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海(校对)第7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22/847

  “施礼呀,这宫里有没有人,是你想娶回家当王妃的?”
第一百五十四章
轻车
  布塔施礼岁数还小,但他的婚事,一直以来并非无人考虑,尤其是在归化城的三娘子眼中无疑非常重要。
  但别管布塔施礼还是三娘子,甚至布塔施礼的哥哥乞庆哈,都没想过让布塔施礼在大明帝国的皇宫里找媳妇的事。
  偏偏万历这么想了。
  在一个傍晚,御林军出动百骑卫队,护送轻车五辆驰往香山。
  所谓轻车,是万历的新玩意,也是宫廷卫队火德星君的标准车辆之一。
  如今乘坐火德星君早非皇帝专享,尽管蒸汽局的周思敬将主要精力都放在青龙军列上,但火德星君从一开始就是万历的小型座驾,一直在发展革新,互相促进。
  如今宫内定型的火德星君有四种,分轻车、重车,两种型号内又有两种,分别是万历与宫卫使用。
  万历的轻车结构简单,前装桶形锅炉、四轮后驱,有双排或三排座位,由万历设计改造,所以为符合他的驾驶习惯,左右对称,前排龙椅仅容一人驾驶,后面单排座位可座两人,前有玻璃后有折叠弧形软顶,两侧亦有木框厚帆布门与玻璃窗,供雨雪天气上学路上遮挡保温。
  锅炉与车驾具有木质龙头外壳,造型浮夸、内饰豪华,冬夏两种,主要是排气管位置不同,冬季用排气管从车底穿至车尾给车内增温。
  全车一千四百四十斤,有二十四人之力,只要一小桶煤炭,就能载着仨人快速前进,以时辰分速三挡,二十里、四十里、五十五里。
  车身减震由车架上两块相连的弧形钢板的弹性完成,不同天气使用不同的轮子,雨雪天气有镶钉铁轮、平时则用橡胶铁轮,特殊状况可挂上驮具由驴马牛拉动。
  宫卫的轻车更为简单,有的有彩绘虎形木壳,有的则干脆没彩绘、没壳子、仅后排座位设有射击孔的薄铁门,以增加载人能力,每车载五人,同样功率比皇帝座驾慢一档。
  后排两个使用手铳的射手,前排御者身旁两名持弓刀的战士或立或坐,承担部分巡逻、护卫的功能。
  至于重车,则是万历在阅兵时坐的那种,更重、更慢、上头能架佛朗机炮,如今还只是一种发展趋势,仅存在于乾清宫与北洋研究院。
  如今紫禁城里有六十四辆宫卫轻车,他们使用的都是铜芯铁壳的复合锅炉,铜锅炉烧得快但耐压不好,基于万历的设计,在锅炉内部使用小铜棍与铜板来导热,使车辆启动预热快了七成,这才正式投入大规模使用。
  万历的下一步计划,是把轻车推入寻常百姓家,这一观点与北洋的叶梦熊不谋而合,如今他们正在制作一种更轻、更慢但更稳妥也更便宜的轻车,以使其投入民用、商用。
  为此万历给叶梦熊拨了白银十二万三千两,将来创收的收入皇帝内库要三成分润。
  轻车的速度并没有骑马快,但它比马车快,且速度恒定,只要道路条件允许能一直以一个速度跑下去,又没马匹的颠簸,很受万历喜欢。
  只不过这种驾驶方式未必受别人喜欢,难道达官贵人与商贾买了轻车还要自己开吗?别人肯定都是喜欢坐车的,也就万历自己喜欢开。
  他恨不得把宫卫都赶到一边自己开足了全汽前进。
  这个皇帝与世界格格不入。
  去年香山上有个破庙,当地百姓说庙里闹鬼,传的舆情挺大人心浮动,当地官员谁都不敢吭声,毕竟这一带是皇室陵寝,专门安葬早殇的皇子、公主以及部分皇帝妃嫔。
  就连顺天知府都被惊动,说要去破庙里住一宿靠一身正气压制邪祟。
  结果万历知道了,他说你别急,朕来压。
  别人都以为这会传为后世一桩美谈,结果万历爷第二天就把那庙扒了。
  调了御林军一千户炮队过去,先把周遭警戒净空,举着三眼号炮在阵前连放三声。
  二十四门镇朔将军定点轰击,随后五架二十四联装神威火箭饱和瞄准后朝最后一面摇摇欲坠的庙墙丢了两颗大装药的手雷。
  等尘埃落定,又拿捆扎式二十斤炸药包定点放了八个,轰隆一声全干净了,只留下摧折的大树与几个大坑。
  末了他还说自己是真武大帝、荡魔天尊、九天降魔祖师,专门做了个法事,跟百姓说:这儿再有邪祟闹事你找我。
  整个一封建迷信与现代科学的完美结合。
  就这么一皇帝,布塔施礼跟在他身边久了几乎失去自我,万历问他在宫里有没有想娶回去当王妃的人,这么简单的问题直接把顺义小王子问的怀疑人生。
  “我有,我没有,陛下,我到底有没有?”
  万历对布塔施礼的回答非常满意,抬手拍了拍小王子的肩膀,道:“你有,朕给你分析分析,你为何有,坐。”
  布塔施礼乖巧地坐在一旁,万历随即也坐在山间凉亭里,不过还没等他开口,就听潞王举手道:“皇兄,我也有,我也有!”
  “你有个屁,给朕修车换机油去。”
  潞王一揣手:“好嘞!”
  颠颠的就下山了。
  “乌斯藏有个喇嘛,跟老顺义王有约定,他的转世灵童会生在老顺义王的子孙里,所以你们都信了黄教,永谢布部进驻青海。”万历拍拍手,看着山下三洲宫地址正在动工的火把,道:“你看过地图,青海在哪你知道。”
  “有蒙古铁骑,大喇嘛就能掌握乌斯藏大权,那边人不能打,但强攻也很难进去,虽然他们挺乖,但朕还是想在那设县,一旦你家族的那个人生孩子成了转世灵童四世喇嘛,万一将来他要反叛呢?”
  “朕跟别人都不熟,就你是朕的兄弟,所以你得结婚,生个儿子,你的王妃最好是朕的宫里人,朕有两个姐妹,这样你的孩子会有成吉思汗和太祖爷爷的血。”
  “你要是喜欢宫女也行,然后把握好时间生个儿子,就养在宫里,等他长大,用归化城的甲骑和朕的御林军一起送进乌斯藏。”
  “现在你明白了?你有没有想娶回家当王妃的人?”
  布塔施礼点头道:“回陛下,有。”
  “是谁?”
  “我找找!”
第一百五十五章
旧伤
  北洋军府研究院,曾经勇健无敌的克虏伯马芳拄上了拐杖。
  年轻的冬季老将军又发了一场高烧,全赖陈实功的新药才能从阎王爷手中夺回性命,在那之后,每逢阴雨天陈实功便对马芳施以手术。
  这种症状对陈实功来说很常见,几乎每逢阴雨,居住在北京的老将军们的子孙就会到北洋来上门求助,说他们家老爷子哪里又隐隐作痛。
  这就像一种死亡预兆,过不了多久,兴许是吃食上开了大荤、兴许是一场饮酒,高烧不退撒手人寰。
  他的名声并不来源于治疗张居正,因为张居正的痔疮到现在也没好,同样也没人认为张居正得的是一场危及生命的大病。
  人们找上他,只因为皇帝对他的信赖、北洋军医院的名声。
  至于他在解剖学上的学术成就,实际上更多的只会让人对他感到恐惧。
  他回到北京城后还在一名辅国将军死后开棺剖尸,这是他与那位老将军的约定,在戎马一生的老将即将撒手人寰之时,陈实功赶到,最后没能救人性命,却与其做下死后开刀验尸的约定。
  即便如此,老爷子死后还是受到其亲属多般阻碍,最后第二天闹得让朝廷开了御前会议,得皇帝准许。
  陈实功在当时有个猜想,认为他们的症状是反复感染,与阴雨天或食用发物有关,最大的可能是早年受创的伤疤内伤口有异物在战场危急情况下没有处理干净。
  后来在那位辅国将军的胸口,陈实功找到了害死他的元凶,三截大小不一的木屑,最大的没有指甲盖大、最小的像头发一样粗细,是折断箭杆的纤维。
  那是一道二十年多年前的旧伤。
  猜想得到印证令陈实功大受鼓舞,回北洋就要跟马芳商量动手术,没有更多能让他知道旧伤异物的技术手段,就只能依靠马芳自己的痛感来行事。
  不过在三只眼的马王爷这儿,显然进行下去更难,因为马芳早就把生死看淡了。
  “算命的说我只能活到五十五,如今六十有六,已经赚了十一年,唉,不要在老夫身上费力费药。”
  马芳是笑呵呵:“我为将一生,为国尽忠,别无遗憾。身后置于新平堡,魂归于此,也不枉此生了。”
  任凭陈实功如何劝,都劝不动马芳,其实马芳自己也知道,若是别人,兴许依照陈实功的法子能苟全性命,于残生续上几年。
  可他?他一生与北虏接战大小百十次,全身受创八十余,别人是阴雨天知道身上哪儿疼,他是阴雨天疼得根本动不了,压根不知道哪儿不疼。
  本来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撒手的人,让陈实功给自己施加医术,万一赶巧了顶不住,岂不坏了陈实功的名声。
  所以他不愿意让陈实功给治。
  一直到去年冬天发高烧,原本人都快过去了,也不知道是陈实功用药的缘故还是北洋传来喜报铁马有了能投入使用的铁马,人是硬生生被救回来,这才有了想多活几年的奢望。
  他想看见铁马队驰骋天下,想听见戚继光回报北虏尽除,边民小孩再无被虏之祸,他想再多活几年,看看皇帝手中的盛世江山……他想啊。
  陈实功完全没有那份顾虑,你想咱就做呗。
  如今胸腹关窍是绝对不能做手术,但在手臂、腿部、背部已手术十三次,六处伤口都取出了大小不一种类不同的异物。
  箭头崩断的锋刃、小石块、箭杆碎屑、长在肉里的碎布,最奇特的是大腿上还取出一只崩断的铁环,马芳也不知道是哪次打仗留下的伤。
  但是看陈年久伤取出的异物,就让陈实功感叹人的生命力之顽强,马芳光膀子出去都比别人沉四两。
  最近老将军身体明显虚了下去,这是气血不足的症状,因此陈实功要缓一缓,待马芳身体恢复,再继续行事。
  气血不足,陈实功自然就想到了输血,不过在东洋行医的经验让他知道任何猜想,在不能确认其安全之前,不能应用于临床,北洋又不像东洋总打仗有将死之人,故而到现在也只是个猜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22/8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