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一条小渔船(校对)第1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5/380

  项目推进过程中,一张张的批文、备案材料,经过新成立的文体旅游部审批后,又送到建设部门备案。
  朱敬业的亲兄弟就是建设有关部门的部长,每天看着这些批文,却不能阻止,兄弟俩着实心里不是滋味。
  “顾鲲的机场、酒店,还有渡假村,就能那么有把握赚到足够的客源?这世道不对啊。”好几次,朱敬业都忍不住跟他弟弟吐槽。
  “谁说不是呢,我也是去新加坡去大马考察过的。新加坡这几年,也在模仿香港模式,拼命想拉华夏会议团过去。那边毕竟也是东南亚金融中心之一了,举办那些国际会议名正言顺有人捧场。
  但就这,他们也不敢说拉得到那么多会议团。我看顾鲲这设计,一年没上千个团捧场根本不可能这么激进投资,他凭什么比新加坡底气还足呢?“他弟弟朱部长也忍不住附和。
  只可惜,朱敬业刚刚折了一阵,被堂伯父大公敲打了、还削夺了一大块权柄,所以他也不敢再贸然行动了。
  他只能吩咐自己的弟弟以及其他心腹手下:“给我盯着点儿,我倒要看看顾鲲是不是另有阴谋,还是营业额造假了,想要掩饰他别的企图、比如洗钱。
  听说他那个航母主题公园博物馆,现在因为参观人多、外国人捧场,门票都从20令涨到100令了,你们到时候也混几个进去摸摸底,看看是不是有那么多,有没有做假账——偷偷摸底就好,什么都别轻举妄动。”
  “我明白,哪还敢轻举妄动呢。”朱部长叹息着听从了哥哥的指示。
  瞿刚和于伟烈如今已经送到牢里了,听说在里面还被人欺凌,朱敬业一派当然要收敛。
  他们估计要暗中观察个一两个月,才能有眉目。
  ……
  兰方那边的建设工程稳步推进中、朱敬业的人也贼心不死地保持着暗中观察。
  身在沪江的顾鲲,已经在短短几天内,干净利落地料理完了大三上学期的一切报到、选课、社团事务。
  对于顾鲲来说,进入大三的第一个好消息,就是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课程安排,总算从大二时那些基础、偏理论计算的专业课,转向了船舶设计实务,以及海事运营、管理类。
  船舶设计实务顾鲲当然是需要好好学的了,而其他课,他多年丰富的经验,总算是可以直接用上了。老师无非是给他提炼总结一下、理论结合实际。
  所以,开学仅仅才几天,顾鲲就摸清了这学期的难度,知道可以放羊的时间会比大二还多,可以请更多假做自己的事情。
  这学期的几个任课老师,也在几次课后答疑聊天中,认识到了顾鲲的水平。加上知道他如今是校队的绝对主力、还是世大运上连夺九金的神人,谁还会来为难他呢。
  所有老师纷纷暗中表示,请假随便请,考试的时候来就行了。期中要是赶不上,单独延期或者提前考也行,确保期末到就好。
  这天,已经是9月6号,正式开学上课已经第四天了。
  95年因为国WU院开始试行大小礼拜、所以是一周双休、一周单休的。这周又刚好赶上了中秋节、教师节,所以难得连放三天。
  顾鲲下课后,早早回到寝室,翻出笔记本电脑,又用宿舍里的传真机收了几个传真,准备盘点一下假期的安排。
  前几天,因为生意也不忙,所以他基本上放空了脑子,没操心事业,基本上是把精力都专心花在熟悉课程上。
  顾鲲刚回来没多久,寝室长黄瀚和室友周耀光一票人也回来了,看到顾鲲在电脑上噼里啪啦的,还不好意思过来打扰,只是小心谨慎地陪着笑问:
  “顾哥,这是又要出去公干了?你暑假里拿了那么多金牌,我们都还没机会给你庆祝呢。”
  这几天,大家也就刚开学见面的时候,恭维了一番顾鲲在暑假里世大运的表现,后续几天都在上课,也还没轮到个周末,所以并没有机会聚一聚庆祝。
  顾鲲闻言略一思索,笑道:“放心,你们想请客,我还会不给面子么。这学期我没什么忙的,可能也就期中考考完之后稍微请请假,出个国。目前这两个月,生意遥控就好了。”
  原来,他刚才把账目和进度都捋顺了,盘算了一下,11月份再去黑克兰买“伊萨科夫号”比较合适。
  因为何岚与中远方面、照顾他的生意、给他拉新单子,总要过两个月,才能看出“疗效”来。
  比如,八月份顾鲲的航母主题公园门票价格上调五倍后,八月底、到整个九月、十月,外国客流如果依然非常稳定保持在高位,那才能经得起查,让外界相信“顾鲲是实打实看到了航母主题公园项目的财务报表很亮眼”,才“少年轻狂”继续买买买的。
  要是财报都没出来,你就脑子一热,那也说不通啊。
  而且,兰方这种国家,政府对于审查的企业文件中的商业机密,也是不怎么重视保密的。
  “兰芳文化”公司本来是非上市公司,不需要对社会公众披露财报。
  但顾鲲宁可10月份报税的时候,让兰方的税务部门跟破筛子一样,把“兰芳文化”的财务报表泄露出去,为他打烟雾弹。
  综合这种种考虑,他本学期的前半段,可以安然留在学校遥控,这也是他烟雾弹的一部分。
  为了让这段烟雾弹的日子过得更有意义、同时也是更逼真,顾鲲打算把他的自我炒作大计,也放在这段时间展开。
  周末,就可以先预约几个东方明珠电视台的记者,来采访一下他的先进事迹,相信记者朋友肯定会非常乐意的,说不定还要托关系抢采访机会呢。
  然后纸面媒体,包括报纸和杂志,都可以跟上。最后进一步向全国性媒体铺开。
  互联网暂时不急,虽然最早的互联网公司已经在国内成立了,但民用的门户网站都还没建好呢,如今没人在网上看新闻的。
  如今距离他在世大运上连夺九金,其实算算日子也才过去了半个多月而已。国内大多数不关心国际新闻的群众,还不知道他的牛逼之处,需要好好炒作。
  这并不奇怪,大家也可以扪心自问想一想,世大运每两年一届,但是有谁关心过每隔两年有多少华夏大学生在那个比赛上拿了金牌。
  所以除了日本媒体以外,其他外国媒体都没有做好第一时间跟进、持续报道的准备的。需要慢慢发酵热点。
  想到这儿,顾鲲忍不住关照了身边的室友几句:“对了,这几天可能有不少媒体的记者会来采访我,有些人为了挖猛料、为了确保报道出一个‘真实的顾鲲’,可能会对我身边的人偷偷问些私事,你们知道怎么应付么?”
  “放心,我们绝对不会说给你丢人的事儿的。再说了,你有什么事能丢人?各方面履历简直完美啊。”黄瀚完全不以为意地大包大揽,觉得以顾鲲的实力,身边人只要不是歪曲事实黑他,怎么跟记者说都没事。
  还是周耀光稍微缜密一点:“鲲哥也不是怕我们黑吧,估计是怕我们不知道怎么说出彩、说得博人眼球。我们先听听他的看法又何妨,鲲哥,你尽管交代。”
  
第11章
你招那么多美女想干嘛?
  9月7日,沪江,人民广场某高端写字楼里,央视驻沪江记者站。
  站长徐松平拿着一张最新收到的传真,推开办公室门,扫了一眼外面的几个下属,随口抓丁:“小钱,你过来一下,还有小殷。”
  一男一女两个分属不同采访组的年轻记者,立刻毕恭毕敬小碎步跑进站长办公室,异口同声请示:“站长,有什么任务么?”
  徐松平把传真一推:“刚刚得到消息,暑假里在福冈为交大夺取了九块金牌、24次破世界纪录的那个留学生,对,就是顾鲲,已经回校报到上课了。
  你们赶紧去做个专访,人家出成绩都已经半个多月了,要不是之前一直在国外,不方便采访,就我们这时效性,简直给央视丢脸呐。”
  90年代,央视的机构还是比较冗杂的,在几乎所有省城都有派驻记者站,在沪江这种一线城市自然更不必说了。沪江本地的上星卫视“沪江卫视”,要到两年半之后的1998年年初才实现有线上星、03年才更名为东方卫视。“沪江卫视”开播后,央视派驻沪江的记者站规模才有所缩减。
  只不过,即使是全盛的时候,驻外记者站的人员配置依然不可能面面俱到,每个记者一般要身兼数个板块,专门负责采访当地有全国影响力的新闻。
  那个被徐站长称为小钱的男记者,名叫钱友谅,本地交大新闻系毕业的,见状立刻请命:“站长,这事儿我负责就行了,大不了再带个摄影师。我平时就负责体育新闻的,说起来那个顾鲲还算是我们交大校友呢。”
  95年的央视刚刚分了4套以后的几个频道,其中五套体育频道是1995年1月1日正式开播、到今年的11月1日才正式面向全国(1到10月只有在部分大城市可以收到央视体育频道,小地方收不到)。
  不过,徐站长却不放心下属的主动请命:
  “那个顾鲲可不仅仅是世界级体坛巨星,他在兰方群岛还有政商两界的身份,听说生意大得很,平时在沪江开的车都是使字头的。小殷采访外商比较多,口语也比你好,让她一起跟去吧。”
  钱友谅下意识想争辩,不过碍于领导的面子,只能忍了。
  “站长您放心,我们一定把专访做好,争取上焦点访谈。”
  一个虚岁19的年轻人,来到华夏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稍加训练培养就能连破24次体育世界纪录,这样的成绩,在焦点访谈上专门报道20分钟关于他的成长历程,相信也是完全受得起的。
  两人略作准备,拿上采访器材之后,立刻就坐着台里的面包车出发了。
  一路上,殷桃给了个婉媚亲近的笑容:“怎么?钱哥你平时不是挺罩我的么,今天好像不愿意我一起去?”
  殷桃是复旦新闻系毕业的,招牌可比钱友谅的交大要强得多。当时国内人称新闻领域“北人大,南复旦”。
  交大只是工科强,理科就比复旦略弱了,文科更是差得远。
  交大新闻专业的水平,在沪江这一亩三分地上也只能排到第三名,甚至比名不见经传的沪江大学还略弱一些,只比难兄难弟的同济要好。
  “我没有这个意思,这不是怕你累么。”钱友谅扭过脸去,不敢看殷桃,怕被看出破绽来。
  他跟殷桃平素业务综合水平、事业前途,也就在伯仲之间。殷桃学历更硬,而钱友谅入行早两年,提前占住了坑,得到了一轮提拔,两人老家也都是外地人,家境相若,所以算得上是门当户对。钱友谅这一两年里,一直挺罩着殷桃的,追肯定是想追的。
  只可惜,男女交往不能完全实力对等,男人总要找比自己物质和能力差一些的,才比较稳妥,所谓甲男乙女、乙男丙女。
  钱友谅知道自己事业条件压不住对方,殷桃人又漂亮,所以心里也有数,知道自己只是个“备胎”。
  只不过这年头还没总结出“备胎”这个专有名词,但隐约就那个意思。
  他今天不想带殷桃去,主要是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他太了解殷桃这人了,事业上是很卖得开的,为了采访大人物,可以稍微牺牲点小便宜。
  而顾鲲那家伙跟其他年高德劭的富商不一样,人家是又年轻有为有帅,钱友谅总觉得容易送羊入虎口勾搭上。
  可惜这种理由怎么说得出口呢?既然徐站长点了兵,只能祈祷一切顺利憋出幺蛾子了。
  ……
  几人很快先到了沪江交大在徐汇的主校区,采访车直奔校区东北角的海院。
  校方派出的负责跟媒体对接的正是唐佳,因为唐佳本来就是校学生会负责外联工作的,她如今大三,也还没退掉这个身份呢。
  “唐同学,我们想采访一下世界冠军顾鲲先生,听说他已经回校了。”钱友谅开门见山。
  “他确实回校了,但你们也没预约啊,今天周末放假,他回自己住处了,不在宿舍。要不你们先采访他身边的人也行,或者我给你们一个地址。”唐佳很客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5/38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