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海(校对)第6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62/847

  它开到这边也不是为了册封谁,而是专门为满足皇帝的特殊愿望,从安南船煤所向狮子国运送煤炭……封舟上的使者还学着皇帝的语气严厉批评了狮子国国王:比琼州府还大的王国,竟无煤炭,成何体统呀,你的百姓怎么办?让国内的商贾好好找一找煤矿藏在哪里,百姓过冬要烧煤,烧木头不好,木头要留着造船,找到了派人禀报朕,朕教你靖海煤的做法。
  狮子国王拉贾尼纳曾在作为王子时英勇善战,率锡兰各级武士击败葡萄牙人,他的部队有骑兵、象兵、步兵和炮兵,步兵有极少的来自阿拉伯商人购置的奥斯曼火枪、炮兵一样是用买来的一种奥斯曼支架大火枪。
  尽管战后凭借大胜的威风统一各地登基为王,但在大明面前,他只能硬着头皮对使者行礼,并回答:“小王已发动所有臣民寻找煤矿。”
  他真想告诉万历皇帝锡兰永夏,没有冬季,臣民不必烧炭取暖。
  但他不敢。
  大明不是葡萄牙,葡萄牙人在这片土地上为非作歹,他们善于挑拨各地首领的关系,几十人上百人的队伍以雇佣军的形式出现,接着在设立商站后船队到来反客为主,在此之前,葡萄牙部队始终有十倍百倍的锡兰人做内应。
  大明登陆的每一个人都是明军,葡萄牙人力的窘境似乎永远都不会出现在大明身上。
  狮子国因为乖巧,至今没领略过如今这支模样与传统军队不同的大明西洋旗军战斗能力,但在很久以前他们的国王因为贪欲曾想抢劫大明宝船上的金银财宝,被抢劫的郑和为避免战争少造杀戮,只好率军打进王宫再释放所有俘虏,唯独把整个王室都扣押在船上带走。
  这人得多不开眼才招惹大明舰队?
  海盗王陈祖义如何?在那个年代有战船上百艘,雄踞于日本、澎湖、巨港、马六甲、印度洋海面,一生劫掠上万条船、攻陷沿海超过五十座城镇,太祖皇帝朱元璋悬赏五十万两白银,成祖皇帝朱棣更是将悬赏增加至七百五十万两,为啥呢?
  成祖皇帝那会兴朝贡,陈祖义在三佛齐当大将,国王死了他自立为王,别人朝贡他也朝贡,可他空船出发,一路抢到什么就给永乐皇帝送什么……想想这场景,宦官往跟前一立:“爷爷,三佛齐国王朝贡大明封琉球王印玺一份、金冠一对儿。”
  不得气死?
  这么牛一人还不是让郑和逮了。
  这会狮子国王就算再骁勇善战,也不会跟大明做对。
  万历皇帝啊,愿意在这干点啥就干点啥吧,想说点啥就说点啥,没事,咱都听着就是。
  小命儿要紧。
  殷正茂之所以等在狮子国的王港,就因为这两艘船是皇帝下诏指派的任务,南洋上的近海航行已圆满完成,通过马六甲后,将会以狮子国王港为起点,向西洋军府掌控下的五座港口航行。
  它们的航线是从狮子国出发,以日行三百里的速度四日后经西海岸抵印度南部的科钦港,抵科钦港后休整四个时辰继续北山,用八天半的时间穿行两千四百里,并在那启程向西横跨印度洋,经马林迪、蒙巴萨,并尽量在九十天内回到狮子国王港,带回远海航行的报告。
  这份横跨印度洋的实验完全由万历一人制定规则,所选取战船也是他一手指导打造,两艘蒸汽帆船各由四个甲型火德星君提供动力,主要实验目标不在速度而在提前发现航行过程中会遇到的意外与船舰形制不足,并在今后加以改正。
  如今从日本到狮子国沿岸的船煤所皆已修造完成,煤炭供应商路也已形成,距离皇帝向天下商贾推销‘他的蒸汽船’的实现,只差临门一脚。
  差的,是证明蒸汽帆船的优越。
  而这个时间,印度洋上的风浪并不小,印度卡利卡特就曾在夏季季风时把达伽马的船队赶走,现在同样的考验将落到这两艘大明蒸汽帆船身上。
  “大帅,吉时已到。”
  港口栈桥头,身着绯袍的殷正茂闭目片刻,再睁开眼时举起的手掌已经落下:“起航!”
第三十九章
利马
  大海的另一端。
  同厄瓜多尔或哥伦比亚的小城镇不同,利马是一座受西班牙影响极深的城镇,它是西班牙在新大陆的统治中心,半个秘鲁的人都聚集在这座巨大的城镇中,这里有西班牙人能在新大陆得到的一切。
  如果以靠近海岸的新城区作为利马城的范围,这座城并不大,以总督府、宗教裁判所、大教堂与焚尸炉所在的武装广场为中心,大条石堆砌的街道呈辐射状向四周延伸,直至触及二十里外的海岸线。
  在这个范围里,居住着三千多名法律意义上的半岛贵族,他们每个人也像武装广场延伸出的那些街道一样,是这座城市的中心。
  他们是贵族军官、是庄园主、是大商人、是修道院长、也是船长,是这片土地上一切有权势地位的人。
  城内形形色色的人因他们而存在,也因服务于他们为生。
  在这三千人之外,还有六万名混血儿,他们充斥各行各业,很难继承西班牙人的一切,也不至于落魄到缺衣少食,利马城到处是适合他们的职业,车夫、搬运工、军团士兵、水手、织布工、妓女和雇用护卫,总有能让他们吃得上饭的工作。
  而在这六万三千名法律意义上享有权利的西班牙人之外,还有数以十倍计算的原住民,没人知道他们的确切数目,就连秘鲁总督托莱多也无法得知……尽管他们每时每刻都被这座巨大的城市吞噬生命,但死亡并非统计的难点,真正的难点是西班牙人懒得统计。
  他们宁可数一遍数十年来下达超过三十万条命令,也不愿去统计可能与这个数目相似的原住民,没有人知道究竟有多少原住民活着,西班牙人只知道今年又死了多少原住民。
  如此庞大的城市,西班牙人并无恰当的治理手段,他们整个国家才八百万人,拿什么来管理这个超过三十万人口的巨型城市?
  谁又有这样的经验呢?
  换句话说就算没有动荡时局,一个火星子落下去这座城就会自己乱起来。
  更何况此时此刻,明军大举而来,西军登船撤退,在驻马坡事件发生后,整座城市人心惶惶,每个人都明白这座城市即将迎接一场声势浩大的倾覆,它的上下即将颠倒。
  因为福船来了,数十条福船停泊在利马城西北卡亚俄湾的里马克河口,即使是去过那里的居民也无法判断清楚大明究竟派来多少条福船,只知道明军指挥官杜桐交给总督府的公文说,利马城所有西班牙船只必须全部留下,离港的人将乘坐大明运输船返航西班牙,所有货物在登船时将被清点。
  而居住在城西漫长海岸线上的居民,每天清晨都会被远方海上传来的号炮声叫醒,那是明军在海上例行操练,他们把西班牙停在利马城港口的战船开出去,升满帆、固定舵,自行漂流,大明帝国的兵船炮舰在游曳左右,以船炮轮轰。
  今天开出去一条卡拉维尔船、明天开出去条克拉克船、后天开出去艘盖伦船,没击沉就晚上弄回来明天接着轰。
  三支明军舰队每天欢快地在海上进行娱乐活动——事实上这是杜桐的震慑战术。
  他手上有从常胜、界县开来的三支赤海级千料舰编队,每天一支巡逻、一支驻守,最后那支舰队就带一条西班牙船开到海上,从北往南,经过利马城沿海,确保炮声能让城中居民听见,又不会让固定船舵的无人西班牙船撞到岸上。
  杜桐在用这种败家子的显摆手段告诉利马城的西班牙人,你们永远也打不过大明。
  为什么?
  就因为他一个千户部的编队一天能让海上玩两千斤火药,连着玩一个月心里不虚。
  权当让炮兵训练了,你西班牙有这本事么?没有,我船上炮兵一个月轰出去的炮比你的炮兵一辈子发的炮还多。
  这怎么比?别说炮了,人西班牙的火枪手都少有能得到充分训练,身上备弹药十二发就觉得能打一仗了……你们这舰队整天在近海拿能在战争中轰开一座城的火药训练?
  说实话,这事极大地打击了利马城里西班牙军团士兵的士气,甚至远远超过总督托莱多向驻秘鲁军团长们下令撤离的消息。
  所有人都知道此时此刻这种选择就是逃跑。
  但杜桐在海岸上的炮声让人们接受逃跑的事实。
  在他们接受这一现实的过程中,明军的动作比他们快得多、也果决得多。
  由于总督的命令,他们海军最大的两条盖伦船已被明军开走,其他大小船舰也被明军拉到海上击沉,岸防炮台没有得到射击命令,驻守炮台的军团士兵像提线木偶般看着近在咫尺的明军登陆他们驻防港口,将船上的西班牙士兵一一驱赶,却不敢做丝毫阻拦。
  驻马坡之变的殷鉴不远,五十六个明军士兵在冲突中让他们两个连队撤编,如果这样的事注定再来一次,谁会希望它发生在自己头上呢?
  一切在人们不情不愿中,按部就班地进行着。
  撤离的第一批人是半岛贵族,他们大多有自己的小船,也对明军将所有船只夺去的事抱怨极多,尤其在清查他们的行李这件事上,更是有着极大的抗拒心理。
  盘查行李,自然会让一些财物无故消失,这是很正常的事,但出乎他们的预料——没有,没有任何人因为盘查而丢失财物,哪怕有西班牙贵族赤裸裸在箱子里装着几块黄金,也不会被盘查的旗军偷走。
  反倒是他们常常会因为行李物品中夹带想要带走的原住民奴隶而被责罚,还有过去被秘鲁总督区开具的房产、地产证明统统都报废了,有关秘鲁的一切文件都不能带走,甚至不允许他们进行土地买卖。
  此时此刻的利马城,已经乱了。
  明军仅接管港口与海面,贵族收拾自己的一切聚在城里、军团士兵士气涣散,不能被贵族带走或根本没打算走的商人、雇佣兵、恶棍们仰仗自己所拥有的武力优势,向这座巨型城市露出自己的獠牙。
第四十章
大乱
  没人记得利马城上空第一冲黑烟是万历十一年元月几日冒起来的。
  也没人知道夜晚的利马城究竟有多恐怖,蒙面的披甲武士在街上肆意横行,翻墙越院冲进贵族或大商人的宅邸,杀人越货后消失一空,只留下遍地狼藉。
  利马城居民泾渭分明,恩怨积压已久,此时爆发出来如洪水猛兽,每天都有数不清的冲突发生,除非大批明军进驻,否则谁都不能在西军完全撤离前改变这种迹象。
  而在此时此刻,大规模明军进驻显然是一件不可能发生的事,陈沐与邓子龙的部队还在陆上继续开进,沿途小城镇与部落需要安抚,等他们进驻利马城至少要到三月。
  但这座城等不了那么久。
  城里的人也等不了那么久。
  西班牙军团无意在镇暴中花费自己的力气,他们本身就是这次狂欢的参与者,尽管他们的编制被打乱了、士气也极为低下,但他们才是整个利马城抢劫经验最丰富的人群。
  而明军则是无法约束城镇,利马城太大而他们的兵力太少,港口才仅仅驻扎了四百多人,竭尽全力也无力管控混乱局势。
  明军在利马城的驻地正忙着统计房产,在督军杜桐亲自观察后,将城区西北方临近港口的空地划为几片,两片为军营,并取利马城西北部两纵两横四条街道分配给四个百户领兵进驻,就地设防,划出一片巨大的安全区。
  即使身处其间,大多数人也无能发现世事进一步发展的驱使,而更糟糕的是有时即使发现了事物发展趋势,也无能为力做出任何改变。
  利马城的西班牙人,此时此刻的困境便是如此。
  绝大多数贵族不愿乘坐明船出海,这与明军无关,而在于很多人都看出利马城如今的乱象正来源于将会和他们一起登船的西班牙军团。
  自从城内第一团火熊熊燃烧,军团士兵释放了心中的魔鬼,数日以来有数十名贵族的宅邸被人袭击、甚至就连城外的庄园也没能幸免,很多人已经开始思考,这趟回到西班牙的长途航行是否安全——在更坏的现实面前,他们甚至不觉得利马城易手是件坏事了。
  至少明军的到来让他们还有个能请求帮助的地方。
  在西班牙贵族眼中,不论城内满腔怒火的土著暴民,还是白天是兵夜里是贼的军团士兵,都不敢进入大明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62/8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