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纪事第1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2/106

  这些,就是本家多的好处。但是呢,不好的地方,也很明显。
  比如说现在。
  “小意啊,大伯娘可是看着你长大的。你这会有出息了,可得帮衬你堂兄一把啊!”
  自称大伯娘的,姓唐,也是跟谢意没出五服的亲戚关系。她嘴里面的堂兄,叫谢培。比谢意大了将近二十岁。而这会两人过来了,是来找谢意借钱修房子的。
  唐大伯娘和谢培也无奈的很。
  眼见着上头政策好了,家里开始有点余钱余粮了,可同样的,这婚假的成本也跟着提高了。
  这要是嫁闺女还好,提很多乱七八糟要求的目前还少。但这娶媳妇什么的,这要求眼瞅着是一年高过一年了。
  而他们家,就是为了娶孙/儿媳妇而头疼。
  姑娘是个好姑娘,可姑娘越好,要求越高。要想顺顺利利的把这姑娘娶回来,首先就得先修栋新屋子出来。
  家里实在拿不出这么多钱来,便只能满村子的借。
  第一站,先来的就是谢意家。无他,因着谢家的大猪场,整个村子就没有不知道谢意手里头有钱了。
  有那精明一点的私下里都算过了,谢意一头猪卖个三百来块钱,一年养上一百头猪,就有三万多块了。就算要扣除成本什么的,一年至少也能挣个万吧块。
  这还是往少了说。
  于是大伙私下里都咂舌,谁也想不到当初谁也看不起病恹恹的谢家小子,如今一跃居然成了村里的“首富”。
  首富这个名号,就是大伙私下里给谢意冠上的。
  再加上谢意这一回送谢兰去省城读书,回来转头又给谢老头和谢卫国买了块手表回来。
  那手表,大伙可都看到了,指定不少钱呢!
  所以才有了现在,唐大伯娘跟谢培过来借钱的事情。
  对于借钱的事,谢意有点为难。
  因为两人这开的口有点大,想借一千。
  这年头,一千块钱不老少了。所以谢意没同意,但也没拒绝,他是这么说的,“大伯娘,你看你也知道的,我这家是怎么发起来的。想当初我能发家,还是多亏了我岳家。所以呢,家里头这钱的事,都是我家娇娥再管。要不您先回去,晚点我问一下我家娇娥?”
  说完,谢意一脸为难的看着唐大伯娘和谢培。
  关于谢意发家的事情,当初两口子下过老大的功夫,所以整个村子都认为谢意是多亏了好岳家肯帮衬,才能有如今的谢意。
  所以眼下谢意这么说,唐大伯娘和谢培也就不好再多说什么了,便只能先回去。
  等晚上一家人坐在餐桌旁,谢意就把唐大伯娘和谢培过来借钱的事说了一遍。
  听完谢意说的话,谢卫国沉吟了半会才说,“你唐大伯娘家,倒是个肯干勤快的人家。这结婚修房子,也是正事。”
  而且这一家子在村子里这名声一贯来也不错,两家又有那么一层亲戚关系在,加上谢意这猪场的摊子摆在那里,谁都知道他家有钱。人家难得开口,不借是不可能的了。
  “不过呢,这一千确实有点多了。”眼见着自己说完之前那一句话,赵桂英立马瞪过来之后,谢卫国赶紧的又加上这么一句。
  那边赵桂英就立马接上,“可不是么,一千块呢!”
  倒不是谢意手里头有没有这钱的事,而是这金额太大,那么久需要考虑到很多方面了。比如说,人家将来还不还得起。就算是还得起,可自己要是万一有个急事需要钱呢?到时候找人家要,人家一时半会的能拿的出来吗?
  别到时候钱借出去了,讨不回来不说,还得罪人,弄到最后,亲戚都没得做了。古往今来,这种事情又不是没有。
  很多时候,你把钱借出去的同时,你就得做好这钱要不回来的心理准备。
  这一晚上,一家人坐一块商量来商量去,一直商量到四小只都眯着眼睛打瞌睡了,揉着眼睛冲朱娇娥和谢意喊,“爸爸妈妈,我困了。”
  好吧,话题暂缓,朱娇娥和谢意赶紧的把四小只送回床上去睡觉。毕竟现在的四小只已经开始上学了,这要是睡太晚,明早该起不来了。
  送完四小只睡觉回来后,一家人总算是商量出个章程来了。
  于是等到过几天,唐大伯娘和谢培再次登门的时候,谢意一脸为难的告诉人家,他事后问了朱娇娥,家里的大部分钱全压在猪场里面的那些猪身上了。所以别看他摊子铺得到,但是呢,这手里头还真没多少钱。
  这话一说出来,也不知道唐大伯娘和谢培信了没,但人家还是不肯放弃,焦急的问,“小意啊,不管怎么样,你都得帮你大伯娘和你培堂哥这一把啊!”
  都说到这份上了,谢意赶紧点头,“是,这是肯定的,就是娇娥说,家里存的这钱不够那么多啊?”
  钱呢,多有多的借法,少有少的借法。
  于是唐大伯娘这会直接就说了,“那没有一千,借五百也成。”
  其实打从第一天谢意说那些推迟话的时候,唐大伯娘回去就想明白了,这一千估计很难全借到。
  好在呢,她本来也没把所有的希望全放在谢意身上。这开一千的口,没借到,那么借五百,总成了吧?
  等到谢培给谢意写好欠条后,谢意立马就让朱娇娥进屋拿五百块出来了。
  钱借到手了,唐大伯娘和谢培立马笑眯眯的说了不少好话后,这才欢喜的回去了。
  不过呢,小两口的麻烦事却从这儿开始,一茬接一茬的来了。
  村里人听说谢意借了五百给到唐大伯娘家,立马就有好几拨人家上门来借钱了。借钱的理由,一个个说的,都挺重要的。
  这还不是因为唐大伯娘和谢培在谢意这边借了钱,转头就在村子里面给帮着“宣扬”了一下。这下好了,人人都知道他们借钱给唐大伯娘家的事了。
  最让小两口头疼的是,来的这些人里面,好多亲戚关系不比跟唐大伯娘家疏远。前头谢意借了唐大伯娘家,你要再拒绝别人,那就真得罪人了。
  有些人呢,不是很急的,谢意和朱娇娥找点借口也就打发了。但有些人确实需要钱,谢意和朱娇娥没法子,一百两百的,又借了两三户出去,换回来几张欠条。
  甚至为了避免更多的人上门借钱,谢意和朱娇娥干脆趁四小只周六放假,一家人收拾点东西去朱家冲住去了。
  至于家里和猪场,有赵桂英和谢卫国他们,加上请来的几个人,小两口都放心的很。
  对于能去朱家冲,四小只显得很开心。
  他们开心,谢意和朱娇娥也在心里松了口气。虽说躲着不是个办法,但能躲一会是一会,总比住在家里,时时刻刻得担心随时随地有人上门来借钱的好。
  所以啊,这家里有钱,有的时候,也是一件烦心事。
  颇有点从自个家里面“落荒而逃”的小两口带着四小只,开着三轮车,很快就到了朱家冲。很巧的是,朱梓这一回也带着周琳回来了,正坐在堂屋里头陪着张红云和朱建军说话呢!
第91章
  “大哥哥!”四小只一看到朱梓,
立马就欢呼着争先恐后的喊起来了。
  瞬间就让朱梓受宠若惊了。
  要知道,
以前四小只对他可绝对没有这么热情过。说起来,还得多亏了他给四小只送的那书包。一下子便拉进了他和四小只之间的距离。
  但是呢,
一看到张红云,四小只立马就另投怀抱了。十分欢喜的围在张红云身边,一口一个“外婆”的,
喊的无比的亲热。
  才刚感受到四小只那么一会会热情的朱梓,瞬间身边就冷场了,顿时朱梓就觉得自个这心里头吧,
有点点吃醋了。
  所以再面对朱娇娥和谢意的时候,
这声“姑姑,
姑父”就喊得颇有点有气无力的了。
  同样有点不是滋味的除了朱梓,还有一旁的朱建军呢!
  大概有的人天生不招小孩喜欢一般的,哪怕朱建军内心十分喜欢四小只,
但跟张红云比起来,
四小只显然更喜欢张红云一些。
  朱建军瞅着谢意从三轮车上面拎下来的一小袋衣服以及孩子们身上背着的书包,绷着一张脸问谢意和朱娇娥,
“你们这是干啥啊?”这拖家带口的不说,还带着行李过来,看来今晚是要在这边住上了。
  看吧,
这就是朱建军和张红云的区别了。
  明明心里头很是欢喜朱娇娥和谢意能带着四小只过来住,但是呢,
做出来的表情和说出来的话,就是给人一种十分严肃的错觉。要不是这是自个老爹,
朱娇娥自幼就明白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只怕换了别人还就真的误会了。
  朱娇娥知道朱建军是在关系,所以就把被人借钱的事情说了一遍,完了还很无奈的说,“我和小意这不也是没法子了么?想着四小只他们周日放假,干脆过来住个一两天,等周一那天早上再让小意开三轮车送完孩子去学校,我们再回去。”
  朱娇娥这话一出来,张红云和朱建设还没说什么,那边朱梓立马就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议的来了一句,“不是吧?”
  这被借钱借的,连自个家都没法住得跑岳家来躲着的,讲出去还真够让人难以置信的。然而呢,这确实就是谢意和朱娇娥的现状。
  要知道,那些来借钱的人,个个都是沾亲带故的,打得一手极好的感情牌。几乎个个都会说上那么一句话,“想当初,我们家关系多亲,那什么什么时候,我家谁谁谁又帮你家干了啥……”
  等等之类的。
  这些人也不算完全睁着眼说瞎话,话虽然说的夸张了点,但有些事情还是真的。但是,话又说回来了,一个村子里面住着,想当初,他们家也帮了别人不少忙啊!
  这都是互相的,知道不?不存在谁占了谁便宜这一说。但人家拿曾经帮过的忙来说嘴,你就不好拒绝的太直接。就算你曾经也帮过他家,但这话你就是不能说。
  否则这话只要对其中的一家说了,信不信,不出一下午的时间,整个村子都能知道这事。人家不会说那家人怎么怎么样,但会说你家薄情寡义。只消这一件事,以后在村子里,家里人的名声就都没了。
  这也就是谢意和朱娇娥没法子真正狠下心去拒绝那些来借钱的人的主要原因。要知道他们一家子都住在村里面,将来不可能没有不需要别人帮忙的时候。再退一步来说,就算你不稀罕人家帮忙,但这事就是不能这么做。
  这些道理,朱梓或许年轻还未必能完全懂得,但朱建军和张红云却还是深有体会的。
  所以呢,张红云这会是真替朱娇娥和谢意着急了起来,“那你们也不能一直就这么躲着,不回去了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2/1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