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之天帝纪年(校对)第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1/349

  自此,人族有一位共主伏羲坐镇东胜神洲,黄龙氏坐镇中圣灵洲,炎龙氏坐镇南瞻部洲,白龙氏坐镇西牛贺州,黑龙氏坐镇北俱芦洲,而青龙氏,则一直跟在伏羲身边。
  人族在伏羲、五龙氏,以及各个官员、部落首领的共同发展下,文明之火呈燎燃之势,人口暴增,遍布天下,数量几乎都快赶得上昔日的巫妖了。
  天界,东王公和西王母在弥罗宫中看着一些重要奏折,虽然这些事大多有丞相和轮值帝君给处理了,不过总有些非常重大的事情,需要他们两个拍板。
  “五龙氏治五洲?难道这就是后世龙的传人之由来?”当看到人族如今的概况之后,东王公面露异色。
  这伏羲的确有一手,分派五个儿子分别坐镇五洲,既为发展人族做了很大贡献,也为儿子铺平了道路,算是公私兼顾了。
  照这个情形看,等伏羲退位之后,多半是青龙氏接替他的位置,而另四个儿子就是管理四大部洲的候伯,这整个人族基本就都落入他伏羲一家了。
  这种操作手法,让东王公有些眼熟,仔细一想,这好像跟自己将兄弟儿子任命为帝君很像。
  青童君做青帝,玄明做黄帝,玄霄做勾陈大帝,除了他们本身命格相符外,主要还不是跟自己是一家人?要不然,怕是未必轮到他们。
  伏羲这一手学的到挺溜,不过这点私心,倒也无可指摘,对人族发展也没什么影响。而且五龙氏确实做的很好,算是众望所归。
  “陛下,这五龙氏分治五洲,代代延续,必然会成为人族文明源流,后面的地皇和人皇怕都是要从他们的子嗣中诞生。这伏羲不得了啊,如果地皇、人皇,甚至五帝都是他的后裔,那获得的人族气运怕是不下圣人了,证道混元未必没有希望。”
  西王母对伏羲的手段十分欣赏,不愧是做过天庭皇者的大能,谋篇布局远超常人想象。
  东王公点点头,觉得这也不算什么大事,如此一来,人文初祖,文化源流更加实至名归。
  原时空中,伏羲也有后代,不过证道天皇后,就不得不在圣人们的压力下,归隐火云洞镇压气运了,根本没来得及进一步发展人族,以及培养儿子。
  这一世,有东王公这位天帝顶着,诸圣无法一手遮天,为所欲为。又有女娲娘娘帮衬,伏羲还是未来的至人,是不可能强行拘在火云洞中不让出来的,所以他的处境着实好了不少,不但有一千八百年的在位时间,更有一万八千年的国运。
  既然是国,当然要传给子嗣,青龙氏继位也就不是什么大事了。
  原时空中,神农退位之后,不也在子嗣中传了七世,才被黄帝部落打败,失去共主之位。
  同一时间,随着人族发展越来越快,诸圣传道的步伐也跟着加快。东胜神洲本是三清的地盘,所以玄门发展最为顺畅,不多久,就成了人族许多人信奉的教派。
  老子是三清之首,又是人教教主,先天占据优势,所以在东胜神洲影响最大,弟子玄都常年出入陈都,和青龙氏关系密切,亦师亦友,使得人教成为东胜神洲的国教。
  元始天尊见争不过老子,于是退而求其次,派门下弟子去中圣灵洲传道,和黄龙氏凑在一起,双方各取所需,阐教帮黄龙氏长久坐稳部洲首领之位,黄龙氏则大力支持他们传教。如此走高层路线,效果极好,不多久,阐教就成了中洲一枝独秀的教派。
  通天教主则派多宝道人等品德不错的弟子直接去了南瞻部洲,这是人族仅次于东洲和中洲的地方,炎龙氏自然欢迎无比,双方也是一拍即合。
  准提接引无法抗衡三清,只好扶持白龙氏,在西牛贺州传道。此部洲虽然人口比不上东、中、南三洲,但胜在就在家门口,不但传教容易,信仰也很是稳固。
  北俱芦洲比西方更苦寒,人族也是最少,反倒没有圣人愿意去传道,只有鲲鹏老祖化身南华大道君,传下一门道家修炼源流。
  诸圣传教,伏羲也十分乐意看到,一来这本就是大势,无人能够阻挡,对人族发展也好处多多。
  第二,则就是一点私心了,有了圣人教派的扶持,他的五个儿子地位会更加稳固,只要能安安稳稳的传承下去,地皇、人皇、五帝都出自自家后裔之中,也就顺理成章了。
  他虽然一心为人族考虑,但与此同时,在不妨碍人族利益的情况下,也要为自己和子女们打算,如今这种情况,算是极好的了。
第一百三十七章
六合青穹大阵
  且说太昊氏伏羲在位一千八年,在将退位时,为了儿子更有效的管理人族,遂逐一拜访天帝和诸圣,请求帮助。
  天帝召诸圣相商,言洪荒大陆广大无边,从东到西,便是大罗金仙都要走上许久,更何况人族?距离遥远,信息不通,不利于洪荒生灵发展,以及诸教派传道,请诸圣一起解决这个问题。
  天帝道:“灵宝天尊对阵法一道的理解洪荒无人能及,若圣人亲自出手,这些问题顷刻便可解决。”
  通天教主言:“此事易耳。我有一空间类法阵,名六合青穹大阵,可缩地成寸,纳须弥于芥子,一旦布下,则金仙从南到北不需一日。”
  女娲奶娘欣喜道:“若如此,则自此五洲一体,一月之间,便可走遍洪荒任意角落。人族想不大兴都难。”
  通天教主道:“还需娘娘用乾坤鼎炼制一些布阵用的材料。而且,启用大阵也需耗费灵气,非名山大川的灵脉节点,无法承受。”
  东王公道:“天下名山大川都有山神河神,顺带安排诸神看顾大阵,以免有无法无天之徒肆意损坏。”
  诸圣没有意见,元始天尊道:“既要布阵,何不更进一步,做到最好?贫道以为,我等可将三弟的大阵一起参考一番,合众人之力对大阵进一步完善,布下一座笼罩整个洪荒三界的空间大阵,既可解决洪荒世界沟通不畅的问题,也可稳固空间,想来对推进洪荒发展会有极大促进作用。”
  众人若有所思,点头表示同意。洪荒世界实在太大,除了圣人可一念降临任何地方,不受空间限制外,就是准圣,想要从东极到西极,也得一个时辰,更不要说那些普通的小神小仙了,光用在赶路上的时间都不知有多少。
  这事干成了,得益的是洪荒天地以及天下所有生灵,可谓功德无量。同时,这对天庭管理三界,和圣人教派的传道更是有着极大的帮助。
  通天教主道:“此阵既是我等共同创建,当惠及所有生灵。阵成以后,不拘神仙妖鬼种族,只要修出法力,能感应到阵法,皆可随意使用此阵。诸神只有看护之权,没有所有权。”
  东王公知道诸圣肯定不会给天庭做嫁衣,点头道:“可以。不过如果天庭追捕钦犯,有权阻止其进入大阵逃逸。”
  诸圣点头同意。这样一来,天庭诸神虽然会因看顾大阵而得到一份不菲的功德,但也会承担起监管保护的职责,并不会影响诸教派的使用主权。
  于是,众圣各自拿出珍稀材料,让女娲娘娘用乾坤鼎炼制无数布阵所用器具,然后众人又对周天青穹大阵进一步完善补益,最终合九位混元大罗金仙,以及鲲鹏这位有河图洛书的至人之力,将此阵创建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论及空间变化玄妙,绝对是洪荒有史以来不可超越的作品。
  之后,诸圣联手施为,以所有大小山川为节点,在洪荒三界中布下了一个网络纵横的空间大阵。
  此阵上达天穹,下至九幽,包揽四海,连接群山,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覆盖整个洪荒三界,几乎没有死角。
  六合青穹大阵,最关键的阵眼共有六处,分别位于上下四方。
  第一处阵眼在天界,由天帝天后掌管。第二处在幽冥界,由后土掌管。第三处在昆仑山,由原始天尊和通天教主掌管。第四处在不死火山,由老子掌管。第五处在须弥山,由接引和准提掌管。第六处在北冥海,由女娲娘娘和鲲鹏掌管。
  如此一来,这大阵的终极权限,也就落入了他们手中,虽然只是各掌一处阵眼,但也拥有大阵许多权限,可以从点到面,对大阵进行操纵。
  如果诸人合力,六处阵眼一齐运转,将有着天翻地覆的威力,不但可困人杀人,更能镇压三界,使洪荒天地坚固十倍不止,更加牢不可破。
  而在六处阵眼之外,青穹之上又有一座吞吐元气的法阵。此法阵以数件先天灵宝为根基,和世界胎膜连接一起,最大的作用就是转化混沌元气为天地灵气,用来运转大阵。
  有了这源源不断的灵气补充,顺着大阵网络散入灵脉节点之中,对洪荒世界几乎没有负担。
  如此壮举,惠及洪荒天地和亿兆生灵,是开天辟地以来少有的大功绩,阵成之日,天降无量功德,被众人所得。
  六合青穹大阵可以说是众人集空间之道的大成之作,涉及到对空间的压缩、折叠、扭曲、拉伸、开辟、缠绕等诸多玄妙,在时空交叠中,仿佛将洪荒三界的空间无限缩小,使一步之间,就能跨过遥远的距离,超越世上一切的遁术。
  在阵中传送时,和各种遁法并无不同,不但感觉如在飞行,同时也需耗费法力,各种遁法依然有用,就像在本来的速度上,加快了无数倍一般。法力越深厚者,传送速度越快,传送的距离也越远,理论上可以无限制的传送。
  这种操纵空间的本事,普天之下,唯有圣人才能做到。六位圣人加上三位混元大罗金仙,几乎将洪荒世界拨弄于指掌之上。
  自从有了周天青穹大阵后,人族得到更快的发展,太昊氏促成此事,功绩已经大到突出天际,在人族中的地位无人可以超越。但奈何天命已终,伏羲不得不逊位青龙氏。
  伏羲退位后,天帝赐下鸿蒙紫气,一举证道至人。至人是天道果位,仅次于圣人,一举一动影响莫大,加上伏羲氏在人族的地位,令诸圣开始心生忌惮。
  伏羲心知肚明,知道如果再不放手,就会招来诸圣的联合打压。为了不影响人族的发展,遂携妻有娲氏隐居火云洞,不再过问人族事务。
  青龙氏继位后,为了地位稳固,第一时间在泰山封禅祭天,请求天帝对帝位予以承认。
  天帝赐人道圣剑泰阿,言此剑是神剑创世之显化,前身是造人鞭,曾以此造化人族,对所有人族都有先天压制,便是人皇也不例外。今赐下神剑,象征人族帝王正统。君有道,剑在侧,国兴旺。君无道,剑飞弃,国破败。
  是以有神剑者,方为人间天子,没有神剑,就是统一了人族,也不过草头王,无法享人族气运,也不会得诸神护佑,人族将灾祸四起,为神所弃。
  青龙氏承接天命,在位一千八百年,兢兢业业,功勋卓著,为人尊崇,后传位子风挚,自己也追随伏羲而去。
  风挚在位一千五百年,称少昊氏,再传位子伏泰,伏泰传位伏显,伏显传位伏纪,伏纪传位风诰,风诰传位因康,因康传位葛天氏,葛天氏传位无怀氏苍芒,苍芒再传位风和,风和传位大耀,大耀传位节芒。
  至此,伏羲有娲氏政权已历一十二帝,近一万八千年,天命开始转移,部族逐渐衰落,对五大部洲的人族不再有强大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而诸部落之主,有志地皇者,各自开始谋划,一时间平静的局面之下,各种暗流开始涌动,合纵连横不断。
第一百三十八章
魁隗与神农
  在东胜神洲伏羲有娲氏政权统治人族期间,另几大部落也各有发展,其中以黄龙氏和炎龙氏部落最为昌盛。
  一者这两洲人口较多,土地又富饶膏腴,文明一旦得到传播,其兴起之势超乎想象,不过一万多年时间,已经成为人族精华之地,虽然还比不上东胜神洲,但也远超西牛贺州和北俱芦洲。
  中圣灵洲黄龙氏同样也传了许多代,逐渐发展成六个中坚部落,分别以熊、罴、貔、貅、貙、虎为图腾,故其部族又称有熊氏。
  有熊氏部落当代首领名天鼋氏,又称雷泽氏,是一位非常贤明的首领,因阐教在中圣灵洲传道,他也拜入阐教门下,学习雷法。
  如今天命渐渐转移,地皇将出,这在诸教派中并不是秘密。天鼋氏同样有证道野心,遂努力发展部落,并加深和阐教的联系,希望获得圣人的支持,从而成就如先祖伏羲那般的功绩,以证道地皇。
  但有这样想法的并不止天鼋氏一个人,南瞻部洲的现任首领炎帝魁隗,以及西牛贺洲白龙氏之后,九黎部落之主帝虺同样雄心勃勃,希望证道地皇。
  帝虺和西方教联系紧密,虽然西牛贺洲人族实力较弱,但他背后站着两位圣人,赢面同样不小。
  炎帝魁隗见天鼋氏和帝虺都背靠圣人,也不得不进一步加强和截教的联系。
  不过魁隗心思深沉,截教圣人虽然厉害,但阐教圣人还是其兄长,若与阐教对上,上清圣人未必会一直支持自己。而帝虺背靠西方教,身后两尊圣人,同样棘手。
  魁隗为了增加胜算,就在祭祀天帝和南方赤帝的时候,和天庭取得联系,希望得到天庭的支持。
  赤帝昊天主管南瞻部洲数万年之久,暗中布下了不知多少棋子,人族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他的法眼。
  魁隗能这么做,一方面是确实需要天庭的帮助,另一方面也是他算计的结果。在晾了魁隗一段时间后,才故作勉强的回应,承诺只要魁隗氏政权忠于天庭,可奏请天帝给予支持。
  魁隗大喜过望,有了截教和天庭两方面的支持,他信心大增,对地皇之位势在必得。不过为了更加取信靠山,他让自己的儿子分别拜入截教和天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1/3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