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校对)第3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0/1597

  尤其是当地的土司力量一直都被明王朝以各种借口和理由削弱的情况下,已经是越来越虚弱了。
  以很多人都知道的瓦氏夫人所在的田州岑家为例!
  如今田州知州,乃是岑芝,而此人就是当年叛乱的岑猛之孙,换句话说,他的爷爷和老爸,都是因为叛乱而死在了朝廷手里,明王朝对田州岑家有好感才是怪事了,当地官员以及朝廷大佬们,有事没事就喜欢搞点事削弱一番田州岑家。
  比如说外地遇到什么战事了,第一时间就会想到把田州的岑家派上战场,什么?不去,这是叛乱,必须围剿啊!
  按照原来的历史时空,岑芝不用多久就会被朝廷调往海南那疙瘩平定黎乱,最后战死!
  但是没几年后,朝廷又是征召田州岑家派遣军队前往江南抗倭,而这个时候,岑家基本上已经找不出一个可以领兵出阵的成年男子了。
  但是朝廷的命令不能不听啊,最后只能是瓦市夫人带着儿孙出战,结果好了,她的儿子和孙子又是死了好几个!
  抗倭战争之后,瓦氏夫人被称之为抗倭英雄,但是田州岑家基本上也差不多完蛋了!
  从这个角度就可以看得出来,这几十年里明王朝一直不遗余力的打击当年参与叛乱的田州岑家以及广西当地的其他土司,这么打击下去的结果是什么呢?
  当地土司的力量自然是越来越弱,甚至只剩下一个名义土司而已,军事力量其实堪忧!
  很明显的例子,瓦氏夫人出征时,除去田州本部兵马外,还召集了临近诸多土司,乃至大半个广西土司里的兵力。
  然而征集了大半个广西土司兵力的白狼兵,最后总兵力有多少?
  七千五百余人!
  这个数字和目前大唐陆军后续所面临动辄过十万的明王朝是数省大军比起来,其实不值一提!
  进军广西,真正让李轩担心的并不是当地土司力量的阻拦,反而是湖广和两广地区的明军主力。
  这些明军主力起码得有个三五万人,如果当地的明军将领不要脸一些,再征召更多青壮的话,搞出个七八万人来都是有可能的。
  一个贫瘠的贵州,祝志海都能够拉出五六万人来,湖广和两广地区搞出十万大军来,那是一点都不稀奇,甚至再翻一倍来个二十万,那都是有可能的。
  此外,他更担心的还有沿海地区里那些常年和倭寇作战的募兵!
  明王朝中期之后,内陆以及沿海地区里的明军,募兵已经是承担了明军主力的地步了!
  未来需要面对这么多明军主力的围剿,李轩也就不得不采取更加激进乃至冒险的策略了,而主动出击就是这样的一个冒险策略!
  如果南下广西顺利的话,至少他就能够在明王朝反应过来之前,先一步击溃广西那边的明军主力!
  这样的话,不单单可以消灭广西方向的威胁,而且还可以建立一个稳固的后方,不用担心好几万明军从广西方向杀过来,捅破自己的菊花了。
  打仗嘛,首先要护住的肯定是菊花啊,不然的话你在前面打的很欢畅,人家在后头偷偷摸摸的拿个粗又长捅你菊花,不惨败才是怪事呢!
  此外拿下广西后,不单单可以建立稳固的后方,保住菊花,而且进而可以谋图广东,湖广,退而可以死守广西、贵州。
  到时候哪怕是无法席卷天下,但是割据地方的难度也要小得多!
  是的,直到现在,李轩依旧不认为自己的大唐王朝能够在短短几年里真的推翻明王朝,目前他最大的野望就是割据数省之地。
  然后依托这数省之地发展,并建立真正的近代军队,到时候,才是横扫九州,统一华夏大地的时候。
  现在嘛,还是以自保为主!
  出击广西,就是这样的自保战略,或者也可以这么说:以攻代守!
  第一步兵旅出征了,而且还带走了第三守备旅以及炮兵营里大部分火炮,包括五门五百斤火炮,三门八百斤火炮,甚至就连骑兵营也是被带走了半数,另外还带走了足足半个辎重团。
  而这些被带走的辅助部队,也是相继采用了新番号,炮兵部队成立新的第二炮兵营,骑兵部队也是成立了新的第二骑兵营,就连辎重部队,也是成立了第二辎重团。
  两个满员旅加上若干独立部队,这一支大军的总兵超过了一万三千人,以郝柏年为全军统帅!
  同时为了尽可能的就地募兵补充新部队,征集粮草供应大军,李轩还派遣了内阁的众多官员随时待命,前线大军打下一个县,就在一个县建立政权,然后开始募集粮草,收集资源,招募兵员。
  大军还没有进入广西柳州府呢,李轩就已经提前任命了大唐王朝柳州府知府了,此人不是别人,正式前兵部左侍郎马维!
  此人是极力请求自己返回柳州任职的,为什么,自然是回去报仇的。
  当初李轩可是答应过他,等大唐兵锋踏平柳州府的时候,就是他马维报仇雪恨的时候!
  李轩都可以想象,马维跟在大军后头回到了柳州府后,估计会在柳州那边掀起一番腥风血雨,也不知道多少人会被马维报复性抄家灭族!
  第一步兵旅和第三守备旅南下广西了,而第二步兵旅也是和第一守备旅、第二守备旅西进和北上,目前正在抢占贵州省内的其他地方,甚至是想要把贵阳也给打下来。
  而黎平府这边也是重新回归了平静,李轩率领着第五步兵团以及第七守备团以及其他部队回防兴泉府,毕竟兴泉府的东边还有一个湖广呢,虽然还没有消息说湖广那边开始抽调兵力西进了,但是总归是要先回去提前准备好!
  如今大军大多外出,兴泉府那边过于空虚了,而兴泉府那边的诸多工部的作坊还在为大军生产着诸多枪炮弹药等军械呢,所以兴泉府这个根据地还是需要保护好,免的被湖广明军给端掉了!
  但是他刚回到兴泉府呢,柳八苟就是找上了他,这一开口就是说要迁都!
  迁都?这才搬到兴泉府没多久呢,又要搬迁了?搬迁的话,他李轩走的容易,皇室一家走的也容易,但是工部的作坊可不是那么好搬迁的。
  而且这还不是最关键的问题,最关键的问题是往哪搬啊?
第0440章
大唐王朝的目标是星辰大海!
  大唐王朝的首都在那里,这是一个让人相当费解的问题,因为在太祖武皇帝时期,那是在李家村。
  但是这个李家村对于如今拥兵数万,控地数百里的大唐王朝来说实在是太小气了,随着大唐王朝规模扩大,乃至走向正规化。
  大唐王朝的诸多御用文人,尤其是柳八苟、王文华他们已经是绝口不提当年在李家村的荒唐事!
  谁要是敢拿出来当年李尔必只是因为做了个梦就在李家村里称帝的荒唐事来说,那定然是大不敬之罪。
  如今柳八苟他们已经是重新美化出来了一个版本,称李家乃至李唐后人,李尔必乃是李唐末帝多少嫡系士孙之类的,甚至还无中生有搞出来了一个李家族谱,直接谎称李家村的李氏族人乃是唐昭宗李晔长子李裕的嫡系后人。
  称帝建国也绝对不是因为李尔必做了梦,请个道士算了个命,而是因为有感伪明残暴,民不聊生,所以才是愤而起兵,为天下苍生而战!
  当然了,这个梦还是被加了进去,但是已经是美化为,李尔必受到了先祖李世民的托梦,称伪明气数已尽,尔身为李唐嫡系后人,李唐王朝的继承人,不能再继续安居田园,应当为天下苍生而战!
  总之在这个初步美化的官方版本里,李尔必已经是摇身一变,变成了心系天下苍生,民众困苦的伟大君主!
  后续伟大无比的先帝李尔必为天下苍生呕心沥血,为推翻伪民力战殉国,接下来就是千古圣君,自古以来最牛逼,最伟大,全宇宙再也找不出比他更牛逼的皇帝李轩隆重登场了。
  说今上李轩出生之际,既有龙凤来朝,百花齐开,李轩出生后的第一声啼哭,就是引起了方圆百里的细雨滋润,让方圆百里不在干旱,从而大获丰收!
  李轩年不过五岁,已经可以读遍天下之书,出口成章,成为天下之地最耀眼的天才!
  李轩年八岁之际,某日饮酒千碗后生撕猛虎一头!
  十岁时,已经率庄户击退上千流贼对李家庄的进攻!
  十二岁已经可夜御万女!
  十三岁以一首人生若如初见惊艳天下文坛,兴泉纸贵!
  十四岁,好吧,这一年李轩没干什么大事,不过是潜心研究天下局势,游历天下,游历返家后恰逢正泰遭遇水灾,李轩哀叹天下苍生之苦,散尽家财救济饥饿民众。
  这个时候,白太后觉得自己有必要站出来说一句:当年那个臭小子也不知道发了什么疯,竟然从厨房里拿了百来斤米去救济民众,如果不是老娘眼尖行动快把米给抢了回来,这些米就得白白便宜给那些贱民了。
  十五岁,李轩有感天下苍生之苦,不破之而无法立之,当即辅助先帝李尔必复建大唐,被封为太子,率军和伪明大军连番苦战,多次重创伪明贼军,战功显赫到让关羽张飞之流都得甘拜下风!
  当然了知情人是绝对不会说李轩当年曾率家丁十余人抓捕流浪狗一条,煮食之!
  后续两年的事迹大家都知道了,不太好乱编,只能是夸大一番,总之能吹就吹,不能吹也吹。
  十六岁,伪明大军卑鄙无耻的偷袭李家庄,先帝力战殉国,太子李轩于乱军之中即位,改元宣平,随即率军和伪明贼军多次决战,皆胜之!
  十七岁,千古圣君李轩率师伐明,连战连捷,伪明巡抚祝志海听闻李轩率兵而来,当夜胆破而亡!
  简而言之就是,李轩是文武双全,而且都是最牛逼的那种!
  反正在官方描述里,你是绝对找不到当初当初在李家村称帝时以及后续的诸多荒唐事的记载,有的只是李尔必和李轩父子如何伟大的记载!
  李轩自己看到过一番柳八苟亲笔书写的这一些关于大唐王朝的起源以及自己的事迹,看了后他自己都会觉得脸红!
  靠,老子这么牛逼我怎么不知道?
  莫非是有人冒名顶替?
  不提柳八苟和王文华他们是怎么吹捧大唐王朝以及李尔必、李轩父子的,但是事实就是,如今的大唐王朝已经不是当初玩过家家的山沟皇朝了。
  如今的大唐王朝好歹也是拥兵数万,治下人口数十万甚至在未来一两个月内就会破百万,国土已经拥有数百里,乃至千里。
  各方面的政治和军事机构也是逐步完善!
  这种情况下,大唐王朝的确是需要一个政治中心的。
  而李家村,别开玩笑了,那只是一个小山村而已,而且早已经在战争中被破坏的干干净净。
  如今的临时行宫所在地兴泉府,也是不太适合的,兴泉府要啥没啥,而且把边上就是湖广,未来极有可能成为大唐陆军和明军交战的主要战场,继续待在这里的话,皇上的安全怎么保证?
  黎平府城?也不适合,黎平府城和兴泉府一样,也是个穷乡僻壤,要啥没啥,而且经过数次战争后,黎平府城已经残破不堪,用来当首都,哪怕是临时首都也是不适合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0/15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