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一条小渔船(校对)第2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4/380

  不管愿不愿意,那才是互联网传媒最初二十几年里的主流。
  面前这些原始人都需要被操操脑子,拿根棍子狠狠从天灵盖上凿穿了搅一搅开个脑洞。
  “那你到底要多高的楼?”徐院长看老同僚心脏有点受不了,只能代替他问出这个问题。
  “你别管我要多高,我只要三十年、五十年内没有地球人可以超越——八百米够不够做到这一点?做不到就一千米。”
  顾鲲也不再按照历史上的830米来报了,他怕报得太精确、太不够想象力,会让人一开始动脑子的时候就被限制住。
  想象力这玩意儿,是最怕限制的,尤其是越专业的人越受限。
  就好比立项会议要是让一群程序员去扮演项目经理的角色,那肯定是这也实现不了那也不可能、不科学。
  立项的时候,就是要带点不科学,甚至是技术盲来立项,跟乔布斯一样暴君。
  “你开玩笑吧!现在的世界纪录才450多,你要是一口气说个500多米,甚至太痴狂说个600米,我也能理解。就算现在造不出来,处心积虑琢磨几年……”童院长缓过一口气来,直接否决了顾鲲。
  顾鲲也不再多说了,直接打了一个响指,让莎拉诺娃拿来一箱美元,然后摊开放在大家面前。
  在华夏,烧美元是不犯法的。
  顾鲲可是很懂法的人,他一辈子也不会毁坏人民币。
  至于为什么《英雄本色》里小马哥也只敢烧美元的假币,那是因为那些片子并没有彻底放弃海外市场。吴语森和周闰发也没放弃进军好莱坞的梦想。
  但对于顾鲲而言,将来这些视频曝光出来的时候,他已经是终生不会再踏足美国国土半步了,所以他嚣张了踩一个捧一个也不怕。
  顾鲲也不拿起来一张一张烧,而是直接把美元箱子打开了丢进一个水盆里,然后直接把打开了的ZIPPO往箱子里一丢,开始说话。
  “我本来打算如果80米能搞定,至少出个十几亿美金的建设款。如果一千米才能搞定,二十亿三十亿我也不在乎预算。就算百分之八的设计费,那也是一亿美元以上了。
  可惜,给你们机会你们不中用啊,不敢接啊——再问一遍,能不能做?烧掉的这一箱,从你们应得的一亿美金里面扣,烧完了我还有。”
  那些国内环境成长起来的设计院院长们,哪见过这种阵仗啊,一个个都快尿了,却又跟触电了临死之前想爆发一把小宇宙一样博一下拔掉电源的人那样,挣扎着扑到丢了打火机的钱箱上。
  水,火,钱,也分不清哪里是哪里。
  “有这么急么?”徐院长喘着粗气很不理解。
  “那就是能做了?彻底、充分,理解我需求的档次了?我不想反复打回来浪费时间。尽管我知道,我这样的甲方,肯定是要你做出来一个方案后,我才知道我不要的就是这个方案。”
  “做,做,我们知道您的决心了。”
  顾鲲这才悲悯地站起身,一个手势吩咐另一边的安娜斯塔西娅关掉摄像头,把其他机位也都关了。
  然后,他语重心长地拍拍徐院长和童院长的肩膀:“以后,你们会感谢我的。这半箱美元,也算是为你们而烧了——因为在找你们之前,我已经设局请过几家布列塔尼人的事务所了,就是之前为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设计吉隆坡双塔的那几家。
  我也让他们出过方案,要世界第一。但我怎么逼问,他们都众口一词说,最多只能做到500多米,已经足够世界冠军好多年了——我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他们就是想学英特尔挤牙膏,拿捏我们这些亚洲第三世界国家,把我们当刷世界纪录的肥羊冤大头。
  但我不怕,我把交涉过程都拍下来了,将来一对比,全世界都会知道那些布列塔尼狗是无能的窝囊废,不但做不到你们同济建院能做的事情,甚至不配让我烧一箱美元去逼一逼他们的潜力。我这也算是为华夏建筑设计界拔高逼格了吧。”
  顾鲲说得很尽兴,完全不在乎听众根本听不懂逼格二字的意思。
  烧钱,是对传奇设计师最大的尊重,也是最能提振话题度的。
  这一招用不了几年,就会被法国佬的驴牌母公司LVMH的老板、奢侈界究极大亨阿诺特学走了。
  谁让这是一个视觉冲击力的时代呢。
  顾鲲不过是先拿来用用。
  
第131章
想不出来就枪毙,还是想不出来
  天才总是不被人理解的,因为他太超前于时代了。
  所以对于顾鲲用砸文玩、烧美金这种姿态,来强调自己的立场的做法,别说对方了,就算是他身边的人,都没有充分理解。
  酒局过半,双方达成了初步的意向之后,童院长和徐院长先后表示要私下里跟下属商量一下,顾鲲也就让女助理伺候他们送去书房休息。
  顾鲲知道,他们肯定是应承了之后,心里也没底,需要讨论一下具体的可行性。
  不是那种很详细的讨论,也不考虑成本,只是确保“目前地球人的建筑科技,挖一挖潜力到底能盖多高”。
  没办法,大家心里都没底呐,毕竟是在“放卫星”的状态下,被顾鲲的强大压力逼着鬼使神差答应的,心虚,一冷静就后怕。
  这种时候,谈判的主导方,就要注意节奏,给对方一张一弛的缓冲,不然就真成不切实际的放卫星了。
  看着两位院长带着几个心腹设计师去休息,今天陪着一起喝酒的林莺,表情略微有些忧虑和心疼。
  “老公,拿着百万美金烧着玩,真的有必要么?有话好好说多好,虽然咱不差钱了,哪怕去做点慈善积点德也是好的。这么嚣张,我怕德不配位啊。”
  顾鲲嗤之以鼻:“妇人之见——且不说,这一切将来都将载入史册。就算没有人拍下来,没有载入史册,这也是绝对不亏的,是最高效的沟通方式。有些事情,你不这么干对方理解不了你的决心。”
  林莺抿了抿嘴,立刻不敢多言了。
  她虽然也来华夏念了名校,今年大四了,对于酒店管理和奢侈业的逻辑多少有了解,可要跟上男人的节奏,依然是差太远。
  她只能在膜拜中学习领会。
  顾鲲停顿了一下:“你以为,不烧钱不砸古玩,用人类语言表达自己的决心,这些尝试,五年前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的人没做过么?我敢很负责任的告诉你,其他的表达方式,他们都做过了!
  马油的人的表达能力,跟我的差距,真就只差直接烧一箱美元烧给乙方看!不然那些专业人士会忽悠你的,他们说话肯定是要基于技术安全性,不敢给你有风险的承诺的。哪个工程师不想基于人类现有科技、安稳地躺着赚钱?
  在建筑设计界,那些顶级事务所对于应用技术的进步,是非常谨慎的,比英特尔挤牙膏还吝啬。能破十次世界纪录、拿十次国际大奖的创意,那就一定要分成十次进步,吃干抹净名望和利益。你不拿刀架在他们脖子上,不显现出‘谁敢跟我抢世界第一,我杀他全家’的气势,不把他全家老小绑着吊起来当人质,是逼不出来的。”
  偏偏全世界很多有钱的甲方,却不知道这个道理,所以才那么容易被乙方骗——当然,这里仅限于进行“前无古人”的突破性创造领域,乙方才能挟技而骗。
  如果是那些大路货的设计师,造出来的东西不能在任何一个方面做到“世界第一”,那还是别意淫这种把甲方玩弄于股掌之中、提啥要求就给啥的好日子了。
  因为只要不是世界第一,有钱的甲方总能找到横向对比的参照物,来质疑乙方的实力,压乙方的价,甚至扇着乙方的耳光质问“谁谁谁项目不就做到了,你为什么做不到?”
  做不到世界第一的人,就是这么没人权。
  顾鲲的胜利,他的“不被世界第一的乙方蒙”,来之不易。
  是他比同时代其他甲方在认知上先进了这么多,所以应得的。
  外行人乍一看觉得他是运气好,但是有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这种愚蠢甲方作为同行衬托,就高下立判了。
  ……
  “顾鲲这样的甲方不好伺候啊。至少在‘造奇观,攀地标’这个领域上,他的认识起码比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的老板高明十倍。”
  半个小时的紧急内部磋商后,徐院长和童院长便是带着这样的一致认知,以及手下设计师们初步讨论出来的可行性想法,回到酒桌上准备通个气。
  只能说英雄所见略同了。
  “看来,你们是休息够了,大致能给出设想了。”顾鲲言笑晏晏地左拥右抱着,一脸和蔼,语气也不过于逼问。
  反正沙特王室那些土豪是什么做派,他就什么做派,连腐化堕落的方式都腐得惟妙惟肖。
  童院长虽然不喜欢这种作风,却也已经能够无视了,他吸了一口气,陈述道:“我们内部讨论之后,觉得如果你要盖个600多米,不差钱的话,还是可以做到的。当然,您承诺的投资肯定不能少。
  我们还要具体去兰方再勘测一下地质条件。如果地层条件不好,600米出头已经是极限了。如果地质比沪江还好,能找到坚硬的山地岩层,那680/690也不是不能冲。”
  乙方说话之前,还是要留点余量的,免得将来做不到。哪怕顾鲲这么逼他们,一开始咋咋呼呼答应了,但讨论具体技术方案的时候,肯定是冷静下来以理科生的理性人思维在考虑,重新降降温也是在所难免。
  从这几句表述里,顾鲲就看出,对方的实力,应该是可以设计建造出700米左右的大楼了。
  也没办法,毕竟如今的世界第一是452米。
  任谁也不会想到,未来迪拜人会那么坚决,直接搞到830,秒杀众生。
  所以,非穿越非重生的乙方设计院长们,想破脑袋也觉得700米绝对够用了,按照之前的历史,起码能蝉联世界第一高楼30年。
  顾鲲顿时脸色一沉,觉得乙方还是没吃够苦头:
  “我看你们脑子还是欠崩啊,老子刚才说了至少800米,要不就滚蛋!CAO!”
  顾鲲说着就举起桌面上一个宝石烟灰缸,正要往地上砸。
  却看到旁边一个黑克兰毛妞女助理、原本是拿着迷你摄像机在那儿拍摄谈判过程的,但因为听到老板骂脏话了,下意识就要掐掉摄像机,不拍这一段。
  所以顾鲲顺手一转,把宝石烟灰缸从拿摄像的女助理安娜斯塔西娅身边丢去,砸在她脚边的大理石地面上粉碎了。
  “关什么关!把我说的每一个字,包括这个CAO,原原本本录下来!”
  安娜斯塔西娅吓得一哆嗦,手一抖,迷你摄像机摔在地上砸坏了。
  顾鲲眼皮都没抬,只是把手头剩了半截的哈瓦那雪茄,弹在沙发前铺设的波斯地毯上,用小羊皮底的皮鞋蹂躏着踩灭:“存储棒没坏吧?没坏就换一个机器。”
  98年已经有数码摄像设备了,比较早期的那种,用的是索尼的记忆棒,后世很多人没见过。顾鲲为了确保拍摄的微缩,才选了这些。
  对于砸坏一些摄像机,他是丝毫不在意的,甚至最后那个镜头落地的抖动、镜头玻璃的碎裂,拍出来的画面龟裂,都能增加史诗的神圣感和未来观众的代入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4/38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