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海(校对)第7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21/847

  外部环境与内心世界的美好盼望格格不入,便导致如今所谓的三洲宫进展极小,他连工匠都不敢大肆征召,指望什么进展呢?
  就连朝臣提议该给他修陵寝都被他回绝了,投其所好的说完全依照嘉靖爷的陵寝修建。
  万历一看,妈呀,还预算八百万两,可拉倒吧,朕活着的时候都花不了那么多钱,驾崩睡觉的地儿,费那劲儿呢!
  他说朕还年轻,身体倍儿棒,六部尚书绑一块岁数顶朕十八个都打不过朕一个人,天下正值千年未有之变局,陵寝晚几年再修也不着急,朕实在崩了跟先帝放一块睡就得了。
  把万历跟隆庆合葬的事儿对大臣们来说是开玩笑,有明一代到如今正是文治武功极盛之时,哪有皇帝不修陵寝的。
  真正说服大臣们,让他们不情不愿作罢的正是万历所说千年未有之变局,想想也是,过几年天下舆图是什么样谁又能说得准呢?
  当然了,在经济账上,大臣们还是比较希望万历现在修陵寝的。
  现在还能照着八百万的规格去修,没准再过几年皇帝心野了,要把预算调高到一千八百万呢?
  其实吧,大伙儿后来想了想……依照帝国如今的财政收入,一千八百万。
  也不是不可以。
  但这在万历眼中是绝对不可以,他觉得自个现在很穷,谁跟他提钱他就瞪眼,还一千八百万,一百八十万修个陵他都不乐意。
  倒是御林军与锦衣卫在香山上的离宫别院用沙盘胶合,用三十二两的成本给他做了个大型的设计图,是深得圣心。
  短时间里,万历小老爷只能对着沙盘穷开心了。
  如今三洲宫开始动工,万历一时间没地方去,平日里只能憋在紫禁城里,每隔一段到香山离宫别院散散心,看着沙盘设计图就算心满意足了。
  哪怕这个沙盘设计图是个次残品。
  这是依照大明已知世界制作的天下沙盘,已知就说明还有未知,因此西域往西除了沿海地区,大片区域还是空白,只是用水勾勒出海岸形状,简单的用染料在沙上涂色罢了。
  就连东洋亚洲的南部丛林,都是一片高低一致的绿,仅有西边一条小豁口,是里约卫指挥使卢枫率军应当地土民求助,入丛林追击葡萄牙奴贩探出的路。
  沙盘设计图上贴着一个个铜牌标签,标注着各地的风土人情、气温环境、国王兵力这些已知情报,万历是想到什么加什么。
  因为自带‘精打细算’、‘小财迷’这两种被动技能,一生又饱受‘大财迷’陈沐的熏陶,修建陵寝这种帝王有生之年头等大事已经不能让他动心了。
  他眼里能赚钱、能取利的项目才是好项目,不能赚钱就是亏,哪怕只是为了个人爱好,它至少也得回本儿。
  因而在他的设计概念里,这座三洲宫不光是一个砸钱的大皇家园林、皇室博物馆,还有的其他作用,要么赚钱、要么有利。
  那这玩意赚钱对万历来说有点难,但取利,最容易的方法是培养下一代——这是一件大型教具。
  身为将来天下小学生、武将、文官的老师,为人师表的万历小老爷很轻易地就想到了这一作用,三洲宫建成之日,将能为皇室子孙、有才学之士提供对天下的认识。
  如此一来,作为个人爱好花费巨大的模拟地图就有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味道。
  至于赚钱嘛,可以每年挑一个月开宫,让百姓买票进入,坐着驶入永定河的大明兵船,登三大洲观四海情,岂不是一种让人很容易掏钱的体验?
  不过眼下万历还是有点急,他在沙盘上放的铜制兵人都不动弹了。
  象征着董一元所统帅万岁军的仰首托天状小万历铜人儿停在吐蕃不动了,铜人肩膀头还趴了只铜猫。
  万岁军旁边是象征西路军的凉州大马铜人与轮台的五联铜人鸳鸯阵。
  鸳鸯阵一左一右则分别是拿着小弓箭留不狼儿穿袄子的蒙古轻军铜人、浑身塞在铜片甲内的蒙古重军。
  东州上穿着袒肩战袍左手牵黄犬右手抚大炮的陈沐铜人更是在墨西哥趴窝好久了,在他旁边还有个铜制小四合院,插着小旗儿写着大明宗室大学,被万历用小字批注‘宗室劳动改造营地’。
  还有游曳在沙盘西夷海的万历舰,全都不动了。
  本来后边这些因为瘟疫就没动,但小万历和鸳鸯阵是一直在动的,现在隔了半个月好不容易溜出宫来看看进度,结果他们也不动了。
  让万历小老爷很不开心。
第一百五十三章
突破
  香山的离宫别院着实是万历的好地方,这个世界对皇帝是有限制的。
  在他十五岁以前,从未因私事出过宫,去过最远的地方是城外天地坛祭天。
  但在那之后,他去过天津一次,看到属于帝国的霸道战舰游曳在渤海湾,在那之后,他就下定决心要突破这一限制。
  后来,他有了清华园,每月都会挑出些日子策马二十里,躲在清华园内理事。
  他总是盛装出行,身披金甲策动骏马,马臀左挂他一百二十斤战弓、右挂一长两短三杆天下太平,御林新军、大汉将军、锦衣新军沿途护送。
  那时候他有两个天下。
  一个天下是大明的天下,东起墨西哥、西抵果阿,夹南洋新明、欧罗巴白山诸多飞地,纵横万里横扫如卷席。
  另一个天下是他的天下,是紫禁城到清华园的距离,哪怕只有这往返四十里的距离,在群臣眼中还是太远了。
  皇帝是不能出宫太远的,这对好人坏人来说都是如此,皇帝出宫要讲究排场、要讲究保护、沿途严防死守、所经之地铺张浪费。
  还容易出现意外。
  而从另一个方面,官员们其实也不愿意跟皇帝关系太近,皇帝和大臣的关系应该像老板和雇员,而不是朋友,我拿老板当朋友,万一哪天这个朋友拿出老板的架势,我多难受?
  没人希望万历出宫,而且经常、频繁地出宫。
  但他做到了,从紫禁城到清华园,他有这四十里天下,哪怕谨小慎微、绝不扰民,就算再好奇百姓那二层小楼里放着什么也绝不进去看,并逐渐让朝臣习惯他们有个经常出宫的皇帝。
  等他们习惯,万历继续突破。
  这一次,是往返八十里的香山别宫。
  相对而言万历是真羡慕他爷爷嘉靖皇帝,嘉靖爷爷在北京周围是完全可以自由出入的,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毕竟人家在寝宫里差点叫宫女勒死,打那以后他爱去哪儿去哪儿,没人敢多嘴。
  万历就不行了,他鸟铳八十步百发百中、光膀子狂奔四十里只要一个时辰、拉得开一百二十斤战弓、一个得合勒把潞王摔出去八尺远。
  从小摔跤的布塔施礼看着清华练兵场上潞王哥哥的惨状都牙根打颤,觉得自个儿这辈子估计是回不到草原了。
  因为每次潞王被摔出去,布塔施礼就会听见皇帝对潞王训斥:连朕都摔不过,如何去亚州边鄙就藩!
  连带着让布塔施礼清明跟着皇帝去太庙祭祖,都全程充满敬意。
  他看看翊钧哥哥,再看看牌位,藏在一方牌位后面的一个个皇帝应该都长庙里护法金刚雕像那个模样。
  这样的武艺傍身,别说宫女儿了,就是一圈武宦官,但凡万历有根烧火棍在手,也近不得身……乾清宫没有烧火棍,但有雁翎刀、丈八步阵大枪、天下太平铳、虎蹲炮、佛朗机和镇朔将军。
  真要出现壬寅宫变那样的情况,群臣恐怕责怪他谋杀宫人、轰塌宫墙的比较多。
  在顺义王世子布塔施礼眼中,翊钧哥哥就像个神明一样。
  每天几乎千篇一律,除非头天夜里喝了大酒,不然第二天早上一定天还没亮就把他和潞王从被窝扯出来,带一队武宦官、一队锦衣卫在宫里跑步、练力气、手格摔跤、骑马射击。
  干完这些,俩小家伙迷瞪着眼儿打着哈欠想回去睡觉,又被拽着用膳、听经学习,好不容易有点休息时间,他俩才能在乾清宫能睡一会儿。
  就这点睡觉时间,还要听着万历在寝宫里不是拿着各种工具捣鼓他的火德星君、就是用笔纸画着各种奇怪的设计图。
  就连午饭都是让人直接送到乾清宫,皇帝边吃饭边干活,完全不理会老师说过的天子吃饭也要讲究仪态,但偏偏必须让他俩讲究仪态。
  午饭时间是最难熬了,布塔施礼和潞王正襟危坐地一口一口细嚼慢咽,皇帝盘着腿在地上坐着一边吃一边拿着锤子扳手这敲敲那拧拧。
  下午他俩才能去补个觉,因为皇帝要处理朝政,内阁的人过来把诸般事宜一一问询,有时候也会是皇帝自己溜达到内阁去办事,皇帝管的事并不多,如果帝国官僚是一台火德星君,皇帝只负责拽着缰绳。
  当然现在最新的火德星君已经没缰绳了,是个工字铁杆,布塔施礼见过,名叫四方,只要把着四方让它去哪儿就去哪儿。
  等他们睡醒,又得听经学习,不过去文华殿的路上对布塔施礼来说一直是很新奇的体验,因为不到这个时间他永远不知道今天会怎么去上学。
  有时候他们哥仨会骑铁马,两轮或三轮的一人一辆,有时也会骑马,他们会在路上比赛,通常都是皇帝最快;还有时候会骑五轮的铁马,那个东西不好骑,要仨人配合。
  还有些时候他们会坐火德星君,那是有征兆的,通常皇帝会在有了新点子之后开始对他那二十几辆火德星君加以改造,往往提前半个月甚至一个月就开始改造。
  有时他自己就能完成改造,有时需要送到御用监,一旦改造好了,他们就会坐着崭新的火德星君去上学。
  有时候快、有时候慢、有时候稳、有时候颠。
  各个火德星君的长相差异极大,应该是有不同型号,但好像型号只在皇帝心里有,别人都不知道。
  有的火德星君改造的方向是为战争做准备;有的则就是像铁马一样的代步工具,还有的造的模样简陋。
  翊钧哥哥曾骑着马把他和潞王还有六个武宦官放在一台小型的火德星君后面,说他们现在应该和镇朔将军一样沉了,那辆车连个座儿都没有,一路走的极慢,就比他走路快一点,上学路上极为着急。
  下午听完经的时间无疑是快乐的,皇帝大多数时间会去和武宦官、锦衣卫混在一起训练,并不强制布塔施礼和潞王参加,还有些时候会带着他俩玩。
  结伴去爬万岁山、去太液池游泳,有时候还会坐着最快最稳的火德星君出城,一路去香山。
  那真是快乐似神仙的生活。
  不过突然有一天,在他们去香山的路上,万历向布塔施礼问了一个问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21/8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