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国色(校对)第2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2/603

  “距离高阳最近是哪个县?”李重九问道。
  “回禀上谷公,是上谷郡的遂城县。”
  上谷郡遂城县。
  城墙之上,士卒们手举着火把来回巡弋。
  “参见县令!”
  黑夜中,一名蓄着三缕长须的男人,走到城墙之上,士卒们纷纷行礼。
  县令点点头,继续迈步而行,巡视各处。
  身后的主薄上前言道:“明公啊,这新募来的三百乡兵,给刘县尉操练得甚是得力啊,你看士卒们的士气都很高昂啊。”
  县令点点头,面上却有重忧。
  当初上谷郡战乱,人口不足一半,李重九据上谷郡后,因遂城县户数不足,故而废之,并入易县。直到了去年,上谷郡形势好转,再度恢复上谷六县,他于是被任为遂城县县令,治理这两千户的小县。
  哪知自己赴任还不到一年,就传来窦建德来犯的消息。遂城县乃是边县,城内捕快,弓手,加乡兵不足两百人,就算加上临时募的三百人,在如此倾国之战中,又有几分用处?只能祈求窦建德不要来攻遂城。
  “参见明府。”
  说话间一名穿着皮甲之将领,上前参拜。
  对方正是给自己操练乡兵的,本县县尉。这赵县尉素有几分本事,在易县作捕头三十多年,抓过上百的江洋大盗。
  见了对方,县令稍稍放心,言道:“南边可有动静呢?”
  赵县尉沉声言道:“回禀县令,我就直言了,这几日风声不对,我本是雇了两个走南闯北的马贩去南边打听消息,但这五六日来,一支没听到他们的回音。”
  县令脸色微变,问道:“难道他们失手被抓了?”
  赵县尉笑道:“明府过虑了,他们人精,怎么可能被抓,何况我只叫他们带口信,又没作其他的。”
  “那你说他为何没有音信。”
  赵县尉眉头一皱言道:“唯一的可能就是,南边的来路被封了。故而你看自窦建德起兵以来,只有南去的商旅,没有北归。”
  见县令面无血色,赵县尉言道:“明府也不必担心,凡有大战,封锁消息之事,也很平常,窦建德不一定会来攻我们就是。若是真的全力来犯,那也躲不过,我们反正守不住,所以没什么好担心的。”
  县令长叹一声,言道:“你说得轻巧,我身为本县父母官,守土有责,若事到了临头……哎,说这些做什么,听天由命了,幸好我的妻儿都在老家,没有随我来赴任。”
  到了次日天明,县令一夜没睡,本要在城楼中合眼下,就在这时兵卒前来禀报言道:“明府,城外出现敌军!”
  县令吃了一惊,奔到城外一看,但见赵县尉驻足于城头之上。
  “怎么样是窦建德亲至了吗?”
  赵县尉心道,县令都怕糊涂了,窦建德怎么会亲自来攻这小城。赵县尉当下手指着城外那飘飞的‘陈’字大旗,言道:“明府,不是窦建德,是姓陈的将领。”
  正待县令说话之际,夏军前方一员将领,来至城下言道:“我乃是夏军先锋大将陈回,为我天子二十万大军开路,尔等遂城小县,还不速速投降,否则城破之后,鸡犬不留。”
  县令陡然变色言道:“就是先锋大将,我们这小城,也是抵挡不住啊。”
  赵县尉冷笑言道:“听说夏军先锋大将乃是高士兴,这姓陈的区区无名之辈,也敢冒名。必是来诈我的。”
  “慢着,我们不过五百乡兵,就算是夏军先锋,也怎么抵抗?”县令不由七上八下。
  赵县尉言道:“明府放心,我们守城有地利之便,我料定这遂城正面绝非窦建德先锋所在,否则就不会有这么点人马。”
  县令闻言松了口气,言道:“也罢,一切交给你了,我回县衙。”
  “诺。”
  待县令走后,赵县尉言道:“鸣鼓!敌军若是靠近,就放箭!”
  幽州刺史府。
  李重九,姬川,王珪,温彦博正在议事。
  这时有将领入内言道:“疾报,上谷郡,恒山郡,涿郡同时出现夏军人马,攻打城池。恒山郡九门县县令柳书与县尉,献城降了夏军。”
  众人闻言皆是一愣,九门县丢失没什么,李重九府军主力都是集结在腹地,驻守边县都是乡兵,要低矮落旧的县城,以及没什么训练的乡兵,能够抗拒窦建德的精兵,这本来就是痴人说梦。
  李重九用兵本也就不争一城一地,但问题是现在必须弄清,窦建德主攻的方向,再寻求决战。万一窦建德主力还未出动,周边各县,就纷纷陷落,那也就太丢脸了。
  温彦博闻言言道:“窦建德哪里有这么充裕的兵力,居然同时攻打上谷,恒山,涿郡三地。”
  王珪言道:“我看是窦建德疑兵之计,三路之中,一定有一路,乃是夏军主攻方向,以卑职之见,三郡之中,上谷郡最要,若是窦建德攻破上谷郡,那么我涿郡与恒山,太原二郡的联系都会被切断。”
  “非也,恒山郡有太行之险,乃是幽并之屋脊,夺此可西入太原,窦建德也很可能往此。”姬川反对言道。
  “那为什么窦建德不会直接攻打涿郡,寻我军主力决战呢?”温彦博问道。
  “很难,因为恒山郡在侧,窦建德若主力北进,我军随时可以从恒山郡东进,骚扰窦建德的粮道,若是窦建德主力攻打涿郡,那么真是下策了。”
  “那倒是未必,若窦建德,一开始就打算佯攻上谷郡,那么待我主力西进增援上谷郡之时,就是出兵涿郡,攻我军腹地之时。”李重九沉声言道。
第四百一十九章
徐世绩的反击
  听李重九这么说,数人皆是肃然,窦建德无论攻打上谷,恒山,涿郡对于李重九而言,都是不能轻易丢失。
  李重九当下言道:“事有轻重缓急,我们可依次划分,如北平,渔阳二郡在北,窦建德在渤海郡没有重兵,而二郡又有燕山阻隔,易守难攻,也非我军要害所在啊,此可为轻。”
  “那何为重呢?”王珪不由问道。
  “涿郡乃是我军心腹所在,钱粮之所,绝不能有失,此可为重。”
  王珪点了点头。
  “恒山郡有徐世绩的一万屯卫军驻守,这一万人马皆是瓦岗军精锐,还有数千临时募来的乡兵。凭借太行之险,完全可以固守,而尉迟将军随时可以从太原郡增援,故而恒山郡为缓。”
  “至于上谷郡,虽有昙宗骁卫军,以及有赵万三的乡兵,若窦建德全力来攻,是守不住的,此为急。”
  李重九言道:“轻重缓急,眼下上谷郡遂城失去联系,一旦窦建德攻破遂城,可直抵易水,甚至北走飞狐,与刘武周呼应,此乃又急又重之事,当速决。”
  温彦博笑道:“上谷公之言倒是令我耳目一新。”
  李重九笑了笑,这些都是后世自己处事经验,眼下放之军略上,也可旁通。
  姬川言道:“眼下我们可以令一军,前至易水河河畔布阵,守住上谷郡,万一窦建德攻打涿郡,就可以令此军回师涿县,好万无一失。”
  “正合我意。”
  李重九欣然,肃然言道:“传令下去,让王马汉立即率一万翊卫军星夜南下,赶到易县驻扎,沿易水河布阵。”
  “诺。”
  这时姬川言道:“启禀上谷公,是不是令驻飞狐县陈都尉,以及范阳的赵郡守,也一并率乡兵赶至易水布阵。”
  李重九言道:“不必,范阳也是要地不可轻离,而飞狐口更乃是太行要道,必须在此以策应雁门郡,别忘了山后还有刘武周。”
  李重九地盘以太行山划分,太行山北支以西,雁门郡,太原郡皆算山后之地,而上谷,恒山,涿郡都算山前。眼下李重九与窦建德决战,自也要防着刘武周乘火打劫这一手。
  恒山郡九门县。
  幽州二字的旗帜已是取下,现在夏军大旗高高飘起。
  穿着红袄,扎着黄色头巾的夏军士卒骑着黄膘马,从城门洞下缓缓而过。
  一旁头盖皂巾正在入城的百姓,看到生面孔,不由连忙加快的脚步。
  在九门县外一处亭中,徐世绩穿着一身樵夫的衣裳,双手负后,看着九门县黄土夯筑的城池,略有所思。
  身后一人亦是如樵夫打扮,乃是徐世绩心腹将领,他向徐世绩言道:“将军,此处太危险了,我们还是马上回真定吧。”
  徐世绩摆了摆手,言道:“我来一窥视夏军虚实。依我看窦建德来的不过是千余人马,真正大军不在我恒山。既然如此,我今夜就要夺回此县。”
  “将军太冒险了吧。”
  徐世绩摆了摆手,言道:“九门县城小,故而夏军不驻扎城内,而驻扎城外。但此举显然骄狂之极,凭我这三百人马,就可以拿下,这样的好机会,我怎么能错过。”
  那将领言道:“若我军主动反击,于大局无益,又会遭来更多夏军……这恒山郡的一万人马都是我们瓦岗寨的老弟兄,折了一个都不好,既是窦建德没有主攻我恒山郡的打算,何必主动揽下这摊子。”
  见徐世绩瞪向对方,那将领忙拱手言道:“将军请恕罪,末将是直言,众兄弟们都是这么想的。”
  徐世绩转过身来,笑着言道:“你啊,平时就爱打小算盘,若不是真打起战不含糊,我早就让你去喂马了。”
  那将领笑着言道:“将军说的,谁没有小九九,论拼命我们瓦岗寨的弟兄又怕过谁。”
  徐世绩点了点头,言道:“我瓦岗弟兄都是性情中人,恩怨分明,不过也要学着将眼光放长远,身在山中,只能坐井观天,过了山,眼界就开阔了。难道你们只想一辈子在这太行山里打转。”
  那将领点点头,言道:“我明白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2/6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