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之天帝纪年(校对)第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0/349

  接引和准提的三尸分身急速赶来,不过他们还没来得及靠近,就见天际忽然展开一方星图,无边无际,笼罩整个天穹。
  星图中有万星齐明,显化三百六十五颗太古星辰和一万多颗衍生副星,和天际星辰遥遥呼应,仿佛在星空之下,又生出一层星空。
  四人大吃一惊,抬头望天,神目所及之处,就见勾陈大帝手持周天星辰图,进入紫薇垣中,以勾陈星座暂代紫微星,竟然布下了周天星斗大阵。
  周天星辰图是紫光夫人的伴生灵宝,内含诸天星辰,是周天星斗大阵的天然阵图。
  如果帝俊一开就得到此宝,只怕立刻就能领悟出完整的周天星斗大阵,而且也不用祭炼星辰旗幡,说不定在都天神煞大阵没出世之前,就已经将巫族给灭掉了。
  可惜这图落在紫光夫人的手中,双方又是敌人,无法为他们兄弟所用。
  这或许也是冥冥中的天意!
  如今勾陈大帝以北极帝座、总领万星的身份祭出此图,瞬间便布成大阵,周天星神皆尊其号令,各自占据图中一颗星位,然后结合自己祭炼的星辰本源,引动无边星力,在紫薇中枢的转移之下,汇聚到太阴太阳二星的阵眼之中。
  太阴女神嫦曦坐镇太阴星,她如今早已经是准圣之尊,对周天星斗大阵也不陌生,就算身处阵眼之中,也从容不迫,将星辰之力纳入太阴星位中。
  而太阳神原本是帝俊兄弟,他们死了之后,一身本源被东王公吸收,他就成了新的日神。如今他不在,勾陈大帝就命令金乌大太子帝鸿坐镇阵眼。
  帝鸿是金乌之身,太阳之灵,同样可以沟通太阳星本源之力。
  虽然不情不愿,对勾陈大帝也很有意见,可看到他冷冽的眼神,以及手中拿着的一个方型宝壶,帝鸿又汗毛直竖,心惊胆战,根本不敢有任何不满流露。
  这件壶型灵宝名叫炼妖壶,是天帝采三界万妖之精气神,用乾坤鼎炼出的一件极品先天灵宝,专克一切妖族。
  此宝在勾陈大帝手中威名赫赫,不知炼化了多少为祸天下、不敬天庭的大妖,在妖族的眼中,就是恐怖与死亡的代名词。
  炼妖壶中含一方阴阳世界,时间流速飞快,在外界一天,壶中就是万年,将妖族摄入壶中,不消片刻,就会被炼为一团血水,能量反过来滋养灵宝,对妖族形成更大的克制,端的厉害无比。
  帝鸿可是知道勾陈大帝杀伐果断,心狠手辣,不是个善茬。
  他亮出这件灵宝,就是为了警告自己。如果自己有任何异动,肯定会第一时间遭到致命打击。
  二人都是大罗金仙圆满,但帝鸿清楚自己肯定不是对手。
  且不说对方有着大帝业位加持,还有天庭属下无数,就说这炼妖壶的强力克制,都让他没有抵抗的能力,如果不想死,就只能乖乖的配合布阵。
  勾陈大帝见帝鸿老老实实,满意的点点头。虽说就算没有太阳星的加持,也能勉强发挥大阵的威力,足够对付四位准圣。
  但既然帝鸿在这里,不用白不用,也算是对前番饶他性命的回报。同时这也是对他进行一次敲打,让他进一步明白,如今的三界,到底是谁在做主,妖族如今又归谁管。就算他曾是妖族太子,如果还想活的滋润,就不要妄图抗拒自己。
  如果帝鸿敢在这个时候反水,他就将其一举击杀,进一步震慑三界群妖。这样,就是帝鸿自己作死,便是女娲娘娘都说不出自己的错来。
第一百三十五章
天皇出,八卦成
  随着周天星斗大阵布成,庞大的星辰之力交汇于太阳、太阴二星之间,形成浩瀚的星河,全部都是由湮灭万物的星辰力量组成,铺天盖地的向着须菩提四人倾泻而下。
  须菩提四人虽然都有着傲视准圣的力量,但周天星斗大阵昔日可是硬撼过盘古真身,就算如今布阵之人实力不如帝俊等人,但力量也足以压制他们了。
  随着无边星河席卷,夹杂着陨石、星柱等攻击,让他们手忙脚乱,勉力支撑,根本无法再靠近泰山一步。
  期待中的镇元子和冥河老祖毫无动静,仿佛没听到他们的请求似的,一直到伏羲念完祭文的最后一个字,也没见他们的影子。
  而随着伏羲话音落下,真灵业果图中的真灵烙印大放光华,和伏羲本尊形成神秘联系,仿佛打开了一道壁障,人族共主所携带的人道大运汹涌而上,涌入宝图之中。
  太易化身手中的真灵业果图光华大放,紫气渲天,承接冥冥中的天道权柄,片刻之间,便形成一尊天皇业位,坐落于真灵业果图第五层左侧,与紫薇大帝、青帝形成品字形,被另五位帝君簇拥着。
  这天皇业位一形成,天地大能尽皆有感,知道三界之中诞生了一尊尊贵的神祇,仅次于天帝,是三界中的巅峰人物。
  还在交手的众人也知大局已定,再打下去也没什么意义了,于是纷纷停手,赶来泰山,见证一尊人族皇者的诞生。
  “天帝诏:今封人族共主伏羲为天皇,帝君位格,称太昊氏,尊为太昊大帝。代朕牧民守土、总理山河,为人间天子。”
  天界,太易化身提笔写就一封圣旨,加盖玉印后,命令丞相白泽亲自为天使,带领一众仙官,仪仗俱全,礼仪盛大,一路来到泰山之上。
  伏羲等人族何时见过这等盛况,听说是天帝使者到来,急忙跪迎。
  不过伏羲已经证道天皇,本身也算君格,只需弯腰半礼即可。白泽宣读了圣旨后,伏羲接旨,冥冥中天意转移,天皇正式归位。
  伏羲也仿佛打开身上的某种枷锁,此前获得的功德全部化入体内,人族气运也在天皇命格转化下,推动他贴合大道,形成种种领悟,修为一路从凡人提升到大罗金仙才止住。
  东王公在真灵业果图中写下天皇、太昊大帝伏羲八个字,冥冥中就有因果与联系产生,伏羲气运进一步汇流而来,供养真灵业果图和东王公。
  而真灵业果图赐封了天皇业位后,品质进一步提升,再次朝着至宝道路迈进一步。
  东王公估摸着,等三皇和三尊至人全部归位后,或许能将此宝提升一阶品级。如果能让所有的圣人和混元大能都自愿在图中显化业果,这至宝也不知能提升到什么程度。
  天皇虽然归位,但功绩并未曾圆满,人族气运也远不足孕育出另一尊皇者。
  天道大势下,伏羲在位时间是一千八百年,此后华胥之国还要传承一万八千年,才能再次孕育出第二尊皇者。
  伏羲接旨后,白泽等一群仙官完成天使使命后,地位反而不及伏羲,要向他想行礼。
  不一会,又有各路大神前来见证并恭贺恭贺人族天皇归位,镇元子和冥河老祖赫然都在其中。
  毕竟人族已经是天地主角,气运昌隆,日后少不得有打交道的时候,提前来结交人族第一皇者,总归有利无害。
  接引恶尸见到冥河和镇元子,不悦道:“两位道友方才若及时出手,未必不能打断祭天过程。可惜你二人竟然如此胆小,做了缩头乌龟。”
  冥河老祖冷笑一声,道:“老祖是否出手,用得着别人指手画脚吗?你就算是圣人分身,但到底不是圣人,也想将老祖当属下使唤?”
  他心中冷笑不已,这分明是圣人和天帝的争斗,是他能随意掺和的么?就算帮圣人赢了下来,他也得不到什么好处,难道圣人还会将人道气运或者权柄再分给自己一份不成?
  既然没什么好处,他为什么要冒着得罪天庭的后果为圣人火中取栗?这些圣人分身们净想美事,将自己当冤大头?
  镇元子则开口道:“几位道友见谅,不是贫道不愿出手,实在是抽不开身。这么多准圣围绕泰山大战,对洪荒大地破坏不小,贫道一直在费力守护大地,免得造成苍生涂炭,根本抽不出手来。”
  “……”
  这冠冕堂皇的理由让几人无话可说,虽然准圣们都极力克制,不将过多的力量倾泻到大地上去,但到底有不少溢散的力量,终归对大地有那么些破坏。
  镇元子说自己保护大地,还是给他们收拾烂摊子,还能说什么?
  镇元子心中也在暗笑,合五圣之力都拿不下天庭,他就更不愿也不敢得罪这尊庞然大物了。所以一早就找好了借口,根本不怕圣人们不满。
  不久之后,南华老仙归来,众人和伏羲见过礼,混了个脸熟后,纷纷离去,人族也自归还陈都。
  天皇归位,人族气运汇流,仿佛有了主一般,在陈都上方形成巨大的气运金龙,并且还日益壮大,彻底稳固了天地主角的地位。
  伏羲在华胥之国中建立政治体制,以陈都为中心,分派官员到各地治理地方,并将陈都中的一切先进事物带到各地,使的人族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
  而伏羲在治理人族的过程中,仰观象于天、俯察法于地,领悟出另一种提挈天地的大道玄理。
  他见龙马出于黄河,背负天九之数,八相分野,归类五行,依稀大道之体。又观玄龟出于洛水,背负地十之数,五行络合,系统九宫,仿佛大道之用。
  自此乾天坤地、坎水离火、震雷巽风、艮山兑泽,八种天地初始事物揭开神秘的面纱,大道玄妙一画而开,将天地妙理以先天阴阳八卦之道阐述而出,天人和谐,造化无穷。
  天道有感生灵得于天人合一,上体天心,观天之道,顺天之行,遂降下无边功德,令伏羲修为一路上升,直至准圣圆满方止。
  至此伏羲已然在位一百一十年,功德无量,功绩可照日月,不但是人族至高无上的领袖,并打破胎中之迷,觉醒了前世记忆。
第一百三十六章
五龙氏
  伏羲证道天皇之后,恢复前世记忆,虽然对妖族羲皇的身份唏嘘不已,但终究已经随风而逝,如今的伏羲,是人族共主,跟曾经的妖族伏羲完全割裂。
  回到陈都后,拥有前世经验和智慧的伏羲,对处理政务,带领人族发展一事上更加得心应手,使得人族蒸蒸日上,千多年间,将文明之火传遍五大部洲,人族气运井喷,人口急速增长。
  在这期间,圣母女娲娘娘曾亲自下界,为伏羲在人族挑选了一个大气运女子,赐名有娲氏,并按照伏羲所制定的婚嫁礼节为二人主婚。
  昔日女娲娘娘得到红绣球后,曾有感天地间将有天地人三婚,以定人伦。由于此前,一直未得到证三婚的机会,所以娘娘就决定将其用在人族三皇之上。
  伏羲这一桩,算是天婚,为三婚之首,十分重要。故而成婚当日,天降大量功德,除女娲娘娘得了许多外,伏羲夫妻二人也获益匪浅,使有娲氏从一介凡胎直接踏入金仙之境,从此与天同寿。
  百年后,有娲氏先后为伏羲诞下五男一女六个孩子,五男分别称青龙氏皇伯,黄龙氏皇仲,炎龙氏皇叔,白龙氏皇季,黑龙氏皇少,女儿取名宓妃。
  这五个儿子俱是仁德贤明之辈,时常跟着伏羲学习圣贤治国之道,辅佐他管理各部落人族,为华胥之国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伏羲在位一千八百年,普通人族早已换了许多代,当初跟他一起奋斗的老臣子除了一些资质很好,修炼有所成就的人之外,大多都已经作古,只有这五个儿子一直在为他分忧。
  人族曾经经历过妖族屠戮之祸,只有东胜神洲大神通者多,庇护了大量人族,是以如今人族人口精华大多在东胜神洲。
  不过其他四大部洲虽然人口远不如东胜神洲,但也是有一些人口活动,奈何距离太远,无法很快沐浴到新的文明光辉。
  伏羲作为人族共主,自然希望带领所有人族一起走向辉煌。他是准圣圆满大能,洪荒虽大,对他来说,却也不过咫尺之间,于是就时常带着自己的几个儿子,以人族共主的身份在另四大部洲转授知识、技术等文明之火。
  此前,人族精英阶层虽然也知道出了共主,不过毕竟天高路远,出了少数修为高的人去陈都拜见过外,其他人并不曾见过伏羲,也没能接受新文明的洗礼。
  伏羲在千多年的时间内,走遍五大部洲,所到之处,自有部落高层配合,将陈都的一切先进文明传播开来,然后又各留一个儿子继续坐镇发展。
  时间倏忽而过,黄龙氏四人在四大部洲扎下根来,由于有着来自陈都的先进文明,很快就成了当地人族崇敬的人族圣贤,渐渐就成为管理一大部洲事务的首领,在伏羲管不到地方,做起了一方候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0/3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