伏羲抽了抽胳膊,没抽动,也就听之任之,仿佛又恢复到当年未成圣时,妹妹总跟在自己身后,明明修为不弱,却要自己保护。
  这样的感觉自从她成圣后就再没有了,可是如今当自己跟她处在同一高度,再次有能力和她并肩奋斗之时,她仿佛又一瞬间恢复成当年的模样。
  此时的大罗天之中,弥罗宫永远是三界的中心,太极殿又是弥罗宫的中心,而东王公,则是太极殿的中心。
  闭目在大殿的香雾中,引动整个天界的力量,和面前这颗灰蒙蒙的珠子互相共鸣。
  后土和东王公对坐着,同样也沟通幽冥界的法禁,将幽冥界的力量也引导过来,和天界力量互相配合,震荡着混沌珠中的神秘封印。
  混沌珠散开的三份,天界和幽冥界中的封印力量早就化作这两大界域的一部分,使得两大界域有着混沌灵宝级别的力量,只有混沌珠,虽然是混沌灵宝,却只能发挥出先天至宝的力量。
  此时三件同源的灵宝互相共鸣,引起混沌珠中盘古封印的松动,东王公以自己太始境的力量引动天地人之力不停撞击,每一下都能消磨掉许多的封印力量。
  本来盘古的力量级别是要高于东王公的,即便是些无源的力量,想要消磨掉一丝,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不过有着另两份混沌珠的共鸣震动,再有天地人整个宇宙的力量撼动,这宇宙本就是相当于盘古本身,用盘古的力量解开盘古的封印,相对容易的多了。
  恍恍惚惚之中,一声惊雷响在元神之中,混沌珠忽然闪耀着耀眼的光华,混沌翻覆,时空之力生灭循环,一圈圈的扩散在大罗天之中,引起天界、幽冥界的共同震动,连遥远的混沌之中,都有混沌之气咆哮,和混沌珠这件主宰至宝产生本能的联系。
  “终于揭开了盘古父神的封印,从今天起,我也拥有一件混沌灵宝了。不过父神的封印之力还真是强大,我们聚集了这么强大的力量,还是花费了不少精力。”
  后土拿着手中这枚灰蒙蒙、又晶莹剔透,浑然无暇的珠子左看右看,有些感叹道。
  东王公散去汇聚而来的力量,起身道:“毕竟是盘古大神,就算只是一丝力量,单凭我现在的修为,也几乎难以撼动。就算我手中的开天三宝,迄今为止,也不过因修炼太极大道,与太极图完美匹配,从而揭开了封印。盘古幡和混沌钟还需许久时间,才能成功。”
  后土将混沌珠收入灵台之中,慢慢祭炼,笑道:“那你拿混沌珠换我这混沌钟,岂不是吃亏了?”
  东王公心情很是不错,闻着后土身上的幽香,不由的暗中吸了口气,再靠近几步,不动声色道:“混沌钟也不比混沌珠差,怎么也不会吃亏。而且帮混沌珠揭开封印也是应该的。当年将残破的混沌珠炼入景阳钟之中,度过了最初的艰难时期,才有了后来的厚积薄发。可以说没有它,我也许仍和上一个纪元一样,没有改易命运的本钱。”
  后土轻轻一叹,她也知道了上一纪元之事,想到那个东王公被东皇太一所杀,而后土则永困幽冥界,二人几乎没有任何交集,心中就是一堵,很是难受。
  虽然心中清楚,上一个纪元的东王公和后土,与自己二人其实并不是同一个人,顶多算是有着相同的来历,相同的命运,但仍是不由自主的代入进去,心中难受的同时,也很是庆幸,相比起来,自己比上一个后土,要幸福太多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5/3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