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国色(校对)第2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1/603

  卢子迁见卢承庆万般艰难的接过瓶子,当下又取出一一模一样的小瓶,放在手中失笑言道:“人生就如白驹过隙,当你还觉得有大把光阴可以挥霍,眨眼间就到了呼吸最后几口气的时刻。”
  “还有,”卢子迁举起桌上的玉如意,言道,“此物我甚爱之,陪我一并葬了吧,还有我房内姬妾,歌姬,我平日甚宠爱之,舍不得他们,就一并下去陪我吧。”
  卢承庆淌着泪一一答允。
  最后卢子迁打开瓷瓶的封口,摆了摆手,言道:“好了,你要看我毒发身亡窝囊样吗?一刻钟后再进来,收拾体面再送到刺史府。”
第四百一十七章
平息风波
  漫漫长夜过去,东方出现了一丝曙光。
  幽州刺史府之中,李重九坐在府内一夜没有合眼,徐武,王马汉二人顶盔贯甲正坐椅上。
  王马汉早是将茶盅喝得底朝天,颇有几分不耐烦之色。
  徐武看向李重九,起身拱手言道:“启禀使君,天已是亮了,只要你一声令下,某立即率军包围卢府,包准一个也走不掉。”
  李重九看了徐武一眼,他心知只要自己点一下头,在半个时辰后,就会有上千人头落地。大权在握,一言决人生死,上千生命就是自己一句话,李重九身居高位越久,却生恐自己对生命越冷漠。
  凡事留一线,李重九是不轻易将事做绝的,他已将机会给与卢家了,但卢家若是再不知好歹,顽抗到底,到了这一步,就不是留一线,而是真正灭门之举,斩草除根了。
  就在这时府外禀告言道:“郡司马卢承庆,携卢子迁尸首求见。”
  李重九闻言言道:“请他入内。”
  随即卢子迁一身白衣走入大堂之内,言道:“卑职卢承庆,拜见刺史。”
  “免礼,”李重九问道,“卢郡丞为何白服而来?”
  卢承庆垂泪言道:“回禀刺史,家叔内通窦建德,图谋不轨,某知之后力劝,但家叔一意孤行,某不忍家叔越错越深,故而囚之毒杀。家叔谋反,卢某自知难脱干系,故而自除官身,恳请刺史一并责罚。”
  王马汉,徐武对视一眼,皆看出对方眼底的惊讶。没想到这卢承庆够狠的,居然大义灭亲,毒杀他的叔父。
  李重九没有说话,卢承庆接着掏出一纸呈上言道:“这是我卢家涉及谋反之人的名单,上面之人都参与了此事,现在已被我一并拿下,听候刺史发落。”
  李重九接过信纸,一扫上面的名字,看向卢承庆,只见其脸上流露出悲痛之色。
  李重九长叹一声,上前扶起卢承庆,言道:“我知汝与卢公叔侄之亲深重,此番大义灭亲,你的心底想必是悲痛万分,迫不得已吧。”
  卢承庆闻言更是心酸,摇了摇头,泣不成声。
  李重九言道:“此事我会交给陈司马,林司马二人会审彻查定罪,我不仅不会免你的官,日后还会继续重用,但窦建德已是大军压境,这几日你暂除郡司马一职,配合陈,林两位司马彻查此事,这也是帮你避开嫌疑。至于卢家与此次谋反无关之人,我一概不会追究,不仅保他们平安,日后还会一视同仁,从中录用贤良,你看如何?”
  卢承庆闻言跪伏下言道:“多谢上谷公不杀之恩,使君仁义,我卢家上下感激不已,日后唯有衔草报之,此事我毫无异议,我卢家几千口人一并听凭上谷公发落。”
  李重九点点头,卢承庆是宽厚之人,要亲自毒杀他的叔父是不可能,这卢子迁十有八九是知道事败后,自杀而亡,用自己之死,来保全卢家一门。
  对于李重九而言,卢承庆这一次代表卢家请罪的态度和诚意都已经做到了。
  对敌人宽容,就是对自己残忍,自己见好就收,给部下也算有了交代,同时敲山震虎告诫幽州那些别有用心的士族。换而言之,赶尽杀绝,会给自己添了不仁不义的名声,将来还有什么士族肯投自己。
  自己在卢家内部,消灭反对自己的卢子迁,将来再重用卢承庆,如此打一派拉一派,也算将杀戮控制到最底。否则真要将事情做绝,凭着卢家几百年在幽州经营,门生故吏遍布,李重九要彻底根除卢家,自己元气也要受损,对于与窦建德的决战,以及与李阀争天下十分不利。
  看着卢承庆神情,李重九不由感觉心底一松,此事算是处置得颇为圆满,自己总算在与窦建德决战之前,先扫清了内患。
  不久林当锋,陈孝意二人随即进入大堂,问道:“上谷公,请问叫卑职有何要事?”
  李重九将名单递给林当锋,言道:“你们二人按名单上,去卢府拿人,卢司马会配合你们一并前去。”
  林当锋看了一眼卢承庆,将事情猜了大半,王马汉言道:“某率兵跟你一起去,都闲出鸟来了。”
  “慢着,”李重九瞪了王马汉一眼,言道,“谁要你去了。”
  王马汉当下讪讪做回椅上,言道:“不去就不去。”
  李重九言道:“你们都是粗人,横冲内宅,万一惊动了卢家女眷怎好,从县衙调人,若不够再从郡府调人。”
  卢承庆闻言露出感激之色,林当锋,陈孝意听到李重九的下令后,当即去蓟县县衙调动了上百名捕快,衙役,弓手等人,与卢承庆一并前往卢家拿人。
  二人到了卢家,卢家上下丝毫不敢抵抗,他们心知来的是捕快,衙役还好,但若是官兵,那就真的是抄家灭门了。
  卢承庆直接将卢家之人,尽数叫到大院之中。
  二人省得方便,按着名单之上拿人,而林当锋自己监察卢家多日,又拿了十几人,这都是名单之上,所没有记录的漏网之鱼,唯一就是卢子迁的妻儿,却都服毒自尽了。
  林,陈二人只好将这些人并着卢子迁妻儿的尸首回去给李重九交差。
  刺史府内,李重九听了二人禀告后,十分满意,当下让记室王珪,替自己起草一榜书文,贴在城内各处。书文中告之,卢子迁谋反已是伏诛之事,并言若是随犯遗落,肯自首者,从轻发落。
  告示还有三十多名卢家被擒之人名单,告示中所言,这些人会进行查处定罪,若是真有罪的,按大隋发令定罪,不重判,也不会轻判,若是无罪,可允释放,同时还请赵何然,高徐道以及数名幽州士族中名望人物,参会会审。
  告示一出,消息一日传遍了城内,李重九此开诚布公的做法,倒是让士族百姓上下倒是一致赞许,而因卢家叛乱而人心惶惶,生恐出现更大变乱之人,也是放下心来。
  一场本是浩劫的风波,无声无息之间消散,令身处在这场变故之中,各方势力都是放下心来。
  就在卢家安定的同时,消息传来,窦建德九月初五在乐寿祭天,言自己乃是东汉窦氏之后,少时候家贫,耕于阡陌之间,本无意于天下,但后来见三征辽东,黎民受苦,不得已起兵举义,解百姓于水火。后有五鸟来朝,祥瑞现于金城,窦建德上奉天命,登基为帝,受命剪灭凶顽。
  而幽州李重九窃靖边侯罗艺之土,自封为幽州刺史,并穷兵黩武,四方百姓无不痛恨,窦当家上承天命,下抚黎民,讨伐幽州,除暴安良,以告慰四方。
  随即窦建德祭天之后,登坛拜以高士达为正先锋,罗成作副先锋,王伏宝,高雅贤,刘黑闼,苏定方等一并封为大将,宋正本,凌敬为行军参军,妻弟大行台曹旦,黄门侍郎张玄素留守后方,以供粮草,起兵十万,号称二十万讨伐幽州。
  窦建德祭天拜将后,夏军士卒无不欢呼,大夏顺应天命,讨伐逆贼,乃是应有之举,故而士卒们无不士气高昂,战意沸腾。
  窦建德这一次出动大军十余万,浩浩荡荡从乐寿进发。大军阵列,从乐寿一路绵延至高阳城城下,阵列绵延几十里。夏军络绎不绝,漫道而行,林当锋的细作,更是一日三报,而涿郡临近河间各县闻讯之后,都是一夜数惊,都是向李重九发来急报,请求援军。
  闻之消息后,李重九亦是全面动员,同时在刺史府召集众臣,商议以御夏军之策。
第四百一十八章
窦军主力
  幽州刺史府。
  姬川正是风尘仆仆,他正是从恒山郡赶回,参与这次军议。
  窦建德来势汹汹,恒山郡,涿郡都可能乃是窦建德主攻的方向。姬川意见当然至关重要。
  大堂之内,众人分坐,姬川侃侃言道:“我军与窦建德秋季争雄河北,有三胜三利。”
  “何为三胜?”李重九问道。
  “地利胜,骑兵胜,秋战胜。”众人听了皆是点头,姬川说得都是李重九的优势所在。李重九有燕云天险在手,这是地利,幽州有草原番骑相助,窦建德却骑兵短缺,这是骑兵胜,秋季决战,马匹正是膘肥马壮,况且秋季没有大雨,土地干旱,利于骑兵驰骋。
  众人对此都是了熟于胸。
  “那何为三利?”
  姬川看了一眼众人,言道:“三利为,早战利于晚战,决战利于持久战,后发制人利于先发制人。”
  姬川这么说,众人不由就费解了。
  温彦博问道:“姬郎中,不凡说个清楚,我想大家都是不解。”
  姬川点了点头,言道:“这三利之中,前两利,是相对天下大势而论的,李唐现今,天下三分有一,未据河北全境前,不可争锋。若是我军与窦建德战事,延绵陷入持久战,两方两败俱伤,最后只能给李唐渔翁得利。”
  李重九点点头,言道:“此话深合我心。”众臣听了也是恍然,深觉的姬川真是金玉之言。
  “那后发制人利于先发制人呢?”
  姬川言道:“窦建德兵多将广,来势远胜于我军,我军势弱,若主动进攻显是不现实。只有诱其先攻,我军后发制人,可依据燕云之险固守,我军再以轻骑骚扰,绝其粮道。窦建德军势虽众,但若食道被截,十万大军尽为土鸡瓦狗,一战可以胜克。”
  姬川说完,薛万彻,王马汉等大将一并而起言道:“姬郎中说得极是。”
  一旁记室参军王珪,言道:“眼下窦建德据博陵,河间,渤海三郡,与我恒山郡,上谷郡,涿郡三军接壤,窦建德十万大军贵在专,而我数万大军布于数郡在散,窦建德现在等于攥紧五指,攻我一指。”
  王珪说完,这边一名将领,匆匆上堂先李重九禀报言道:“启禀上谷公,前方军情,窦建德将大军屯驻高阳,并调河北粮草屯驻在此,眼下军粮正源源不断运至。”
  听到将领禀报,这王珪言道:“窦建德用兵十分持重稳健,并没有冒进,这显然是稳扎稳打成算。”
  一旁薛万彻言道:“从地图上来,以高阳为囤粮之所,无论是恒山,上谷,涿郡都处于窦建德兵锋之下,况且从此用兵至三郡,粮道都不远。”
  “窦建德非无谋之辈,他也知道十万大军出征在外,粮道关键,故而必是重兵布防。”
  “自古以来,以弱胜强,莫过于火攻,固守反击,断敌粮道,窦建德不是袁本初,要再来一次官渡之战难。”
  众人议论纷纷。
  但众人也知姬川诱敌深入的计谋,恐怕难以成功。
  姬川言道:“窦建德的主攻方向琢磨不定,现在我军兵力有限,不知该投入何处决战。”
  现在李重九大军正从各面调往蓟县正在集结,但问题是窦建德囤兵高阳,幽州三郡都在他的兵锋之下。现在窦建德犹蓄水筑坝,将主力屯驻于高阳,准备雷霆一击,而李重九要想击破窦建德,必须截其主力正面对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1/6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