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之天帝纪年(校对)第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7/349

  准提接引暗暗高兴,如果就此确定,他们两个肯定吃亏,至少地皇和人皇是不要想了。如果各凭本事的话,那就不好说了。
  “陛下之言有理。天道之下,有三皇出世,但何人为三皇,乃是小势。想要证道三皇,当然要有匹配的功绩,否则如何汇聚镇压人族气运?”
  准提话音落下,后土接着道:“不错。人族三皇就该从人族中竞争出来,没有足够强的能力和功绩,怎么能代表人道大势呢?”
  三清见接引和天庭意见一致,女娲娘娘也没有反对的意思,知道无法独圣心独运,操纵三皇五帝人选。不过他们也不担心,就算诸圣都插手,但三清同气连枝,何所惧哉?
  女娲娘娘又道:“人族杂居混同,人伦不分,人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我将效法洪荒男女道侣,为三皇定天地人三婚,以使人族明人伦,立道德。”
  诸圣默运天机,得知此乃顺应天道之举,人族混居一处,血亲生子,乃是禽兽不为之举,不改变这种情况,如何谈得上道德文明?
  诸事议定之后,诸圣率先离去,只剩下东王公、西王母、后土、鲲鹏四人,气氛逐渐变得怪异。
  鲲鹏心有所感,见天帝面色端严,目不斜视,而两位娘娘之间隐有暗流涌动,心中有所明悟,笑着打破僵局,开口道:“关于伏羲之事,陛下可有要交代的地方?”
  东王公悄悄松口气,忙道;“道友辅佐伏羲期间,有一重大任务,务必重视。”
  当下将伏羲封禅祭天之事一说,接着道;“此事关乎天道权柄,我料诸圣必不会坐视。虽然我以天机谶暂时遮掩了天机,不过最终还需做过一场。
  不过朕与女娲娘娘有约定,她不会出手。道友就负责指引伏羲立国祭天之事,不要让闲杂人等破坏了去。”
  鲲鹏头一次听说这事,心中震惊之余,也知道非同小可。圣人既不会坐视东王公窃取天道权柄,也不愿天庭控制人道,进一步壮大。
  不过东王公能瞒圣人这么久,明明有迹可循,但天机丝毫不显,诸圣无所察觉,可见修为超越了任何一尊圣人,等到圣人发现的时候,怕是一切都晚了,唯一的办法,就是破坏伏羲的祭天仪式。
  鲲鹏带着心事离去,纯阳道宫中又陷入尴尬之中。东王公刚想说点什么,就见后土起身行了个半礼,一句话没说,直接离开了。
  王母娘娘哼了一声,也自回天庭。东王公一个人在云床上坐了一会,回到天庭,好言好语将老婆哄好,接着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希望她能暂时放下芥蒂,好联手对付圣人。
  西王母到底深明大义,该生的气也早就生了,事已至此,还能怎样?只是平日里和后土相看两厌,索性眼不见为净,一个不上天庭,一个不下地府。
  东王公现在确实需要二人的帮助,就算女娲圣人不出手,也还有五尊圣人,如果他一个人应付,祭天怕是难以成功。
  如果只是战斗的话,倒也好办,但他的目标是祭天仪式不被破坏。五圣之中只要其余人拖住他,有一人抽出手来,就能轻易破坏自己的谋划。
  为了确保成功,必须要让五圣都无法插手祭天过程。这就需要帮手了。
  西王母这边好说,毕竟夫妻一体,天庭也是二人共有的,利益荣辱与共。她也不是不知轻重的人,该出手时,当然不会坐观。
  唯独后土那边,如果恼了自己,耍起性子来,真有可能坐视不理,给自己一个教训。毕竟人家也是混元境大能,有傲娇耍脾气的资格。
  当下东王公又来到幽冥界,在轮回宫中见到后土,说明来意,后土笑吟吟的道:“让我和天后联手对付接引和准提?你能应付得了三清?三清一体,肯定有类似于我族盘古真身的传承。”
  东王公道:“只要不是五圣联手,就没有问题。三清手段,我已经知道了,虽然厉害,不过应该能应付的过来。”
  后土点点头,没了下文,也不说答应,也没说不答应。
  东王公走进几步,坐在他身边,和声道:“赐封第一任天皇是关键,只要这次成功,那后续的皇者都会遵循天皇祭天仪式,诸圣就算要破坏,也只能在当天仪式破坏,应付起来简单多了。我这次,确实希望你能出手,有什么要求,都可以提。”
  后土哦了一声,抬起头来,从后面抱住东王公的腰,笑着道;“都是自家人,你总跟我这么客气,我又没说不出手。
  不过,你每次都是在有需要的时候才想起我,平时总见不到人影,让我很不开心,不敢保证还有几分力,能不能拦住他们。”
  面对后土这外人绝难一见的神态,东王公心中也有几分柔软,道:“最近事务繁忙,实在抽不开身。”
  后土道:“我怎么听说,你整日里观舞听乐,好不自在?”
  东王公尴尬的笑了笑,这谎言确实拙劣,以后土的本事,当然不可能瞒过她。不过,他要的也只是一个借口而已。
  后土将头靠在东王公肩膀上,道:“放心吧,有我在,还能让人将你欺负了去?接引和准提我和天后帮你打发了,你安心对付三清就是了。”
  东王公握着她手,道:“好,只要你出手,接引和准提肯定不是问题。我先回去准备准备。”
  后土脸一沉,淡淡道:“你这就走了?算了,我也要闭关悟道,三千年内无法出关。有什么事,到时候再说吧!”
  东王公嘴角一抽,停住即将迈出的脚步。他怕后土真的闭关三千年,那个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第一百三十一章
立国祭天
  鲲鹏老祖从离恨天回来后,在北冥海稍作停留,就来到东胜神洲,变成一个老道,自称南华老仙,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遇到了伏羲。
  南华老仙自称曾是人族求道者,在昆仑山学了仙法,迄今已经活了三千岁,听闻东胜神洲有人族贤者出世,便赶来辅佐指点。
  洪荒世界毕竟不同,人族当然知道这世上有神有仙,活上三千年的人族前辈也不稀奇,见这老头慈眉善目,不像妖魔,就接纳了他。
  南华老仙跟伏羲时常交谈,表现出渊博的知识和不凡的见识,让伏羲获益匪浅,遂早晚请教,奉其为人族智者。
  在南华老仙有意无意的指点下,伏羲变革婚姻习俗,倡导男聘女嫁的婚俗礼节,使血缘婚改为族外婚,结束了长期以来,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群婚状态。
  伏羲本是准圣转世,虽然真灵蒙昧,但气运智慧远超常人,他看见四季更替,万物变换的自然变化,心有所感:人民虽然相安无事,但是生活在寒来暑往之中,却不知道时间过去了多久。
  盘古虽开了天地,但纪年之法,从未告诉世人,只在诸神仙之中流传。于是他仰观天象,俯察地理,制天干地支的历法,用以定岁时节候。
  天干者,有十,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者,有十二,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自此,人族以干支纪年法,做六十甲子历,既记载年月日时,也作载道之物。
  天干承载的是天之道,地支承载的是地之道。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在人成运;天道与地道决定着人道,故设天干地支以契天地人事之运。
  天地定位,干支以定时空,时空以定世界。干象天而支象地,万物虽长于地上,但是万物的荣盛兴衰却离不开天。
  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的组合,形成了六十循环的纪元法,用以阐述天地人事之运。
  伏羲又根据干支之法,而始创文字,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古老传统,并发明自然数字,以契天地和计数。
  干支一成,功德无量,人族气运再次勃发,仿佛一个瓶颈被打开,自此部落发展一发不可收拾。
  周围部落见风姓部落日益强大,伏羲功绩可比日月,是人族自古未有之贤者,于是共推其为人族共主,希望他将仁德智慧带给整个人族。于是伏羲就成了人族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皇者。
  南华老仙言,既做人主,岂能没有制度?当祭祀上天,建国家、立社稷,为万民谋福祉。
  伏羲略踌躇,不过在他祭祀圣母娘娘的时候,得到娘娘指引,言人族共主者,代天帝牧守山河,当求得天帝赐福,以运化四时五行,风调雨顺。
  伏羲遂不再迟疑,决定祭天立国。为纪念其母,就建立了华胥之国,定都陈地,自己做了一国之主,万民之皇。
  不过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在这之前,尚需祭祀上天,以求天帝赐下总、理山河的权柄。
  南华老仙言,泰山高不可攀,泰山之主乃帝子,可沟通天意。当在泰山之巅建五色祭坛,封禅祭祀,以承天命。
  伏羲问道:“何为五色祭坛?”
  南华老仙拿出一团五色土,言道:“这是代表国家社稷的灵土,老朽于无意中得到。虽只一团,可化万钧。共主只需上了泰山,将五色土抛出,祭坛自成。”
  伏羲在人族各部落中选拔了一批德高望重的前辈,并从祖庭中请出三祖,一起登上泰山,欲要祭天。
  就在伏羲开始往泰山祭天之时,被天机谶遮掩的天机终于露出端倪,被诸圣察觉,顿时各自变色,对天帝的行为大为不满。
  圣人与天道一体,天道权柄,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圣人权柄,所以诸圣也有权力决定人间皇朝的兴衰,譬如女娲娘娘败坏成汤国运、凤鸣西岐等,看起来是天数使然,但也少不了圣人的运作。
  要不然如果真的是天命不可改,商朝气数已尽,通天教主是傻了,非要从头到尾和商朝凑在一块,那么多弟子在朝中为官?
  还不是觉得自己有能力决定皇朝存续。毕竟他虽然号称截取一线天机,但也是在顺应天道大势下的情况下,改易命运。并不是动辄要逆天,跟天道对着干。
  最后的结果也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通天教主被四圣打败了,商朝也就灭亡了。如果他胜了,商朝就会继续延续下去,这完全取决于圣人争斗的结果,哪谈的上天命?
  如今东王公欲转移天道权柄,将人道皇朝更迭,甚至三皇五帝业位尽操于自己之手,大享人族气运,也无异于夺取圣人权柄,他们岂会坐视不理?
  就算出于打压天庭的目的,他们也会出手阻止,就见人教教主老子第一个坐不住了,一道金光从首阳山上飞出,化作一方金色大印,正是人族至宝崆峒印。
  崆峒印飞出来,遮天蔽日,横亘在泰山之巅,冥冥中镇压住人族气运,欲使伏羲祭天时,人道大运无法通达天界,使祭天失败。
  就在这时,一道赤色天光从天而降,化作一根人族源流之鞭,缠住崆峒印,几下拉扯,就将大印扫到一边。
  老子又祭出太乙拂尘,化作一朵莲花,架住长鞭。岂料那长鞭一抖,变为一柄长剑,力斩而下,生生削下一片花瓣。
  老子面色微变,正要祭出九龙金杖,就见东海金鳌岛和昆仑山各有流光一道,一柄玉如意和一把宝剑划空而来,与创世神剑碰撞一记,各自倒退。
  三清的证道之宝齐至,青萍剑主攻,玉如意主守,太乙拂尘化作天罗地网,从四面八方、无尽时空中,向创世神剑缠绕而来。
  创世神剑赤光冲天,辉耀四方,横切直刺,来回穿梭,和三宝斗的有来有回,只是那崆峒印又再次回归原位,截断天地虚空,仿佛将洪荒世界一分为二。
  东王公眉头微皱,心念一动,天谕和厚土二剑应声而出,三剑连环,三才相合,与三清圣器激烈碰撞,不一会,便将其逐退万里,回身一扫,又将崆峒印扫到无尽远处。
  三清圣器眼见不敌天地人三剑,各自一晃,现出红花白藕青荷叶,在虚空中融为一体,化作一朵青莲,只是隐有滞碍,不复造化青莲的品级和威力。
  东王公知道这除了跟宝物已经分裂有关外,主要还是三清的道大不相同,这证道之宝是怎么的也无法融合了。而且三清分家后,气运联系不再紧密,也有不小影响。
  那造化青莲立于无垠虚空之中,遮掩半边天空,莲叶摆动间,青光流转,莲瓣舒展,将三剑一一荡开。
  东王公神念再动,天剑在上,化为天之乾阳,地剑在下,化为地之坤阴,而人剑扭曲为鞭,化作阴阳之间的太极弧弦。
  刹那间,一道黑白流转的太极剑印承接天地而出,无边剑气弥散,仿佛整个洪荒宇宙都由剑气组成,一念可斩开天地规则、宇宙轮回。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7/3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