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海(校对)第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0/847

  “总督上月留下话,你要是端午来,就直接放进去;端午后来,等一个时辰;六月来就不用给他报了。”
  “兄弟跟你说句实话,你记在心上就行,可别往别处说。四月开始来总督府跑门路告你状的人快把门槛儿趟烂了,有人不远百里让人从福建派官员亲信来说项,要把你从香山的位子上挪走!”
  门房说话的声音很小,陈沐立在下面听的却是心惊。
  正如他想的一样,动了别人的蛋糕,从来都不是白动的。
  同时这次的事也让他发现自己忽略的一些事,比方说今年端午他没来总督衙门给张翰贺节。
  贺节不像后世,发个短信就算完事,他从香山出发,到张翰府上临近日中,正午是见不到张翰的,等到傍晚,若是招上官喜欢留下吃饭,卡着城门宵禁的时间离去。
  通常情况下,整个节日一天,仅能拜见一个人。
  陈沐端午没来总督衙门,在别人眼中会不会想——他去哪儿了呢?
  以此引申到,他是谁的人?
  信任危机与舆情危机同时发生,陈沐感到非常不妙。
  倘若是文官,即便不为上官所喜,也没有让人穿着官袍晾在府外街上的道理,即使不愿见,也是要在府内等着,但对待武官就没有这些忌讳。
  扭头就走是不可能了,现在走了往后想登门只会更难,说实在的不就是当次二皮脸在外面让人晾着看——没他妈什么大不了!
  抬手谢过门房,陈沐也不多说,让随从去城外鼓腹楼借来副坐榻、陈璘家里借了卷兵书,顶着日头坐在总督府门外看起书来。
  人来人往,不吃不喝。
  一直到傍晚,总督衙门里才有蓝衣小吏出来,笑呵呵地问道:“陈千户,总督问你,为何在这读书啊?”
  “天热得很。”
  陈沐嗓子都冒烟了,被晒得有些中暑,还要强打出笑意畅快,拱拱手道:“总督门下好乘凉。”
第十八章
告状
  总督衙门的官吏刚好是陈沐熟识的人,他出来不是向陈沐传达总督让他进去的消息,反而是让他离开,出城。
  出城没多远,又有总督衙门的官吏在城外久侯,带着他绕了半座外城,开已经宵禁的城门入城走总督衙门偏门入府。
  “老夫没想让你进衙门,你要是不来,在香山什么都好做。可你来,香山的事今后就不好做了,你知道?”
  凭空去想,考验的不是人的智力而是想象力,但如果有了提示再去猜测,考验的就是智力了。
  总督张翰的态度说不出上冷淡也算不上热情,让人备下些饭菜,并未问及香山发生的事,而是好像闲聊。
  让陈沐有心想要上报香山截下的货物,却不知从何说起。
  “老夫做过御史,说起来也曾是言路上的人,知道舆情,也知道舆情皆有真假。真假有时很重要,凡认真理事,就没有不受到诋毁的。”
  张翰年岁很大了,说起话来慢条斯理,像最初陈沐在这个衙门见到他时那样,看上去性情有些软弱。
  “但有时真假也不重要,做官,做的不是对错,世上没人是对的,有人觉得你对,就一定有人觉得你错。如果所有人都认为你做是错的,哪怕你做的是好事,它也成了坏事。”
  张翰不是吴桂芳那种不苟言笑的老大人,他很爱笑,只是笑得刻意不够真诚。这大约是出身言路的老毛病,就算是真笑,也让人觉得他有下文。
  陈沐点点头,这话他能理解,毛选第一卷各阶级分析里说了,要分清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但凡大到政策小到对策,觉得好的阶级大多能从中得到利益、觉得坏的阶级大多既得利益从中受到损害。
  那些人未必都是坏人,但他们的选择为他们站了队。
  “卑职知晓,欲慑服番夷,一在断粮、二在兵威,禁绝粮草走私以饥其腹、禁绝硝黄走私以虚其兵。”陈沐自己都不知道他这句话里词用的对不对,反正总督能理解就行,拱手道:“关着的人,卑职回去就放,不让督抚为难,但粮还是要扣、硝还是要查。”
  “你扣的对,不必忙着表忠心。”张翰这次没笑,相反很严肃,道:“老夫过去任职兵部,督管漕运事宜,略有心得。但要说治政,比不上熊巡抚,更不会带兵,打仗震慑,老夫帮不上忙,也不会给你们这些做下属的添堵。”
  “人,你不能放。”
  张翰抬手虚点,老态龙钟却有不怒自威的气势,这在一介书生身上极其难得。
  明朝的言路,大多不是什么好人,多为党争的铳,指谁打谁。
  但天底下那么多言官,能出头的一定是有胆识的狠人,对他人狠、自己更是不怕死。
  “不放老夫可以推到你身上,放了老夫无人可推,你在香山就做不成事,到时才是真保不住你。今天你来了,老夫不会管香山的事,今天你不来,老夫一样也不会管香山的事,但是要快,不能落人口实。”
  落人口实?
  番夷诱骗妇女,该揍的夷贼揍了,借此驻军濠镜澳,这能落下什么口实?
  “缴卡商货,全数送到广州府;月港城里的宅子,卖掉不要留;私自任免没有功勋的总旗撤了,向都司奏请调水师封锁濠镜外海的折子,不要提陈朝爵的名字;让王如龙自己在宅子里待着,对你好、对他也好。”
  总督什么都知道。
  陈沐甚至觉得张翰比他自己还要了解自己,他缴了多少货,张翰知道正常;请陈璘部下水军把总移防虎跳门,张翰知道也正常;去看望过王如龙,张翰知道还正常。
  他任命李旦做总旗,这种事张翰都知道?
  他在老家月港买了些田宅,这种事张翰也能知道?
  “世上无难事,人心自不坚。断人钱财如杀人父母,你挡了别人的路,盯着你的人又怎么会少?”张翰看着陈沐笑了,轻轻摇头,香山千户在他这个言路上走了那么多年的老油子看来,稚嫩地像个童子。
  但童子才能让他满意,倘若是溜须拍马心思缜密的下属,他反而不会有亲待之意。
  做下属的笨不怕,傻与蠢还有小聪明,才最不得欢喜。
  张翰唯一不喜欢陈沐的地方,就是他独。
  不知道请示,不懂走程序。
  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
  如果不是他还年轻,香山所很可能会换个千户。
  “你在香山做的事,老夫知道一些,旗军练成,你放手去做,需要州府支给,你就开口。”
  硝黄铜铁既然张翰已经开口要他交给州府,陈沐也没别的办法,只得拱手道:“卫所火药不足,还请督抚拨些硝黄,除此之外再请督抚应允,香山所虽有战船却无海港,难以修补,更难震慑番夷。”
  陈沐现在是明白为什么古代有那么多大将会做出养寇自重的事了,哪怕是真的想做事,没有敌人,对朝廷来说整备兵力就没有意义。
  濠镜澳的番夷倒是立了好靶子。
  “卑职想在香山建一座水寨,以待将来修补战船。”
  张翰认为这理所应当,挥手道:“理应如此,你回去做吧,不过州府没有一应木料,你有军余,也不好再发徭役,老夫给你调几名木匠、船匠,其他的就要靠你自己了。”
  陈沐大喜过望,抱拳行礼应下。
  “老夫出任御史时,都台长官是浚川先生,上任时去拜见,他没说大道理,只是讲他遇见的一件事。”
  浚川先生是王廷相,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嘉靖时期的人。
  “说有天他乘轿进城遇雨,抬轿的轿夫穿了新鞋,从灰厂到长安街,这个轿夫择地而行,是担心新鞋脏了。进城后泥泞渐多,轿夫一不小心踩进泥水中,把一只鞋弄脏了。为了不让另一只鞋也脏,轿夫还是择地而行,后来不小心又把这只鞋也弄脏了,便‘不复往昔’。”
  “这居身之道,也是如此。倘一失足,将无所不至矣!”
  张翰露出怀缅神色,片刻后叹道:“先生仙逝二十余年,这句话老夫却终生不敢忘记,今日将这话告诉你,你当记在心头,不要忘记。”
第十九章
图纸
  陈沐感觉自己像进贡一样。
  张翰没多久感到疲乏,就挥手让他下去,不过天色已晚,让他在总督衙门里留宿一晚。
  第二日天还没亮,由衙门里的官吏带着腰牌叫开城门,这才回香山千户所。
  一段时间里,陈沐是不用指望能再见到总督张翰了。广东并无总督,不论是张翰还说吴桂芳,亦或过去的谭纶,他们的官职都是两广总督,督管着广东广西的军政事务,真正的总督衙门也从前年开始设在肇庆,以便督管两广。
  只是去年先讨李亚元,今年又有曾一本犯境,吴桂芳和张翰这才在广州府理事。
  如今广西兵事待毕,张翰要前往肇庆,处理首尾。
  总督是走了,但陈沐看着堆成小山的卫所仓库东西越来越少,旗军用小车推着一架架往广城走,心里滋味别提多不舒服了!
  到嘴煮熟的鸭子,他妈的飞走了!
  几万斤硝黄、几千斤铜铁,还有堆叠成山的绸缎与器物,去了趟总督衙门,全泡汤了。
  换来总督衙门一纸书文,香山千户所设船厂以修缮战船,陈沐也不知道自己是赚了还是赔了。
  船厂修出来,陈千户可没打算单单修船,还要造船!
  数日之后十几个如丧考妣的老头拖家带口地前来,才稍有慰藉陈千户的内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0/8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