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一条小渔船(校对)第2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3/380

  徐院长也不好说什么,只是忍不住好奇地多看了顾鲲手上那堆扎眼的串儿几眼。
  看,这就很诚实。
  很多文化人,口口声声说看不起土豪,但真看到土包子的时候,也要忍不住多看几眼,看清楚对方究竟俗在哪里,那才好批判嘛。
  而这就中了互联网流量主义者的计。
  流量狗不怕你骂他,就怕你看都不看他。
  只要开始好奇了,哪怕心理准备是为了“找到对方可喷的点,然后批判”,流量狗也不怕。
  顾鲲的用心何其良苦,从今往后,他的炫富和炫烂炫玩女人,都是为了家国天下,是为了与人性的斗争。
  “戴些玉石翡翠也就罢了,那串啥不知道名字的石头,戴着多沉,太扎眼了。”徐院长看清之后,忍不住吐槽了一句。
  顾鲲下意识看了看胳膊,非常满意,自然而然地炫耀说:“这虽然是石头,也算是一种类玛瑙的矿物,关键是有人供奉有来头,那就能叫‘天珠’了,我相信以后华人为了炫富折腾,会巧立名目把这些概念都炒起来的。”
  顾鲲手上戴的“天珠”,在90年代末国内绝对不火,因为没有人搞这个文玩。
  不过2010年之后,就越炒越火,主要就是刚富起来的人为了变着花样炫富寻找存在感,其他珠宝玉石炒作到后来不知道怎么炒了,就开始炒历史积淀。
  天珠严格来说材质不比其他上等玛瑙值钱多少,但那都是藏地高僧加持开光过或者供奉了几代的,要有历史价值才能叫天珠。但偏偏又不算国家的保护文物,是可以合法随便交易佩戴的,这就给了文玩炒家一个操作机会。
  不过,后世再好的天珠,跟顾鲲胳膊上这些都不能比,因为顾鲲这个是唐朝的,是“南洋一号”里捞起来后他自己留着玩的,还有好多呢。
  因为如今这玩意儿不算国家保护收藏文物,当时给有关部门上缴的时候,他把这些东西跟粟特金币一样留下,也丝毫没人过问。
  而他后来找专家看过,结合“南洋一号”的年代,应该是唐玄宗开元末期到天宝年间的,虽然不能确信是不是《旧唐书》上记载的赤祖德赞派人入贡时吐蕃国师????????亲自来长安开光供奉的那批,却也绝对不差了。
  后世地球上的文玩客玩的天珠,相比之下那最多就是个弟弟啊。
  顾鲲也不刻意炫耀,只是轻描淡写地表露了自己手头东西的来历。
  徐院长童院长一听是唐玄宗时候的东西,立刻懵逼得说不出话来。
  “怎么?两位有兴趣?要是这次合作愉快,等我项目收工的时候,我考虑送两位一串玩玩,当然,比我的肯定要差一点。”顾鲲轻描淡写地说。
  徐院长咽了一口口水,艰难地问:“还请说说您的想法。”
  顾鲲点起一根雪茄,喷出一口云雾:“我目前呢,有三个项目,要请你们设计。我准备把我买下的一个珊瑚环礁岛屿,人工填挖修整,造成一个棕榈树形的层层海景房岛屿。
  其次呢,我想在兰方主岛西北、海水质量最好的地方,凭空造一座从海底拔地而起的玻璃酒店,形状呢就像一座帆船就行。徐院长就负责海底基础的施工方案,童院长你们负责海面以上的建筑部分。
  内部装修你们暂时不用操心,但一定要预留足够的操作空间,到时候我还会请希尔顿家族的人群策群力提供补充方案。我要求比世界上任何酒店都豪华。你们可以分析一下现有的酒店分级设计规范,看看五星级比四星级超出多少,四星级又比三星级超出多少——到时候,我就要比现有的五星级标准,再至少超出这么多!我要宣称我的帆船酒店是世界上唯一的七星级。”
  童院长的表情,居然流露出了一丝嫌弃:“顾生,你不怕这样太庸俗了么?”
  顾鲲起身,拍拍童院长的肩膀:“时代变了,你就说你愿不愿意干吧。”
  顾鲲清晰的记得,上辈子迪拜人一开始炒作的时候,也是被人看不起的。
  尤其是被传统媒体看不起。
  可是结果呢,那些传统媒体本身,过了不到十年之后,就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了。
  报纸?杂志?电视台?你们还想说风凉话?管好你们自己,活下去再说吧。要是被互联网灭绝了,就没机会开口了。
  网络让人类普遍庸俗,这是大势所趋,抵挡不了的。
  童院长并没有立刻回答,他只是很职业地问:“你这个酒店预算是多少?”
  设计费都是按照造价的一定百分比来收取的,设计师作为文人,不好意思直接问自己要收多少钱,就问造价是多少。
  “不要跟我谈预算,我这里没有预算。花多少钱能做到毫无疑问的世界第一,我就花多少钱,这些虚的我不懂。”顾鲲非常粗暴地刷新了他们的认知。
  徐院长怕氛围恶化,连忙岔开话题:“不如先说说第三个需求吧,我看你这里有两张草图,还有点说明——你这是想争夺世界第一高楼吧?这个倒也不难实现,应该是在模仿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吧,以童院长的能耐,给你一座比吉隆坡双塔更高的建筑,那也是很轻松的,既然你肯花钱。”
  徐院长说着,拿着顾鲲摆在沙发上的几张复印件晃了晃,那东西顾鲲本来就是打算给他们看的。
  顾鲲微微一笑:“当然,但我绝对不是只要求比吉隆坡双塔高一点那么简单,我要高很多,你们太不理解我的野心了。我穿成这样都不足以让人体会我的决心,我很失望。你们连做梦都做不大。”
  
第130章
人类的语言,实在是效率太低了
  童院长和徐院长听到“顾鲲要造世界第一高楼”这个设想时,居然并不觉得意外。
  这个态度本身,可能就会让一些对90年代末国际风云局势不太了解的看官们本身,觉得非常意外。
  但这才是历史的本来面目。
  因为,就在顾鲲之前没几年,就有东南亚同行为他铺垫过了。
  1998年10月,此时此刻的地球上,世界第一高楼不是欧洲的,也不是美国或者日本的,而是马来西亚的,是吉隆坡的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双塔,净高452米。
  这是一座1993年底(12月27号,基本上相当于94年开工了)开工的建筑,花了两年多时间、到96年底结顶,又花了一年半安装,98年,也就是几个月之前,仓促因为金融危机的加快进度完全竣工,正式宣布自己是世界第一。
  不过,唯一让人觉得小气的是,这幢楼在成为世界第一的时候,对世界纪录的刷新幅度并不够大。也就比曾经的世界第一、建于1974年的芝加哥西尔斯大厦高了仅仅9米。
  在对方建成后20多年才开建,工程科技已经进步了那么多,却胸无大志地仅仅把世界纪录刷新了区区9米,这种蜻蜓点水式的提高,跟布勃卡撑杆跳那种“每次只破1厘米世界纪录”的行径有什么区别?
  所以,这楼在建成后第二年,也就是1999年,就被精明的台湾人用湾北101大楼的规划超越了——湾北101设计于1999,结顶于2002、彻底内装竣工于2004年,建成后就把世界第一高楼的头衔抢走了。
  历史上台湾人就是摆明了等马来西亚彻底搞定,看你有多高、买定离手不能反悔了,再砸钱抢走。
  只能说,马来人缺乏自己的技术实力和设计底蕴,不知道当时的工程技术能攀到多高,只是简单订了一个“我要世界第一”的粗暴甲方指标,然后才被西方那些设计院的天花乱坠吹嘘骗了,花了大钱却没保持几年世界纪录。
  而事实上,这样的反面教材,在金融危机期间,是经常存在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几年的纽约,和29到33年大萧条期间的纽约,当时才刚要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美国,也是这么急于证明自己、急于显摆又不知如何显摆的。
  1908年胜家缝纫机的大楼,仅仅当了不到一周年的世界第一高,就被同城的大都会保险超了。1930~1933年的大通曼哈顿银行、克莱斯勒大厦、帝国大厦也是前仆后继,好几个中计了的大资本家,都是花了巨资,结果只抢到短短一两年的世界纪录,还没焐热就交出去了。
  每次金融危机,注定是基建投资狂魔拉动需求的爆发期,这种事情是特别频繁的。
  顾鲲怎么可能犯这种错误?
  所以,他才要摆出绝对的排场,让乙方真真切切感受到,他要的究竟是什么!
  有些东西,你靠说话、语言是传达不了的,必须有活生生的铁证。
  就像传媒学上那个经典案例:美国知名老牌地方小众报纸《邓恩日报》,在对抗新传媒和全国性大报的侵袭时,其总编一再告诫手下的记者,“你们要专注于本地新闻,因为论重大时事国际风云,我们是抢不过那些大媒体的”。
  可记者们是什么反应?无论总编怎么说,都只是觉得“本地新闻的比例可以再增加”。
  直到有一天,总编直接示范:我把一本本地人的电话本印满全报每一寸篇幅,报纸销量都会比你们现在这样跟人竞争思维定稿要高!因为我印本地人电话本,至少每个本地人会买来看一眼,找找看自己的名字有没有可能出现在报纸上!
  (黄执中在罗胖节目上讲过,有兴趣可以去看,好多年钱的一期了)
  同样的道理,在乙方缺乏想象力的时候,顾鲲需要的就是从翡翠钻戒、到唐朝时候的吐蕃天珠,到一切奢侈品,来给乙方洗脑。
  做梦就做大一点,别跟《盗梦空间》里那个亚瑟一样抠抠缩缩的,都在梦里了还拿着M16突突,直接上炮上核弹啊。
  老子要的不是超越人类几年就被反超的辣鸡!老子不会再成为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那样的笑柄!
  所以,后面要怎么做,就很显而易见了。
  语言的沟通效率,太低下了。
  ……
  “锵啷~”一声脆响。
  顾鲲把一件古代珠宝直接当着徐院长和童院长的面砸碎。
  “刚才这件东西,价值一千万人民币。现在你们应该懂了,我要的是什么了吧?不要拿马来人上过的当来忽悠我。”
  童院长终于变得有点紧张起来,心脏有点受不了。
  尽管东西不是他的,但是拿这么大的代价来洗脑,也太不当回事儿了。
  这些钱拿来给设计院多好?算到设计费里多好?有必要么?
  就算我们做不到,你直接请洋人,请国际最知名的事务所/设计院,动什么气呢?太不惜物了。
  他们却不知道,顾鲲砸东西绝对不是白砸的,每一件砸都是有人会偷拍下来的,将来或许还有人会作为花边新闻爆料传出去。就像马风吃个雪糕吃个火锅喝个小酒都会有人拍下来一个道理。
  这种烧钱的嚣张、粗暴,本身就会被记录下来,产生的舆论价值和印象价值,不会比珠宝古玩本身低。
  互联网时代,炫富本身就能来钱。
  尤其是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贪婪的贱人,他们就是崇拜强者,甚至会因为这位强者本身已经有最多的钱,所以愿意给他更多的钱。
  这种荒诞浮夸的劫贫济富,却被那些洗了脑的穷人,觉得是在创造历史,自己都成了历史的一部分,历史的见证者,内心豪迈感爆棚。
  就好像一个世界首富在那里无声地高喊:你们别把钱给穷人了,再给我一点吧,因为你们把钱给穷人,也创造不了新的世界纪录。把钱给我,却能最快地刷新世界纪录,刷新“这个世界上最有钱的人究竟能多有钱”,一起来见证奇迹创造历史吧!
  那些恶臭的娱乐饭圈里,自以为追的是世界第一流量明星的脑残粉,估计就是这种心态吧。所以他们才会觉得自己追的流量越大,他们才越有面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3/38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